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2023年特种设备管理制度8篇

    时间:2024-02-21 10:44: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设备进场前实行检验制度:每台设备进场均需提供本台设备出厂合格证(在有效期内)或检测、检验证明,各工区必须组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进场设备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8篇,供大家参考。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8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篇1

    1、设备进场前实行检验制度:每台设备进场均需提供本台设备出厂合格证(在有效期内)或检测、检验证明,各工区必须组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进场设备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进场机械设备验收记录”,对不满足使用、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坚决给予清退出场。

    2、实行设备登记制度:对每台进场设备均登记并做好台账。调配设备做好折旧记录,租赁设备做好租金支付记录。

    3、实行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制度:设备进场对其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安全施工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安全操作,机械保养、故障识别、施工现场的互相协调、统一指挥、高压线路周边的机械操作等,培训后颁发培训合格上岗证,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坚决给予清退。

    4、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如起重设备、锅炉等,须经过常州、无锡两地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安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完全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每台设备均在明显位置设立此设备的操作规程,挖机、铲车等可挂在驾驶室内,便于司机学习掌握。并定期对操作人员检查对不熟悉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培训。

    6、实行执证上岗制度:所有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均执证上岗,上岗证必须是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在有效期内的证件,同时操作证上的机械和实际的操作的机械应相符。

    7、实行维修保养制度:每一台设备的操作人员详细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和《司机交接班记录》将设备的管理责任到人,增强设备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了由于相互推委造成的安全事故。

    8、实行机械设备施工前安全检查制度:根据机械设备隐含或表现出的异常磨损、裂痕、变形、断裂等情况,联系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判断出设备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使其更趋合理有效并可安全施工。

    9、既有线施工设备实行加固措施。加固方式采用¢16钢丝绳做为缆风绳,缆风绳一端加固在设备顶距离地面2/3处,一端加固在放置在地面的地锚上。地)(锚埋入地下1.5米深,地锚混凝土块或方木等按标准尺寸加工,保证地锚可靠性。

    10、既有线施工设备移位实施方式:当设备移动时松开固定在地锚上的缆风绳,松开缆风绳一米后固定,设备可移动一米,如此类推(此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可无缆风绳固定而移动设备)。设备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在重新进行加固缆风绳。设备移位应有工区副职以上领导在场,并做好记录。

    11、每台大型机械设备工区必须和操作人员签订“设备包保责任状”。对设备维修保养、安全使用等落实到个人。

    12、每台大型机械设备均喷涂字样及标识,并做好设备编号,便于管理。

    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制度是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2、接班人员应提前十五分钟进入施工现场,了解工作内容及工作环境,并对设备进行检查,认真查阅运行日志,询问当班人员设备的运行情况。

    3、交班者应主动向接班者介绍设备运行情况,必须实事求是,不得隐瞒,否则发生事故由交班者承担。

    4、接班者在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由交班者处理,如接班者愿意接受处理,可由接班者接班后继续处理,一时处理不好的应在交接班记录本上作详细说明并报告上级相关领导。

    5、接班者不得扳弄不属于检查范围内的设备。

    6、在开、停机和处理事故以及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接班者应主动离开现场,如交班者邀请接班人员帮助处理事故和操作,在接班者愿意下可以协助交班者处理。

    7、交班者在交班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运行日志、工具等物品摆放整齐以便接班人员的查验。

    8、交班者应在双方签字后离开作业现场。

    9、机械动力设备履历书、机械设备司机手册、司机交接班记录必须及时如实填写。

    定期检查制度

    1、工区日常检查:工区现场旁站员、专职安全员、物资设备部、工区总工程师、工区长根据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分工,对本项目施工过程中设备实施日常检查考核。

    2、根据工区自身情况,组织定期检查和重点抽查,并进行考核。帮助整改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升工区设备管理能力。

    3、工区日常检查:

    (1)工区施工现场旁站人员每天跟班作业,对现场施工设备实施24小时不间断检查,检查及整改结果记入当班旁站员记录。

    (2) 工区专职安全员、每天对本工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进行不定时随机检查,检查及整改情况记入安全质量检查整改记录本。

