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军运会背景下武汉城市媒介话语分析

    时间:2023-03-10 11:45: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杨敏丽 彭 琦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媒介话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研究语言学的学者们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和语篇结构,以及特殊的社会文化实践加以研究。媒介的话语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反映了媒介的价值取向。对于媒介话语的研究,有的学者从媒介的意识导向着手,将媒介的题材视为媒介话语,而媒介中的各种书面形式与相关社会实践也都属于媒介话语范畴。媒介通过操纵语言来实现其传播的目的,其话语反映出媒介的结构和价值取向,媒介语言通过它呈现人或事的方式促成形成公众的态度或意见[1]。也有社会学者认为话语与权力的关系密不可分,话语活动参与者的社会身份、地位不同,对话语的控制程度也不同。在他们看来话语不仅可以成为权力斗争的场所,也可以成为权力斗争的手段。话语权力不仅是一种限制力量,也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创造力量[2]。媒介话语在当今世界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能将语言、人、社会联系起来,又在无时无刻地建构着社会现实。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研究,对中国对内对外的表达自我都有较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探讨的是在城市范围内的媒介话语,故笔者认为城市媒介话语正是指在城市这个范围或空间领域的媒介话语的体现,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城市信息、城市观念、城市精神等的行为。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是世界军人运动会(以下简称“军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影响力最广的一次运动会,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赛事。这一运动会对武汉来说是一次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飞跃发展的良机[3]。本次军运会吸引了超过4000名国内记者和250名境外记者到武汉进行报道。军运会有关的话题阅读量突破了40亿次,其报道的密度、广度和深度都超出以往,成为中部地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媒介话语活动。本文主要对武汉军运会期间媒介话语传播主体的特征、传播类型和内容建构进行分析。

    2.1 军运会中城市媒介话语传播主体的特征

    2.1.1 传统媒体挑大梁,同声共振

    在军运会的相关报道中,传统媒体是传播的主力军,尤其是央视进行了全局性、引领性的报道。2019年10月15日起央视新闻频道就开启了军运会的报道,先后开辟了“军运会预热”“开幕式特别节目”“赛事报道”版块,推出了包括《走近军运》《军运荣耀》《武汉,准备好了》在内的40分钟特别节目。央视体育频道(CCTV5)和体育赛事频道(CCTV5+)每天进行6~8小时的赛事转播,开设有《体育晨报》《体坛快讯》《体育新闻》以及60分钟的军运会专题报道《全景军运会》等栏目。此外,央视新闻派出多路新媒体记者,推出8小时不间断直播《江城集结号》特别报道、连续8天直播演播室特别节目及多场特色赛事现场直播。

    除央视外,地方纸媒也积极参与。笔者以“军运”为关键词,通过门户网站搜索长江日报、湖北日报关于军运会的相关报道,发现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共有1902篇相关报道,其中武汉晚报、武汉早报的相关报道共398篇;
    从长江日报电子版中搜索到的报道为1504篇,从湖北日报电子版搜索到的关于军运会的报道则为214篇。

    除地方纸媒外,地方广电媒体也投入了大量资源。例如,2019年10月14日湖北卫视开启三档军运会直播,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成立14个特别报道组,推出《军运来了》《与军运会同行》《探访军运村》等多个特别节目,从报道军运会动态新闻到发掘各种深度报道;
    从更新当天赛况到盘点赛事结果;
    从进行高端访谈到呈现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竭尽所能地为公众提供与军运会有关的赛事组织、运行指挥、场馆保障、志愿服务等信息。一时间,军运会成为全国万众瞩目的焦点。

    2.1.2 新媒体粉墨登场,爆款频频

    军运会中新媒体的媒介话语主体主要包括传统媒体开辟的新媒体账号和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账号。

