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面向新文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3-04-24 21:00:0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曹 爽,邢怒海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步入21世纪,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涌而至,文科教育主动求变,我国新文科战略应运而生。文科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影响深广的传统专业。新时代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给语言类课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发现:该类课程大多存在理论抽象、概念繁多、分析方法复杂等特点;
    相比文学类课程,大多数学生对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较差。在新文科建设的新标准、新要求下,语言类课程如何突破窠臼,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打造多维课堂、开展实践训练、实施研究性教学、开发语言志愿项目四个方面构建语言类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及时回应新时代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呼唤。

    目前,高校专业课普遍面临着教学学时压缩、教学内容激增的问题,语言类课程也不例外。以古代汉语课程为例,高校普遍选用的教材是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以该教材第一单元为例,内有文选10篇,常用词60个,还介绍了通论中的工具书内容。这些内容如果全部在线下课堂讲授,大致需要20—30个学时。这样,一个学期能完成讲授的单元还不到两个。教学内容繁多、教学学时减少,不仅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会影响教学质量。其他的语言类课程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如何在教学学时压缩与教学内容激增的矛盾中保障教学质量?《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新文科建设要“主动适应并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1]。吴岩指出:“技术是高等教育学习革命的关键突破,教学改革改到难处是技术。”[2]面对新文科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语言类课程建设也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仅仅依靠课堂、课内教学的传统模式,线下与线上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打造多维课堂。

    (一)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相结合

    充分利用智慧教学软件,科学设计“课前—课中—课后”模块,可以有效解决线下课堂教学学时紧张问题。当前可用的智慧教学软件种类繁多,如蓝墨云班课(以下简称云班课)、雨课堂、课堂派等,它们的功能大同小异,具有签到、互动、资源库、测试等功能,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延展教学时空。以现代汉语课程使用的云班课为例,本文将介绍语言类课程在“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中多维课堂构建的过程。

    课前为预习环节,主要依托云班课完成。通过云班课推送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与教学重难点、慕课视频、微课等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能够有的放矢地预览某节课的知识点,为线下课堂学习奠定基础。根据预判,教师设置“课前一问”或“课前讨论”环节,了解学生对预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完善教学重难点安排,提升课堂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合理性。

    课中为授课环节,在线下课堂完成,同时充分利用云班课开展课堂互动。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通过引入生动典型的现实语言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其次,进行课堂知识讲授,逐个击破重难点内容。授课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云班课的投票、讨论、头脑风暴等功能,开展课堂活动,使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实现师生互动和疑问反馈,解决“哑巴”课堂问题,让课堂“动”起来。最后,根据课程讲授的知识点引出思考与讨论,启发学生将语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语言现象结合起来,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

    课后为复习巩固环节,主要依托云班课完成。教师在云班课中发布课后小测试和单元测试,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即时检测和阶段检测;
    发布作业与小组任务,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推送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公众号文章等,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深入思考,达到知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的结合。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一是体现在智慧教学平台的应用和无边界课堂的构建,使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不再局限于线下课堂,各方沟通更加方便。二是在智慧教学平台上发布一些实践作业,促使学生将课内的理论知识运用于课外的语言实践。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教师打通课堂内外,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实践发现,虽然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学时减少了,但因为有智慧教学平台的辅助,学生的预习、复习变得更加扎实有效;
    平台的自动记录功能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课程学习表现,使教师的课程设计及教学内容安排更有针对性;
    虚实结合的智慧育人环境拓展了教与学的时空,使互动方式更加多元,教学效果更好。

    传统教学模式重视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理论知识传授有余而专业技能培养不足。例如,教师在现代汉语课堂上讲授了发音方法和语音理论,在古代汉语课堂上讲授了文言和韵律知识,但部分学生依然不能顺畅地朗读一篇古文,体会不到我国古代语言的优美和雅致。此外,部分学生不能正确掌握规范汉字的书写,或不能识写繁体字。上述情况与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训练有关。对此,教师应加强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一)利用教学软件,将练习与测试有机结合

    针对发音不准确、夹杂方言口音等难题,教师根据学生普遍拥有智能手机、电脑的情况,利用手机App等程序,通过“判—练—评—测”加强学生的语音训练,提高学生的语音准确度。首先,学生录制一段音频发送到教学平台,并说明自己发音困难的类型,方便教师根据音频和学生自述,研判出学生发音的难点。然后,根据不同的发音难点,学生在“普通话学习”软件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录制一段新的音频发送到教学平台,再由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音频中呈现出来的语音面貌进行讲评。最后,学生用普通话测试软件进行标准化测试,检验练习效果。

    针对古文诵读问题,教师可以采取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集体、个体诵读的方式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古汉语语感。课下练习分为“课课练”和“节日赛练”:每次课后,教师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诵读任务,要求学生诵读完毕后上传音频,以此督促学生开展课下练习;
    结合时令节日,教师组织学生诵读不同主题的经典诗文或原创作品,并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诵读情况,由同学互评,评选出优胜者。

    (二)精心设计作业,将知识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

    繁简字教学是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基础,认识繁体字对提高学生的古籍阅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不过繁体字关,即使古汉语知识学得再好,面对古代文献中通篇不认识的繁体字,也是一筹莫展,寸步难行。”[3]为了解决学生识写繁体字困难的问题,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布置趣味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频度。比如,教师布置“我的姓名可以这样换”作业,让学生将自己的名字转换成繁体字,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明晰不是所有的简化字都可以转换成繁体字,从而厘清现行汉字中相同字形的不同繁体字形。此外,教师布置“社会用字不规范大观之繁体字误用”作业,让学生收集社会上繁体字使用不规范的素材,对不规范现象进行评估说明,从而深化繁体字知识。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仅深化了语言学理论知识学习,而且真正感悟到了汉语、汉字之美,体验到了学习之乐,记忆也因此更加深刻。