    (3)物资设备部每周至少全面检查一次,检查情况记入设备检查记录。

    (4)工区长每半月必须组织本工区各作业班设备安全管理进行一次检查考核评比,按检查考核结果实施工区奖罚规定。

    4、安全检查整改的要求

    (1)每次机械设备检查考核后要召开总结会议,会议上公布检查总结和检查发现问题,参加人员要签到。

    (2)在机械设备检查中发现好的典型事例,要及时给予表扬奖励,总结推广,以点带面。

    (3)对查出的事故苗头或隐患,要立即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填发《设备安全监察通知书》或《安全监察指令书》,做到边查边改,做好跟踪验证。

    (4)如果各级安全监察人员在检查中该说未说,该改未改,工作不细致、不全面,今后凡发生事故,均要追究到个人。

    5、项目部每周不少于三次,对施工现场设备进行抽查,对抽查发现的问题,以文件形式发到邮箱,并督促工区整改,并根据整改情况复检。

    6、项目部每晚夜间巡查,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抽查。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有计划地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有效地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设备的安全性,本着“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一、认真执行设备使用与维护相结合和设备谁使用谁维护的原则

    1、单人使用的设备实行专责制。

    2、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包运转、包维护、包检修)。

    3、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

    4、各种设备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达到本设备操作的技术等级“应知”、“应会”要求,经考试合格,领到合格证,方能上岗。

    5、设备司机都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6、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保养(维修)制度。

    7、日常保养:操作者每班照例进行保养,包括班前10-15分钟的巡回检查。

    8、班中责任制,注意设备运转、油标油位、各部温度、仪表压力、指示信号、保险装置等是否正常。

    9、班后、周末、节日前的大清扫、擦洗。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10、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必须填写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必须填写交接班记录。

    二、操作员负责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日常维护分为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三种情况。

    (一)、出车前的日常维护工作:

    1、检查冷却水、燃油、机油是否合乎规定数量,视需添加;

    2、检查转向机,制动装置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

    3、检查轮胎气压是否合乎规定;

    4、检查和紧固轮胎、半轴、传动轴、钢板弹簧等部件的螺栓、螺母;

    5、检查灯光信号、喇叭、雨刮器的工作状况;

    6、检查手制动、脚制动及离合器的工作情况。

    (二)、行车中的日常维护工作:

    1、注意观察各仪表的工作情况,特别是气压表、机油压力表和水温表, 以及查听汽车各部位有无异响。

    2、注意检查安全部件是否正常,并检查轮毂、制动鼓、变速器、主传动器的温度和轮胎气压。剔除嵌入大车轮胎的石子及其他杂物。

    (三)、收车后的日常维护工作:

    1、清洁车内外卫生,保持车容整洁;

    2、检查转向,传动部件,制动系统等各部连接紧固情况;检查紧固外露部分螺栓螺母;

    3、检查轮胎气压,清除胎面石子杂物;

    4、检查风扇皮带及空压机皮带的松紧度,必要时进行调整;

    5、检查有无漏水、漏气、漏油、漏电现象;

    6、清洁、检查蓄电池电液平面高度,以及调整油、电路。

    7、做好全车必要的紧固和润滑工作,排除行驶中所发现的问题。

    三、机械设备根据检修的要求可分为以下二级保养:

    (一)、一级保养

    1、设备一级保养的目的

    (1)使操作者逐步熟悉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2)减少设备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3)消除设备的事故隐患,排除一般故障,使设备处于正常技术状况。

