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重隔姜灸治疗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34例

    时间:2023-02-17 14:55:0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林丰兰,陈 斌,傅晓晨,杨诗彦,陈剑虹,林万庆*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其导致的便秘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1],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便秘的发病率达30%~60%[2]。便秘对脑卒中的预后与转归有重要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加复发的风险[3]。对于脑卒中后便秘的治疗,西医多采用口服泻药与促胃肠动力药、外用灌肠剂等对症治疗,虽作用明显,但停药后容易复发,易出现药物依赖性[4]。中医学认为气虚型便秘病机为气血亏虚,气虚无力推动,大肠传导失司,出现排便困难。隔姜灸作为中医外治的特色疗法之一,克服了长期服药难和针刺疼痛的问题,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目前诸多研究表明隔姜灸治疗便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5-6],但灸量的多少对疗效影响鲜见报道。故本研究从隔姜灸灸量着手,运用重隔姜灸神阙穴治疗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3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西医诊断标准 脑卒中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发布的《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7];
    便秘诊断参照2016年颁布的《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Ⅳ标准》[8]。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的《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9]辨为便秘气虚证,主症:排便无力;
    腹中隐隐作痛,喜揉喜按;
    次症:乏力懒言;
    食欲不振;
    舌淡红、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凡具备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任意1~2项,即可诊断本证。证型必须由2名主治及以上职称的中医师共同确定。

    1.3 纳入标准 ① 年龄18~80岁;
    ② 患者1周以内未服用治疗便秘的药物;
    ③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 长期服用具有便秘毒副作用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② 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的原发性疾病者;
    ③ 存在交流困难、精神异常、不能正常配合研究的患者;
    ④ 正在参加影响本研究结果评价的其他临床试验者。

    1.5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针灸科、康复科及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8例;
    年龄(68.70±10.32)岁;
    病程3~24个月,平均(12.47±4.38)个月;
    其中脑出血20例,脑梗死14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7例;
    年龄(70.40±8.49)岁;
    病程3~25个月,平均(11.36±5.03)个月;
    其中脑出血18例,脑梗死16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和病种分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参照指南[10-11]予基础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在上述基础治疗上予传统隔姜灸,具体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将生姜切片(厚约0.3 cm,大小约3 cm×3 cm,用针穿刺数孔),截取艾绒(广东汇群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11201,规格:1 kg/袋)约1 g,捏成圆锥状,将姜片放置于神阙穴处,艾绒置于姜片中心并点燃,每次施灸3壮。如患者感觉灼热不可耐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片刻,旋即放下再灸,隔日施灸1次,每周3次,疗程3周。

    2.1.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相同基础治疗上予重隔姜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将生姜切片(厚0.8 cm,大小为6 cm×6 cm,用针穿刺数孔),截取艾绒(广东汇群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11201,规格:1 kg/袋)约3 g,捏成圆锥状,将姜片放置于神阙穴处,艾绒置于姜片中心并点燃,每次施灸3壮。如患者感觉灼热不可耐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片刻,旋即放下再灸,反复进行。隔日施灸1次,每周3次,疗程3周。

    2.2 疗效观察

    2.2.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文献[12]判定,① 痊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既往水平,其他症状全部消失,疗效指数≥75%;
    ② 显效:便秘明显改善,排便间隔时间及粪便性质接近正常,或便质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48 h以内,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75%>疗效指数≥50%;
    ③ 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 d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症状均有好转,50%>疗效指数≥30%;
    ④ 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疗效指数<30%。

    2.2.2 便秘症状严重程度 治疗前后采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于2005年制定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13]中的便秘症状量化问卷评分评定,该问卷包括6个症状:排便困难或过度用力、粪便性状、每次排便时间、下坠或不尽或胀感、每周排便次数、腹胀。每个症状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3分,得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6个症状评分相加便为便秘症状总积分。

    2.2.3 便秘患者生活质量 根据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14]评分评定,PAC-QOL包括28个条目,从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焦虑感、满意度4个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按照从一点也不、有一点、一般、比较严重、非常严重分别计为0~4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低。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统计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3.2 治疗前后2组便秘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
    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组别对照组例数34治疗组34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排便困难或过度用力2.85±0.06 1.83±0.241)2.86±0.02 1.57±0.411)2)粪便性状 1.81±0.10 0.94±0.141)1.78±0.11 0.42±0.091)2)每次排便时间/min 1.98±0.16 1.34±0.141)2.01±0.10 0.51±0.061)2)总积分 12.27±0.56 7.14±1.011)12.28±0.71 4.32±0.971)2)组别对照组例数34治疗组34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下坠或不尽或胀感 2.45±0.17 1.12±0.161)2.43±0.16 0.67±0.121)2)每周排便次数 1.55±0.07 0.90±0.231)1.52±0.10 0.54±0.191)2)腹胀 1.63±0.34 1.01±0.201)1.68±0.15 0.61±0.221)2)

