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批评隐喻视角下外交话语中的“路”隐喻和国家身份构建——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对外演讲为例

    时间:2023-02-27 10:45: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钟玲俐 刘正光 李思艺

    作为向世界宣传本国执政理念和外交政策的最直接途径之一,国家领导人的对外演讲是目标导向的交际活动,反映本国的政治立场和外交态度,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创造性,能够增进国际社会对本国的了解,有力地推动本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笔者梳理2013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对外演讲后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外演讲中广泛地使用了概念隐喻。其中,“路”隐喻及其相关隐喻的大量运用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外演讲的一大特色;
    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本文拟从批评隐喻分析视角出发,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外演讲中的“路”及其相关隐喻的运用作较为深入的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国家领导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话语。

    近年来,从概念隐喻角度考察政治语篇的论文数量逐渐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集中于探讨隐喻与政治的关系(如贺梦依,2011;
    凤群,2013),以及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梦”、中外领导人演讲等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语用功能或背后的意识形态(如吴丹苹、庞继贤,2011;
    王维民、黄娅,2012;
    胡兰,2018)。值得关注的是,有学者对习近平总书记特定对外演讲语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进行了解析,如谢艳杰、阿拉坦(2014)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中的隐喻表达及其所体现的执政理念;
    徐晓婷、张红(2015)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哈萨克斯坦、韩国和蒙古国的3 篇演讲中所包含的主要概念隐喻及其意识形态功能;
    汪徽、孙静(2016)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讲话中的时间、空间、情态及概念隐喻所构建的话语空间;
    张丽、汪少华(2021)剖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演讲中的架构、隐喻、语用预设和语用身份。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习近平总书记特定对外演讲中某一概念隐喻的展现方式及其语用或语篇功能进行了探讨,如文秋芳(2017)评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0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演讲中使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拟人隐喻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元功能,柳晓、石超(2018)则从修辞学视角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路”隐喻的“说服”功能。

    另外,自Charteris-Black(2004)前瞻性地指出概念隐喻、意识形态及身份构建在政治语篇中的紧密关系以来,国内一些学者也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翁青青(2013)以英、加、中三方在历次气候大会上的发言为例,探讨了各方如何通过隐喻的选择和使用构建自我、他者的国家身份。陈婧(2014)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任总干事在2012 年6 月至2013 年5 月期间的50 篇英语演讲为例,分析了隐喻的选择如何实现国际机构的身份构建。陈钦等(2019)以《中国日报》发表的有关“一带一路”的40 篇报道为例,阐述了其中的主要隐喻类别及其所构建的国家身份。范武邱、邹付容(2021)以我国时任国务院总理在2007—2018 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为研究语料,研究了我国国家领导人的外交话语与国家身份构建情况。

    然而,迄今为止,鲜有学者探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某一特色词汇的概念隐喻。鉴于此,本文以自建的习近平系列对外演讲语料库为研究平台,探究其中所包含的“路”隐喻的丰富内涵及其国家身份构建功能。

    1. 研究语料

    本研究所用语料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方网站发布的2013 年9 月13 日至2021 年5 月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外交场合所发表的系列对外重要讲话,包括对外访问时在国会和大学的演讲,以及在各种国际会议上的致辞、发言及主旨演讲等,共计91 篇,形成282 378 词次的自建语料库。

    2. 研究问题

    本研究力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① 习近平总书记对外演讲语篇中“路”的概念隐喻的表征和内涵是什么?

    ② 习近平总书记借由“路”及与之互动的隐喻对外构建了什么样的国家身份,以及国家身份是如何通过隐喻的选择机制得以构建的?

