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困难与突破*

    时间:2023-04-10 11:10: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徐喜春

    (1.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2.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加强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直接关乎校园的安全稳定与学生的健康发展,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命题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153这一重要论述一方面高度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又饱含着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者能力的要求与期待。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应用于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场域,交织着日常性、繁复性、实践性与思想性等多重特征。为此,加强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必须对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的内容结构进行类型化细分,以便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

    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的应用过程具有复杂性:一方面,体现着“高校辅导员—大学生”之间的关系联结,即不仅高校辅导员自身需要增强意识形态素养,还需要由此及彼,提升服务对象的意识形态素养;
    另一方面,体现着“理论—实践”两个维度,即既要在知识层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观点,又要在实践层面与错误的价值观念作斗争,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点灯引路”。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应用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内容结构的多重性。整体而言,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可细分为意识形态认知力、处理力与引领力。

    (一)意识形态认知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领悟

    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认知力是指他们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还能准确认识和鉴别纷繁复杂的思想观点,界定其中的“是”与“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2]这一论述充分强调了理论素养的基础性地位,为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践遵循。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认知力表现在“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对内”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是他们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知识前提。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马克思高度肯定了理论素养的重要性,也启示了理论素养对于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在充分认知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具备“对外”的能力,即养成对社会上杂乱纷呈思潮予以澄清的能力。伴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发展,各类思想观念相互交锋,其中不乏大量的错误论断。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认知力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能够对各类观念予以准确区分和辨别。

    (二)意识形态处理力:与错误意识形态的交锋与斗争

    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处理力是指他们面对思想舆论领域的观点,能够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立场出发,批驳其中错误价值观念的偏差性、虚伪性与荒谬性,及时消除可能造成的危害。意识形态处理力较认知力而言更进一步,强调的是高校辅导员能否发挥其知识认知,以意识形态的敏感性应对日常观点与事件。随着中国新发展格局的深入构建,西方国家势必加强对我国的干扰阻挠,其中很重要的做法就是加大意识形态渗透的力度。西方国家借助社会或校园的热点事件煽风点火与推波助澜,企图借此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知、破坏校园的和谐稳定、抹黑党和国家的形象。从当前看,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呈现出日常性、生活化、隐蔽性等特点,并多与“人权”“女权”“民主”等主题相联结。在表达方式上,这些颠倒黑白的观点借助形象生动的图片、故事、视频等进行呈现,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习近平总书记批评部分党的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态度,出了政治性事件、遇到敏感性问题没有立场、无动于衷,岂非咄咄怪事!”[1]414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面对政治性事件、敏感性问题要“敢于亮剑”的要求,落实到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上就是要求他们能够深化对意识形态新形式、新表达的规律性认识,对错误观点抽丝剥茧,找到其中的漏洞予以批驳攻击。而面对大学生群体中的矛盾冲突,高校辅导员要加强政治站位,善于从初期有效介入,因势利导,避免酝酿成为意识形态事件。高校辅导员在日常事务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否从意识形态视野出发审视与处理各类思想困惑和矛盾冲突,直接影响着校园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意识形态引领力: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引领的能力

    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引领力是指他们必须在多元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对大学生的态度观念进行科学引领,建构大学生健康的思想价值体系。“尤其要利用好网络新媒体等传播手段和传播媒介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引领力、公信力、影响力。”[4]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较一般的职业能力而言具有本质性,鲜明标识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的政治性特征。这是因为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在价值主旨上指向“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内在包含着深远的政治意蕴。那么,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就必然包含着政治引领、价值引领等要求,通过理论宣讲、党团活动、日常交往、事务管理等形式向大学生讲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意识形态处理力更多地聚焦于向大学生批驳错误的思想观点,澄清“何以不是”的问题,而意识形态引领力则重点在于让学生懂得“何以是”的问题,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度与认同感。

    高校辅导员不断提升意识形态能力,批驳错误社会思潮,建构大学生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已然成为共识。但是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的应用过程具有多变性、复杂性与综合性,尤其是在中西意识形态交锋日益激烈的今天,其意识形态认知力、处理力与引领力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一)意识形态渗透隐蔽化与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认知力相对浅薄之间相冲突

    高校辅导员面对当前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由传统的公开化转向隐蔽化的发展态势,其相对浅薄的意识形态理论素养却不能对其有效识别和批驳,无形中为错误思想价值观念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有力地抵制了各类错误社会思潮的蔓延传播。面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深化,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逐渐转向隐蔽化,采取诸如“高级黑”“低级红”、软性虚无主义等策略手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然影响学生的生活观念与思维方式。这些内容乍看之下并无异样,但却以持续和缓的方式进行错误的意识形态叙事。比如,2020年部分公知无视中国共产党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与贡献,而简单地以“死者不应该成为冰冷的数字”“我不是挑刺,而是反思”等发问质疑党和国家。这些发问表面上是生命至上理念的贯彻,但实质却是颠倒黑白,制造消极情绪,无形中扭曲社会价值。再比如,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表面上是在向人民群众讲述历史事件,但实质上却是“夹带私货”,迂回式地抹黑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与光辉形象。但面对这样的现象,部分高校辅导员却未能清醒认识到其中危害,进而对其予以精准批判。部分高校辅导员或者局限于专业背景,或者局限于自身理论学习不到位,其意识形态认知力停留在基本的理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层次的逻辑体系、思想观点了解得不够深入透彻,导致其面对变异的价值观时未能有效察觉其中的荒谬。部分高校辅导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与体悟并不十分深刻,这就导致他们在意识形态引领的过程中缺乏敏感性与辨别力,在剖析错误思潮的理论逻辑、实践漏洞之时不能精准到位,弱化了意识形态引领的说服力。

