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四链”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对接逻辑辨析*

    时间:2023-01-17 14:15:1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周 香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时期,我国也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让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发展也成为了社会重点关注的核心。本研究推动“四链”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协同对接,将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相融合发展,根据企业的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需求,对学校的教育链进行优化改革,提高人才链的供应质量,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四链”的内涵

    “四链”指的是学校的教育链、人才链和企业的产业链、创新链。其中教育链是由各种教育要素如学校办学理念、教师、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在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过程中,互相连接而成的链条,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系统。教育链中由于教育对象、内容、手段等的不同分为多层次、多维度的链条,本文研究的教育链是高职教育链,根据职业教育的学科、方法、专业、人才培养等来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发展培养各种技能型人才。在教育链终端就是促成人才链,教育链是为人才链服务的,人才链体现教育链的价值。

    (二)产教融合“四链”的关系

    由“四链”的内涵可以得出,“四链”是产教融合的内在表现,“四链”的无缝衔接能够有效促进产教融合的落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主体是学校,产业链与创新链为企业的发展服务,而产教融合体现的就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对接、协同育人,因此可以得出“四链”与产教融合是相互连接的关系。

    “四链”中学校教育链、人才链与企业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能够实现产教融合的真正落地,促进职业教育和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学校通过教育链培养出多元化技能人才,形成人才链;
    企业通过创新链,推动产业链的持续发展。人才链是支撑产业链创新发展的支撑,产业链中人才的需求为学校教育链的人才培养提供正确的方向,由此可见,“四链”是交叉连接、融合共促的关系。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具体表现,通过产教融合让校企双方在清晰自身需求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从内涵中看出,“四链”与产教融合是对接供需的关系。但是由于产业系统、教育机制、校企发展目标、资源配置、评价体系的差异性,导致“四链”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对接出现不协调现象。

    (一)机制不兼容

    企业系统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走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而教育系统实行事业单位体制,高职院校是大学制度,两者机制不兼容问题凸显。

    (二)目标不一致

    企业的产业链和创新链主要围绕企业创新发展进行产品研发活动,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高职院校方面的教育链和人才链是围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育人工作,两者目标导向不一致。

    (三)需求不匹配

    企业通过产业链和创新链研发、生产创新产品,其需求是企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而高职院校的需求是通过教育链和人才链完成育人任务,其需求是得到双师型教师和教育资源的支持,两者的需求是建立在各自的发展上的,发展方向不同,导致需求不匹配。

    (四)供应不协调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数量少、质量低,不能有效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
    企业方面,由于注重利润,对顶岗实习、实训基地、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意愿较低,导致两者间的供应出现不协调的现象。

    在清晰“四链”内涵和“四链”与产教融合关系的基础上,以优化两者的关系发展问题为目标,探究“四链”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对接机理(如图1所示)。以校企双方的合作作为产教融合的外环保障,将“四链”作为产教融合的内环体现,构建校企双方和产教融合的双向机制,在管理对接、利益对接、人员对接、资源对接的助力下,实现“四链”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协同对接。

    图1 “四链”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对接机理

    产教融合对企业来说,通过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对接,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学校教育链,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对于学校来说,通过教育链与人才链的对接,提升学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培养高素养人才,通过企业的人才需求,让学校明晰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专业技能人才。因此,产教融合与“四链”的融合发展是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企业产业升级的需求,成为新经济形态下的必然趋势。

    另外,在“四链”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对接中,为了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深度,还要进行企业和学校双方的管理、利益、资源、人才对接,为“四链”与产教融合的对接提供保障。管理对接,需要政府、市场的参与,通过融合学校、企业、政府、市场多方主体的管理风格、偏好、能力等,制定产教融合协同管理机制,促进校企双方的沟通顺畅、合作无阻碍;
    利益对接,寻求多元主体的利益结合点,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可以通过学徒制、产业学院、产学研合作等校企合作方式,有效提升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提升协同运作的依存度,实现利益共享;
    人员对接,体现在师资对接和人才对接两方面,融合校企双方导师资源,构建“双师型”导师团队,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创新教学方式,灵活安排企业导师上课时间等,并鼓励学校教师下企锻炼,提升教学能力。人才对接,校企双方按照学校教育规律、企业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机制,保证学生学习和实习的平衡,促进人才链的有效对接;
    资源对接,通过政策支持促进校企合作的落地,构建沟通协作机制,提升校企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学校与企业的创新研究,促进创新链的对接。

    “四链”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对接机理的构建,让四链间的联系、校企之间的联系、四链与产教融合间的联系清晰可见,为深度实践“四链”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协同对接,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四方联动:创新多主体联动模式,构建协同对接机制

    “四链”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对接离不开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市场的合作,这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四方联动共建协同对接机制,设置“政行校企”沟通平台,如开展工作研讨会、开通四方沟通网络体系等,促进四方沟通的规范化与常态化发展;
    实现四方组织的无缝对接,组建“政行校企”工作小组,对接产教融合工作的具体事宜,促进“四链”的无缝衔接和产教融合的深化发展;
    在政府的引领下,规范合作制度、管理制度等,规范四方联动工作,切实解决产教融合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通过跨界业务的协同实践多主体跨界的合作,如运用政府的政策便利、企业先进技术的助力、学习的知识理论供给、行业市场的经济分析,实现四方业务间的协同,提升“四链”衔接的质量;
    发挥四方的作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校课程体系的改革、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企业所需的各种技能人才,促进“四链”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聚集四方的资源,打造产教融合项目,构建校企合作共同体,提升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协同对接机制的构建,让政府、行业市场、企业、学校打破组织边界,构建协同发展共同体,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度落实。