    3. 理论框架

    本研究依据批评隐喻分析理论(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探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对外演讲中“路”的概念隐喻与国家身份构建之间的互动关系。批评隐喻分析由Charteris-Black 于2004 年在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一书中提出。该理论以Lakoff & 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与语料库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等多门学科结合而形成。“批评”意为“评价”或“评论”,批评隐喻视角下的隐喻是交际者根据语境的变化主动地选择其认知范畴内的隐喻资源实现交际目的的产物(Charteris-Black,2004:65-70)。批评隐喻分析理论实现了认知隐喻理论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的对接,既扩宽了隐喻研究的视野,丰富了隐喻研究的内容,又拓展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

    批评隐喻分析的核心是揭示隐藏在话语中的语言、权力、意识形态及身份构建之间的关系。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认为,话语不仅能反映人类经验和社会中的权力关系,传递发话者的意识形态,同时还具有构建功能——话语可以构建社会身份、社会关系以及知识和信仰体系(Fairclough,1992:64)。作为特殊的跨语际话语,国际政治话语一方面受意识形态的制约,另一方面会对受众的信念、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意识形态以及集体身份认同的构建产生反作用。因此,国家领导人在进行外交演讲时主要通过有选择地使用隐喻这一话语策略来凸显国家机构的某些特质,借以影响受众的社会认知和情感,进而实现国家身份构建。

    4.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运用WordSmith 7.0 和CorpusWordParser 语料库工具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研究分析,同时运用Charteris-Black(2014)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四步法”作为研究路径。第一步是语境分析:阅读相关文本语篇,并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文化社交语境把握语篇大意。第二步是进行隐喻识别:应用WordSmith 软件制作91 篇对外演讲的词表,借鉴Steen et al.(2010)所提出的隐喻识别步骤,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文本索引、词语搭配找出与“路”相关的潜在隐喻的始源域表达形式(包括词、短语和句子),筛选并大致确定常用隐喻关键词,将语料库工具辅助与人工隐喻检测相结合,统计隐喻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提到的文本数和隐喻次数。第三步是隐喻说明:分析“路”的隐喻映射及其使用的系统性,按源域和目标域进行分组,描述其具体的内涵与实现形式。第四步是进行隐喻解释:回到政治语篇语境中,考察“路”的隐喻互动及其国家身份构建功能。

    1.“路”的概念隐喻的映射关系

    脚是人类自诞生起用来丈量世界的方式,因此“路”是人们最熟悉的日常概念之一。路的本义同道路,意为“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经笔者分析发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外演讲中,路常被用作隐喻意义,主要表达“发展是路”(DEVELOPMENT IS A ROAD)这一内涵。这一隐喻是典型的结构性概念隐喻,具体映射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路”的概念隐喻的映射关系

    如图1 所示,路的“起点”“终点”“路途”“十字路口”和“路线”等始源域分别映射发展的“开端”“目标”“经历”“转折点”和“模式”等目的域,而“路上的阻碍”“走路的人”和“同路的人”分别映射“困难”“国家”和“伙伴关系”。

    由例(1 — 3)不难看出,“发展是路”这一概念隐喻派生出“国际/区域合作发展是路”“国家自身的发展是路”“改革开放是路”等子隐喻,凸显了中国政府立足于长远发展的理念。一般而言,一条路正确的方向是从起点到达终点。当我们选择一种发展模式时,我们便选择了一条路线,发展的开端便是起点,发展的目标即是终点。“曲折中前行”表明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将迂回漫长、困难重重,“十字路口”表明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转折点,其在转折点所作的抉择决定了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跨越”则蕴含高水平、快速度的发展步伐之意。

    例(1)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国际社会再次来到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全球治理体系的走向,关乎各国……发展空间,关乎全世界繁荣稳定。

    (2018 年7 月25 日)

    例(2)

    今天,我们迎来了世界经济逐步向好的局面,各方信心显著增强。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

    (2017 年11 月10 日)

    例(3)

    近40 年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

    (2017 年11 月11 日)

