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高校中文专业先秦两汉文学学习策略研究

    时间:2023-02-10 09:20:0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赵玉龙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中文专业最为核心和基础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学习的时限最长。根据学术界通常的划分,教师讲授多按照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宋元文学和明清近代文学四个阶段进行,一般需要学习四个学期。先秦两汉文学是古代文学学习的第一阶段,也是学习难度最大的部分。主要原因是先秦两汉的时代距现今最远,文献资料相对匮乏,学习者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等较难把握;
    加之先秦两汉典籍产生的时代早,语言、语法结构较后世晦涩难懂,须拥有一定古代典籍的阅读分析能力;
    再者,先秦秦汉时期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与当代社会也有很大不同,这就更增加了阅读先秦两汉文学典籍的难度。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也深知先秦两汉文学的重要性,只是在学习方法上疏于总结和归纳,也很少有学者作专门性研究。在教学中,笔者有感于此,遂总结了本人教学研究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有助于相关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先秦两汉文学的学习研究提供一点参考,以此推动这一学科专业的发展。

    清人王夫之说:“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
    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论梁元帝读书》)古人推崇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出仕为官,它同样是修身立德的重要途径。先秦两汉时期产生的文学作品无疑是立德修身、涵养品性的重要文本,诸如《诗经》《楚辞》《尚书》、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史记》等,其中蕴含着正能量,在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的早期元典它们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永久的精神价值和持久的生命力,更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从文学史学习的角度看,先秦两汉文学是学习后世文学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只有学习、了解了这一阶段的文学发展状况和面貌,并熟读一些相关典籍,才能在后世文学的学习研究中得心应手。这主要是由于先秦两汉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此后的文学发展演变状况都与这一时期的文学有关;
    即便是现当代的作家和作品也多从先秦两汉文学中汲取智慧,获得创作灵感,借鉴学习其创作手法并化用其中的故实等。

    从学者治学的角度看,先秦两汉文学是奠定学术研究的基础,特别是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古代史学和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对于先秦两汉文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是由于先秦两汉文学是古代学术文化之源头,后世学术文化多由此生发。明代胡应麟就曾说:

    宋世书千卷,不能当唐世百;
    唐世书千卷,不能当六朝十;
    六朝书千卷,不能当三代一,难易之辨也。然今世书万卷,亦不能当宋千。①胡应麟著;
    王岚点校:《经籍会通》,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47页。

    胡应麟所强调的就是时代愈早,书籍的价值愈大,先秦两汉时期的书籍显然是最早的。清代学者张之洞在《輶轩语·语学》中进一步指出:

    读书亦多读古书。除史传外,唐以前书宜多读,为其少空言耳。大约秦以上书,一字千金;
    由汉至隋,往往见宝;
    与其过也,无亦存之;
    唐至北宋,去半留半;
    南宋迄明,择善而从。②司马朝军:《輶轩语详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5页。

    这是强调了先秦、秦汉书籍相较后世的独特价值。程千帆先生也曾言:

    汉以前的群经子史,是中国古代一切学术的源头。如果对这样一些经典毫无了解,对在这样一些经典哺育之下成长起来的作家及其作品,也就很难懂透。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精读几部书,打下根基。③程千帆:《程千帆先生谈如何研究古典文学》,《古典文学知识》1986年第4期。

    程先生后来又谈到:“我自来认为,现在也还认为,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任何一个阶段和领域,对于先秦、两汉的典籍都必须认真学习,否则就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④程千帆:《治学小言》,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55页。学者们都如此强调读先秦两汉典籍的重要性,可见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

    学习先秦两汉文学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可循,本文据前贤时彦的有关论述略陈己见,拟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先秦两汉文学学习的普遍性策略,以期能够对学习研究者有所裨益。

    (一)阅读先秦两汉时期的史书

    文学与史学的关系历来非常紧密,文学与史学往往相互交融渗透,先秦时期的学术更是文史哲不分,相互混融。加之,文学作品都产生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其中包含了丰富广泛的历史内容,与其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只有充分了解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才能真正读懂这一时期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再者,先秦两汉时期人们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与当代社会也有很大差异,学习这一阶段的历史有助于我们走近古人,认识他们的行为及生活方式,以便更好地读懂他们的作品。

    王运熙先生说:“我感到要深入了解文学史,必须对有关的历史状况(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相当的认识。”⑤王运熙:《谈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与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页。他进一步指出:

    古代作家生活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依据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写成的文学作品,具有它们产生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各种情状与打着时代烙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诗文辞赋类作品,大多数写真人真事,与历史关系尤为密切。因此,多读一些与作家作品有关的史书与提供史实的文献资料,多了解一些作品产生时代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情况,对于准确深入地认识作品(特别是其思想内容),无疑是大有裨益的。①王运熙:《谈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与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4页。

    当代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赵逵夫先生也说:“作为一个古代文学研究工作者,首先应多读作品,其次读有关的史书,掌握有关历史资料……历史、语言文字、理论,这三者共同支撑着古代文学研究这一鼎身。”②赵逵夫:《会通与突破》,《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6期。特别强调了读史书对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二)背诵名篇佳作,增强体悟和语感

