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因素分析及长效机制构建

    时间:2023-04-24 21:05:0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尤婷婷

    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和与其专业相对应的行业企业通过政府部门和相关政策引导,在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技术研发、科学研究项目等方面通过共同合作,共享学校和企业多方的教育资源,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自然融合,从而让学生具备毕业即能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产教融合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能有效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与产业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水平,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关于产教融合动力机制,本研究认为是指能够推动产教融合中的学校、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各类参与主体积极参与并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社会项目中发挥有效作用的各类利益共享机制、法律制度机制、激励共建机制等促进机制。

    这里对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因素分析及长效机制的分析,主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追溯到1984年,由弗里曼最早提出,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在公司治理过程中通过内外部调控,进行组织制度设计来兼顾各类利益相关者。以该理论为支撑,更加科学合理的关注并分析辽宁产教融合发展进程中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设计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动力促进机制。机制设计理论最为现代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赫维茨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他最早提出了分析制度问题的一般框架并与其他几位学者共同创立了机制设计理论。该理论将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进行综合运用,研究如何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的分散决策条件下,设计一套机制来实现既定目标。依据该理论在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设计中,一方面要解决信息效率问题,以较低的信息成本实现产教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是解决激励相容问题,使产教融合的各个参与主体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实现既定的设计目标。这一理论基础为我们研究构建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依据,从提高机制运行效率和探寻有效激励两方面优化产教融合成果。

    产教融合发展进程中涵盖了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方参与主体,他们同属于产教融合机制的利益相关者,依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若要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需要对这些参与主体进行深入的研究及分析,发掘他们的内在需求和参与的动力影响因素,通过顶层设计将国家需求、企业需求、办学需求及学生个人需求融为一致,各个参与主体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既定的共同目标。

    (一)政府层面

    目前我国已经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阶段,现在是一个新的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徘徊摸索,定位发展,规模扩张,内涵建设,特色打造等不同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体系构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的新阶段。国家政策层面已经将产教融合确立为教育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创业就业的重要措施,于2022年最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于不同环节、层次的参与者制定了详细的规定,明晰各级政府的职责,完善了产教融合法律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是资金经费保障的重要性,纵观国内外产教融合发展经验,经济发达地区产教融合发展也较为成熟,二者互为促进,这源于产教融合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扶持,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政策的落实者,上级经费的拨付和地方企业经济的支持是其促进与支持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地方政府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教大会精神,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力争把党和国家关于职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落到实处,研究把握规律,吃透政策要义,锐意改革进取。

    (二)行业企业层面

    企业作为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经济主体,从经济利益视角来看,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于成本和收益的估算,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短期内如果难以见到成效,就会影响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同职业院校的合作随着包括涉及实习岗位和实习场所设备提供、课程开发、师资互通等合作形式的多样化,可能给企业带来信息和人员安全等一系列隐患问题。目前,辽宁省大部分的校企合作关系中的普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并不是很强,不能靠一味讲求奉献精神来要求企业参与合作。从交易费用角度来看,很多企业陷于交易费用过高的困境而与学校产生利益冲突。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后顾之忧,并让其能够真正从合作中有所收益才是企业的根本动力所在。

    从企业的直接合作对象校方而言,很难为企业提供直接的经济收益,而是考虑在合作中发挥智力优势,深入挖掘企业需求,对口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开发在职员工培训提升方案、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产品技术创新研发,帮助企业发现并改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弊端等,通过这些多样的方式来完善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从而间接为企业带来收益。从政府角度而言,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若是强制要求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显然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也必然收效甚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引导为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构建健全的法制保障,明确各参与主体权责利益;
    营造公平效率的市场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潜能;
    完善人力资源保障制度和校企合作制度,让各个利益主体行为合规合法,实现合作共赢。在良好的制度保障的基础之上,政府进一步通过多种激励政策直接或间接让校企融合中的核心角色企业这一利益主体获得经济收益。例如,借鉴德国的经验,参与产教融合企业可以获得相应的资金拨付作为教育报酬。还可以通过明确细化税收优惠政策、融资利率优惠政策、信用等级品牌形象提升等多种激励,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到产教融合项目建设之中。

