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呼包地区传统民居保护对策探究

    时间:2023-03-23 12:00: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李鹏涛 冯 沛 耿智颖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近年来,传统民居村落保护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和重点问题,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新村新居的建设优化了乡民的居住条件,但也存在未经调查评估的传统民居建筑被任意拆毁的情景,这既是建筑遗产的丢失,也让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具挑战,传统民居村落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呼包地区作为“走西口”移民活动的重要迁入地之一,传统民居是多元文化交融的重要见证,有着深远的文化价值,同时,目前传统民居村落中仍有庞大的群体居住其中,一味的搬迁新居对乡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也值得考虑。当下正值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当中,深入传统民居村落当中,研究传统民居内在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对仍有独特价值的传统民居进行保护与开发,以激发传统村落的活力,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1.1 地域文化背景

    呼包地区,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与包头市的统称,地处内蒙古中部地区,位于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与乌兰察布市之间,南临山西省。该地区传统民居地域性特征受历史文化与地理气候等因素共同作用,对其建筑形态影响因素的探讨可明晰当地传统民居发展的历程,为后续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思路。

    1.1.1 历史文化因素

    “走西口”是明末清初以来晋陕等地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走西口”移民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内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以游牧转变为半农半牧的经济模式也使当地的民居形态在移民活动前后产生了重大变化。随之一并传入的农耕文化也与当地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影响深远。山西地区作为主要移民迁出地,晋文化的引入使当地民居多富有浓郁的晋风特色。人口的迁移带来了新的建造工艺和技术,更丰富了内蒙古地区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

    1.1.2 地理气候因素

    呼包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较为明显,因这里常年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故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巨大。呼包地区属于寒冷气候区,保温和采暖成为民居最为关键的问题。地形方面阴山山脉横贯其中,将呼包地区分隔为两个区域,因此造就了两区域在气候条件、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如此的地理气候差别也造就了当地存在多种形态的传统民居。

    1.2 传统民居特征

    1.2.1 砖木结构建筑

    砖木结构式平房是目前为止呼包地区主要的传统民居形式,房屋主要建于20世纪50年代之后,建筑形态由土木结构式建筑演变而来,院落以四合院样式为主,且基本均为一进院落,厢房主要用来堆放草料、粮食、农业用具等,或作牲畜圈使用。砖木结构式建筑多为双坡屋顶,檩上架椽,上铺泥瓦,规整干练。房屋常为三至五开间,正房大多为子女与父母同住,故正房常分一开间与两开间的形式,除却居住所占房间,另外的空间作为储藏间使用,如是三开间以上正房,则两侧尽间也常作为储藏室使用。

    建筑材料主要有青砖与红砖的形式,砖块的使用让建筑外观上尽显精致与整齐,同时坚固防水,有效防止风雨的侵袭。常有民居在窗下墙的部分雕有纹理精致的砖块,提升建筑美观性。

    1.2.2 土木结构建筑

    土木结构式平房是组成呼包地区传统民居的又一庞大群体,目前多集中于偏远地区的乡村之中,建造年代多为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生产水平较低时期的主要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多为黏土与木材。建筑墙体的砌筑单元为黏土制成的土坯砖,内掺草秆以提升坚固性。土坯砖具有制作简易,原料普及,成本低廉等优点,相应的也降低了土木结构式平房的建造难度,这一建筑形式得以在当地广泛普及开来。院落以合院形式为主,正房位于院落北侧,主要以三开间为普遍形式,鉴于早期经济水平所限,多为子女与父母共住,堂屋一般作为储藏室所用。土木结构平房多为单坡屋顶,坡度较缓,上铺草秆泥,晒干抹平,常作粮食晒干的场地。

    1.2.3 窑洞

    窑洞在呼包地区存量较少,是移民活动早期的建筑产物,多集中于南部山区沟壑地形当中,该地区地形与山西地区相近,为早期移民的窑洞开凿提供了便利条件。呼包地区的窑洞多为单孔靠崖式窑洞、三窑并联独立式窑洞等,早期生活条件较差,开凿便利、有山即用的靠崖式窑洞最为常见,或单孔式、或两窑并联式。独立式窑洞对场地的要求则更为灵活,常见的多为三窑并联式,即中为堂屋,也作储藏室所用,两侧为卧室,承担休息、会客、饮食等主要日常活动。

    靠崖式窑洞的材料主要为场地原有的素材,呼包地区南部山区多石材,故常见的窑洞多为石材砌筑,偶有外部抹草秆泥的情况。

    2.1 乡村“空心化”情况严重

    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落中大量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聚集,村落因极少有人居住而活力不在,大部分传统村落,尤其一些距离城市较远的村落,人口流失、老龄化、青壮年外出率持续增高等问题尤为突出,在乡村“空心化”的情况下,村落的传统文化陷入了无人保护、无人传承的困境,一方面,大量的年轻人常年外出打工或定居在外,对村中传统文化的接触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乡民们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的转变不可避免加剧了这一趋势,导致村中传统习俗、风俗习惯、非物质遗产等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2.2 保护意识淡薄

    我国现行的传统民居相关保护条例,其重点聚焦于传统建筑自身的历史性和文化性,而忽略了传统村落中乡民的需求,在编制规划时大多站在“村外人”的视角,采用“博物馆式”、“盆景式”的保护方式,未从乡民等使用者的角度开展保护与开发活动,而作为“局内人”的乡民处于被动的状态,两者在保护方法、保护理念、审美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故存在着“保护传统”与“现代使用”之间的矛盾。其次,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和乡民普遍缺乏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无法切实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无法看到传统民居越来越少的今天所蕴藏的深厚潜力,许多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一味地拆除老旧建筑,盲目跟风新建千篇一律的新房,导致许多造型精美的传统建筑遭到永久性破坏,甚至沦为了喂养牲畜的圈所,大规模跟风式的改造致使传统村落的特色性乡土风貌被破坏。