    第一,传统媒体开辟新媒体账号,利用丰富的新闻资源,老练的采编经验,用醒目且具有吸引力的标题、接地气的话语展开全方位报道。例如,央视特别节目《快看军运》系列微视频,增加多个媒介触点,捕捉最新鲜的现场。此外,央视新闻频道还推出《浮光靓影》航拍直播,报道武汉沿江灯光秀,展现“夜武汉”的魅力。广大纸媒对新媒体运用游刃有余,在流量当道的众多报道中亮点频繁出现。如2019年10月18日楚天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武汉军运会今天开幕!开幕式彩排画面刚刚曝光了!实在太震撼》,选取人民日报微博中的彩排画面动图和网友的言论,用新颖互动的H5方式推出《楚楚陪你看军运》;
    同时,还发表了《@湖北人,武汉这次真的要大爆发了!为了这个誓言,所有人都在参与……》,阅读量突破10万次。

    第二,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账号自发参与,从受众视角进行“补位”式话语表达。比如,公众号自媒体“戎评”2019年10月19日发表文章《昨晚开幕的武汉军运会,到底有什么了不起?这篇文章讲透了!》,对官方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并附上文艺晚会的观看链接,带领读者回顾开幕式的精彩文艺表演。内容重点突出,介绍清晰,激发了大众的自豪感和转发欲望,在众多军运会类文章中浏览量排前。在短视频自媒体中,笔者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以 “武汉军运会”为词条进行搜索,账号名称“看湖北”发布的“周风夺得女子摔跤冠军”视频点赞量高达360.6万。可见以用户生产内容为基础的自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其媒介话语更新颖、更有活力、更有连接广泛受众的能力。

    2.2 军运会中城市媒介话语的传播类型分析

    笔者将军运会中城市媒介话语的传播类型划分为4种,分别是客观描述态度类报道、实用类报道、叙事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具体分析如下:

    2.2.1 叙事性、解释性报道助力阐释军运会整体形象,与公众良好沟通

    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借军运会契机推动城市整体形象提升,在筹备前期做了大量城市环境整改工作,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因此,在军运会的城市媒介话语中,叙事类、解释性报道跟踪讲述了军运会细则推进的相关情况,如《长江日报》发表《筹办军运会让城市更美好》《筹办军运会不是做表面功夫》等文章,强调“筹办军运会,既要考虑到城市形象的对外展示,也包括了城市内在品质的提升”[4]。记者用平实、贴近市民的话语向大众解释了军运会筹备中涉及城市形象提升的相关内容,介绍基层街道针对城市形象提升所做的整改工作等,并以更高站位,说明了军运会于武汉“对外展示、对内提升”的双重作用,话语叙述流畅,文笔亲和,可读性很强,在众多空虚夸赞的文章中显得较有说服力和亲和力,很好地促进了市民对军运会筹备工作的理解和参与。

    2.2.2 描述类、实用类报道营造赛事氛围,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描述类报道与叙事性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描述类报道是在叙事报道的基础上进行更加主观的话语表达,话语风格更加突出。例如,《长江日报》2019年10月19日发表的评论文章《一次创新场景的沉浸式体验》,描述了军运会开幕式刷屏朋友圈除自豪感外给人带来的强烈创新气息,作者最后提到“用无与伦比来评价军运会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并不足以完全形容其精彩”,引起了广大受众的共鸣。而实用类报道侧重提供实用性信息,主要包括为受众提供门票、交通、购物等实用性较强的新闻,如微信公众号“武汉本地宝”发表的《武汉军运会比赛门票开售!超全购票攻略在此!》等,显然这类信息对公众关注军运会而言是“干货”,很受欢迎。

    应该来说,不同的城市媒介话语的传播类型在话语上的功能不同,表现也不同。在军运会如此重大的城市活动中,叙事性、解释性的报道多来自传统媒体,他们有着话语的主导权,在舆论上与媒介话语的资源占有先天的优势,能够进行丰富的议程设置和正确的舆论引导。描述类、实用类的文章多来自自媒体,其创作灵感与素材取材贴近公众生活,创作者利用自身敏锐的嗅觉发现、挖掘及创作军运会相关内容,站在公众视角进行话语的传播。二者资源背景不同,内容生产流程不同,选题倾向不同,但是在大型活动的城市媒介话语表现方面目标一致、殊途同归,效果上相得益彰,二者可能是未来城市媒介话语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3 军运会中城市媒介话语的内容建构分析

