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国际中文教育视野下的广西民族语言文化传播

    时间:2023-04-18 12:10: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梁广旋

    (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成熟,中华文化吸引力逐渐增强。国际中文教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视为我国文化外交的一部分。国际中文教育的日益成熟,使得中华文化传播更有保障和基础。

    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感知中国文化的过程,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未来,国际中文教育的复合化、区域化程度将进一步明显。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将广西民族语言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发挥留学生教育的作用,传播广西民族语言文化,可以扩大地区文化影响力,成为建设文化强区的有效手段,也为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积累宝贵经验。

    1.1 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地区发展规划要求

    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广西地处西南,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长期以来未能很好地发挥毗邻粤港澳与东南亚的优势。但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不断加速,经济融合持续加深,经贸合作日益加快,人文交往更加密切[1]。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主要窗口,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17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2]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近年来,广西在经济建设及全面脱贫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文化建设也应逐步提上日程。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对东南亚,广西文化的交流传播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借用国际中文教育平台传播广西民族语言文化不仅符合地区发展规划要求,响应了国家所倡导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还通过第三产业带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将广西民族语言文化传播出去,才能让世人更加客观、更加深入地了解广西和广西民族语言文化。

    1.2 广西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

    广西的文化资源,一是以红水河作为辐射、遍布广西各地以壮苗侗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文化;
    二是桂林山水文化;
    三是北部湾海洋文化。此外,广西首府南宁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楼大厦摩肩接踵,多条地铁线路陆续开通,城市人文与环境建设日新月异,吸引了大批来自东南亚的留学生留学广西,体验不一样的城市文化风情。

    文化传播,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积淀与传承。大批来桂留学生为广西民族语言文化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广西的风土人情必定会影响到来桂留学生的情感所属,与他们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广西民族语言文化会使来桂留学生产生思想情感共鸣。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充分利用广西本地资源,既可以使广西的中文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又使广西文化能够通过留学生这一平台走向国际。

    1.3 广西民族文化国际传播的强烈需求

    广西具有丰富的国际中文教育的历史传统与经验,今天的广西是招收留学生最多的省区之一,是面向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广西的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为世界各地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广西文化走向国际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永久落户,广西自贸试验区的建成,给广西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广西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南宁正逐步成为我国向东南亚开放的国际大都市,这为广西本土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通道[3]。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在南宁举办,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广西民族语言文化面对着各种机遇与挑战。广西的文化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文化形象。因此,大力发展国际中文教育,是广西加大对外开放,加速文化传播,加快国际交流的必由之路。

    2.1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融入血液的精神寄托,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在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语言文化对外传播中,优质的文化内容始终是发展的底气。只有挖掘中华语言文化对外传播的优质内容,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语言文化输出的质量,才能够更好地以文化自信的姿态,将我国优秀的语言文化传播出去,提升我国对外传播的软实力。

    我国历来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域的共同发展,全球意识下文化多元新形势的形成提供正面价值的资源[4]。广西民族语言文化属于中国大地上最广泛的农耕文化的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点在广西民族语言文化中也有所体现,把广西民族语言文化导入国际中文教育,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有力体现。

    广西是我国大部分壮族的聚居地,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各个民族始终相互学习,不断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形成了对中华文化基因的认同,并共同缔造了这个区域的历史与文化,为广西的民族统一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历史与文化基础。

    广西民族语言文化是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资源,讲好广西故事,特别是讲好广西各民族友好团结的故事,将使世界对中国有更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国际中文教育中,进行广西民族语言文化教育,能感受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2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数千年来的宝贵遗产。在文化传播方式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中,要有效、系统地把传统文化推向市场,就必须寻找有效的切入点。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目标,把文化建设与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国际中文教育是一种平等文化交流互动的方式,可以淡化意识形态色彩,更具有客观性,也更易于受众接受。国际中文教育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文化输出活动,能够针对不同的需要,选择最适当的语言,传播最合适的内容。

