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3篇

    时间:2023-12-14 17:00:1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一。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3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3篇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篇1

    一。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

    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凡能写成q(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p

    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篇2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篇3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2+bx+c和x2+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5.整式: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整式分类为:单项式、整式 。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

    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 降幂排列)。

    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11、 列代数式

    列代数式首先要确定数量与数量的运算关系,其次应抓住题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和、差、积、商、平方、倒数以及几分之几、几成、倍等等。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反复咀嚼,认真推敲,列好一般的代数式就不太难了。

    12、代数式的值

    根据问题的需要,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所得的结果是代数式的值。

    13、 列代数式要注意

    ① 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要把乘号省略; ②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除,要把它写成分数的形式; ③如果字母前面的数字是带分数,要把它写成假分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篇4

    初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

    整式

    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叫整式。

    2、单项式: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3、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4、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6、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7、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8、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9、同类项: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0、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二)整式加减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去括号: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a2-b2;a与b差的平方是:(a-b)2;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5m+n;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负数是:-a2-b,非负数是:a2,非正数是:-a2.

    数学七年级倒数重点知识点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等于本身的数汇总: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篇5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

    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数;0的绝对值是0。

    绝对值的性质:除0外,绝对值为一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除0外)的绝对值相等;

    任何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即|a|0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步骤如下:

    ①先求出两个数负数的绝对值;

    ②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③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

    绝对值的性质:

    ①对任何有理 .com …数a,都有|a|0

    ②若|a|=0,则|a|=0,反之亦然

    ③若|a|=b,则a=b

    ④对任何有理数a,都有|a|=|-a|

    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数的绝对值减去较小数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灵活运用运算律,使用运算简化,通常有下列规律:

    ①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

    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③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可以先相加。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注意两变:

    ①改变运算符号;

    ②改变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注意一个不变: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变换,也就是说,减法没有交换律。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步骤:

    ①写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在一个算式中,若有减法,应由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转化为加法,然后再省略加号和括号;

    ②利用加法则,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计算。

    (注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当有减法统一成加法时,减数应变成它本身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则它们的乘积为1。(如:-2与 、 等)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有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有理数乘法运算步骤:

    ①先确定积的符号;

    ②求出各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注意:

    ①零没有倒数

    ②求分数的倒数,就是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一个带分数要先化成假分数。

    ③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

    ①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②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0不可作为除数,否则无意义。

    有理数的乘方

    注意:

    ①一个数可以看作是本身的一次方,如5=51;

    ②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先用括号将底数括上,再在右上角写指数。

    乘方的运算性质:

    ①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②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③任何数的偶数次幂都是非负数;

    ④1的任何次幂都得1,0的任何次幂都得0;

    ⑤-1的偶次幂得1;-1的奇次幂得-1;

    ⑥在运算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

    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

    ①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②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篇6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一几何图形

    几何学:数学中以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叫做几何学。

    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可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立体图形,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1、几何图形的投影问题

    每一种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去看它,可以得到不同的简单平面几何图形。实际上投影所得到的简单平面几何图形是被投影几何体可遮挡视线的部分在平面内所留下的影子。2、立体图形的展开问题

    将立体图形的表面适当剪开,一、点、线、面、体

    1、点、线、面、体的概念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由平面和曲成围成一个几何体2、点、线、面和体之间的关系(1)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体是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二、线段、射线、直线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线段可以量出长度。(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无法量出长度。(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法量出长度。概念剖析:①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即线段有明确的长度,“射线和直线都无法量出其长度”,即射线和直线既没有明确的长度,

    也没有射线与射线、直线与直线、射线与直线之间的长短比较之说;

    ③线段只有长短之分,而没有大小之别,射线和直线既没有长短之分,也没有大小之别;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长的直线比3㎝长的直线要长2㎝;B、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

    C、直线和射线都是不可度量的,所以它们都无法表示;D、直线AB、射线AB和线段AB表示的都是同一几何图形;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1)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两个端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2)射线的表示方法只有一种: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端点要写在前面。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概念剖析:①将线段的两个端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线段与原来的线段是同一线段,即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线段;