    在内容建构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与他们内容生产的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媒体机构庞大,专业分工细致,内容选题和发布都有规范和制度,而新媒体内容生产相对自由,信息发布程序简单,不依赖组织程序。就具体表现而言,军运会中媒介话语的内容建构有以下特点:

    2.3.1 传统媒体话语标题突出城市地位和影响力,新媒体话语标题注重利益相关

    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标题设计相对固定,符合传统新闻写作的特点,比较注重导向作用,如“筹办军运会让城市更美好”“一届无与伦比的军运会让世界遇到更好的武汉”“规范多语路牌、引进异国餐饮,武汉借力军运会提高国际水平”等,都是以正面的表述、专业规范的新闻话语,让公众清楚地了解军运会的重要性和定位,话语导向明确、端正,有威严感。

    新媒体的标题则比较接地气,其语气、标点符号运用灵活,如“军运会在武汉开幕!这一幕惊艳世界!”“昨晚开幕的武汉军运会,到底有什么了不起?这篇文章讲透了!”等,第一时间激发受众点击阅览兴趣,新媒体媒介的灵活性高、时效性强,值得关注。

    2.3.2 传统媒体话语风格稳健持重,新媒体话语风格新颖亮眼

    传统媒体关于军运会的相关报道中,主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体育、社会、旅游等多方面。不同的传统媒体定位不同,采用错位竞争的方法,使新闻内容更加多元化。传统媒体语言规范,表述清晰,重点突出,文风稳健大气。在报道角度上多从军运会亮点、体育精神、武汉筹备举办特点等角度进行报道,力求翔实而有感染力,以打动读者。

    自媒体则另辟蹊径在选题上进行创新,注重实用性,强调服务性,话语风格轻松活泼、接地气、吸引力强,往往还能打造出“爆款”文章。例如,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发布的《什么是武汉》,通过“江湖”“码头”“人间”三个关键词,讲述武汉得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宏阔格局、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及幸福自在的市民生活。文中穿插的75张高清精美配图,采用许多大航拍、大全景横图,视觉效果震撼。在短短12个小时内,该文阅读传播总量达1.3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可见自媒体这种充满人文关怀、传递正能量的内容推送也容易聚集粉丝,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激发众多与武汉城市有关的人群的高度关注和共鸣,效果惊艳。

    2.3.3 传统媒体用图华丽丰富,新媒体用图多元亲和

    在军运会的媒介话语中,各媒体也会通过图片来丰富报道内容,增强说服力。传统媒体在军运会报道中充当着原始生产者的角色,其图片均以专业新闻摄影图片为主,以传递军运会的体育精神为主。而自媒体约束性较小,创作空间大,如《假如张之洞也在偷偷观看军运会》一文,采用漫画形式模拟以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的视角观看军运会的情形,以轻松诙谐的文字与简笔漫画做成图片,趣味性强,迎合了网友喜好,传播效果极佳。这两种图片风格差异性大,单纯从媒介话语的受众角度来看,它们各有千秋,受众对它们的认可度和喜爱度不分伯仲。

    城市形象传播的过程是媒介将城市景观、市民活动、城市事件等抽象化、符号化后传播给受众,并经由受众解读、反馈、二次传播等环节而形成的[5]。军运会背景下武汉进行了一场较为大型的媒介话语实践,其传播主体多元,传播内容层次也十分丰富,整体媒介话语的选题策略得当,表述符合公众的愿望与期待,因此形成了公众较强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也正是由于众多自媒体、社会公众参与创造了媒介话语,使得活动与公众更加紧密,整体上形成了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新媒体为辅的一种较为自洽的媒介话语体系,实现了社会公众与活动、政府、媒体之间多维的良好互动,这种互动也让军运会与武汉的良好声誉得以形成,从而为今后其他地方制定城市媒介话语策略提供了经验与参考。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话语媒介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媒介论争,孰是孰非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书,最优雅的媒介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传媒评论(2018年12期)2018-03-21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中国设备工程(2017年7期)2017-04-10新形势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新闻传播(2015年3期)2015-07-12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相关热词搜索: 武汉 媒介 话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