    2.3 产业开发较为单一

    从对呼包地区传统民居村落调研的反馈来看,许多村落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方式,也使得村落经济发展的产业链单一,村落整体经济发展速度较缓,乡民整体生活条件还需改善。长期大量年轻人口流失,导致乡村活力不足,接受新生事物的意愿不足,缺乏依托传统文化开发优势、保持传统村落属性、发展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意识。在乡民的传统认知当中,现有的“老房子”仅仅可以用来居住而已,无法看到传统符号可以利用的价值,所以弃置、破坏便也成为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自国家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以来,呼包地区已经形成了一部分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模式,比如以打造旅游体验的“老牛湾村模式”,以振兴非遗和传统工艺的“ 莫尼山非遗小镇模式”,以及打造文化艺术村的“西乌素图村模式”。但由于呼包地区的传统村落较为分散、大多距离城市偏远,经济水平较低,目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广度远远不够,基于目前现存的问题,探究传统民居建筑科学保护的思路,针对性的提出保护对策,以期对后续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3.1 承担重要角色

    想要激发传统民居村落的内在活力,单靠外力使然必是被动的、迟钝的,要将传统民居村落进行重新定位与开发,使其自身展现活力,内力驱动下才是可持续的、高效的。当下的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国际形势严峻、疫情肆虐、矛盾频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不可避免的卷入其中,革新思维,让传统村落不再单纯的成为文化符号,而是可以承担社会重要角色的力量。传统村落有着庞大的数量与分布范围,依旧承担着农业生产的重任,同时在疫情防控的情境中也展现出了积极的效果。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大力度振兴传统村落,进行相应的政策倾斜,在保护传统民居文化价值的同时,认识其社会价值与战略价值,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倾注,提升传统村落的活力,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这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3.2 重塑保护理念

    传统村落是一个包含人、文化遗产、空间形态和人居环境等因素得文化生态实体[1]。建筑只是这个文化生态实体的载体,一旦离开了所处的区域环境,其独特的文化审美等价值也会转瞬即逝,因此不能只是简单地对单体建筑进行保护,更应该对传统村落开展整体性的保护[2]。这种整体性保护不仅保护村落中物质遗产,对村落发展形成与乡民息息相关的风俗习惯、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也都作为保护对象,以达到传统村落的整体协同。同时,要正确看待传统村落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传统村落的保护并非静态的保护,而是伴随着发展与创新的,而发展则为保护提供了资金和动力,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深度挖掘村落自身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将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最后应将广大乡民的民生和福祉作为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目标,改善其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探索出一道“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为保护,增进人民幸福感”的良性循环道路。

    3.3 社会资本引入

    尽管有中央、省级一系列财政资金的支持,比如美丽乡村建设、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扶贫开发等专项资金,但传统民居保护资金的投入不足仍然是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如无法很好解决资金问题,那传统民居的保护将充满波折。传统民居保护投入的资金过大,仅仅依靠政府提供资金支持远远不够,必须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平台,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运作的机制,社会资本引入协同发展。充分运用中央财政专项补贴资金、国际援助、市场运作、社会捐助、志愿者投资等多种渠道筹集传统村落保护资金,逐渐形成多元融资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中,以实现传统村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3]。另一方面,在引入资本时要做好相关的制度制定,妥善处理好政府、社会资本、乡民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推动下,实现互利共赢。

    3.4 发展多元产业

    传统民居村落衰败的原因很多,关键原因在于村中无支柱产业或产业格局单一,乡民无法在传统业态的产业链上谋生,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城市中寻求谋生的手段,村落保护的工作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传统村落整治更新中,应正视乡民对现代化生活的追求,最大限度地将传统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物质环境改善相结合,重塑乡村活力,吸引人才回流[4]。呼包地区传统民居历史文化浓郁,深入挖掘村落中的文化内涵,着力发展以文创产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结合呼包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将文化资源适当加工和转译后成为自身的优势,在提高乡民经济收入的同时,又使得村落中的传统文化、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可考虑发展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依托村落自身优势和产业特色,积极探索多产业相融合的道路,通过观光和体验丰富来访者的体验,打造“特色民俗”、“休闲旅游”、“创意农业”等旅游产品,形成集旅游观光、果园采摘、休闲农家乐、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一体的旅游体验[5]。

    呼包地区传统民居见证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结合,是独特历史背景下的时代产物,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社会发展,无法适应时代需求的传统民居日渐衰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将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再度赋予新的角色,拆旧立新未必是最合适的选择,修旧如旧的模式成为解决旧建筑问题、积极发掘出价值潜力、使其重焕新的光彩的新思路。传统村落仍是呼包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当下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贸易摩擦,社会矛盾频发,有力解决“三农”问题,稳住粮食安全红线是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疫情肆虐的当下,乡村也展现出了优于城镇的防疫优势,人口密度低,人员流动性弱,粮食补给足,均是有利之处。传统民居村落潜力深厚,科学保护传统民居,发挥文化载体价值,实现乡村振兴,让乡民在土生土长之地安居乐业,让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相辅相成,传统文化得以永远延续。

    猜你喜欢 乡民民居村落 民居摄影中华民居(2022年1期)2022-04-12民居书画中华民居(2022年1期)2022-04-12民居智库中华民居(2021年2期)2021-05-24民居摄影中华民居(2021年6期)2021-02-14油画《村落》好日子(下旬)(2019年9期)2019-07-09“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路遇乡亲东坡赤壁诗词(2018年3期)2018-07-16
    相关热词搜索: 民居 探究 振兴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