    (4)使设备达到整洁、清洁、润滑、安全的要求。

    2、一级保养的主要内容

    (1)保养前要做好日常的保养内容,进行部分零件的拆卸清洗。

    (2)对设备的部分配合间隙进行调整。

    (3)除去设备表面的油污、污垢。

    (4)检查调整润滑油路,保持畅通不漏。

    (二)、二级保养

    1、设备二级保养的目的

    (1)使操作者进一步熟悉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2)延长设备大修期和使用年限。

    (3)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及保持设备完好率。

    2、二级保养的主要内容

    (1)根据设备使用情况进行部分解体检查或清洗。

    (2)对各传动、液压、冷却系统清洗换油。

    (3)修复或更换易损件。

    (4)检查电器,修整线路,清洁电动机。

    (5)检修,调整精度,校正水平。

    操作员应善于发现和及时排除车辆行驶中出现的一般故障。对于解决不了的技术故障,操作员应及时上报工区物资设备部。

    四、机械设备维修由各保管及使用单位自修,指挥部车辆指定修理厂维修,进场起重机械必须有安检证书,项目部会定期对施工机械等检查,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应及时整改。有安全隐患的应马上停止施工。对小型机具及厂内车辆各保管及使用单位自行维修,有需要项目部配合应及时通知设备部,并做记录。

    五、大修后机械应注意磨合期,不宜长时间使用机械。并指定专人看护。

    六、各施工机械设备每日开工前要检查刹车、制动等,以保证运转的安全性。

    七、维修过程中更换配件必须是原厂配件,有合格证及检验证明,对每次维修做好记录,有可追溯性。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篇2

    1.设备进场前实行检验制度:每台设备进场均需供给本台设备出厂合格证(在有效期内)或检测.检验证明,各工区必须组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进场设备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进场机械设备验收记录”,对不满足使用.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坚决给予清退出场。

    2.实行设备登记制度:对每台进场设备均登记并做好台账。调配设备做好折旧记录,租赁设备做好租金支付记录。

    3.实行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制度:设备进场对其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安全施工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安全操作,机械保养.故障识别.施工现场的互相协调.统一指挥.高压线路周边的机械操作等,培训后颁发培训合格上岗证,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坚决给予清退。

    4.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如起重设备.锅炉等,须经过常州.无锡两地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安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完全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每台设备均在明显位置设立此设备的操作规程,挖机.铲车等可挂在驾驶室内,便于司机学习掌握。并定期对操作人员检查对不熟悉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培训。

    6.实行执证上岗制度:所有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均执证上岗,上岗证必须是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在有效期内的证件,同时操作证上的机械和实际的操作的机械应相符。

    7.实行维修保养制度:每一台设备的操作人员详细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和《司机交接班记录》将设备的管理职责到人,增强设备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了由于相互推委造成的安全事故。

    8.实行机械设备施工前安全检查制度:根据机械设备隐含或表现出的异常磨损.裂痕.变形.断裂等情景,联系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确定出设备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使其更趋合理有效并可安全施工。

    9.既有线施工设备实行加固措施。加固方式采用¢16钢丝绳做为缆风绳,缆风绳一端加固在设备顶距离地面23处,一端加固在放置在地面的地锚上。地锚埋入地下1.5米深,地锚混凝土块或方木等按标准尺寸加工,保证地锚可靠性。

    10.既有线施工设备移位实施方式:当设备移动时松开固定在地锚上的缆风绳,松开缆风绳一米后固定,设备可移动一米,如此类推(此项根据现场实际情景而定,但不可无缆风绳固定而移动设备)。设备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在重新进行加固缆风绳。设备移位应有工区副职以上领导在场,并做好记录。

    11.每台大型机械设备工区必须和操作人员签订“设备包保职责状”。对设备维修保养.安全使用等落实到个人。

    12.每台大型机械设备均喷涂字样及标识,并做好设备编号,便于管理。

    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制度是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2.接班人员应提前十五分钟进入施工现场,了解工作资料及工作环境,并对设备进行检查,认真查阅运行日志,询问当班人员设备的运行情景。

    3.交班者应主动向接班者介绍设备运行情景,必须实事求是,不得隐瞒,否则发生事故由交班者承担。

    4.接班者在检查中发现异常情景,应由交班者处理,如接班者愿意理解处理,可由接班者接班后继续处理,一时处理不好的应在交接班记录本上作详细说明并报告上级相关领导。

    5.接班者不得扳弄不属于检查范围内的设备。

    6.在开.停机和处理事故以及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接班者应主动离开现场,如交班者邀请接班人员帮忙处理事故和操作,在接班者愿意下能够协助交班者处理。