    不同区域的国际中文教育会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产生差异。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文明发展的见证。在文化交往高度开放的今天,要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就必须选择能够集中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来传播。以国际中文教育为平台传播广西民族语言文化,打造广西的区域文化形象,能够促进广西民族语言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立足地缘优势,探索广西民族语言文化内涵,将有利于民族文化融入国际中文教育。通过合理定位发展目标和方向,培养具有当地特色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推动广西民族特色语言文化的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为广西与东盟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3 讲好“中国故事”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文化十分丰富。党和政府十分注意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关怀与扶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发展。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不同民族智慧和价值的体现。文化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融合性。文化的融合性决定了不同的文化之间会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吸收和融合。文化的交流促使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相互交往,友好团结。广西始终把共生共荣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党中央表明:广西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典范[5]。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为维护国家统一,建设边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壮族作为广西的主要少数民族,始终心向祖国,维护国家团结统一。新中国建立后,建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文化风俗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使广西在新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构成了中国今天的发展。每一个“中国故事”,都反映出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使命的责任担当,对未来的美好追求[6]。对来桂留学生而言,广西融洽的民族关系是“中国故事”的重要体现,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广西民族团结一心向前发展所取得成就,更是不得不说的“中国故事”。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通过传播广西民族语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拓宽国家间的社会文化交流,对建设和谐边境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认识某一地方人文风俗的重要窗口是这一地区的区域文化。随着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不断成熟,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中文教育体系展示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需要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的客观变化,探索如何通过国际中文教育传播广西民族语言文化。

    3.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语言文化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表征符号和工具。56 个民族的共同智慧,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得以形成的基础。在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既能保持国家意识和文化价值的团结统一,又能保持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表明了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中华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一项需要长期深化发展的工作。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加快,要想发展自身文化,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资源。

    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增加区域特色文化内容,培养文化自信,增加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底气。在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了解吸收广西特色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使不同民族的学生能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有更好地认识,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尊敬。

    3.2 借力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这种新型跨境合作教育形式的诞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结果。21世纪以来,孔子学院在促进汉语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7]。广西高校积极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目前已在东南亚地区建成8 所,这些孔子学院为广西民族语言文化传播及民间外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孔子学院积极走出国门,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不仅推动了中外教育和文化的交流,也丰富了全球的教育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西高校的8 所孔子学院应聚焦语言主业、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探索如何凸显广西高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资源,在孔子学院教学活动和文化活动中挖掘和彰显广西地域特色,促进广西民族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推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

    3.3 培养师资人才

    语言文化的传播需要相应的师资力量提供坚实的保障。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背景下,人才培养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改变汉语教师的思想观念,正视民族文化问题,增强教师的文化自信,为汉语教师提供相关培训,加强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对我国民族政策的理解,通过文化沟通的不断深化,培养汉语教师将知识转化为教学的能力,确保广西民族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够更加便捷、快速和高效。

    3.4 充实教学内容

    在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但现有国际中文教育的文化教学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在于教育教学,广西民族语言文化虽然不是国际中文教育中的主体内容,但也不能缺少。广西高校承担着引领广西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重任,需要在国际中文教育中讲好“广西故事”,积极探索广西民族语言文化建设的新渠道,使语言与文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充实国际中文教育的内容。

    首先,在语言课程中适当引入广西民族语言文化,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在中华文化课程中增设文化选修课,介绍广西各民族的起源、日常生活、民风民俗、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等,采用汉外双语对照,满足不同学习者群体的需要;
    最后,在中国概况课程中介绍广西新时代发展的成就,以及广西民族团结典范的故事。

    3.5 发挥民间力量

    中国影响力的提升使得学习汉语热情高涨,语言是交往的桥梁,在与中国有所交往的国家中,掌握汉语语言技能的人才十分重要。除了中国政府外派的汉语教师外,也有许多国外的教师团体、华侨华人社团及社会组织努力推动汉语教育的发展。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播应尽量采取“软”的方式。借助民间组织、个人等进行人际关系的交流,调动海外华人、留学生的民间力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积极争取企业及民间社会力量的支持,通过交流的方式,提高传播效率,降低传播成本,让广西的国际交流更加便捷化和大众化。

    首先,把民间力量有效地联合起来,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汉语行业的灵活运作机制;
    其次,鼓励在外的汉语教师积极参与本地华侨社团和社团的联谊活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促成海外华侨团体到广西开展民间友好交往活动。

    国际中文教育应承载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感,也支持着广西民族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针对当前广西民族语言文化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被动局面,有必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借力孔子学院,搭建传播平台;
    培养师资人才,为广西民族语言文化传播提供保障;
    充实教学内容,增加广西民族语言文化,打造具有区域化特色的语言文化强区;
    发挥民间力量,通过恰当的方式进行国际传播。

    总而言之,要不断探寻中华文化传播的有效方法,层层递进地深入探讨广西民族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问题,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区。

    猜你喜欢民族语言广西民族我们的民族娃娃乐园·综合智能(2022年2期)2022-04-19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13期)2021-01-14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伙伴(2019年5期)2019-06-18多元民族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广西尼的呀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论新中国广西各民族语言和谐的社会成因学术论坛(2015年6期)2015-12-24古代新疆汉族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现象说略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4期)2015-10-12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相关热词搜索: 广西 文化传播 中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