•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无言坚守英雄信念

    时间:2020-09-19 08:26:3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无言坚守的英雄信念

     摘 要: 万红的形象成功地沿袭了严歌苓此前的众多女性形象特征,有着东方女性的生命韧性和生活信念。万红在守护英雄的过程中,自己也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新的英雄,本文探?了万红无言守护的原因及过程,即在坚定的信念的作用之下而完成的自身人格的飞跃,这使得万红的形象更为饱满。除此之外,作者删除张谷雨视角构筑的故事部分,而仅仅保留万红的视角为唯一的故事线索,这样的处理文本的方式其实是在形式上有助于超越万红作为一个普通护士的本身,让读者更多思考她的信仰与坚守的来源与落实。

      关键词: 《床畔》 坚守 信仰 单视角叙事

      《床畔》是严歌苓的最新作品,而这部作品从从起笔到出版,作者是几经易稿,前前后后竟花费了20年时间,1994年起笔,2015年正式出版,《床畔》初名《护士万红》,在出版为单行本时才改成现名。

      《床畔》的故事发生在1976年,一个西南小城,连长张谷雨在成昆铁路建设中为救战士负伤成为植物人,卫校学生万红此时因为成绩优秀被选为英雄的专职护士。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的照料中,万红发现她和张谷雨之间,有着别人不能理解的神奇默契和交流,她一直观察并研究张谷雨的病情,坚信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植物人,并且有康复的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床畔的一切都在改变,只有护士万红的信念与坚守一直未离开。“人间百态在病床之侧上演,唯一不变的是床上的张谷雨和床畔的万红。万红坚信英雄还活着,英雄不会死去。可是被时代洪流挟裹着前行的人们,没有人懂,更没有人在乎”[1]。

      一、对于女性的书写

      (一)严歌苓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

      严歌苓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女性形象,其中既有传统的中国女性,又有移居美国的侨民,还有时代潮流中的女知青,她们都无疑具有传统的东方女性的优秀品格。在她的作品中,这种品格都表现为一种母性,“带有藏污纳垢的原始混沌,只是这种混沌丝毫没有影响母性的圣洁。”[2]严歌苓之所以能够塑造出这样品格的东方女性形象,是由于她对于东方女性的温顺、谦卑的这一类完美品格的推崇。

      严歌苓的小说,写女性的居多,几乎每一篇都刻画出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小姨多鹤》中的小姨,虽是日本人,却依然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品质,她与朱小环虽然性格不同,但是骨子里的隐忍和坚韧确依然有着相通之处。《第九个寡妇》中的王葡萄、《陆犯焉识》中的冯婉喻、《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的田苏菲,这些女性都是生活在大时代的普通人,她们毫无疑问具有东方女性的特有品格,这在严歌苓的小说里很普遍。她出国前创作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并以这种觉醒“反思历史时代的政治权力,表现出一种启蒙状态的性别意识”[3]。严歌苓的小说中,女性的形象呈现出一个发展的脉络,这也体现出作者在不同的时期对观照女性,参透生命和思考人性有着不同的角度和方式。

      (二)万红的“无言坚守”

      《床畔》的女主人公万红,仍然符合严歌苓刻画女性的传统,作为一个护士,她特别敬重生命,在连长张谷雨的病床前,她不离不弃,用全部的青春来一心一意地守护着英雄。她这种无私的爱无形中延续了张谷雨连长的生命,无论英雄是醒着还是沉睡,在万红的心里,他都是有生命的,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活死人。万红用她宽广的胸襟和博大的爱,坦然地面对着世间的所有怀疑和误解,深深触动着读者心中最柔软和温情的角落。她的行为,让我们重新思考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勇敢、坚强、善良、仁慈等。万红的无言坚守,使她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芒,因此最朴素的爱和善良成为了万红的品质中最突出的部分,长存于她自己的信念之中。在她看来,张谷雨就是一个英雄,她默默坚守的,就是一个舍己救人的传统意义的军人英雄。“万红坚信被判决为植物人的英雄连长跟所有正常人一样活着,有感情感觉,也有思想,只不过是被困于植物人的躯壳之内,不能发出‘活着’的信号”[4]。

