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优秀4篇

    时间:2023-12-14 19:44: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P64-P65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知道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优秀4篇,供大家参考。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优秀4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优秀篇1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P64-P65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知道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同一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表示形式。

    三、学生的学习基础

    学生已学会了加与减的互逆关系、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学生在解决问题学习中积累的数量关系的学习经验。

    四、教学设想

    将数学概念“嵌入”数学学习背景与结构之中,让学生感受所学的概念位于数学背景的“哪个”位置,这对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

    是极其重要的。

    五、教学思路

    关系——数量关系——等量关系

    六、教学过程:

    1、制造冲突,聚焦“数量关系”

    ⑴课件出示

    ⑵根据这两个已知的数量,同学们猜猜要求的数量可能是什么?

    ⑶学生找出求和、求差、倍数三个问题?

    ⑷展示淘气问题,鸭的质量有多少千克?

    ⑸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算不出来?

    ⑹教师小结,已知数量与要求数量之间没有关系。

    2、辨别比较,引入“等量关系”

    ⑴教师提问,如果有关系是不是就能算呢?

    ⑵分别出示两种关系

    ⑶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⑷这个关系能确定鸭有多重吗?

    ⑸学生交流、讨论

    ⑹教师小结:上面两个关系不能确定鸭有多重,但是能确定鸭的质量的范围。

    ⑺教师:你觉得什么样的关系就能确定鸭的质量呢?试着用手比划一下。

    ⑻课件出示:

    3、自由创造,感知“等量关系”

    (1)出示学习单,学生自主填写相等的关系。

    (2)分别展示以下三种情况

    鸭鸭鹅鸡鸡鸭鸡鸭鹅

    (3)学生根据相等的关系分别算出鸭的质量。

    (4)小结:在数学里我们把这样相等的关系叫做等量关系。

    4、自主尝试,表示“等量关系”

    (1)出示

    (2)这个等量关系,谁能用一句话说清楚。

    (3)你能不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系?

    (4)小结:鸭的质量×2=鹅的质量

    (5)有不同的式子表示吗?

    (6)小结,像这样的式子叫做等量关系式。

    5、数形结合,感悟“等量关系”

    (1)出示

    (2)请看,这三个人的身高有关系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请你表示出妹妹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

    (4)学生自主完成。

    (5)交流表示方式:等量关系式、线段图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妹妹身高+20=笑笑身高

    ……

    (6)对比线段图和式子,发现用图表示更直观。

    (7)展示下面的等量关系,进行交流和讨论

    6、走进生活,寻找“等量关系”

    (1)课后练习

    (2)动画中寻找等量关系

    (3)寻找教室里的等量关系

    七、板书设计

    等量关系

    (直观)

    鸭的质量×2=鹅的质量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妹妹身高+20=笑笑身高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妹妹身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优秀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策略:

    根据情境图让学生得到信息,在前面画线段图的铺垫下让学生根据题意画线段图有助于理解ax+bx或(ax-bx)可合为一项(a+b)x或(a-b)x之后能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主导活动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激趣明标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进入新课学习状态。

    比较直接的引入新知。

    二、扶放结合

    探究新知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教师: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教师强调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引导学生一起板书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180

    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 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教师引导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看图上的信息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1.先画线段图。

    2.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边听边板书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则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全班交流。

    举例: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反馈矫正

    落实双基

    第96页试一试:

    第97页练一练的第2题。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97页练一练的第3题,第4题。

    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选两题进行板演。

    学生看懂图意,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学生先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

    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新知

    四、小结评价

    布置预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交流学习收获

    并提出疑问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优秀篇3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61—63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一组数的比较,观察各数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应探索及掌握。

    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理解及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小数点移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1)把5米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米?(2)把5000厘米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0.0040.40.04

    (二)导入新课

    1、师:[出示小黑板]下面是四年级三位同学的身高纪录。请大家看一看,这些数据对不对?