    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课程建设的“两性一度”标准,即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明确要求课程设计中要增加研究性内容。[4]实施研究性教学,也是解决高校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语言类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主要从强化文献阅读、树立研究意识、进行研究尝试三个方面进行。

    (一)强化文献阅读,奠定研究性学习基础

    李泽厚先生指出:“文科和理工科不同,不搞实验,主要靠大量看书。”[5]文献阅读既是了解前人成果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创新的基础。培养良好的文献阅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研究素养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按期完成,并将阅读完成情况作为过程考核依据之一。阅读材料不仅包括与本次课程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公众号文章、往届学生的小论文,还包括与语言学前沿、热点问题相关的资料等。完成阅读之后,教师在课堂上抽出部分时间,引导学生对同一语言现象、同一主题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意见,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二)开展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发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体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从看似平常的表面挖掘深层的语言学问题,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对语言问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语言学问题,树立研究意识,体会研究的乐趣;
    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胆反思现有的语言学理论,在批判中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培养创新能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展专业兴趣。

    例如,《齐桓公伐楚》一文中有“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一句,该句看似普通对偶,教材解释句意貌似也合理,因而授课时教师通常一言带过。但是“方城”与“汉水”两词是否对偶工整呢?教师可以就此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文献。例如,《经典释文》对该句的解释是,“汉以为池,本或作汉水以为池。水,衍文”。针对学生“‘水’字是多出来的吗”的疑惑,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查找王引之的《经义述闻》“方城者,山名;
    汉者,水名。传文汉不言水,犹方城不言山也”,再看王念孙注的“自唐石经依或本加水字,则各本皆沿其误”。经过查阅,学生了解到“方城”是“方城山”的简称,“汉水”则是全称,“方城”对应的应是“汉”,但自唐代以后,因人们对它们的内涵不甚了解,所以给“汉”多加上了“水”字,并相沿成习,进而判断出“方城”与“汉水”两词不构成对偶。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弄明白了该问题的来源始末,锻炼了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探索是对教材旧有观点的一种突破、创新,起到了推陈出新的作用。

    (三)依托各类项目,引领学生进行研究尝试

    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必须包括学生的体验过程。[6]教师可以依托各类项目,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尝试进行研究工作。

    首先,依据课程内容,挖掘研究性课题。教师可以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学生感兴趣的、有一定研究价值的若干个选题,让学生分组投标。中标的小组完成文献阅读、语料收集、数据分析等事宜,撰写课题报告。高年级学生还可以将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与研究性课题结合起来,确定选题,开展论文写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建议,保证课题、论文的完成质量。

    其次,学生根据能力,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除了教学,大学教师还有论文写作、各类课题项目攻关等科研活动。在这些科研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任务,如社会调查、语料整理、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学生在参与高级别课题的过程中,熟悉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了解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最后,指导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科创项目。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各级各类科创项目层出不穷。比如,国家级、省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还有各高校的各类科创项目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专业方向,聚焦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学问题,提炼出可研究的选题,进行课题申报。课题申报及报告撰写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升科学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语言是为服务社会生活而产生的,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类课程教学除了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必须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语言生活变化,了解中国语言现状,提升专业自豪感和社会使命感。

    语言教师可以结合国家战略,开发一些语言志愿项目,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开展语言调查和语言服务。比如,教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就城乡融合中、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乡村社区重组中、乡村教育中、乡村治理中的语言问题等[7],开展不同社群的语言调查、乡村语言文化产品设计、乡村语言景观规划,或组织推普小队深入偏远地区的乡村、山区进行推普志愿服务等。再如,结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特殊群体进行一对一服务,如对老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群体等开展语言调查和语言服务,为构建信息无障碍社会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参加语言志愿项目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能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国家认同、文化传承、教育普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皆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关系密切,语言之力,语言之利,不可低估”[8]。更为重要的是,参加语言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这也正是语言类课程的思政目标之一。

    综上所述,传统的线下课堂模式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的需求,不再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高校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语言类课程建设实践中,可从“学—训—研—用”四个方面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智慧教学平台的运用,打造“线下+线上”“课内+课外”的多维课堂,拓展学习时空;
    针对传统课堂理论知识传授有余而专业技能培养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教学软件,精心设计作业,将练习与测试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
    通过强化文献阅读、开展问题探究、依托各类项目进行研究尝试等措施,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开发语言志愿项目,引导学生积极服务社会,以强语助力强国,实现学以致用。总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是语言类课程对新文科建设时代召唤的回应。通过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的语言类课程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猜你喜欢繁体字语言课程哈哈镜阅读(高年级)(2022年3期)2022-03-30《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内蒙古教育(2021年20期)2021-03-08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语言是刀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家庭影院技术(2019年11期)2019-12-09汉字繁简再引热议检察风云(2018年22期)2018-11-29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3期)2018-04-18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4期)2016-12-01台网友鼓动“繁体字申遗”环球时报(2015-12-02)2015-12-02
    相关热词搜索: 立体化 教学模式 汉语言文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