    7.交班者在交班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运行日志.工具等物品摆放整齐以便接班人员的查验。

    8.交班者应在双方签字后离开作业现场。

    9.机械动力设备履历书.机械设备司机手册.司机交接班记录必须及时如实填写。

    定期检查制度

    1.工区日常检查:工区现场旁站员.专职安全员.物资设备部.工区总工程师.工区长根据安全管理职责体系分工,对本项目施工过程中设备实施日常检查考核。

    2.根据工区自身情景,组织定期检查和重点抽查,并进行考核。帮忙整改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升工区设备管理本事。

    3.工区日常检查:

    (1)工区施工现场旁站人员每一天跟班作业,对现场施工设备实施24小时不间断检查,检查及整改结果记入当班旁站员记录。

    (2)工区专职安全员.每一天对本工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进行不定时随机检查,检查及整改情景记入安全质量检查整改记录本。

    (3)物资设备部每周至少全面检查一次,检查情景记入设备检查记录。

    (4)工区长每半月必须组织本工区各作业班设备安全管理进行一次检查考核评比,按检查考核结果实施工区奖罚规定。

    4.安全检查整改的要求

    (1)每次机械设备检查考核后要召开总结会议,会议上公布检查总结和检查发现问题,参加人员要签到。

    (2)在机械设备检查中发现好的典型事例,要及时给予表扬奖励,总结推广,以点带面。

    (3)对查出的事故苗头或隐患,要立即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填发《设备安全监察通知书》或《安全监察指令书》,做到边查边改,做好跟踪验证。

    (4)如果各级安全监察人员在检查中该说未说,该改未改,工作不细致.不全面,今后凡发生事故,均要追究到个人。

    5.项目部每周不少于三次,对施工现场设备进行抽查,对抽查发现的问题,以文件形式发到邮箱,并督促工区整改,并根据整改情景复检。

    6.项目部每晚夜间巡查,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抽查。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有计划地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坚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有效地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设备的安全性,本着“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一.认真执行设备使用与维护相结合和设备谁使用谁维护的原则

    1.单人使用的设备实行专责制。

    2.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包运转.包维护.包检修)。

    3.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

    4.各种设备司机,必须经过培训,到达本设备操作的技术等级“应知”.“应会”要求,经考试合格,领到合格证,方能上岗。

    5.设备司机都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6.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保养(维修)制度。

    7.日常保养:操作者每班照例进行保养,包括班前10—15分钟的巡回检查。

    8.班中职责制,注意设备运转.油标油位.各部温度.仪表压力.指示信号.保险装置等是否正常。

    9.班后.周末.节日前的大清扫.擦洗。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10.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必须填写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必须填写交接班记录。

    二.操作员负责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日常维护分为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三种情景。

    (一).出车前的日常维护工作:

    1.检查冷却水.燃油.机油是否合乎规定数量,视需添加;

    2.检查转向机,制动装置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

    3.检查轮胎气压是否合乎规定;

    4.检查和紧固轮胎.半轴.传动轴.钢板弹簧等部件的螺栓.螺母;

    5.检查灯光信号.喇叭.雨刮器的工作状况;

    6.检查手制动.脚制动及离合器的工作情景。

    (二).行车中的日常维护工作:

    1.注意观察各仪表的工作情景,异常是气压表.机油压力表和水温表,以及查听汽车各部位有无异响。

    2.注意检查安全部件是否正常,并检查轮毂.制动鼓.变速器.主传动器的温度和轮胎气压。剔除嵌入大车轮胎的石子及其他杂物。

    (三).收车后的日常维护工作:

    1.清洁车内外卫生,坚持车容整洁;

    2.检查转向,传动部件,制动系统等各部连接紧固情景;检查紧固外露部分螺栓螺母;

    3.检查轮胎气压,清除胎面石子杂物;

    4.检查风扇皮带及空压机皮带的松紧度,必要时进行调整;

    5.检查有无漏水.漏气.漏油.漏电现象;

    6.清洁.检查蓄电池电液平面高度,以及调整油.电路。

    7.做好全车必要的紧固和润滑工作,排除行驶中所发现的问题。

    三.机械设备根据检修的要求可分为以下二级保养:

