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图书馆应用RFID书刊定位的问题及对策——以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时间:2023-02-27 10:25: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王爱姣 郭渝碚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083)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也叫“电子标签”。该技术不用接触就能对目标对象进行自动识别,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达到快速识别的目的,在国内图书馆的实践中,RFID技术相对于传统条形码技术具有易识别、多本书同时识别、安全稳定等优势,所以多数高校图书馆引进RFID技术用于图书查找、自助借还、图书盘点等[1-5],给图书馆管理理念、服务模式带来了改变。但RFID在国内应用较晚,目前仍有不完善之处,还有很多问题亟待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解决。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从2019年开始应用RFID技术,在图书快速准确自动定位,提高图书馆管理服务效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笔者在工作中发现RFID在图书定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结合工作实践探索相应的解决途径。

    2.1 RFID书刊定位管理应用的现状

    RFID技术出现后,被北美图书馆提议用于图书自助借还管理,1998年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在全球率先安装RFID系统。此后RFID技术在全球图书馆应用迅速发展,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德国汉堡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韩国汉城大学图书馆、日本九州大学图书馆等都应用了该技术,目前应用图书馆已达5000多所。自2006年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引进应用RFID技术以来,目前国内有100多所图书馆采用了此技术,包括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图书馆[1-5]。国内外图书馆的实践表明,RFID技术应用引发图书馆整个工作流程、管理服务模式的革命性变化,有些图书馆成功应用RFID技术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显著提升了图书馆自动化水平和服务效能。其主要优势表现在:实现图书精准定位,便于快速查找、排架整架;
    实现自助借还,提高借还效率;
    简化盘点,提高馆藏管理质量;
    节省人力资源,提高服务水平;
    增强防盗监控,降低漏报误报[1-5]。

    2.2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应用RFID实践

    应用RFID技术在书刊定位方面优势突出,以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2019年,借东区新馆建成、东西两馆合并时引入“条形码+RFID”双系统管理模式,应用RFID技术将条形码转换成RFID电子标签,使得原有条形码和RFID技术有效对接。集中定位时,把原有书刊先按索书号上架排好,层架标识牌按顺序粘贴在对应书架上,把载有电脑、充消磁仪、扫码枪的移动定位车放在书架旁移动定位。具体流程是:进入全馆员工作站,进入“标签转换系统”,用扫码枪扫描层架标条形码,“所在层位”处就出现层架标代码和详细层架标位置;
    把光标放在“条码号”处,再用扫码枪扫描书刊上的条形码,提示信息内就自动出现该书刊的定位信息。对该层书刊逐一扫描书刊上的条形码定位,每层定位完毕,直接在电脑上点击下一层,即可出现第二层层架标代码和详细的层架标位置,再对该层书刊逐一扫码定位。依次类推,完成其他各层架书刊定位。这种做法可以称为“先定好位置再放书”,只要书刊按索书号排放正确,都能达到精准定位。后续采购新书、新装订期刊定位由本馆工作人员完成,由于没有移动式智能盘点车,无法对书刊进行移动定位,手持便携定位器对于大量的书刊定位费时费力,后期书刊定位是在固定电脑上操作。工作流程也是先进入全馆员工作站,点击“标签转换”功能,进入“标签转换系统”,在“图书标签”状态下把光标放在“条码号”处,把书刊放在充消磁仪上,扫码枪扫取书刊上的条形码,系统自动完成标签转换,同时也完成了书刊定位。这种做法实质上是“让书刊找位置”。

    作者在应用“条形码+RFID”进行图书定位时,总体提高了图书的定位、查找和流通效率,但也遇到一些难以定位或定位不准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中文期刊、外文图书、外文期刊和FAO等国际组织出版物定位以及图书流通系统集成等方面。