    3.3 治疗前后2组PAC-QOL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PAC-QOL评分比较(±s) 分

    表3 2组治疗前后PAC-QOL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
    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满意度 16.75±2.16 13.01±1.351)17.89±1.20 8.11±1.121)2)组别对照组例数34治疗组34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生理状态 13.21±1.01 10.23±0.761)12.05±1.82 6.53±0.691)2)心理状态 25.12±3.87 16.78±2.571)24.76±2.50 13.85±1.231)2)焦虑感 22.37±0.65 18.37±3.201)21.04±1.15 15.37±1.861)2)

    脑卒中后便秘的大便以粪便干结、排便时间延长、粪便量减少、排便不尽感等临床表现为特点。中医学认为:便秘病位主要在大肠,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司;
    其病性有虚、实两端,气血阴阳亏虚均可致便秘。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治疗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当以益气通便为法,但若内服补气方药,一则恐其虚不受补,二则虑其难以长期坚持服药,故依“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本研究采用隔姜灸重灸神阙穴,以达益气通便之效。

    现代研究表明,隔姜灸从艾绒、生姜到皮肤上穴位的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及热辐射完成,再到深部组织和其他部位的热传递则是由生物传热效应完成[15]。隔姜灸通过热传递使药物由外向内发挥作用,激活机体穴位,疏通经络,推动气血运行,实现温、通、补的作用,从而使胃肠功能恢复,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患者大便得通。此外,神阙穴为先天之气所在之处,人体气之根也,故通过灸其培补先天之气,并养护后天之气。有研究显示:神阙穴隔姜灸将穴位、生姜、艾灸相结合,具有通络益气健脾功效,可调畅气机,促进脑卒中后便秘患者胃肠道功能复常,有效改善排便情况、大便性状和改善生活质量[16-17]。现代研究亦表明:艾灸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血液循环,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与机体代谢的作用[18]。

    灸量,是指施灸时对穴位所产生的刺激量,不同疾病灸量不同。灸火大小、时间长短、施灸距离、艾炷大小、施灸面积、是否发灸疮等因素都会影响灸量[19]。临床运用时应根据疾病的特点及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病位浅深等选择最佳灸量。如宋代窦材《扁鹊心书》载:“大病灸百壮,小病不过三、五、七壮”,提示艾灸治疗重病、慢性病、难治性疾病需要加大灸量。中医学认为脑卒中后气血亏虚,加之患者久卧伤气,气虚无力推动,大肠传导失司,从而易出现气虚型便秘。全省名老中医梁栋富教授认为脑卒中后便秘有别于一般便秘者,根据“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运用隔姜灸治疗此类便秘,应加厚、加大姜片,增大艾炷大小,延长灸的时间,以扩大施灸范围,使热量具有更强的穿透感,加强益气补阳之功[20]。现代研究表明:不同灸量对胃肠道刺激不同,产生的效应亦不同,能够调节胃肠激素胃动素、P物质、一氧化氮的表达,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改善便秘症状[21-22]。陈日新等学者[23]指出施足灸量是激发艾灸灸感的关键要素之一,艾灸发动灸感感传,能大幅度提高疗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运用重隔姜灸治疗后便秘临床症状评分以及PAC-QOL评分均显著降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重隔姜灸通过增加姜片厚度及艾绒量,扩大施灸范围,较传统隔姜灸加强了益气补阳的作用,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气虚便秘患者胃肠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灸量并非越大越好,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本研究仅设2种灸量,最佳灸量还需进一步完善观察。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脑卒中患者热感觉较为迟钝,因此,隔姜灸操作中需避免烫伤或灼烧患者皮肤,并注意观察患者耐受程度,如有不适应及时对症处理。本研究在传统隔姜灸的基础上,从姜片的厚度与宽度、艾绒的数量上进行改进,增强了隔姜灸的作用,且操作简单,患者接受度好,临床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艾绒施灸姜片 旋转的钢铁厂广州文艺(2022年2期)2022-02-28艾灸疗法原材料艾绒的燃烧热值测定研究上海针灸杂志(2020年12期)2021-01-07中暑保健与生活(2020年11期)2020-06-23艾绒提取物对蚕丝织物的染色和抗紫外性能研究丝绸(2019年1期)2019-09-10艾灸疗法原材料艾叶和艾绒的鉴别*中国药业(2019年11期)2019-06-06糟三样中老年健康(2017年9期)2017-12-13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7年2期)2017-02-15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6年5期)2016-05-06隔姜灸治疗网球肘中国民间疗法(2015年1期)2015-01-24隔姜灸治腰痛中国民间疗法(2012年4期)2012-01-25
    相关热词搜索: 气虚 便秘 脑卒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