    (一).一级保养

    1.设备一级保养的目的

    (1)使操作者逐步熟悉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2)减少设备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3)消除设备的事故隐患,排除一般故障,使设备处于正常技术状况。

    (4)使设备到达整洁.清洁.润滑.安全的要求。

    2.一级保养的主要资料

    (1)保养前要做好日常的保养资料,进行部分零件的拆卸清洗。

    (2)对设备的部分配合间隙进行调整。

    (3)除去设备表面的油污.污垢。

    (4)检查调整润滑油路,坚持畅通不漏。

    (二).二级保养

    1.设备二级保养的目的

    (1)使操作者进一步熟悉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2)延长设备大修期和使用年限。

    (3)使设备到达完好标准,提高及坚持设备完好率。

    2.二级保养的主要资料

    (1)根据设备使用情景进行部分解体检查或清洗。

    (2)对各传动.液压.冷却系统清洗换油。

    (3)修复或更换易损件。

    (4)检查电器,修整线路,清洁电动机。

    (5)检修,调整精度,校正水平。

    操作员应善于发现和及时排除车辆行驶中出现的一般故障。对于解决不了的技术故障,操作员应及时上报工区物资设备部。

    四.机械设备维修由各保管及使用单位自修,指挥部车辆指定修理厂维修,进场起重机械必须有安检证书,项目部会定期对施工机械等检查,不贴合施工要求的应及时整改。有安全隐患的应立刻停止施工。对小型机具及厂内车辆各保管及使用单位自行维修,有需要项目部配合应及时通知设备部,并做记录。

    五.大修后机械应注意磨合期,不宜长时间使用机械。并指定专人看护。

    六.各施工机械设备每日开工前要检查刹车.制动等,以保证运转的安全性。

    七.维修过程中更换配件必须是原厂配件,有合格证及检验证明,对每次维修做好记录,有可追溯性。

    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制度

    设备安全内业工作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加强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有利于标准化管理的顺利进行和做好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1.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并坚持内业人员的相对稳定,各级安全监察检查人员职责要完善上墙。

    2.工区安全内业实行标准化管理,统一管理,分类归档,做好标识。

    3.工区要根据进场设备情景,及时建立机械设备台帐。设备进场时索要设备出厂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机械设备出厂合格证,机械设备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属于特种设备的必须有贴合国家规定的特种设备检验合格证和复审记录。

    4.工区必须做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统计台帐,特种设备人员操作证必须由工区安质部复印后,统一建立台帐.存档。

    5.对于退场机械设备,要填写退场设备记录,由设备部统计并存档。

    6.要建立机械设备安全会议记录,安全教育记录,安全检查整改记录,文件收发记录,安全电话记录等过程工作记录;安全工作日记,机械设备安全质量监察整改通知书.安全质量监察罚款通知单等过程管理记录。分类存档,以备查看,实现可追溯性。

    7.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保证措施.考评及奖罚标准等统一汇编装订,分类归档。

    安全教育制度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新职工的入企教育.施工队教育和操作岗位教育。

    (一)入企教育

    对入企的新职工,其中包括新招工人,外企业调入本企业的职工.以及招收的临时工.农民合同工等,在没有分配到施工队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企业劳资部门组织,安全管理部门派专业人员,按正规化教育方式实施安全教育。

    教育的主要资料是:

    党和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规程,做好劳动保护和安全施工的意义.目的和任务等;

    介绍本企业施工生产任务.特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危险场所,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本企业安全生产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本企业安全生产职责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防火.防机械伤害.防尘.防毒等安全常识。

    入企教育结束后,应由公司安全技术部门对新工人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分配到施工队,进行队级安全教育。

    (二)施工队安全教育

    新工人或在本企业内部调动工作的职工分配到施工队后,对新工人再进行安全教育。

    教育的资料有:

    本队施工作业任务.特点.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危险区域,要害部位;劳动保护法规.安全守则.劳动纪律;

    本队施工采用的工艺技术,所用机械设备的基本性能,易出现事故的部位和防范事故的措施;