    3.1 中文期刊不适合自动定位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技术人员研发的RFID图书智能管理系统在对书刊定位时,是根据要定位的中文图书索书号自动到数据库中寻找该书索书号前后5本书的层架信息,并自动分配给该图书。对于中文图书来说,只要复本量在4本以内,每一层新上架的图书都能通过标签转换自动准确地判断其所在层架标位置。而期刊是连续出版物,每一种期刊连续订购了几年甚至几十年,排架时可能占用多层甚至十几层期刊架。在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目前使用的自动识别系统中,把书刊定位精准到了每一层,虽然中文期刊也是按中图法分类,其种次号是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但是如果多层或十几层期刊架上都是同一种期刊,即同一个索书号,RFID就识别不出该期刊的前后位置。例如,馆藏的《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索书号为Z89/1,收藏了1995—2019年共24年的期刊,在期刊架上排列位置为四层4区24排B面4列3层到6列3层,占用了3列11层期刊架,装订后的2020年合订本应该放在2019年合订本之后,而智能定位系统就识别不出不同年份的期刊合订本的前后位置,错误地把2020年第1-4期的合订本定位在了2018年后面。

    3.2 外文图书定位存在误差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目前使用的智能定位系统是以中文图书为基础的,对于种次号以阿拉伯数字排列的中文图书定位是精准快捷的,但对外文书的定位存在一定误差。在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外文图书不是按照中图法分类编目,种次号是用作者姓名的首字母大写组成,作者不详的以图书名称的前3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组成。智能定位系统不能完全识别英文字母,在定位外文书时就出现了一些偏差。通过随机选取100本外文书,先在馆员工作站中按照中文图书定位方法自动定位,然后把这100本外文书按索书号找到正确的位置,记下该书目前的层架标编码,再到电脑上查看是否放在正确的层架标位置,重复3次,错误率在3%~8%之间。

    3.3 外文期刊不能自动定位

    对于外文期刊来说,既是连续出版物,种次号又是由外文字母组成,同样存在不能自动定位的问题,所以也不适合利用智能定位系统进行直接定位。

    3.4 FAO等国际组织图书识别有误

    为了便于管理和借阅,对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世 界卫 生组 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等国际组织出版、赠送的图书和连续出版物,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在编目时给每本书刊的索书号前添加了国际组织的3个英文字母作为前缀,如粮农组织赠送的《农业发展政策——概念与经验》索书号为FAO/F30/102,MeatProcessing Technology索书号为FAO/TS251.4/HG,智能系统就不能完全识别。

    3.5 图书流通系统集成不够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引入RFID技术后,整体上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加快了图书流通,提高了读者的满意度。图书馆流通业务主要涉及文献资源、排架、读者3大块内容,采用“条形码+RFID双介质智能管理系统”后,流通业务也面临流通服务集成配套不够,流程存在断点制约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问题。例如,RFID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读者进馆量、文献流通量,但是目前基于RFID的自动办证、馆外还书、自动分拣、自动上架等系统和设备尚未配套或良性运行。高校读者以青年教师、大学生、研究生为主,人员流动性强、差异大,每年新生入学、新教师入校人员多,留学生比例不断加大,他们对图书馆的流通管理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系统不够熟悉,需要加大培训指导和人工服务。由于RFID系统及操作手册中没有明确的解决途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系统效率的充分发挥,在应用该技术的图书馆及文献调研中也发现类似问题,迫切需要开展研究并提出解决途径。

    针对应用RFID进行图书定位管理和流通管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笔者开展了文献调研,探索解决的措施,经反复实践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

    4.1 应用手持便携式RFID盘点器补充定位

    对于FAO等国际组织赠送或出版的图书,数量不大,采用盘点式定位上架功能,用手持的便携盘点器到预上架的书架位置,先扫描层架标,再扫描预上架的书刊以完成定位,然后上架。