    学习先秦两汉文学要尽可能多地背诵名篇佳作,增强体悟和语感。这种方法既可以使作品的形象、语言、风格、意境和节奏等铭刻在脑海中,又能够实现作家作品间的前后对比,易于产生联想和想象,促进对文学史和作品的理解认识。文学有故事、有情感、有思想、有生活,充满生命力,背诵名篇佳作能够激发学习热情。再者,名篇佳作具有正能量,富有感染力,可以温润心灵、启迪心智、陶冶情操,达到启迪智慧、涵养气质及修炼品德的目的。

    古人读书强调诵读,在抑扬顿挫、情感充沛的吟诵中反复玩味名篇佳作的思想和情感,这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吟诵的重要性时就曾说:

    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研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③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2页。

    (三)善于将所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文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中所反映的内容与表达的思想情感无不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先秦两汉文学时,要善于将生活实际与书本知识相联系并融会贯通,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陈平原先生就指出:“所有的阅读,都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作底色,这样,才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学问以自修为主,不明白处则问之,将人生忧患与书本知识相勾连。借花献佛,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读书诀窍’。”④陈平原:《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北京日报》2019年7月15日,第12版。这也是学好先秦两汉文学的重要途径。譬如,《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⑤程树德撰;
    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12页。说孔子上朝回来,看到马厩着火,他首先问的是人,而非马。这一点告诉我们,孔子更看重的是人的生命和价值,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以人为本”或“人本主义精神”。人的生命与物质财富相比是至高无上的,这正是孔子对个体生命价值重视的体现。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先秦两汉文学,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能够自觉实现知识的迁移、转化。当然,这种想象和联想不是天马行空、毫无边际,而是基于我们已有的理论和之前的知识积淀。如《诗经·豳风·七月》以素描的方式反映了下层人民一年四季的生活场景,像一幅风俗画一样生动、真实,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结合现实农耕画面,用想象去感悟当时人们的劳动场景。又如,学习《诗经·卫风·硕人》时,诗中对庄姜美貌的描写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⑥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178页。由于人们对荑、脂、蝤蛴、螓和蛾比较熟悉,读后立即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有关的清晰画面,但要将这些画面转化为女子的手、皮肤、脖颈、牙齿和眉毛,勾勒出女子的美好形象,这就有赖于读者产生联想,并在联想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发扬持之以恒、勤奋钻研的精神

    《周易·家人》言:“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①王弼撰;
    楼宇烈校释:《周易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00页。先秦两汉文学的学习是“坐冷板凳”的学问,学习研究者在此过程中需发扬持之以恒、勤奋钻研的精神。

    从古至今,任何一门学问的掌握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思考才能获得。《后汉书·列女传》中说:“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②范晔撰;
    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3页。讲人只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每天掌握一定的学习内容,日积月累一定会学有所成。清代曾国藩也曾说:“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
    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③钟叔河整理校点:《曾国藩家书》,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79页。先秦两汉文学的学习者尤其需要这样的恒心。

    在具体学习方面要坚持整本书阅读,特别是对于先秦两汉的基本典籍,如《诗经》《楚辞》《左传》《孟子》《荀子》《史记》《汉书》等,这样便于集中思考和引申、比较,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王利器先生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我读书,不管已知的或未知的,我都锲而不舍,天天生活于此,实践于此,乐而忘返,痴若着迷,一旦把未知的又变为已知,那种境界,拿我亲身的体会来打个比方:只有爬上八达岭,才能把长城内外,一览无遗;
    只有登上排云殿,才能把颐和园的湖光山色,都收来眼底。”④王利器:《王利器自述》,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人自述》卷4,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211页。另外,在勤奋学习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培养学习兴趣,善于发现知识之美,这样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

    (五)师友间相互切磋交流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⑤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965页。凡读书治学有所成就者大都注重读书交友,并与友人交流思想心得,相互切磋、相互裨益。在学习中,我们要不断地向师友请教,多交流讨论,一定会激发思想的火花,促进思考;
    平时也要积极参加各类读书会、兴趣小组讨论会和相关学术会议,就自己思考的问题和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人展开讨论交流,获得更多知识,弥补自身不足。

    如《古诗十九首》的学习。学界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创作时代等都有争议,没有定论,学习时可阅读一些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然后和师友进行讨论交流,以启发思考。范子烨先生有《〈古诗十九首〉的时代与作者之谜》一文⑥参见范子烨:《〈古诗十九首〉的时代与作者之谜》,《中华读书报》2012年8月8日第15版。;
    《光明日报·光明讲坛》于2019 年7 月6 日,刊发了辛德勇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所作的“‘古诗’何以‘十九首’”的演讲文稿,讲稿从天文历法的角度对“十九”之数做了新的解释。阅读类似探讨《古诗十九首》的文章后就可以和师友展开相关讨论,因为讨论中可能又会生发出新的问题,触发对有关问题的思考,增进知识的理解,这是很好的学习途径。

