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融入“童谣”的小学美术教学新课堂——以《剪纸中的吉祥纹样》为例

    时间:2023-02-10 10:55: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 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实验学校 曾 琪

    民间童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伴随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快乐幸福成长的珍宝。朗朗上口的童谣也为学生构建了丰富的情境感知。剪纸艺术,作为我国民间艺术,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笔者认为,探索二者在课堂上的融合,能够突破学生创作剪纸作品中的定向思维,启发学生创新创作之路。一方面使用技巧融合体现剪纸之美,利用剪纸形式在融合教育中促使学生领悟童谣之美;
    一方面通过内容融合感受艺术之美,以童谣和剪纸艺术融合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剪纸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在人美版美术四上单元的内容以剪纸作为主线。剪纸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在重要的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术教学活动需要将知识技能的学习转变为素养能力,以此作为单元教学的依据,通过教学、探索、实践、拓展等活动,以剪纸历史、剪纸意义、剪纸内容、剪纸技法四个内容开展本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将美术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剪纸文化相结合,融入民间艺术特点和时代意义,更好地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启发创意实践思维。笔者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剪纸作品的创新力度不够,比如《剪纸中的吉祥纹样》这一课时的实践中,学生在了解中国民间叠色剪纸的色彩搭配、花纹特征以及作品的内涵之后,创作的作品能够运用“剪、刻、贴”等基本手法,但主题内容过于单一。学生多是以花朵为主,只有少数的同学创作出了人物。基于这一问题的本质原因,笔者分析在于教材中展现的吉祥纹样月食多以花朵为主、人物造型过于单一。故而,笔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基于图案进行寓意的交流和探索。

    结合《剪纸中的吉祥纹样》教学实例,在实践探索中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需要注重“三融三趣”。三融即“融技巧”“融形式”“融内容”。三趣即意知趣、行生趣、情成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深入的策略研究,激发学生的创意想法。在课堂中以学生作品展开探讨,发现多数学生对于生活内容观察较少,暂时无法形成趣味的呈现内容。交流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剪纸的概念停留在贴窗花的阶段,有位同学说剪个胖娃娃。这是学生在低年级学过的童谣中的一句。将童谣融入剪纸,童谣富有很强的画面感,通过引导学生感知童谣情感,分析童谣内容,将两种中国特色文化相互融合,可以碰撞出趣味多样的创新艺术之美。

    图1 小学美术艺术内涵

    融入童谣之美,剪纸之美,进行艺术的碰撞,在实施过程中,笔者以“三趣”为导,步步推进,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作品的表现形式。

    (一)融技巧 意生趣——表现童谣题材中的剪纸美

    剪纸的方法技巧多样,针对童谣的题材采取更利于表现其内容和特点的技巧进行表现,在感知童谣趣味的同时,体现出剪纸技法的丰富和多样。

    【活动一】以民间童谣《小葫芦》《小猪》的对折剪纸创作为例

    设计思路:基于两种对折剪纸的方法:①对角折:将纸张相对的两角折叠、剪样②对边折:沿纸张的两边进行折叠、剪样。抓住小葫芦、小猪等主体的外形,进行对称折剪,再添加童谣中与之相关联的其它元素,创作出以对称为主、左右相同、主次有序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对称折剪的艺术魅力。

    实施过程:在学生们剪纸前,进行童谣的意境和内容感知,学生在朗读童谣的感知,将趣味性的图样生成在脑海。实践过程中,不拘以一种形式,而是以学生结合已有的剪纸经验和课堂授课内容进行自主造型和制作。

    评价引导:在课堂观察中,发现部分童谣中含有人物、动物、植物等内容,面对如此多的种类,在剪纸创作时,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实验,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剪刻活动。同时以肯定和鼓励的形式,给予学生创新的方向,如多次折叠、分区剪刻的方式,依据内容,灵活安排折剪方位和次数。

    (二)融形式 行呈趣——领悟剪纸形式中的童谣美

    童谣的形式多样,用剪纸表现时,需要注意对主题内容的把握、以及形象的有序分布和排列。天气、环境、心情等内容自然流畅的童谣较为平和,给人分量平衡的感觉。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创作呢?以学生的自我情感为主。

    【活动二】以民间童谣《小鸟和我说话》的剪纸创作为例

    设计思路:请学生思考如何将多样对象适合地摆放为均衡构图。小鸟的放飞体现着自由,主体人物、植物和鸟笼简洁装饰。将这几种元素用均衡的剪纸构图方式合理进行分配,体现出童谣中所体现出的思想单纯、清新自然。

    实施过程:学生通过儿歌感知不同元素代表的意境,引导学生感知不同构图中展示出的艺术之美,引导学生不局限于一种构图,进行创意的制作,重点感知童谣的意境和自由之感进行创作。

    评价引导:美术教学并不是“1+1=2”的定式教学,而是应该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童谣剪纸画的作品过程中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构图,通过学生自主交流想法进行作品的展示,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

    (三)融内容 情成趣——感受融合创作中的艺术美

    民间童谣与剪纸结合创作,在选择童谣内容方面要注意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易于开展创作活动。以童谣中的人物、动物形象为主进行单独创作练习,逐渐加以小小的故事情节,最终可以完整表现民谣故事内容。

    【活动三】以民间童谣《贴窗花》的剪纸创作为例

    设计意图:传统的剪纸题材来源于日常生活,作品体现出淳朴的民俗和民风。传统剪纸的剪法:先从内部开始,逐渐向外延伸至完成。

    实施过程:对于传统的窗花剪纸,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每到过年孩子们总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漂亮窗花。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将“贴窗花”的趣味性进行呈现。

    评价引导:将常见的内容进行创意的呈现,美术融于生活,也将生活中的各种形态以艺术的形式进行呈现。活动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落脚于童谣的童趣中即兴创作。

    通过民间童谣与剪纸,我们可以了解到与我们生活相关的艺术形式和手工艺形态,它直接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和喜怒哀乐,体现了当代小学生的面貌。正是这种展现形式,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元的社会生活,以及多姿多彩的小学校园生活。本次课堂活动是基于学生在《剪纸中的吉祥纹样》课堂实践活动进行的延伸。在构建中,以三个活动为主,体现了课标理念中的“任务群”理念,以“童谣”感知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兴趣,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表达真实情感。

    活动构建和实施过程中紧扣“三融三趣”,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课堂的探索中感受童谣的趣味性和画面感,将剪纸的技术融入童谣画作中,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学生的作品每一幅都带有自己的想法,让剪纸作品带有故事性,富有灵动感。以“任务群”的教学方式,弱化了教师的授课内容,以肯定评价引导为主,启发学生创意性思维,为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奠定了基础。

    从课堂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以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兴趣,经过不断的尝试发现,从教学实践出发,以民间童谣与剪纸教学的结合点,将童谣的故事内容、趣味性和剪纸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呈现出愉悦、自主、自信、创新的艺术作品。新课堂的构建,融入多种教学理念,体现多元育人的本质,进一步推动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落实。

    猜你喜欢 剪纸作品童谣剪纸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江西教育(2022年32期)2022-10-17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童谣里的童年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季玉兰剪纸作品吐鲁番(2021年4期)2021-04-21快乐童谣小太阳画报(2020年11期)2020-12-10剪纸文苑(2020年4期)2020-11-22于富业剪纸作品艺术评论(2016年5期)2016-05-14剪纸为了孩子(3~7岁)(2016年6期)2016-05-14剪纸儿童故事画报(2016年1期)2016-03-09剪纸鉴赏延河(2013年10期)2013-09-08
    相关热词搜索: 纹样 童谣 剪纸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