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南方地区水稻适度规模经营分析

    时间:2023-01-25 19:00: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钟礼明 曹晶晶 孙玉平 简亮平 胡明生 孙雅辉 喻志东

    (1.江西省分宜县现代农业服务中心 江西分宜 336600;
    2.新余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江西新余 338000)

    进入21世纪以来,水田开始向种植能手流转,水稻规模化生产经营成为必然趋势。一是城镇化发展,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大幅度减少,部分农田摞荒。在此背景下,一些水稻种植能手顺势而为,将摞荒的水田集中租赁,开展规模化种植。二是水稻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生产机械的研发与推广应用,为水稻大规模经营提供了装备条件。三是政府政策推动,促进了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加速了水稻规模化经营[1]。实践证明,水稻规模化经营提高了产量和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2]。笔者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探明现阶段我国南方地区水稻种植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水稻规模经营最佳经营模式,为水稻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新余市水稻种植户、合作社及稻米加工销售企业。目前新余市从事水稻规模种植的经营主体达到950户,规模化率达到52.3%。调查对象所经营水稻田面积从0.2~430.0 hm2不等,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8%。

    1.2 调查方法

    笔者于2019年对全市950户水稻经营主体随机抽取35户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对象有小农户(面积在50亩以下)、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稻米加工销售公司。调查内容主要有水稻种植面积、生产成本、单位面积产量和收入,以及生产管理、种植技术、农机应用、经营方式等方面的信息[3]。

    由于相当一部分水稻种植户一年种植了早稻、中稻或一季晚稻和二季晚稻,在统计分析水稻产量、成本和效益时,笔者只以二晚数据作为分析依据。生产成本包括劳动力、农资、农机、销售等,其中劳动力成本包括自身的劳动力成本和聘请的劳动力成本。由于调查对象的土地租金差异较大,特别是小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户)不存在土地租金。为准确反映各主体的经营状况,土地租金不计算到经营成本中。经营效益为销售收入减去经营成本。

    笔者参照农业农村部门对种粮大户的统计标准,33.3 hm2以上就属规模经营。

    2.1 规模与产量、成本及效益的关系

    从表1和附图可以看出,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下的小农户的产量水平不高,每亩只有479.3 kg左右,成本(农户自身的劳动力成本也计算在内)高,种植效益低。当规模种粮面积从50亩扩大到300亩区间时,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呈增长趋势,经营规模越大,单位面积成本越低,产量和效益越高,平均每亩产量超500 kg,高的超过600 kg,每亩纯利润555多元。当种植规模在300亩以上后,随着规模继续扩大产量又开始下降,成本也有所增加。当规模在1 000亩以上时,产量降到500 kg/亩以下,纯利润降到了440元/亩,下降明显,但高于小农户。从对种粮大户的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来看,产量和效益最高的规模区间在250~350亩。也就是说在南方稻区种粮大户水稻种植规模控制在300亩左右比较适度。

    表1 不同种植规模水稻单产及效益

    2.2 经营方式与种植效益的关系

    调查发现,采用传统经营方式的小农户和部分种粮大户,生产经营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低,生产只追求产量,以高产求效益,不注重品质和品牌;
    管理手段落后,经营效益低下,依靠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保护,稻谷销路和价格才有保障。还有一部分种粮大户开展稻米产业化经营,组织化程度高,几家、几十家种粮大户组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4],合作社与稻谷加工销售企业合作或联合。合作社按照订单协议组织生产,价格和效益都有保障。或者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下,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组织生产,参与稻米品牌创建,并有权分享品牌红利[5],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益。从表2可以看出,产业化经营方式的利润明显,其价格、成本和每亩效益比传统经营方式分别增加8%、-50%、8.3%。

    表2 不同经营方式下水稻生产效益

    3.1 科技对规模经营的影响

    由于种粮大户积极主动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并尽可能采用机械作业,稻谷产量迅速提高,种植成本明显降低,种植效益显著增长。而小农户(经营规模50亩以下)对新品种、新技术及农机的应用率较低,水稻产量增长缓慢,成本居高不下,种植效益低下[6]。

    3.2 季节对规模效益的影响

    南方稻区主要种植双季稻(江西双季稻面积居全国第一)。双抢(早稻抢收,二晚抢种)季节时间紧、任务重、劳力缺,对规模种植的大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特别是面积上千亩的种粮大户,经常出现抢收与抢种顾此失彼的情况。另一方面,双抢期间农机手和劳力短缺严重,常常耽误农时,而且工钱比平时翻倍,用工成本成倍增加。300亩左右的种粮大户情况相对要好,因为双抢期间的工作量由一家人就可基本完成,省成本又保农时。

    3.3 地理对规模效益的影响

    我国南方稻区大部分属山区和丘陵地带,地形不平、土地碎片化严重,集中连片的田块少。这导致2个不利情况,一是不利于大型农机操作,农机效率低,农机作业费和管理费高;
    二是地形不平影响稻田灌排,低洼田易受涝,高岸田易受旱。规模越大,地理的制约作用就越突显。

    3.4 劳动力对规模效益的影响

    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家的男劳动力基本都在60岁以上,女劳动力也在55岁以上[7-8],备农劳动力年老体弱,文化素质低,工作效率不高。另外,农业用工还存在“两难”现象:如果按工作量计酬,有了速度但影响质量,如果按工时计酬,有了质量又影响速度。规模越大,请人越多,效率越低。这是规模农业中的普遍现象,也是影响规模效益的重要因素。

    3.5 产业化对规模效益的影响

    传统经营方式重种植、轻营销,抓田间效益,不抓市场效益。因此,有些种粮大户虽有好的收成,但没有好的效益。而产业化经营不仅注重种植,更注重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与高质高效种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稻米品质和品牌效应提高田间效益和市场效益[9]。

    规模种植产生规模效益,但规模不是越大越好,种粮大户还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生产力状况确定水稻种植规模,不能盲目扩张。在我国南方地区,要获得较好的水稻种植效益,种粮大户的种植规模控制在300亩左右比较适度。但300亩左右的小规模不具有市场竞争力,难以实现规模效益,还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开展产业化经营,以合作社为平台,与稻谷加工销售企业对接,建立“稻谷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经营模式,推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按照订单组织生产,并积极参与稻米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创建[10],通过稻米品质和品牌效应提高田间效益和市场效益,这是实现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经营方式大户种粮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山西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4.8亿元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0-14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辽金历史与考古(2019年0期)2020-01-06新闻传媒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创新研究现代营销·学苑版(2016年12期)2017-01-23船祸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6年11期)2016-12-21创新是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中国广播(2016年10期)2016-11-18浅析电子商务在餐饮业的应用商场现代化(2016年6期)2016-04-21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营销界(2015年25期)2015-08-21
    相关热词搜索: 水稻 适度 规模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