    2.“路”的概念隐喻的高频词分析

    通过软件词表的统计结果和筛选,笔者得出22 个“路”隐喻的关键词,并选取出现频次在5 次以上的20 个字词作为最终统计的依据,结果见表1。

    表1 “路”的概念隐喻的词汇统计结果

    续表

    从表1 可以看出,“路”隐喻的关键词大多以隐喻意义出现,总次数达813 次,其中有16 个词完全以隐喻意义出现。显然,“路”的隐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外演讲中出现频次非常高的语言表达形式,极具个人特色。另外,“道路”“互联互通”“携手”这3 个词出现的频次最高,“路”“起点”“历程”“道”“走廊”“征程”“路径”也出现在排名前10 的高频词中,这些统计结果说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道路的选择与探索过程。

    3. “路”的概念隐喻的内涵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外演讲中“路”的概念隐喻的内涵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路”的概念隐喻所表达的道路既有“道”与“路”之分,亦有“陆路”“山路”和“水路”之别,更有“蹊路”与“大道”之异。

    (1)道与路

    在现代汉语中,“路”是连通人们前往目的地的经常性路径,只需顺着走就行;
    “道”则是通往个人所希望的目的地并且少有人走甚至杳无人迹的路径,须随时用脑思考、不懈探索才有可能走通(夏征农、陈至立,2009)。因此,“路”常用于表示发展模式等明确的道路,而“道”则表达“探索道路”的内涵,如例(4 — 7)。

    例(4)

    “一带一路”是一条合作之路,更是一条希望之路、共赢之路。

    (2017 年9 月5 日)

    例(5)

    中蒙要做常来常往的好朋友。路熟了走起来容易,人熟了聊起来容易。

    (2014 年8 月22 日)

    例(6)

    我们应该共同探索经济创新增长之道。

    (2017 年9 月3 日)

    例(7)

    金砖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

    (2017 年9 月4 日)

    例(4—5)选用词汇“路”,因为“一带一路”与中蒙合作均为方向明确的道路。例(6—7)采用“道”,因为发展模式尚不明确,需要继续探索,所以与“道”搭配的动词多为“探索”“找准”和“走出”等,体现了道路的不确定性。

    (2)陆路、山路与水路

    路不仅出现在陆地上,还有山路和水路。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外演讲中,“路”这一概念隐喻所表示的内涵可分为陆路、山路和水路,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表4 所示。

    表2 “山路”隐喻统计结果

    表4 “山水”隐喻统计结果

    续表

    根据表2,与“山路”相关的“高峰”“山”“登”和“攀登”等词汇出现的频次之和为83 次,用作隐喻意义的频次之和为81 次。根据表3,与“水路”相关的“同舟共济”“海”“扬帆”“风雨同舟”等词汇出现的频次之和为176 次,用作隐喻意义的频次之和为167 次。根据表4,与“山水”相关的“跨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和“山重水复”等词汇出现的频次之和为32 次,这些词汇全部用作隐喻意义。可见,“山路”和“水路”在路径隐喻上增添了一笔中华民族文化色彩,见例(8—10)。

    表3 “水路”隐喻统计结果

    例(8)

    只要金砖国家携手同心,就能不断攀越险峰峭壁,登顶新的高峰,到达新的高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8 年7 月25 日)

    例(9)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升起友好合作的风帆,坚持互利共赢的航向,中韩友好合作的巨轮必将乘风破浪,不断驶向和平与繁荣的光明彼岸!

    (2013 年3 月23 日)

    例(10)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知,尽管成就辉煌,但前方还有一座座山峰需要翻越,还有一个个险滩等待跋涉。

    (2019 年4 月26 日)

    在“山路”隐喻中,山路的陡峭和崎岖隐喻映射发展之路的高度和困难等抽象概念。在例(8)中,“险峰峭壁”隐喻国家在前进路上所遇到的重重困难,“登顶新的高峰”映射在国家发展路上实现的小目标、取得的新成就。在“水路”隐喻中,发展之路被隐喻为河流或大海,合作模式被隐喻为船,而一条船上的人则是共同合作的国家。潮喻示发展的趋势,风、雨、浪喻示发展路上的阻碍。例(9)中,“乘风破浪”映射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光明彼岸”喻示中韩合作之路双赢。例(10)是“山水”隐喻,“一座座山峰需要翻越,一个个险滩等待跋涉”映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曲折的,表明中国人民坚定走自己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3)蹊径与大道