    (小明14.5米,小红1.38米,小李0.14米)

    2、师:你们笑什么呀?

    生:小明的身高不对。14.5米太高了。

    生:[用手比]小李0.14米也不对,0.14米只有这么高

    师:两个错的数据错在哪里?小数点写错了位置。

    师:是啊,在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但是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直接引起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点移动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

    (三)探究规律

    1、出示情景

    出示(例5教学挂图):教师便叙述边板书0.009米---0.9米—0.9米---9米{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吧,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金箍棒”平时放在耳朵里,长只有0.009米,遇到妖怪的时候,才亮出来,由小变大,0.009米、0.09米、0.9米、9米、90米……

    师:观察这组数和金箍棒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从上往下观察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吗?从下往上观察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小结:看来小数点向后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

    板书:右移扩左移缩

    2、合作探究

    (1)提问:从上往下观察它们都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却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对吗?看来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不一样,原数大小的变化也就不一样。数的大小的变化既与小数点移动的方向有关,还与小数点移动位数的多少有关。

    (2)合作探究:

    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继续深入研究。各组有这样一张表格和一张小数数位表,请你们小组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进行研究。先吧空白处填写完整,再观察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与原来小数的大小变化。小数点可以向左移动,也可以向右移动。

    方法1:表格

    方法2:(学具中的数位表)

    (3)交流汇报

    谁来说一说,你们是选择哪种方法研究的?你们发现了什么?

    能概括地说一说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指名学生对照板书说明小数向右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

    悟空打完妖怪,金箍棒要放回去了,谁来说一说这个时候金箍棒怎么变的?(从下到上观察)

    (四)实际应用

    1、明确数的变化的方法

    我们大家研究得出这个规律有什么作用呢?

    1、如果要吧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可以怎么办?

    如果要缩小为1/10、1/100、1/1000……呢?

    2、集体交流

    根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如果要吧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行了。要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3、强化去0、添0的问题

    出示例6、7把0.01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把1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各是多少?

    遇到位数不够怎么解决?

    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如果整数数位不够则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

    整百、整千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4、填空:把2.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到原数()倍。

    把0.375扩大到原数100倍,小数点向()移动()位。

    把0.73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

    把30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原数变成0.003。

    5、把1.8改写成下面各数,它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0.0181800.00181.80

    (五)总结本节知识,畅谈收获。

    附:板书设计

    小数点移动

    0.009米→0.09米→0.9米→9米

    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优秀篇4

    设计说明

    在数学课上,我们经常利用等量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单把这项知识拿出来理解,学生就会有些茫然无措。为了使学生对等量关系有直观的理解,并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这种关系,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了两个方面:

    1.关注“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

    本节课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跷跷板导入,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借助课件直观演示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平衡和不平衡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从生活情境中感知等式,尝试用数学知识来描述情境。在不断寻找和交流中,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找到等量关系。

    2.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讨论、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到等量关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如在表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找到各种等量关系。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

    (1)根据生活经验想象老师和学生玩跷跷板的情境,跷跷板会怎样?

    (2)想办法让跷跷板平衡。

    设计意图:创设和老师玩跷跷板的情境,并想办法让跷跷板平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2.观察主题图。

    (课件逐一出示动物玩跷跷板的情境图)

    (1)观察图上信息,想办法让跷跷板平衡。

    (2)用语言描述当跷跷板平衡时谁和谁的质量是相等的。

    (3)全班交流,发现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

    3.揭示课题。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这就是等量关系。(板书: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跷跷板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同时又是体现等量关系的生活原型,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等量关系。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根据数据分析数量关系,探索表示等量关系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64页第二幅情境图。

    (1)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收集并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请你表示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

    提示:可以用画图或文字的形式表示这些等量关系。

    师:哪两个人的身高有关系?

    (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生1:画图表示如下:

    生2:我用式子表示,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2.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同学找出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

    ①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②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③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