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守正创新

    时间:2023-02-28 11:25: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赵 威,张世杰

    (1.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2.云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全球气候异常、环境污染、新冠疫情肆虐等问题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长期乏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如何实现发展、实现怎样的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生态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联系密切。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现实中取决于人为了生存发展而开展的实践活动。2021年4月22日,基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世界发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1]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核心概念,是为了应对全球共同的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提出的具有科学真理性和时代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然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守正创新。

    (一)“一体性”到“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一体性关系的守正创新

    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发展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519马克思主义承认自然界的先天客观性,认为人类产生于自然界。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界更强调与人有关的自然界,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体性角度来看待自然界。

    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成性。对于人来说,自然产生人,“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存在自然界之中的,和自然界共同发展”[3]410。对于自然来说,人的主体性实践活动使自然具有历史性,“世界历史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4]89。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界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自然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也就是基于人与自然一体性关系的自然观。

    人与自然关系的创生性。它们的创生性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生成。人以生命形态产生于自然,人以实践的方式创生自然,它们的产生与创生是同一过程。人类社会是自然的演进发展即自然产生人以及它的社会历史,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化,是人的力量和自然力量的共同确证。人以及社会的产生是自然创生的现实呈现。它们对于自然是被产生和被创造的存在,是自然的内在生命力的展现。

    人以及社会是自然内在演化的结果和其生命性的明证。人的生命性与自然的生命性表现为内在的一致性。人的生命性就是自然的生命性,它们是内在同一的关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对它们生命性特征的客观性表达。

    人与自然的创生性是两者生命性的具体表现。它们的共生具体表现在人通过实践实现彼此的交互生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认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和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关系。它从生命共同体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创新发展,强调人和自然共存共生、命运一致。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认识,[5]560以生命共同体升华了一体性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认识论的守正创新。

    (二)生命共同体对人类史与自然史辩证统一关系的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具有内在同一性,认为“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2]184,强调“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4]86-8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辩证统一,认为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同时在生产实践与再生产的实践基础上推动自然史与人类史的辩证统一发展。马克思认为人“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3]997-998。人通过实践活动推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关系不断生成发展。社会发展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和人与人关系的发展,因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6]301。人与自然关系的创生和共生关系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也是通过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推动的。实践连接着人与自然,不断产生着它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实存于人类的发展实践中,通过社会发展的现实性与客观性而演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实践意义上的矛盾,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个普遍矛盾运动推动着它们在社会历史中的辩证运动。

    人与自然的问题与人类发展的问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发展的问题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认识,是它们的现实情况和将来趋势的理论反映。它是人类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前提。人类的发展问题是人与自然关系动态演进的动力。从更深层次上讲,没有人类发展问题的现实矛盾,就没有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运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必然性与生成创造性表现为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对人类史与自然史的辩证统一关系守正创新,认为两者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7]它们以人类的生产实践实现彼此的生成造就,以生命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共生共存。

    (三)从和解到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两个和解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解、人与人的和解。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8]24他明确了两个和解的历史任务和行动追求。和解思想的前提就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存在着现实中的矛盾。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近代以前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于自然对人的限制,近代以后在于人对自然的强迫性掠夺。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两个和解,实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9]210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两个和解的途径。选择怎样的发展方式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生态作为新的生产力就从永续发展的角度实现两者的和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基于生产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及永续发展的追求,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它从发展实践的角度要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是对和解思想的守正创新。

    发展的现实性以及当前发展方式的不合理客观上要求人与自然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解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条件。当前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引起的。人类持续发展的现实性也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解,因为人不合理的利用自然最终要引起自然的报复,“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0]360-361。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解要求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人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与自然进行必要的物质变换生产活动。生产力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推动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因此,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和基础性的活动。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性交换的能力。因此,生产力天然的含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也标识着两者之间关系的发展程度,是两者之间现实性与物质性关系在社会经济层面的表达。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就是生产力理论。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具体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发展生产力理论。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看出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发展阶段和趋势,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0]361。这是对生产力理论的最新发展,阐明了生态与生产力的关系,为生产力理论贡献了生态的维度和内涵。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生态与生产力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它们的实践和实现提供了原则,使生产力理论进一步升华提升。马克思认为原理创造历史,原理产生于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满足这种需要实现对历史的创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新阶段产生的原理。它基于当前历史发展的需要,通过新的发展理念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的利益,实现新的历史创造。马克思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思想与现实应该是双向趋进。人通过自己合目的和合规律的实践活动,推进了自然的物化演进和精神创生。人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通过合目的的劳动实践活动与自然进行物质性交换,并以社会性的存在把物质性交换的结果固定下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当前的事实判断;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理论和现实的双向趋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同时又给生产力赋予了生态的维度和内涵,是对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创新。