    4.2 “索书号-层架标”核对进行扫码定位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东西两校区外文图书近几年来采购量平均在400册左右,外文期刊每年采购200种左右,中文期刊每年采购1200种左右,中外文期刊装订后每年大约在3500册以上,使用手持定位器定位比较麻烦,且大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了做到精准定位,经过反复工作实践,笔者找出相对便捷的方法。即采用一些纸条,把每本书的索书号记在纸条上,到书刊架上找到索书号对应的层架标并记在纸条上,然后在馆员工作站系统中输入记下的层架标编码,用扫码枪扫取书刊上的条形码定位。这种方法可以精准定位每一本书刊,不用拿书,不用手持的盘点器,省时省力,而且避免了因手持盘点器容易扫到相邻图书条码的弊端。

    4.3 机器人查错纠正

    应用机器人进行查错,对定位错误进行纠正。目前图书自动盘点机器人研发进展很快,并已进入商品化服务阶段。武汉大学图书馆在国内首家大规模应用自动盘点机器人,每天对总馆书库的70多万册图书实现无人干预的全自动盘点[6]。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购买了图书盘点机器人,已经调试完毕。利用机器人盘点查找书刊的排架错误,将所有书刊在工作人员的电脑上直接定位,出现错误定位的书刊由机器人检索出来,再进行强制定位,这样可以大幅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4 优化RFID配套的软件系统

    针对图书馆书刊定位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由程序开发人员对RFID标签转换系统、多功能馆员工作站等相关设备上运行的软件进行再次开发或优化,避免定位难、定位不准、出现差错等问题。目前已有不少用户实践发现书刊定位中的问题[7-8],并已经有研究者注意到并在开发优化定位系统[9-11]。目前的RFID定位系统能达到的最小精准度是精准到一个书架的每一列的每一行,如果对期刊定位精准度扩大为一个期刊架的每一列或多列,定位数据采集就可直接在馆员工作站完成,工作量可显著降低。另一个解决方法是提高便携式盘点设备的灵敏度,做到点对点定位。

    4.5 提高图书馆流通集成配套水平

    图书馆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集成配套基于RFID的系统和设备,重塑流通业务流程;
    要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对新读者群的培训,才能充分发挥RFID技术的优势,全面提高图书馆的智能化程度和服务水平。

    RFID技术导入是图书馆管理的系统工程,各图书馆在系统建立时集成程度不同,有的单位自主定制开发个性化模块,在图书定位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这些对策可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通过全国各地应用RFID的图书馆信息化,流通部门技术人员的交流,会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该系统及应用,发挥系统的应用潜力。

    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比以往条形码技术具有强大的优势,可以提高图书馆文献定位、盘点、分类等馆藏资源管理能力,减轻馆员劳动强度,便于用户自助借还,提高文献周转利用率,提升读者满意度。更深层次的是带来图书馆管理变革、流程优化和服务转型。虽然目前还存在中外文期刊难以自动定位、外文和国际组织图书定位存在误差等问题,通过应用手持便携式点检设备补充定位、“索书号-层架标编码”核对进行扫码定位、机器人查错纠正、优化RFID配套的软件系统等,可有针对性解决上述问题。从系统解决问题的需求看,图书馆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配套基于RFID的系统和装备,重塑流通业务流程,提高管理和使用人员业务水平,才能充分发挥RFID技术在提高图书馆智能化水平和流通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使图书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图书馆。

    猜你喜欢 中国农业大学书刊条形码 2023年精品书刊订阅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22年11期)2022-12-02博落回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2年2期)2022-03-19科技书刊阿拉伯数字及汉字数字的用法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1年8期)2021-10-12创意条形码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21年8期)2021-09-05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闲不住的老支书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从条形码到二维码小学科学(学生版)(2019年5期)2019-05-21安得“广厦”千万间——记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李保明教授及其团队科学中国人(2018年1期)2018-06-08有趣的条形码学苑创造·B版(2017年10期)2017-12-21条形码也有春天学生天地·初中(2014年1期)2014-02-17书刊信息:环境治理中国治理评论(2013年2期)2013-03-11
    相关热词搜索: 图书馆 为例 书刊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