      在整部小说中,万红并不是孤立无援的,吴医生是唯一一个曾经跟她站在一条战线上的的人,他以医学手段为支撑,努力为张谷雨正名,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破译出体现英雄生命的动作和声音,以此证明他是活着的,是活着的英雄。但是,最终吴医生还是失败了,并放弃了这个希望,并且带着巨大的失意也放弃了他和万红的爱情。这里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对比,万红和吴医生存在着这种对比,尤其是吴医生最终的放弃显得别有意味,吴医生的离开,更加突显出万红的这种“不识时务”的坚守具有意义。

      二、英雄信念的突显

      (一)作为英雄的张谷雨

      在《床畔》的这个故事里,张谷雨无疑是作为一个英雄人物而存在的,他除了代表一个英雄的实体,也作为一种时代对于英雄信念的坚守而存在,他为了救人被砸成了被大家所公认的的植物人,而“唯有万红,从情感上到一些护理过程发现的蛛丝马迹中,完全否认这一点”[5]。

      《床畔》的故事,其实也含有英雄叙事的色彩,只不过不像1950年代那样对于英雄的塑造那般刻板而单一。张谷雨的地位在小说之中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一开始所有人对他的关心,到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关心被日复一日地消解,除了万红之外的所有人,从胡护士到张谷雨的妻子以及整个医院,都都渐渐视张谷雨为累赘。英雄连长遭遇了由热到冷的不公正待遇,这也象征了传统的英雄主义观在今天这个时代即使没有被抛弃,至少也遭受了怀疑。

      以张谷雨为代表的传统的英雄主义是否仍然具有价值,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只是这样一种价值该如何被肯定,如何被坚守,这值得我们深思。万红在张谷雨床畔的坚守,其实正是对这种英雄观的彻底坚守,她相信张谷雨会醒来,就是坚信这种传统的英雄观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烟消云散,这也是张谷雨作为一个英雄,代表一种英雄的价值观而存在的原因。

      (二)作为英雄的万红

      在《床畔》中,张谷雨作为一个英雄的形象而存在是毫无疑问的,而万红对于英雄张谷雨的悉心照料,可谓是对英雄的最直接的肯定,万红倾其半生坚守的,“就是一个舍己救人的传统和经典意义的军人英雄,万红相信张谷雨连长还活着,并不是一个植物人”[6]。

     万红的坚守,恰如其分地体现着英雄观的永不泯灭,她的实际行动,又实实在在地突显着自己的伟大。万红作为一个护士,人微言轻,却固执坚信内心的执念,因此,万?t除了照料他,便是寻找证明他还活着的证据。万红的行为本身只是尽到一个医护人员的职责,但是在与其他人的对比之中才显出她特有的品质。地方的医院早就给张谷雨连长确定了已是植物人的定论,似乎是不可更改的医学事实,其他人开始消极应付英雄连长,唯有吴医生和万红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医生放弃了寻找张谷雨还活着的证据,于是两个人的坚守变成了万红一个人的苦苦支撑,但是她仍不放弃,继续选择坚持下去,因此她不愿跟着部队转移,而是想把英雄照顾到底。最后英雄被送回云南老家,万红前去探望,直到最后张谷雨真正死去,万红都还坚持着她的想法:英雄并不是植物人,只是由于别人的疏忽和不尽心,这才导致了他的最后死亡。

      万红“正是用这静静的态度,无声地对抗这个冷漠而荒唐的世界”[7],她的无言坚守,与英雄的救人行为一样,都是一种壮举,只是这种壮举,在于一天又一天永不放弃的默默付出,这与英雄的直接救人行为相比,也不输高尚。因此可以这么说,张谷雨的救人行为是一种直接的、明显的英雄行为,而万红在张谷雨床畔的守护也是一种英雄的行为,“女护士在几十年的坚守过程中也使她自己成了英雄,完成了人格的最终飞跃”[8]。只不过这种转变更加间接、隐性,要纵观万红大半生的付出才能去体会,这种英雄行为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默默坚持。从这个方面来看,万红和张谷雨同是英雄,做出的都是壮举,而万红的守护,更是对传统的英雄观的一种守护。