    (二)意识形态渗透网络化与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处理力相对落后之间相冲突

    当前意识形态交锋由传统的现实场域向网络空间拓展,极大地加大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面对意识形态的网络化交锋,高校辅导员对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规律的认识严重不足,对其应对处理的方法措施显得相对滞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大学生信息获取与交流方式的更新换代,出现了学习生活“泛网络化”的现象。大学生借助网络媒体极大地丰富了知识视野与生活,但也深受其中错误信息的干扰。错误意识形态思潮将其思想观点渗透于诸如抖音、B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之中,以一种娱乐、戏谑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情况十分复杂,匿名性与虚拟性使得网民在网络空间的实际身份难以迅速辨别,网民的信息行为难以准确预判,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敌我界限有时不够清晰,网络集聚和社会动员具有突发性与即时性,只有从多角度去深挖相关联的斗争隐蔽特征,才能有效去除遮蔽。”[5]但是部分高校辅导员对于如何有效地运用网络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网络空间批驳错误社会思潮出现了“本领恐慌”。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不是现实意识形态理论体系从现实空间向网络空间的物理位移。网络意识形态交织着网络技术、网络传播规律等多重复杂特点与属性,迥异于现实意识形态传播规律。意识形态处理力要求高校辅导员坚持与时俱进,提升其在网络环境中与错误社会思潮作斗争的意识与能力,提升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任感与尊崇感的本领。

    (三)大学生话语的时代性诉求与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引领话语相对滞后之间相冲突

    法国哲学家、政治学家特拉西(Tracy,1754—1836)最早在哲学范畴提出“意识形态”的概念,用以表述“观念的科学”。“意识形态”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便形成了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层面的理解,但无论何种学科的理解,都认同意识形态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并借助一定的话语概念得以表达和阐释。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其思维方式高度活跃,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话语方式的丰富化与趣味化。高校辅导员向大学生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等问题的时候必须紧扣学生的身心特点,努力促使话语表达的青年化与时代化。但客观说来,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意识形态引领之时,依然习惯运用照本宣科式的话语叙事方式,背离了大学生话语表达的时代性诉求。“在不同的叙事方式下,同样的话语内容会被做出不同或完全不同的解读,而丰富多样的叙事方式则更能够表达话语内容的层次性。”[6]传统的意识形态引领话语虽然具有很好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但是因其与大学生“不对味”,而难以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高校辅导员不善于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进行意识形态引领,弱化了教育成效。换言之,要增强高校辅导员的意识形态引领力,必须重点思考如何结合大学生话语的时代诉求,提升其话语吸引力与说服力。

    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意识形态能力,增强其回应错误社会思潮的有力性与有效性,帮助大学生在纷繁的思想价值中澄清观念,这是高校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水平与质量的必然要求。“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常态化、制度化、实效化,须臾不可偏废、忽视意识形态能力对党的事业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的软实力作用。”[7]面对当前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提升面临的困难,必须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大局,结合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针对性地予以破解。

    (一)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贯穿始终

    加强高校辅导员的理论武装,提升他们的意识形态认知力,是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8]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理论素养对于提高意识形态能力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文件明确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培训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与常态化等要求。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好国家所搭建的高校辅导员学习培训的政策红利,将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这一主题贯穿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现出强烈的开放性,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保持常学常新的学习状态。通过这些培训,高校辅导员能够与时俱进地学习党和国家最新的理论体系,不断提升自身的意识形态认知力。另一方面,可以探索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对帮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解决好推动其他教职员工和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的问题”[9],对于增强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认知力同样具有借鉴意义。通过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学习”“同备课”“同研讨”等机制,高校辅导员有更多的机会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成长为意识形态引领的“行家里手”。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必须始终立足于新发展格局,结合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不断提升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网络是传输信息的通道,人们需要怎样的信息流动,需运用已掌握的信息技术、用网络认可的技术语言编写出信息流动的规则,并且学习和应用信息交流的技术规制并实现在网络空间获取与发布信息,从而进行精神交流。”[10]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要置于网络背景下进行审视。高校辅导员要重点学习和认识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生成与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主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网络意识形态如何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学习和了解如何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网络空间之中,如何能够有效地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与领导权。另外,高校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使用网络媒体的本领。面对各类新兴媒体的勃兴,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学习如何注册和使用它们,不断突破自身关于网络技术的“知识盲区”。

    (三)增强意识形态引领话语的阐释力

    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在目标上指向于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度与认同感,这就需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阐释力。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话语偏好,不断提升话语表达的解释力与教育力,应当是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部分高校辅导员对于大学生话语表达方式不熟悉、不适应,甚至存在抵触情绪,这严重阻滞了其意识形态能力的深度发展。大学生的话语表达方式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对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高校辅导员要学习和了解青年的话语表达方式,将意识形态内容转化为活泼生动的语言。如,利用网络新词、热词、趣词,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元素进行“再包装”,更能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11]。高校辅导员只有掌握将主流意识形态向青年话语转化的方法与技巧,才能提升意识形态引领的有效性。

    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校园的和谐稳定。加强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的建设已然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但是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为此,必须从建立机制、搭建平台等方面形成合力,助力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素养的稳定持续增强。

    猜你喜欢话语辅导员大学生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少先队活动(2020年11期)2020-12-28带父求学的大学生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9年3期)2019-03-25大学生之歌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那什么”的话语功能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让大学生梦想成真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相关热词搜索: 辅导员 意识形态 能力建设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