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重要论述及当代发展

    时间:2023-04-25 21:00: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郑嘉禹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重要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中国化发展,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遵循。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重要论述完成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拨乱反正,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在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是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道路。不仅如此,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重要论述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低潮的时候,回应了世界人民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困惑和现实迷茫,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特别是邓小平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揭示与概括,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提供了理论支撑。梳理和研究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了纲领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50页。旗帜就是这个党的宗旨和性质的体现,是这个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②《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889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成为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鲜明主题。只有主题明确,我们的方向和目标才会明确。只有树立旗帜、高举旗帜,才能凝聚人心,形成磅礴之力。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7页。这是邓小平提出的重大历史命题,从而开启了一个新的伟大时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重要论述的主题。也就是说,邓小平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法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8页。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在革命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互动典范。丢了它,就等于丢了我们自己树立的旗帜与纲领,也就丢掉了我们高举旗帜的基础。丢掉这个基础,实际上也就丢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尽管邓小平在当时没有明确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表述,但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却被作为同义语提了出来,此后也成为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鲜明主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页。。1992年党的十四大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页。的提法。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⑦《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4页。的重要论断。2002年党的十六大再次明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⑧《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页。的明确表述。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命题是邓小平最早提出的。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8页。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凝聚全国人民思想和力量的旗帜。高举旗帜,才能彰显本色,才能凝聚力量。新时代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仍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持续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法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启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毫无疑问,新时代以来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因为我们高举旗帜,将这个旗帜贯穿于我们事业的始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和二十大报告中都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页;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1页;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放在最为醒目的位置,足见其重要性。需要强调的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是真正的高举。面对新时代的实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论断,这是基于人民的现实需要而作出的符合实际的论断,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呈现出新特点,即“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目标的战略性与操作性的统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的统一、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的统一”④李卓琦:《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特征》,《光明日报》2018年3月2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答了人民对现实问题的困惑,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具有强大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指引力。尤其是它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基础上,凸显鲜明的人民性特征,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始终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根本立场,是实实在在的人民性理论,这就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保障。

    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其来源于实践,并且能够指导实践。只有彻底的理论才能够被人们认可、认同、接受与学习,变成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理论的彻底性在于其既对现实问题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又对实践活动具有强大的指引力。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一个彻底的理论。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曾多次论述过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决不能动摇。在当时,对于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造成最大障碍的就是“两个凡是”。邓小平明确表示出对“两个凡是”的反对,并指出,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页。。他通过对这一错误思潮的批判来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我们经过实践检验所得出的正确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保证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制胜法宝。在这一问题上,邓小平充分论述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与实践方法。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6页。。这就为我们指明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着力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能够与时俱进,能够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从而永葆其强大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指引力。正是邓小平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进理论创新,才牢牢巩固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持续进行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不断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取得更大进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知和价值认同得到了极大强化,彰显我们党灵活自如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回答、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认知达到了新的高度,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指出:“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内在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和维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要求。”③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年,第312页。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制度化,并将之确立为我国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体现出党对于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精准把握,有效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坚持这一根本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的强化,实效性的提升、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保障”④杨业华、邓娟:《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1期。。因此,新时代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把握好和执行好这一根本制度,不断提高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和能力。

    邓小平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他明确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1页。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最终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指出:“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6页。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要坚持党的领导,因为“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们的优越性”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6页。。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就呜呼哀哉了,哪里能有现在的中国?”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6页。虽然邓小平没有专门针对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进行论述,但是他的各种讲话中处处体现着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他论述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权问题。1957年4月8日,邓小平就曾在西安干部会上发言指出:“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这决定于我们党自己。”⑤《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4页。善于在前进中总结经验、坚持真理,并勇于纠正错误、正视党员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生动体现。换作新时代的话语体系,就是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不断坚持党的领导中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就是改善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1983年10月12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我们一定要搞好这次整党,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页。由此可见,进行整党是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明确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⑦《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06页。的重要论断。这是习近平基于意识形态斗争规律和国际国内斗争形势所作出的科学精准研判。他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⑧《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03页。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军政治工作座谈会、中央统战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习近平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正是在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下,才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巩固和发展了主流意识形态”⑨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40页。。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这种变化我们是有目共睹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人的精神更加饱满和富足,这是这个时代赋予全体人民的最大财富。