    蹊径是指林间的小路,是人从没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大道除了指“宽阔的道路”,还有“正道,常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政治上的最高理想”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的对外演讲多次提到这两种不同的道路。从深层次看,“蹊径”和“大道”的隐喻内涵分别为“历经艰辛探索而开辟的路”和“明晰且责任重大的正义之道”,如例(11)和例(12)。

    例(11)

    2013 年秋天,我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即“一带一路”倡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 年来,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2017 年5 月14 日)

    例(12)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要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就要完善发展理念和模式……

    (2017 年1 月17 日)

    例(11)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指桃李不能说话,但由于有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借“蹊径”隐喻,习近平总书记意在表明“一带一路”建设筚路蓝缕,因成果惠及世界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例(12)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原意是指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后成为一种“大同”社会的理想。借“大道”隐喻,习近平总书记意在诠释中国提出“坚持平衡普惠,促进全球共同发展”这一主张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4.“路”的隐喻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发展是路”作为一个根隐喻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对外演讲语篇中,并且和“国家是人”(NATION IS A PERSON)、“合作关系是伙伴关系”(PARTNERSHIP IS FRIENDSHIP)以及其他实体隐喻经常以互动的形式同时出现。

    在例(13 — 16)中,国家隐喻为走在发展路上的人,相互合作的国家是同行人。行走会有不同的状态,如前进、后退、停滞以及回头看等等;
    同行的人也会有先有后,有些是领先者,有些是暂时落后者。在例(16)中,抽象概念“光明”和“黑暗”同样被隐喻为人,意指在发展的路上,要勇于克服困难,不断接近既定目标。

    例(13)

    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

    (2017 年5 月14 日)

    例(14)

    中国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

    (2016 年9 月3 日)

    例(15)

    我们要加强交流、互鉴共享……,争取做到即使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也不让一个伙伴掉队。

    (2014 年3 月24 日)

    例(16)

    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

    (2016 年10 月16 日)

    为证明观察结果,笔者也对“国家是人”和“合作关系是伙伴关系”这两个概念隐喻进行了统计。通过检索和筛选得出:“国家是人”这一隐喻的关键词为12 个,“合作关系是伙伴关系”隐喻的关键词为4 个,如表5、表6 所示。

    表5 “国家是人”的概念隐喻统计结果

    表6 “合作关系是伙伴关系”的概念隐喻统计结果

    根据表5 和表6,“走”“开启”“前进”“携手”“并肩”均为动词,所表示的一系列动作并不能由“路”自身发出,而是由行走在路上的人发出,因此这一类表达也属于“国家是人”和“合作关系是伙伴关系”这两个概念隐喻。国家的源域映射更小的概念范畴“路人”,而行走在路上的人通常都有伙伴。

    5.“路”的隐喻的国家身份构建功能

    国家身份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国家身份既需要一个国家的自我定位,也需要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国家形象就是国际认同的一种反映(吴瑛等,2021)。de Cillia et al.(1999)指出,国家身份由话语,特别是在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叙事中得以构建和传播。话语与国家身份构建之间构成一种互动关系。国家领导人所发表的政治演讲,作为国家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国家身份和塑造政治形象的有力工具;
    国家领导人的演讲内容、语言、形式和格调等也因演讲人的特殊身份而受到制约。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外交话语策略,其认知机制决定了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是有选择性的,映射的选择性是为了凸显和强调国家机构的某些特质,实现身份构建(陈婧,2014)。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对外演讲主要围绕国家发展、国际关系建设和全球治理等问题进行。演讲者使用与“路”相关的隐喻不但能够借人类对道路的共同认知体验阐述演讲的具体内容、优化演讲的呈现,还有助于与听众增加互动,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构建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的国家身份和形象。