    本队施工工种安全技术基础知识;本队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和人员分工负责的资料。

    (三)操作岗位教育

    新职工或本企业内部调动工作的职工被分配到班组后,结合现场施工情景进行安全教育。使其对自我将从事的作业.进入的岗位,获得基本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教育的主要资料是:

    上岗作业的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劳动纪律;

    本工班.班组施工任务,人员分工情景,各工序相互联系,本工序安全生产应负的职责;

    施工中所用工具.电器设备的现状,易发事故的部位,安全防护装置完好情景及其作用,使用过程的安全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施工作业区的环境卫生标准和礼貌施工的具体资料;

    个人劳动保护措施和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

    根据三级教育的资料及要求,本工区负责施工队教育和操作岗位教育。施工队教育由工区安质部长组织,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长配合实施;操作岗位教育由专职安全员组织,质检员协助,施工队长配合实施。

    三级安全教育结束后,组织考试。对于考试不合格者,要进行安全教育补课,重新考试,必须到达合格,才准上岗。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篇3

    1.1安全生产责任人职责

    1.1.1遵守并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以及上级关于职业安全健康指示的执行情况及员工安全学习培训工作。

    1.1.2审批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3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1.1.4参加特种设备安装验收及试车。

    1.1.5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1.1.6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1.1.7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1.1.8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按“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职责

    1.2.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1.2.2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审核安全操作规程。

    1.2.3参加特种设备订购,进厂和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1.2.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等。

    1.2.5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1.2.6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1.2.7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

    1.2.8编制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1.2.9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1

    1.2.10协同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1.2.11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1.2.12组织特种设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

    1.2.13对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1.2.14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执行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违章指挥。

    1.2.15对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

    1.3生产部及负责人职责

    1.3.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1.3.2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执行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违章指挥。

    1.3.3参加特种设备安全会议。

    1.3.4合理安排生产,防止特种设备超负荷运行。

    1.3.5制定新工艺,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时,充分考虑特种设备能力,防止特种设备超负荷运行。

    1.3.6协同做好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

    1.3.7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

    1.4人事部及负责人职责

    1.4.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1.4.2根据职业禁忌症的规定,招用新特种设备操作工时,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做好监督新员工就业前健康检查工作,并充分考虑员工的文化技术素质和能力。

    1.4.3协同各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教育。

    1.4.4把员工特种设备安全绩效作为考核员工业绩的内容之一。

    1.5车间(部门)领导职责

    2

    1.5.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

    1.5.2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5.3参加新特种设备的安装验收及试车。

    1.5.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等情况。组织本部门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1.5.5对本部门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

    1.5.6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管理。

    1.5.7协同做好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工作。

    1.5.8积极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反映特种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1.5.9协同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1.5.10报告特种设备事故,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协助事故调查和处理。

    1.6班组长职责

    1.6.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1.6.2组织班组人员,学习、钻研技术,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

    1.6.3掌握特种设备的运行参数,督促班组人员正确操作设备,完成各项原始数据的记录。

    1.6.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以及安全附件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向领导报告。

    1.6.5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查明和判断故障的性质、原因,并组织有关人员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理。

    1.6.6协同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1.6.7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协助事故调查和处理。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篇4

    为加强和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管理,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根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第13号令)指定本制度。

    1、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保养、改造和检验等,必须执行本规则。

    2、使用单位新增并投入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3、特种设备安装、大修、改造后,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自检合格并出具自检报告后,方能交付使用单位;由使用单位向规定的监督检验机构申请验收检验。

    4、特种设备验收检验合格后,施工单位必须将设备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配套土建基础技术图样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移交使用单位存入特种设备技术档案。

    5、职责权限:公司所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专职、兼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使用单位必须将特种设备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有关设备的法规和标准,并履行以下职责:

    1)检查和纠正特种设备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2)管理特种设备技术档案;

    3)编制常规检查计划并组织落实;

    4)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

    5)组织紧急救援演习;

    6)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6、监督检查:特种设备的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特种设备安装、操作、维修保养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证书后,方能从事相应的工作。