    (三)职业院校层面

    从职业院校层面来看,参与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响应国家培育大国工匠、为国育才,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要求,实现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另一方面,就院校自身发展而言,培育输出高质量人才,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声誉度,以及社会影响力是职业院校这一利益主体的动力所在。具体到实践当中,就是要通过对教师的正面激励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专业发展规划、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实训内容改革、产学研项目研发等这一些列产教融合的具体举措都要通过专业教师的辛勤工作才能实现,因而,明确各部门分工和职责,完善薪酬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教师进修和岗位实践制度等对于确保教师的积极性、专业性等方面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在学校产教融合的实践之中,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实际参与者,确保他们积极参与并出色完成实践任务尤为重要。一是要通过明确制度和合同条款,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各项权益,打消学生及家长心中的顾虑,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企业实践当中;
    二是通过让学生在完成企业实践活动中获得不同等级的学分、实习奖励金等激励方式保障实习效果。

    (一)牢固把握政策方向,多面赋能融合

    正确把握关于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牢记一个使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履行两大职责,牢牢把握服务产业、赋能人才的办学理念,在服务发展和就业促进中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发展,务必要契合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及产业人才需求,以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为目标规划专业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科技研发、校企教学实践资源共享推动产业发展与升级,前沿专业探索对接服务产业新技术,专业群建设对接区域产业群发展,提升服务能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优化打造产教融合型创新团队,形成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家、劳模工匠、技术能手组合而成的师德高尚、专业技能精湛的工匠之师。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价值风尚,培育激发师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二)有效政策供给,打造协同发展利益共同体

    通过提供有效的政策供给,将产教融合中的政、校、企三方主体利益需求达成一致,为产教融合长效发展创造良性运行环境。这里提到的政策供给内容非常广泛,我们主要从如下两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一是法律制度保障,宏观层次,2022年我国在新时代下的经济产业模式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职业教育应如何适应和支持新形势下的经济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进行了最新修订。有了法制依据,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其进行落实和细化应用,各地方政府应以国家宏观法制政策为指引,综合地方现实条件,制定出更为具体的、适应区域行业发展要求的政策措施,提供公平效率的市场环境,引导和激发企业主动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同时,由于产教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短期内收效并不明显,一定要保证政策共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样有助于产教融合向纵深和长远发展。二是对参与主体的政策、物资、精神三重激励,并与时俱进调整优化。构建有利于政、校、企协同发展的激励形式,根据不同主体利益需求和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因素实施激励措施,尊重地方条件和资源,助力地方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例如,对于现实实践过程中产教融合参与积极主动性一直不高的企业而言,政府的直接经济补贴、财政税收减免、金融、土地等方面补贴的制度化出台,以及优质资源的获得、社会信用形象的提升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对于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结合前面的动力因素分析,制定相应贴合其需求的政策、物资、精神三重激励,同样能够获得良好的成效。通过有效的政策供给机制设计,让政、校、企三方利益相关者在实现自我利益追求的同时,实现产教融合发展的长效目标。

    (三)提升服务能力,多维度探索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职业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加强专业的核心要素建设。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专业的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专业的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基地这些都非常重要。学校需要寻觅一批关心专业的企业和个人的伙伴,形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帮助院校与时俱进实时修订专业建设方案;
    形成一批专业行业实习教师,合作搭建专业行业实训基地,为学生输送最新鲜的技术和知识。为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还可以通过设立学校发展理事会、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建立产教融合服务中心,推进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以社会服务为动力,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学历教育培训,认真抓好技术服务。加强学校智库建设,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建立社会服务的调研基地,形成教师社会服务和专业培养有效合作的体系。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加强师资建设,注重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建设好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务保障队伍,推动并深化产教融合。坚持全面发展为方向,既要构建高质量培训服务体系,又要构建高水平科学研究体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进1+X证书制度,注重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构建校内激励机制,各部门明确职责,提升薪酬、考评、晋级等方面的公平与效率,给教师提供稳定发展的平台。坚持校友为宗,正确认识校友。世界上但凡成功的学校无不具有一大批高忠诚度、高质量的校友,有强大的校友会组织网络,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域下的校友纽带作用。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提升服务能力,贴合区域行业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优化。

    猜你喜欢产教职业院校利益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南开管理评论(2021年1期)2021-04-13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研究生法学(2020年6期)2020-04-13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能源(2016年3期)2016-12-01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利益链与新垄断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相关热词搜索: 职业教育 长效机制 融合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