    (1)以民为本、道路自信的发展中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使用“探索发展道路”这一类隐喻阐释了中国的发展道路,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初心。“路”的隐喻构建了中国“以民为本、道路自信的发展中国家”身份。

    Oktar(2001:319)指出,意识形态方阵主要通过强调、淡化的双重过程,将群体内和群体外差别两极化。他将意识形态方阵分为四个维度:表达或强调“自我群体”积极的信息(express/emphasize information that is “positive” about us),压制或淡化“自我群体”消极的信息(suppress/de-emphasize information that is “negative” about us),压制或淡化“他者群体”积极的信息(express/emphasize information that is “positive” about them),表达或强调“他者群体”消极的信息(suppress/de-emphasize information that is “negative” about them)。意识形态方阵在语境策略方面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即积极呈现“自我”并且消极呈现对立型“他者”群体(van Dijk,1998:267)。对比而言,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话语从未选用对“他者”带有消极意义的信息来凸显“自我”身份。在话语隐喻策略方面,演讲者频繁借助“路”的隐喻映射划分出“自我群体”与“他者群体”,且主要通过表达或强调“自我群体”积极信息的方式来赢得“他者”的身份认同。

    例(17)通过使用“找准发展道路”这一类隐喻塑造了“自我”作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者”的身份,同时建立并强化了“自我”身份确定,向世界展示中国发展成就的同时彰显了道路自信。例(18)同样借用“路”的隐喻框架体系塑造了“自我”是“以人为本的国家”的身份,“新征程”喻示“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目标不断迈进”,“出发点和落脚点”喻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路”的隐喻诠释出中国政府不变的竭诚为民的初心,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有助于赢得“他者”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知认同。例(19)借“区域合作发展是路”的隐喻将“自我群体”和“他者群体”塑造为“一路同行的好朋友”的身份,“同舟共济”“同路人”表明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是命运与共的伙伴。“路”的隐喻促使听众产生强烈的自我身份认同,并有效地鼓舞了两国人民继续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携手前进。

    例(17)

    中国人民走的是历史选择的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条件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这充分说明,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2015 年10 月21 日)

    例(18)

    这是以人民为中心、迈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8 年11 月17 日)

    例(19)

    中国和印度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同路人。

    (2014 年9 月18 日)

    (2)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使用“快车”“便车”“顺风车”“死胡同”这类与路相关的隐喻阐释了中国的发展观和合作观,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共赢之路的决心和诚意。“路”的隐喻构建了中国“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身份,如例(20 — 22)。

    例(20)

    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2017 年1 月17 日)

    例(21)

    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2016 年1 月16 日)

    例(22)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2018 年11 月5 日)

    Wendt(1992)认为,国家身份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主客体的观念互动中构建的。Floyd(2007:214)进一步指出,身份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与他者的互动实现的,具有关系性、话语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等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借由人们对“路”隐喻的认知体验与人际功能以达到其劝说目的,促使“自我群体”与“他者群体”积极参与友好合作,致力于构建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有助于增强“他者”对“自我”的信任感和身份认同感。此外,为凸显“合作”这一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富有创造性地构建了与道路相关的“隐喻场景”。Musolff (2006)认为,隐喻场景(metaphor scenorios)是话语群体对源域场景的所有假设,包括场景的参与者及其扮演的角色,故事的戏剧性情节、结局,以及对这些场景元素的总体评价。隐喻场景可以帮助说话者构建叙事框架,用于对社会和政治问题进行概念化和评价,并促使受众将这些叙事框架纳入社群话语习惯中进行理解。