    邓小平指出:“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1页。对历史问题要有定论,才能统一人们的思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政治功能就是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凝聚力量,共同向着未来的目标奋进。统一人们的思想,包括统一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特别是要统一人们对于过去历史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甩掉历史的“包袱”,向前迈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从“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思想的严重束缚中解脱出来。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0页。但是,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出现了不同声音和不同意见,甚至有些已经妨碍了改革开放。鉴于此,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参照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再搞一个历史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作一个总结性的阐述,以统一大家的思想。邓小平指出:“写决议的目的是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团结一致向前看,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总结,然后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建设。”④钟文:《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8页。《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工作历经20个月,在此期间邓小平围绕该决议进行过10多次讲话和指示批示,作出了许多重大的判断,为正确认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首先,提出了一些原则,为我们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提供指引。比如,“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1页。;
    “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2页。其次,对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比如,“‘文化大革命’同以前十七年中的错误相比,是严重的、全局性的错误”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2页。;
    “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原来讲要实事求是,以后加一个要恰如其分”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9页。;
    “过去有些问题的责任要由集体承担一些,当然,毛泽东同志要负主要责任”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8页。。这些都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的基本问题所下的定论,人们的思想因此达到了空前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历史的学习。他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③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页。回顾历史,从历史中总结规律、汲取营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这也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旨归所在。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④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4页。由此可见,抓历史的主线和主流,是我们学习党史中必须要长期遵循的原则。历史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对历史问题的看待也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可以看得清、看得透。看待历史不能只关注细枝末节,否则容易出现用历史片段代替历史全部的错误。具体而言,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不能改变历史的基本定论和原则,特别是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定性不能改变,不允许任何的“翻案”。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党的百年历史的重大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清晰的认识,用以凝聚人们的共识,充分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基本理论问题。鉴于此,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对于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如何认识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如何认识各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在当代就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关系的认识问题。艾思奇将马克思的社会构造与变迁理论进行了总结,认为社会构造可分为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三个部分,并指出:“下层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的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又决定更上层的意识形态。”⑤《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73页。因此,如何处理两种意识形态的关系,实际就转化为对于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关系的认识问题。

    邓小平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及“一国两制”的构想等内容中。他主张中国必须对外开放以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对外开放就肯定会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打交道。我们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正确处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邓小平指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完全可以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和平共处。”①《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13-314页。在对待改革开放的问题上,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邓小平就此提出了“不争论”②《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61页。的观点。“不争论”并不是面对重大原则问题时的不去争论,而是强调采取一种更加适合的争论策略和手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争取必要时间和发展环境。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我们既要认真领会邓小平“不争论”的观点,避免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空谈上,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斗争是存在的,并且是非常激烈的,特别是要警惕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我们的“和平演变”。邓小平指出:“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也有根本区别。但是,在当今的世界上,我们之间有着不少共同点。我们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都要求我们从世界的全局着眼,用长远的政治和战略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这是我们友好相处和广泛合作的重要基础。”③《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78页。我们要与外部协调,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基础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习近平进行了精辟论述。他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相当长时期内,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还必须同生产力更发达的资本主义长期合作和斗争。”④《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22页。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处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提供了根本抓手。简言之,就是我们既要有斗争,又要有合作,在斗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前提下不放弃斗争,从而为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打下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部内容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站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形成的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代表的是全人类的利益,具有普遍性。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代表全人类的利益,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与外部环境协调融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誉,体现了中国担当。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①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493页。这是超越意识形态偏见的大智慧,包括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四个基本内涵,突显了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情怀与中国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就是化解冲突与矛盾,代之以和谐与共生。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的是全人类的利益,而不是局部的利益。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我国对内提升凝聚力和引领力,对外融合和协调的重要支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功能不断创新和发展,在不同时期虽有所侧重,但都是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受“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长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指出:“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0页。社会主义制度应该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应该明确的是,邓小平所强调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经济,而不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其目的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包含了对于人和人的发展的价值追求。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中国化,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共产主义价值追求的时代表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意识形态工作提升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③《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06页。,但经济建设仍是我们的中心工作。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是这样论述的:“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3页。习近平的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新时代延续。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体现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时代演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发展就是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49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的新时代诠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②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5页。“人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核心。人民首先是一个阶级概念,而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当意识形态被赋予了社会主义的阶级立场之后,其代表的人民的阶级属性也随之表露。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就是人民,人民主体地位也就自然而然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社会功能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凝聚的是“人民”的人心,引领的是“人民”的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确立之初,就被深深烙上了“人民”的烙印,其全部的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追求人的解放的学说,始终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的价值追求。20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我们进入新时代。这两个时代同属于改革时期,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一致的。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我们正面临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也就是邓小平所说的“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因此,认真梳理和深入研究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抓牢、抓实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必须利用好、传承好和发扬好这笔宝贵的财富。

    猜你喜欢人民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北京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我可以咬你一口吗风流一代·经典文摘(2020年10期)2020-10-20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民生周刊(2020年15期)2020-07-29北京春暖花开北广人物(2020年12期)2020-04-01北京的河北京广播电视报(2020年1期)2020-03-11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锦绣·上旬刊(2019年11期)2019-09-10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北京,北京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10期)2018-10-16抉择全国新书目(2016年3期)2016-04-20
    相关热词搜索: 意识形态 论述 当代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