    ②将表示射线的两个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射线与原来的射线不是同一射线,即射线AB与射线BA不是同一射线,因为它们的端点和方向不同;

    ③将表示直线的两个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直线与原来的直线是同一直线,即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直线;④识别图中线段的条数要把握一点:只要有一个端点不相同,就是不同的线段;⑤识别图中射线的条数要把握两点:端点和方向缺一不可;

    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

    1、如果按定义分,有理数可以分为整数(正整数;负整数;0)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如果按正、负分,有理数可以分为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0、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

    2、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π不是有理数。

    数轴

    ★1.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绝对值

    1、数轴上一点a到原点的距离表示a的绝对值。

    ★2.绝对值的性质:非负性。

    3、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有理数的大小

    1、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3、在有理数的加法中,

    加法交换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有理数的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后得0。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

    积相加。

    ★有理数的除法

    除以某个不为0数等于乘与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

    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是同级运算,则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大括号。

    有理数的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

    做a的n次方时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科学计数法

    1、科学记数法将一个数字表示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中,a叫底数,叫做指数。当看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近似数

    1、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

    ★2.有效数字:在一个数中,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位数止,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数字的有效数字。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

    1、单项式的定义:数或字母的乘积叫做单项式,单独做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3、次数:单项式中所有的字母的指数和

    ★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的那一项叫做多项式的次项。

    ★5.多项式中没有次数。

    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整式的加减

    1、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合并同类项——去括号

    ★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列方程

    1、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2、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利用方程可以解出未知数。

    解方程

    1、解方程就是求出式方程中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合并同类项

    1、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移项

    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

    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去括号

    1、括号前面有"+"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不改变

    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成相反的符号。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篇7

    代数式中的一种有理式:不含除法运算或分数,以及虽有除法运算及分数,但除式或分母中不含变数者,则称为整式。 (分母中含有字母有除法运算的,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1、单项式:数或字母的积(如5n),单个的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如果一个单项式,只含有数字因数,系数是它本身,次数是0)。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非零常数的次数为0)。

    2、多项式

    (1)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在做多项式的排列的题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还是升幂排列。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3/a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

    整式的加减运算

    1、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不能合并的项单独作为一项,不可遗漏

    3、整式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注: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4、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a2-b2 ; a与b差的平方是:(a-b)2 ;(本式中2为平方)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5m+n ;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负数是:-a2-b,非负数是:a2,非正数是:-a2 (本式中2为平方)

    初中生如何能轻松学好数学有哪些技巧和方法

    初中生学习数学要会独立思考

    初一初二是数学开窍的阶段,在解题上初中生一定要学会自己独立去思考。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做题来培养自己的这一能力。而在积累到一定的数量之后,你的这种独立解题的能力是别人无法超越的。这个培养过程很简单也很短,只要你得到一点的成就感对于初中数学你就会充满自信。

    其实,学好初中数学关键在于自己的真实能力,而不是形式。很多的初中生数学笔记一大堆,最后考试的成绩也就是那样。在学习上初中数学也好,其他科目也罢,不要讲究形式感,关键是要把一个个的问题和知识学透。不反对记笔记,但是不要一味的做笔记,听初中数学课是需要过脑子的。

    学好初中数学要较真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于自己不会的地区和知识点初中生绝对不能模棱两可的就过去了,而是要把它弄清楚做明白。有的同学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不会只是因为不熟而已,那么怎么办?就是多练习和多思考,数学的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和技巧,熟能生巧才是最好的学习技巧。另外,初中数学想要打高分,在做题方面一定要仔细和认真,不能马虎。

    数学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知识点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篇8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2、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为常数,并且)。使二元一次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一般有无数组解。

    3、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组叫二元一次方程组。使二元一次方程组每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有一个解。

    4、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观察方程组中,是否有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如果有,则将它直接代入另一个方程中;如果没有,则将其中一个方程变形,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再将表示出的未知数代入另一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求出另外一个未知数的值。