    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明确维修保养者的责任,对特种设备定期进行维修保养。

    7、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必须由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的人员进行,人员数量应与工作量相适应。本单位没有能力维修保养的,必须委托有资格的单位进行维修保养。

    8、特种设备或者其零部件,达到或者超过执行标准或者技术规程规定的寿命期限后应予报废处理。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后,使用单位应当向该设备的注册登记机构报告,办理注销手续。

    9、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使用单位必须采取紧急救援措施,防止灾害扩大,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报告。

    10、考核办法:

    1)、对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本规定的单位,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改者,视情节严重分别给予通报、停产、停用、罚款等处罚。

    2)、对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操作的,每人次罚款500元。

    3)归特种设备发生事故隐瞒不报的或谎报的,一次性处罚1000元。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篇5

    有关特种设备的事故基本都发生在使用过程中,因此,使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特种设备的管理重点。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工段)必须对特种设备使用和运营的安全负责。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使用过程的管理工作。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

    一、特种设备的选购

    特种设备的选购,除满足生产要求外,根据有关规定,必须保证安全要求,选购必须进行严格审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出厂标准,同时达到使用和安全要求。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购置的特种设备必须附有以下相关文件:

    (1)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

    (2)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3)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

    (4)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二、特种设备的安装

    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必须经省、直辖市、自治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并具备下列条件,方可从事安装,改造、维修等工作。

    (1)有与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2)有与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

    (3)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2、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方可施工。

    3、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设备维护部。设备维护部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4、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三、特种设备的使用

    1、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2、设备维护部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书、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3、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工段)应对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

    4、设备维护部应组织维修人员对在用特种设备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

    5、在对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6、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7、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8、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部门(工段)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9、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篇6

    为保证项目部承建工区内使用的压力容器(空压机)、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内容如下:

    (一)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由物资装备科负责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安装前,使用部门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安装完成后,项目部(或者应督促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二)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由项目部质量安装科牵头负责向市、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登记标志以及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三)管理人员应明确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况、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状况,并负责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四)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是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的唯一可追溯的技术文件。各相关责任人均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保管。当需调阅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时,档案管理责任人应严格照章办事,履行调用借阅手续并由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交给资料借阅人。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运行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五)特种设备使用制度

    1、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知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2、各设备使用地点、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格履行出入人员登记手续,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一律按规定登记进入。凡进入危险场所其他人员(包括领导检查、外来参观、设备维保、设备检测人员)进入,应由项目部或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在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陪同下进入,进入后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得操作特种设备。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上述地点、场所。

    值班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应正确处理,并及时上报。

    设备使用地点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放置杂物等。

    3、依据《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各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条件审核,保证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培训应做出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应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可根据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运行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制定,具体内容可参考《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设备运行前,做好各项运行前的检查工作,包括:电源电压、各开关或节门状态、油温、油压、液位、安全防护装置以及现场操作环境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禁止不经检查强行运行设备。

    设备运行时,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按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根据经济实用的工作原则,调整设备处于最佳工况,降低设备的能源消耗。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同时启动备用设备。若没有备用设备时,则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保证正常经营工作。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因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动作,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时。应根据故障显示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一时难以处理的,应在上报领导的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抢修故障设备。禁止在故障不清的情况下强行送电运行。

    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5、各使用部门应加强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修,填写检修记录,并按规定时间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校验合格证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安全附件的显著位置,并送交质量安全科备案。

    6、设备使用部门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30天,向相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各设备使用部门应予以积极地配合、协助检验检测机构做好检验工作。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根据特种设备检验结论,通知各使用部门做好设备及安全附件的维修、维护工作,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等级和使用要求。对设备进行的安全检验检测报告以及整改记录,应建立档案记录留存。

    7、单位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组织安全检查和巡视,并做出记录。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所属特种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但每月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质量安全科。

    8、特种设备如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由质量安全科牵头向工程所在辖区设区的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办理注销手续。

    9、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各单位应制定了详尽的、可靠的、操作性强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紧急处置措施方案;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和演习;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储备;经费保障。应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控制及疏导人员,防止引发事故。