    例(20 — 21)借“路”隐喻发出“共享中国发展”的邀约,演讲者将发展比作路,将中国的发展速度比作路上奔驰的车辆,将其他各国把握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比作搭乘“快车”“便车”“顺风车”。“路”隐喻及与之互动的常规隐喻,加上“容器”和“起点—路径—终点”等意象图式,组成相互联系的隐喻链,构建出直观形象的旅途隐喻场景,塑造了“自我”作为“带动各国走向共同发展与繁荣之旅的引航者”的角色,向世界传递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的决心以及愿与各国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繁荣的诚意,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风范。例(22)借“合作发展是路”的隐喻树立了“自我”作为“国际合作的倡导者”的形象,强调“自我”和“他者”应当坚持包容普惠,坚定不移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死胡同”对应隐喻场景中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映射发展陷入绝路、绝境,“越走越宽的正道”映射走互利共赢之路的结局。“路”的隐喻有利于传递“自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评价,引发“他者”的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

    (3)兼济天下、勇担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

    习近平总书记还通过借助“路”隐喻的丰富内涵阐释了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志和担当。“路”的隐喻构建了中国“兼济天下、勇担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身份。

    van Dijk(2011)认为在意识形态话语中,可根据利益需要把人群分为“自我群体”和“他者群体”,并通过意识形态方阵(ideological square)表现出来,反映社会话语中的二元对立。中国摈弃了西方这一占据主流的二元对立话语形式。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外演讲中频繁地使用“路”的隐喻构建了“自我群体”与“他者群体”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向“他者”传递了中国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发展、共创世界美好未来的态度、信心、决心和勇气,彰显了中华优秀的“和”文化的魅力,与西方结盟政策、自塑敌对阵营、自设假想敌的思维方式形成鲜明对照(文秋芳,2017)。

    在例(23)中,“同……一道”喻示“在发展道路上携手同行”,“迈进”喻示“义无反顾地朝着目标前进”。“路”的隐喻构建了中国“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的国家身份,凸显了中国人民兼济天下、热爱和平的道义担当。在例(24 — 25)中,“山”“水”映射发展路上的挑战和机遇,“路”“桥”映射实现目标的途径,“坦途”映射“一带一路”共建中顺利的形势或境况,“荆棘”映射其中的困难和曲折。例(25)中的“我们”一词表明中国视国际社会各成员国为“盟友”(us)。“路”的隐喻拉近了说话人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树立起一个“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坚定捍卫者和推动者”的国家形象,表明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享共进、共同探索发展之道的勇气和担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例(23)

    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朝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2019 年11 月15 日)

    例(24)

    中国将同各国一道,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世界上的路,只有走的人多了,才会越来越宽广。

    (2015 年10 月21 日)

    例(25)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荆棘,我们都要弘扬伙伴精神,不忘合作初心,坚定不移前进。

    (2019 年4 月26 日)

    本文采用语料库方法,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对外演讲中“路”的概念隐喻的表征和丰富内涵,并依据批评隐喻分析理论,阐述了“路”的隐喻互动及其国家身份构建功能。研究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外演讲中“路”的概念隐喻所表达的道路既有“道”与“路”之分,亦有“陆路”“山路”与“水路”之别,更有“蹊路”与“大道”之异。“发展是路”作为一个根隐喻贯穿于总书记系列对外演讲中,甚至成为某一特定演讲语篇的宏观架构,并且和“国家是人”“合作关系是伙伴关系”以及其他实体隐喻经常以互动的形式同时出现。演讲者借助人类对“路”的认知的共同体验建构性,精辟阐释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观与合作观以及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传播了打造“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外交新理念,表明了中国谋求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建立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共创世界美好未来的态度、信心、决心和勇气。因此,外交话语中“路”隐喻的使用不但帮助民众更好地理解了演讲内容,还构建了中国“以民为本、道路自信的发展中国家”“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兼济天下、勇担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等一系列积极的国家身份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和认同,发挥了极强的劝导说服效力。

    猜你喜欢 隐喻身份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活的隐喻》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跟踪导练(三)(5)时代英语·高二(2017年4期)2017-08-11妈妈的N种身份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2017年5期)2017-06-09身份案(下)红领巾·成长(2016年10期)2017-05-10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今日教育(2014年1期)2014-04-16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相关热词搜索: 隐喻 为例 总书记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