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培养小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的方法探索

    时间:2023-04-16 15:15: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夏驾河小学 汤天哲

    培养小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而且促进学生全面多方位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小学教学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经过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不仅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很好的锻炼。我们要在把握综合实践能力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上,以学科特点、学生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师生实现双向互动,不断找到适合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对策。

    (一)课堂教学设疑,增加师生“互动”活动

    课堂是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在应试教育的课堂上学生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学生,进行着“灌输式”的单向学习教学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就如同婴儿断奶一样,初中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会感到无所适从。受年龄的限制,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形成自己的思维,也无法构建起知识体系,只能照搬教师的思维,再经过理解、接受、记忆后整合成自己的知识,然而,自己照搬的知识缺乏创造性,难以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多“提问”,并在把握教材整体和重难点的前提下,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合理“设疑”,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师生双向互动的局面。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的数”以后,对数有了简单大致了解,但是用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还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应该把让学生学会描述生活中的数作为教学的重难点。首先,利用上一课所学的“100以内的数”作为课堂教学导入,进行100以内的数字接龙,用数字描述家人的年龄,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能用数字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把知识点更好地衔接和掌握;
    另一方面,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时无形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其次,教师让学生描述父母的年龄,并让学生交流讨论、比较对方父母年龄的大小,引导学生用“多一些”“小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让学生分享和进行描述,并在描述中让学生提出疑问,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再做解答,最终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最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并启发学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数,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生活中的数字加以描述,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二)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初等教育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前提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数学。现代研究表明,数学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事物的支撑。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场景,可以让学生倍感亲切,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并沉浸到学习之中。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以学生所学为载体,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感悟数学的魅力。比如,在学习“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带来若干圆形、方形、三角形的教具,相同的图形使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教师让学生把颜色不同但是形状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如此一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三个不同图形的基础上,动手把同一种但不同颜色的图形归为一类,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此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把图形摆一摆、放一放、描一描,以加深图形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启发学生思考和描述图形的特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图形迁移到生活中,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物体并进行描述,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保持对世界的探知欲,从而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架起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联动的桥梁

    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也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在教材中增设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一般在单元结束之后,教材把综合实践课程单独罗列一个单元,课程教材改革的目的就是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忽视对该节内容的教学,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设置综合实践课程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某个知识的实践操作,实现数学和生活的有机整合。比如,三年级下册的“生日快乐”,该章节是在学生对年、月、日掌握的基础上设置的,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年、月、日概念的认识和促使学生将之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过生日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之前确认所在班级的学生在教学当天生日的人数,并准备好庆生蛋糕。在庆祝生日之前,先设置几个问题作为关卡:(1)自己的生日在哪一天;
    (2)回想自己在家怎样过生日;
    (3)班上有几个学生生日在同一天,哪几个学生生日在当天;
    (4)怎样协助教师完成分蛋糕的任务。在设置的关卡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被带入生活情境中,回想着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最后,教师要把握好时机让学生回答复习小月、大月、季度、平年、闰年等知识点,分蛋糕的问题也为后续学生要学习分数的知识点做了铺垫。学生在过生日实践活动中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合作参与和奉献的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

    (四)利用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自主探究能力是伴随学生学习活动的一项重要技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盲目地全盘接受被动式的学习,不仅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因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自主探究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导权,通过让学生在课前自学—在课程教学中再学—课堂后再次总结反思的“三学”,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自觉性。其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单单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方法,帮助学生找到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差异化特征,让每个学生都探究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有的学生生性胆小,或者基础差,没有信心,不敢提问,导致对知识一知半解。教师要为每位学生创设针对性提问的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敢于提问,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知欲。例如,在进行“平移、旋转、轴对称”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在多媒体上播放相同图形的不同变化,让学生在观看完动画后说出心中感受,并启发学生思考动画中的图片都经历了哪些变化,怎样画出动画中美丽的图片,让学生在自主思考探究中加深对平移、旋转、轴对称概念的理解。对概念有一定明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三者之间的不同点。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教学的内容,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学生也能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收获和学会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

    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利用合理设疑把由教师主导的单向互动课堂教学转变成师生共同互动的双向互动的课堂教学,从而架起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的桥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把生活的元素加入数学教学,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数学,帮学生打开数学五彩斑斓的新世界,让学生在日益高涨的数学学习热情中不断拓宽思维,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通过不断提问学习获取知识,最终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图形教学活动生活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2年1期)2022-08-19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数学大世界(2017年15期)2017-06-21生活感悟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分图形小学生导刊(低年级)(2016年8期)2016-09-24找图形小学生导刊(低年级)(2016年5期)2016-05-27无厘头生活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图形变变变幼儿智力世界(2015年1期)2015-08-17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爆笑show(2015年6期)2015-08-1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相关热词搜索: 小学生 实践能力 探索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