    应急预案另行公布,单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演练做出记录存档。

    10、项目部质量安全科将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各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使用部门。

    11、项目部结合年终评比工作,对在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过程中成绩突出的部门或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对使用管理不善、设备隐患较多,给项目部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部门或个人,视情节予以批评教育或处罚,触犯法律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六)其他

    设备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按项目部内部逐级审批,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相应手续。严禁擅自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未经批准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设备,一经发现除给予严肃处理外,责任人还应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事故责任。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篇7

    1、各设备使用地点、场所(如:锅炉房、空压机房等)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格履行出入人员登记手续,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一律按规定登记进入。凡进入危险场所其他人员(包括领导检查、外来参观、设备维保、设备检测人员)进入,应由本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在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陪同下进入,进入后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得操作特种设备。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上述地点、场所。

    锅炉房实行24小时运行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应正确处理,并及时上报。

    设备使用地点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放置杂物等。

    2、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各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条件审核,保证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培训应做出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应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可根据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运行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制定,具体内容可参考《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设备运行前,做好各项运行前的检查工作,包括:电源电压、各开关或节门状态、油温、油压、液位、安全防护装置以及现场操作环境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禁止不经检查强行运行设备。

    设备运行时,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同时启动备用设备。若没有备用设备时,则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保证正常经营工作。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4、各使用部门应加强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修,填写检修记录,并按规定时间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校验合格证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安全附件的显著位置,并送交**部门备案。

    5、设备使用部门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30天,向相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各设备使用部门应予以积极地配合、协助检验检测机构做好检验工作。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根据特种设备检验结论,通知各使用部门做好设备及安全附件的维修、维护工作,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等级和使用要求。对设备进行的安全检验检测报告以及整改记录,应建立档案记录留存。

    6、各单位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组织安全检查和巡视,并做出记录。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所属特种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但每月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矿机电科。

    7、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本单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另行公布,单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演练做出记录存档。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篇8

    一、岗位责任

    第1条参加机电设备检查,并协助机电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管理。

    第2条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机电安全工作的重点进行技术把关,对机电设备的选型、进货质量的验收等进行技术把关。

    第3条负责全矿地面所有特种设备(行车、锅炉、电梯、场内车辆、压力容器等)的建档管理。

    第4条负责编制地面所有特种设备、仪表的检验检测计划,并跟踪试验检测,及时将试验报告的收集整理。

    第5条负责制定所有特种设备的大修计划并监督落实实施。负责编制全矿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6条负责全矿节能工作的日常管理,编制全年节能目标,制定各单位节能指标的分解并落实考核。负责收集、分析、编制全矿日、月、季、年度节能统计报表。

    第7条负责机电科各种记录、报表、报告、制度等资料的审查、收集、整理、归档。

    第8条积极在煤矿推广机电、运输安全生产新技术、新设备,开展安全生产科研攻关。分管业务范围内安装、检修工程、工作的现场专盯指导。

    第9条严格履行公司《本质安全型矿井管理条例》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职责。

    二、责任追究

    第10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机电科工程师警告处分;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章指挥工人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

    (二)对工人屡次违章作业熟视无睹,不加制止的;

    (三)对重大事故预兆或者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的;

    (四)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安全监察指令的。

    第11条煤矿发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机电科工程师解聘直到开除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煤矿事故的;

    (二)伪造、故意破坏煤矿事故现场的;

    (三)阻碍、干涉煤矿事故调查工作,拒绝接受调查取证、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第12条编制的机电、运输专业安全技术措施以及供配电相关设计出现明显技术失误的,机电科工程师负直接责任。

    第13条未及时组织分工范围内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对治理未进行监督的,机电科工程师负重要责任。

    第14条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分析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状况,向机电科长提出具体意见的,机电科工程师负直接责任。

    第15条在机电科技术管理工作中未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机电科工程师负直接责任。

    第16条机电科工程师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设施技术档案的整理、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17条未按规定经常深入现场,或未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场的不安全隐患,机电科工程师负直接责任。

    第18条对于上述负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重要责任的,应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及公司《本质安全型矿井管理条例》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