    人与自然的客观性关系深层原因在于生产实践的客观必要性。人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要与自然进行物质性交换。所以,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人类的发展问题,它们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关系,在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深入演进。

    (一)发展的世界性矛盾导致人与自然的世界性矛盾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独立发展的民族社会历史变成了相互联系的世界社会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随之扩展到全球范围,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出现了全球化的现象。从环境问题的世界性以及经济问题的世界性来考虑,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基于人类发展的问题而产生的解决全球生态与发展问题的科学判断和应对方案。

    民族史时期,人与自然的矛盾表现为各民族的人与自然的矛盾,表现为人与自然物质性的矛盾,是人与自然物质性变换能力和效率的矛盾。世界史时期,分散的民族历史被世界历史取代,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之具有世界性。世界性的人与自然的矛盾既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和效率的矛盾,更是抽象的资本逻辑摧毁自然的矛盾。

    当前人与自然的世界性矛盾在程度上和对人类社会存续发展的影响上都远超过去。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出现了实质性的转变,突出表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与人关系的休戚与共、命运一体;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生命一体、和谐共生;
    它们是站在世界范围以及人类整体角度来看待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共同体关系、命运一体关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关于人与自然世界性矛盾的自然观,也是解决它们现实矛盾的方法论和途径。

    (二)发展问题的再认识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进入现代化的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11]587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空前对立。资本主义释放巨大生产力的同时,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逆向巨变,使两者关系高度紧张。[12]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本性是反生态的”。[13]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发展方式,导致人非理性的主动建构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加速了生态环境的破环。从历史的现实性上来看,西方资本主义进入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激化了世界性人与自然的矛盾,并以世界性战争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类和自然造成巨大伤害。

    世界性人与自然的现实矛盾倒逼着人类重新寻找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新途径。从民族史到世界史的现实过程来看,发展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从人与自然突出的矛盾来看,永续发展既是中国的发展目标,也是全世界不得不面对的选择。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进入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它是“在生态危机全球性蔓延的历史境遇中洞悉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危害、试图超越资本逻辑的统治框架、跨过工业文明设置的生态危机的陷阱、实现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中国方案”[14]。

    (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对“两山论”的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354。“两山论”既是生态理念也是新发展理念,绿水青山指自然,金山银山讲人的发展,它是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理论表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就是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的现实呈现,强调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是突出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强调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6]要通过绿色发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是基于当前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发展理念,它是解决当前发展和永续发展矛盾的现实选择。它强调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没有自然的存在,也就没有了人的存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性,它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17]。它体现了生态的经济价值和新生产力的内涵,讲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双向共赢。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逻辑前提,以生态和经济共生共赢为目标,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18]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两山论”更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判断。

    (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个人价值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深刻的价值立场。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它的理论目的和价值追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历史发展上看,人通过生产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性交换,产生、积累了劳动成果。但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成果被少数人占有享用,大多数人无法获得自由全面发展需要的物质性条件,导致他们的自由全面发展被客观和人为限制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是导致了少数资本家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大多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被限制的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对上述历史现象进行了批判,同时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的科学理论。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国家抢夺其它国家的自然资源,发展以其它国家的生态环境破坏为基础。当前,某些国家依然把重污染的企业放置到其它国家,把污染环境的后果转嫁给其它国家。部分人和国家的良好生态环境与每个人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存在现实的矛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强调每个人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集团对健康环境和美丽生活的需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的守正创新。

    (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人民价值

    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美好愿望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需要蕴含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诉求。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表达了生态为民、利民、惠民的生态民生观,“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0]362。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5]356。绿水青山是人民的绿水青山,属于人民所有,是人民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人民通过生产实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成果也属于人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健康生活的需要,是人民的权利和福祉。每个人都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健康生活的生态权利。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强调发展为了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生态环境治理把蓝天白云还给人民,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

    (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人类价值

    当前的历史是世界史;
    当前的发展是世界性的发展。人与自然的现实矛盾出现全球化特征,“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19]127。

    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演进到生命共同体阶段,人类的发展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历史关系发展到当前阶段的理论反映。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全球性的,它客观要求解决途径也是全球性的。因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密不可分的,它要求在命运共同体条件下解决当前人与自然的世界性矛盾。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科学真理,它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守正创新;
    它是基于当前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境遇,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依据,为人类实现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方法论指导;
    它是个人利益、人民利益、人类利益三种价值追求的统一。

    猜你喜欢 生产力共生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数学杂志(2022年4期)2022-09-27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20年10期)2020-11-10矛盾的我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30期)2020-07-23共生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年6期)2020-07-10对矛盾说不童话世界(2020年13期)2020-06-15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9-10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8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红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年15期)2015-12-03
    相关热词搜索: 自然观 共同体 人与自然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