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网络“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01-22 16:10: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周晓婷

    (昆明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网络“泛娱乐化”所催动的“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思潮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冲击着高校思政课教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于学理性较强的思政课感到无趣无用,在思政课上以手机度日;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为了增加学生的“抬头率”一味迎合大学生的“泛娱乐化”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引用网络用语,运用过多形式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淡化,甚至对于理论性的内容“避而不谈”,授课形式大于内容。本文在不降低思政课的深刻性和思想性的前提下,探求有效融合新媒体与思政课教学来抵制错误的社会思潮,占领主流意识形态高地,打造思政课的坚实堡垒,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守正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而网络“泛娱乐化”所呈现的“感官刺激”以及对大学偏好的“精准定位”,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教学对象的“泛娱乐化”倾向

    当前的大学生都是“Z时代”人群,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越来越依靠网络,这也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责任担当。“泛娱乐化”倾向主要表现为:

    第一,网络“泛娱乐化”正不断侵蚀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及价值认知。例如,通过一些现实事件或者网络剧情衍生出来的“化粪池警告”“约你去爬山”“家暴妆”等网络热词被部分大学生追随,这表现出大学生严重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法制的敬畏,丧失了自我辨识能力。同时,部分大学生对一些严肃理性的话题避而不谈,反而更多的关注“吐槽经典”“恶搞英雄”“戏说历史”这样的畸形网络文化中,认为“万事皆可娱乐”。网络“泛娱乐化”正在解构大学生的主流价值取向,使其陷入精神空洞、价值迷失的危机中。

    第二,网络“泛娱乐化”正不断固化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例如,“抖音”“快手”等App的大量出现,这类软件采用大数据精准算法不断定位大学生的“偏好”使部分大学生只愿意接受不需要怎么动脑思考的视频和图片,而对于一些需要动脑思考和理解的文字望而却步。所谓“抖音五分钟,人间三小时”,更是部分大学生在这些APP中消耗生命的真实写照。有些身处网络社交、娱乐平台的大学生,在只接受“被定制”的娱乐内容,跟随一些网络“大V”的说法和言论的过程中慢慢的失去了自己的辨别判断能力。

    第三,网络“泛娱乐化”正不断弱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网络“泛娱乐化”的发展滋生出更多游戏主播、短视频主播等“职业”,不断影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同时在“泛娱乐化”的影响下大学生更多关注于娱乐新闻、明星动态,对国家时政要闻视而不见,甚至觉得与自己无关,沉迷于个人的嘻哈中,由此滋生出“佛系”“躺平”“什么都无所谓”的消极心态,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社会和国家大事漠不关心,逐渐淡化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的“泛娱乐化”倾向

    思政课是一门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结合的学科,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2]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部分老师深陷于如何平衡课堂上学生对娱乐的需求和讲清艰涩难懂的理论意蕴的困境。

    第一,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抬头率”有意淡化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更多的去讲故事性的东西。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吸引力,弱化党史、国史的内容,把课上成了“秘闻野史”“故事会”;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中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更多围绕领导人的生活、人物关系展开;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这门课中弱化理想信念教育,更多讲授“心灵鸡汤”等内容。第二,有些教师在讲授课程时采用偏娱乐性、碎片化的案例解释,忽略课程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课程的经典案例避而不谈而是引用网络案例迎合学生“口味”。第三,有些教师授课时经常安排学生讲,而学生更多选择“娱乐性”的东西进行讲授。教师课前没有审阅学生所讲的内容,学生讲完后教师很难将学生分享的内容拉到课本中,使学生感官上认为思政课就是“新闻分享课”,丧失了课程底色。

    (三)教学方式的“泛娱乐化”倾向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思政教学课堂中也在不断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具体教学实践来看,也存在着部分思政课教师过度依赖教学设备,不再靠丰富的学术功底和个人魅力来吸引学生,而是简单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教学。一是部分老师自身没有理解透彻学理性的内容转而使用视频代替讲授,让学生从心里失去对教师的尊重和敬畏;
    二是部分教师用PPT代替课本内容,对知识点只是“一念而过”,造成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只需要照着PPT内容念,戏称思政课就是一门“水课”;
    三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长时间运用“弹幕”“手机答题”等方式,这样虽然可以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但是对学理性较强的思政课来说很容易让学生陷入碎片化学习中,缺乏思想引领。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慢学习”“慢阅读”“慢成长”的特点,互联网使碎片化信息获取更加容易,可视化程度高,娱乐性强,更易与高校教育工作者争夺学生的学习时间和专注力。网络“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不仅有大环境原因、也存在教育的主体、客体的因素。