      三、独特的叙事方式

      (一)单线索叙事方式的选择

      严歌苓在谈到《床畔》的创作时,曾经坦言这部小说的成书过程,前前后后历时二十年,其中最有意味的是,小说叙事的线索由万红和张谷雨两个人的主观视角即两条线索,简化成为了一条线索。这样一种简化,并不是简单的情节上的删减,而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严歌苓原本是想以万红的视角和张谷雨的视角分别为线索来结构故事,这样的话整个故事会更加的饱满,两条线索来叙事,会使两个主人公在整个故事的发生过程中有各自的角度。从万红的角度看,是她的坚守和付出,她坚信张谷雨是活着的,在这种信念之下,她的行为就能够被理解了。根据作者严歌苓原本所预想的设计,小说应该还包括关于张谷雨的一条线索,虽然这条线索最终被删除,但是可以想象作者当时构思的思路,张谷雨无论是否成为了植物人,他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原本曾经给了他发出声音的机会,以他的角度构成的叙事线索的部分,会是小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的部分,会与万红的部分共同构成这部小说,可能还会有两者相互对话的机会,万红的守护在实际的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张谷雨的反馈,这位英雄连长一直躺在病床上,万红想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来证明张谷雨的生命依然存在,这就是她默默坚守的理由。若是张谷雨的那部分还在,估计将更多的是以张谷雨的心理活动来呈现,他将能够在心里感受到来自万红的照料。正是这种无微不至的照料和默默坚持的毅力,让张谷雨在精神上仍然是一个正常人,有血有肉,能够感受到来自万红的这份爱。

      (二)单视角叙事的作用

      严歌苓最终放弃了这种双线索的叙事方式,而是直接保留了万红的视角的这一部分,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床畔》。“床畔”的故事,主人公应当在说是床畔的万红,万红的坚守与付出是这个故事的核心线索,作者去掉张谷雨的部分,想必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这种情节和结构上的设计,对于突出万红这一女主人公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作者想要表达的重心,也许并不在于张谷雨的生命状态到底为正常人还是植物人,相反,万红的坚守与付出才是小说所要重点体现的。万红一个人的视角,一个人的信仰,就如同宗教“人们宁愿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有或无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但信仰这项精神活动能使人超越和升华。信则灵”[9]。因此,删除掉张谷雨的那一段,并不会让小说显得单薄。

      万红对张谷雨的照顾,是出于一种对自己职业使命的认同,也出于一种对于英雄的敬仰,小说后面万红照顾受伤的歌星,仍然可以看做这两个因素使然,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的概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万红照顾张谷雨,她自始至终都坚信,英雄会在她的精心照料之下醒来,因此当张谷雨被医学判定为植物人之后,万红在照料的过程中,几乎是在寻找一切可以寻找到的证据来推翻这个结论。有意味的是,读者和万红一样不知道张谷雨是否会醒来,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万红的照料和张谷雨的沉睡,看似是没有希望的照料,实际上却是万红在床畔前无言坚守的最好体现,正是靠着表现这种看不到头不计得失的付出,小说才彻底塑造出万红这样一个形象。正因为如此,小说的重心也并不在照料本身,而是在于通过这照料,来表现万红对于的英雄信仰,正是她心底的那种永不褪色的信仰,才成就了她的这种无私无畏的付出。

      单线索的小说结构设计并不会损伤这个故事的完整性,反而使读者在限知的视角之下与女主人公万红有着更多的共鸣,张谷雨是否真的是植物人,已经不是这篇小说最后所需要揭示的谜底了,万红的从一而终的坚守,才是读者应该从这篇小说里更多的读到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彭莉.无言的守望――读严歌苓《床畔》[J].中国出版,2015(19).

      [2]李培.雌性的魅惑――试析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独特内涵[J].华文文学,2004(6).

      [3]李燕.跨文化视野下严歌苓小说与影视作品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4]严歌苓.床畔后记[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5]丁杨.严歌苓:英雄总是不识时务[N].中华读书报,2015-5-20,第011版.

      [6]严歌苓.床畔后记[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7]杨志兰.求真的难度――读严歌苓的长篇小说《护士万红》[J].鸡西大学学报,2015:6.

      [8]严歌苓.床畔后记[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9]严歌苓.床畔后记[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8

    相关热词搜索: 坚守信念作文 坚守 无言 信念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