    (六)学会思考,善于发问

    读书学习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思考。学习是积累,思考则是消化吸收、抽象和条理化。《论语·为政》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⑦程树德撰;
    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03页。明确告诉我们读书和思考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孔子特别突出了学习和思考的相互补充作用。当然,在思考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发问、提出问题。梁启超曾说:“一般人看来不成问题的,自己可以发生问题,能够发生问题,即做学问的起点;
    若凡事不成问题,那便无学问可言了。”⑧蒋大椿主编:《史学探渊——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034页。先秦两汉文学相较于后世文学在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上有一定困难,这就更需要我们以发问作为思考的指引,在思考中怀着虚心的态度深入学习,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善于发问的关键是要有怀疑精神,因怀疑而思索,不迷信权威和成说,不被动地接受已有的知识。在怀疑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人是很难在学术上取得突破的。虽然想象不等同于事实,但却可以在怀疑的基础上开拓自己的思路,所以说,想象实际上是问题意识的延伸。当然,想象并非就是直接结果,它只是一个出发点,由想象到结果还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就建立在个人平时所积累的学术素养之上。

    另外,在思考质疑的过程中还要具备断定问题重要性的能力。因为学术持续探索研究的基础是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首先应确保问题的科学合理,正所谓“好的问题就是成功的一半”。要注意问题不在于大小,而在于真伪;
    不在于新旧,而在于其意义和价值。如果所提学术问题缺乏逻辑基础或没有价值,那就没有继续思考研究的必要了;
    相反,在读书中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就能带着问题读书;
    当看到新的资料或观点的时候,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就能够很自然地去联想了。可以说,问题意识是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进一步延展、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

    此外,学习中,对于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以作“冷处理”,亦即将其暂时搁置,待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梳理学习,有时可取得“柳暗花明”的效果。同时,针对不同问题也可转换角度、变换思维进行思考,有时也会有新的发现。

    (七)关注新出土文献资料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考古学的不断进步发展,新出土文献层出不穷,大有改写学术史的势头,如甲骨文、铜器铭文(又称“金文”)、石刻、简帛等。特别是近年来上博简、清华简、安大简和西北汉简等出土文献的陆续整理刊布,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和新视角,这对于学习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王国维1925 年在《古史新证》中就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也就是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二者相互印证,并且他认为一切新学问皆由于新发现。他曾通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周制度论》等对商朝世系的论证,说明了《史记·殷本纪》的基本真实可信,这开拓了中国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和思路。1930 年,陈寅恪在为陈垣《敦煌劫余录》所作的“序”中指出: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①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266页。

    陈寅恪先生的话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他特别强调了“新材料”对于推进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提示要做一个真正的学者就必须赶上时代的学术潮流,也就是所谓的“预流”。反之;
    则为“未入流”。

    正因为出土文献资料对于学习研究先秦两汉文学有着重要价值,所以,我们在学习时就必须要时刻关注这些新材料,掌握学界关于出土文献的最新研究动态。

    (八)选一典籍精熟之

    为能够集中思考、触类旁通,学习先秦两汉文学还需选择一部这一时期撰著的元典(原典)著作进行一字一句地精读,反复思考。作家和作品最好是文学史上提到的或在后世有一定影响力的,要具备可持续挖掘和研究的价值。

    选定具有远大研究前景的原始典籍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就可以为以后的阅读思考打下基础,并据此进行相关学术联想和知识的重构。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在对研究对象极为精熟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新的感悟。当然,熟读的典籍越多越好,只是限于时间及精力,至少应熟读一部典籍作为学习的基础。蒙文通先生在《治学杂语》中就指出:

    做学问必选一典籍为基础而精熟之,然后再及其它。有此一精熟之典籍作基础,与无此一精熟之典籍作基础大不一样。无此精熟之典籍作基础,读书有如做工者之以劳力赚钱,其所得者究有限。有此精熟之典籍作基础,则如为商者之有资本,乃以钱赚钱,其所得将无限也。①蒙文通:《治学杂语》,《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4期。

    蒙先生所谓“为商者之有资本”,说的就是选择一部典籍精熟之的重要性。缪钺先生又总结说:“‘熟读深思’是我行之有效的一点经验。重要的书,必须熟读、精读,最好能背诵(背诵其中精要部分),只靠泛泛浏览是不够的。”②缪钺:《治学琐言》,《文史知识》1982年第9期。

    《尚书》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③孔安国传;
    孔颖达正义;
    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73页。工夫全在行上,学习先秦两汉文学关键还要在行动上下功夫。在具体的学习研究中,最好能选定一个题目,集中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这既能将研究问题深入下去,又可借此阅读一些相关书籍扩大知识面,而且能够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此外,为跟进学术前沿、开拓视野和掌握研究动态,我们还需定期浏览相关学术期刊。同时,还要时刻关注海外汉学界的研究资料和成果,了解他们的研究动态和研究取向,旨在拓展眼界、扩大交流,贯通中外学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两汉典籍文学 两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诉求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8期)2022-10-25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5期)2022-07-23色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以先秦两汉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1期)2022-02-16我们需要文学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金桥(2021年4期)2021-05-21鼎盛期|两汉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3期)2016-01-05我与文学三十年小说林(2014年5期)2014-02-28
    相关热词搜索: 两汉 先秦 中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