    (一)学生因素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在道德审美、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倾向等方面极容易在复杂环境中产生偏差。一是大学生在“快餐式”“碎片化”的信息裹挟下缺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以网络风向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二是大学生看到“网红职业”的兴起,大学生极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认为可以不踏实奋斗就能“一夜暴富”;
    三是在娱乐化、商业化的冲击下再加上大学生更多强调“自我”的感受,极易出现文化认同的削弱,即只关注自认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二)教师因素

    在网络环境下,部分教师为了迎合大学生的喜好,同时也受高校评教机制的影响,一是把备课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挖机学生感兴趣、当前学生关注的、博眼球的案例上,备课时加入大量的网络用语寻求学生的认同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政课的学理性和政治性;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大量使用“弹幕”功能,学生在“弹幕”上献花、发言、点赞等,这在一定程度打破了思政课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三)课程因素

    思政课是一门既有学术属性又有政治属性的学科。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引导大学生将学习过程内化为思想政治素养、外化为行为的过程。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文件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可以看出思政课本身就是一门学理性极强的学科。在部分学生眼中认为思政课是枯燥、“理论无用”的学科,课程本身的难度导致理论功底相对较弱的教师很难去把握教学贴近学生和理论知识有效传播的平衡。

    面对网络“泛娱乐化”的冲击,思政课教师更加要把握“内容为王”,坚定理论教育主阵地;
    坚守“课程底色”,自觉提高理论修养;
    实现“自我革新”,理性运用教学手段。

    (一)把握“内容为王”,坚定理论教育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3]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以及大学生的“泛娱乐化”倾向,思政课教师更应该站好主阵地,坚守“内容为王”,做好守正创新。一是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深,强化学理支撑。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门课程,教师对内容的讲授不能“蜻蜓点水”,更不能为了迎合学生对理论的讲述“浅尝辄止”。教师可以对网络上的“趣事”“段子”加以利用,但是教师应当认识到思政课最终要用彻底的理论说服人,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立足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用科学系统的理论逻辑让学生“知之深切、行之自觉”。二是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透,回应学生关切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把深层次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相结合,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主动回应学生在网络社交中关心的“爆点”“热点”问题,科学的引导大学生辩证的看待网络“泛娱乐化”问题;
    同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遇到的问题,在答疑解惑中真正实现师生互动。三是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活,在守正中实现创新。思政课教师如果只是讲文件就会失去温度,使学生难以理解;
    如果教学中娱乐因素过多又会削弱思政课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思政课教师应通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生动具体的纵横比较,引导学生以大历史观的角度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应善于运用身边的鲜活资源,在脱贫攻坚战中、在抗击疫情中、在北京冬奥会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二)坚守“课程底色”,自觉提高理论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4]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排头军,肩负着铸魂育人的使命和担当。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自觉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一是要在阅读原著,深钻细研上下功夫。思政课教师应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当作一种理论自觉,原原本本的学,反反复复的学,深入领会理论特色和内在要求,深入学习其中蕴含的重要观点、重大判断和重大举措。二是要在融会贯通上花精力。思政课教师要自觉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把握整体的科学内涵、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历史意义、指导地位,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把自己摆进去,把学生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三是要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思政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在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上,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实践上,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上,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三)实现“自我革新”,科学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影响和改变着思想信息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思政课的守正创新也不意味着“故步自封”,只注重内容而忽视新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第一,教师应在教学手段上注重从“灌输式”向“引导式”转变。教学方法应当从单一的老师“教”转变到学生“学”,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讨论、案例解析、主题分享、小组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有所启发。第二,教师要找到自媒体教学手段和理论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教师应合理运用和分配教学手段。在讨论问题时可以采用“弹幕发送”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力,在分析问题时就要把学生的关注力放到学理性上,真正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第三,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教师要把握好自身的主导性。教学手段不可多用也不能不用。一方面,思政课中应确保教学内容的主体性,在教学手段不“喧宾夺主”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积极学习运用新媒体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新赋能”,实现新媒体的“自我革新”;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在把控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合理运用教学手段,确保教学内容思想性的同时提高亲和力。

    猜你喜欢 泛娱乐化思政课娱乐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大学·课外阅读(2022年3期)2022-04-25“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科教创新与实践(2022年4期)2022-04-21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13期)2021-01-14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网络直播热发展中的冷思考新媒体研究(2017年1期)2017-03-07娱乐眼都市丽人(2016年7期)2016-08-03泛娱乐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11期)2015-12-02娱乐眼都市丽人(2015年5期)2015-03-20娱乐眼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娱乐眼都市丽人(2015年2期)2015-03-20
    相关热词搜索: 政治理论 消极 思想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