    (二)政策协同:推出政府补链政策赋能机制,确定协同对接目标

    在产教融合中,由于校企双方的利益不同,导致他们的发展目标偏离,其人才链与创新链出现分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政府政策的指引,明晰产教融合的方向,确定“四链”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对接目标。政府方面,从横向、纵向的角度,充分考虑产教融合中各个层面的关系,统筹产教融合的发展,根据国家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定,制订出符合产教融合发展的标准、制度等;
    在企业的产业链与学校的教育链两方面分析双方的利益,制定资金支持力度、服务价格、收费标准等,均衡双方利益发展,让政府的政策引领带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正确处理政府产教融合宏观政策与校企产教融合内部管理规定的协同问题,是产教融合中的重要内容。在政府政策的统领下,校企双方要朝着“服务地方、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的发展目标,深刻调研行业发展和市场动向,积极听取行业专业、企业专家及学校教授的发展意见,制订符合双方发展的合作机制。同时,重视校企双方内部的管理问题,学校方面,处理好教育链与人才链的协同问题,聚焦校内的日常教学管理考核及与企业合作的考察,促进学校的深度发展;
    企业方面,重视学校的创新能力,深化两者的合作范围,提升自身的合作意识,激发学校创新的服务能力。在政府的领导下,校企双方组建协同委员会,完善双方的合作机制,并重视学徒制、产业学校等混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监督构建,推动校企一体化办学的实效性,同时,在政府和行业市场的支持下,深化校企双方的合作发展。因此,通过政府补链与协同,实现产教融合的深度落实,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

    (三)平台构建:建设新型产教融合育人平台,互通协同对接需求

    “四链”与产教融合的对接主要是为了协同育人,促进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新型产教融合育人平台,互通协同对接需求。在产教融合中,学校与企业都具有各自的价值与优势,学校方面,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还能够有效将知识理论转化为科技成果,将科技成果对接企业的产业链,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企业方面,不仅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正确的方向,还为人才培养提供师资、实训场地,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供平台与保障,通过双方的价值最大化体现,构建新型的产教融合育人平台,能够让高职院校与企业实现更好的对接发展。

    建设新型产教融合育人平台,能够有效满足校企双方的个性化需求。在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协同育人平台的交流互通,学校根据企业的岗位设置、产品创新发展需求等设置相应的特色专业,培养专业的人才,提升人才链服务产业链的能力;
    课程设置根据企业岗位的细化需求进行精细化调整,让课程很好地服务专业发展;
    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双主体育人”方案,将校企双方的师资进行融合,突破各自的组织体系,延展师资的教学能力,通过能力培养、创新驱动、素质贯穿、文化育人,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人才。企业的主要目标就是产业升级,产业升级离不开技术、产品的创新,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科研机构的助力,通过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将消费者与产品高度结合,深耕于产品的精细化创新,创新出符合智能、节能的产品,并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新型产教融合育人平台的构建,让学校的人才链为企业的产业链提供应用型技能人才,让企业的参与优化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效促进校企双方的人才与产业需求对接。

    (四)模式创新: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平衡协同对接供需

    学校的人才链是通过教育链培养多元化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企业产业发展需求,同时,企业的产业链也会给予教育链人才培养定位反馈,形成双向需求的对接。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就是培育更多的人才,企业价值取向就是收获更多的技能人才,促进企业的转型发展,为兼顾双方的人才需求,就需要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实现校企供需平衡发展。

    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依托产业学院、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通过企业与学校合作制定办学机制、模式等,将企业的技术、工艺、管理等于学校的资源、设备等整合共建人才培训基地,有效解决学校人才培养方面实训匮乏的现状,解决企业人才匮乏的现状。在校企合作中,根据产业链、人才链的需求,有效对接产业群,围绕课程开发、专业设置、产业发展等改革需求,将教学与生产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双赢。比如,寻找学校周边专业相关资源,引导企业入驻,开发资源,将学校的教育链融合,让学生参与到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中,有效解决校企双方的重要问题。同时,校企双方本质开放共享的合作理念,搭建优势互补的实训基地,学校融合教育链上的专业群,整合专业与相近专业的实训资源,关注专业间的耦合互动,促进专业科研、资源、设备的共享互通,有效延展人才链的培养实践。另外,在校企合作深化中,运用现代化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构建“1+X”证书制度,将产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促进教学的改革创新。

    “四链”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对接,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四链”与产教融合的协同对接,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方向,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发展。在清晰认识四链与产教融合的关系现状基础上,创新设计双方对接机理,通过创新多主体联动模式,推出政府补链政策赋能机制,建设新型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四链”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现协同对接的路径,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久服务。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协同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2年2期)2022-07-26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年6期)2022-07-02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22年2期)2022-04-21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15期)2021-04-13“四化”协同才有出路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相关热词搜索: 辨析 对接 人才培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