    5、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1)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相等又不互为相反数,就用适当的数去乘方程的两边,使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2)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

    (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

    (4)将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求出另外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原方程组的解。

    6、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①观察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特点,确定先消去哪个未知数;

    ②利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把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与另外两个方程分别组成两组,消去同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关于另外两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③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两个未知数的值;④将这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较简单的一个方程中,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原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篇9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1.2.4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

    1.3.2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ab=ba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a(bc)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b+ac

    数字与字母相乘的书写规范:

    ⑴数字与字母相乘,乘号要省略,或用“”

    ⑵数字与字母相乘,当系数是1或-1时,1要省略不写。

    ⑶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应当化成假分数。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个有理数,2与x的乘积记为2x,3与x的乘积记为3x,则式子2x+3x是2x与3x的和,2x与3x叫做这个式子的项,2和3分别是着两项的系数。

    一般地,合并含有相同字母因数的式子时,只需将它们的系数合并,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再乘字母因数,即

    ax+bx=(a+b)x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数,a与b分别是ax与bx这两项的系数。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1.4.2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b=a? (b≠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因为有理数的除法可以化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1.5有理数的乘方

    1.5.1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⑵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⑶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5.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

    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学习数学的方法

    建立数学思维方式

    到了初中,数学出现了很多新的知识点,也是重点考点和关键难点,比如系统性的开始学习几何知识,首次引入函数的概念并求解一般的线性函数问题,这些对于初中生来说既是全新的,又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学生创新数学思维方式,紧跟教材进度和课堂进度,训练自己的数学思维尤其的几何图形的感觉,以及对函数的深刻理解。

    背诵概念和公式

    有很多同学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背诵不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要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

    集合的定义

    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对象汇总而成的集体。其中,构成集合的这些对象则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例如,全中国人的集合,它的元素就是每一个中国人。通常用大写字母如A,B,S,T……表示集合,而用小写字母如a,b,x,y……表示集合的元素。若x是集合S的元素,则称x属于S,记为x∈S。若y不是集合S的元素,则称y不属于S,记为y?S。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篇10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number)。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number)。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number)。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axis)。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value)。

    7、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在an中,a叫做底数(base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ht)

    22、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3、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4、把一个大于10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25、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number)。

    26、从一个数的左边的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篇11

    一。线段、射线、直线

    1、正确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

    名称图形表示方法端点长度

    直线直线AB(或BA)

    直线l无端点无法度量

    射线射线OM1个无法度量

    线段线段AB(或BA)

    线段l2个可度量长度

    2、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二。比较线段的长短

    1、线段公理:两点间线段最短;两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2、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①圆规截取比较法;

    ②刻度尺度量比较法。

    3、用刻度尺可以画出线段的中点,线段的和、差、倍、分;

    用圆规可以画出线段的和、差、倍。

    三。角的度量与表示

    1、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表示法:角的符号为“∠”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篇12

    ⑴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

    ⑵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⑶0的立方根是0。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cuberoot,也叫做三次方根)。如2是8的立方根,-3分之2是-27分之8的立方根,0是0的立方根。

    立方和开立方运算,互为逆运算,初中历史。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也是互为相反数。

    负数不能开平方,但能开立方。

    立方根如何与其他数作比较?

    ⑴做这两个数的立方

    ⑵作差

    ⑶比较被开方数(如三次根号3大于三次根号2)

    任何数(正数、负数、或零)的立方根如果存在的话,必定只有一个。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篇13

    ①大于0的数叫正数。

    ②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④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⑤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结合数轴和一元一次方程出题),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⑥非负数就是正数和零;非负整数就是正整数和0。

    ⑦“基准”题:有固定的基准数,和的求法:基准数×个数+与基准数相比较的数的代数和;平均数的求法:基准数+与基准数相比较的数的代数和÷个数(写出原数,也可用小学知识解答);“非基准”题:无固定的基准数,如明天和今天比,后天和明天比。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