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双减”政策的难点与策略分析

    时间:2022-12-08 09:00: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高 欢

    (宁夏大学 教育学院,银川 75000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作出重要部署[1]。“双减”政策是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是贯彻立德树人,发展绿色教育的坚定决心,是推动基础教育深层次改革的重大举措。“双减”政策的出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学校教育在经过不断变革的震荡之后,必定要回归到立德树人的本真状态,其他任何借助教育或以教育的名义获取教育之外的利益的做法终归是要退场的[2]。“双减”政策的颁布,引发了全国各地为积极响应“双减”政策而进行的大规模教育改革,尤其给义务教育带来了新的变革。但在“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仍产生了一系列难点,因此,必须积极寻找合适的应对之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教育的根基和出发点,“双减”政策从根本上体现“育人为本”的逻辑旨归。切实落实“双减”政策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双减”的目的不只在于减负,更在于回归教育育人初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减轻家长双重负担,进而推动基础教育回归正确轨道,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发展绿色健康教育。

    1.回归教育育人初心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开展“以人为本”的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初心,但在“应试教育”的形势下,教育“内卷”逐渐严重,学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不断加剧,教育的育人初心逐渐被忘却并偏离,分数似乎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高追求。如今,“双减”政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让义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3]。“双减”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使义务教育阶段重新审视教书育人目标,减轻学生的作业和课外负担,严格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发挥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推动学校教育主导权和育人初心的回归。“双减”针对学生作业负担提出要减少作业量和作业难度,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严禁学生超负荷学习、机械性做作业,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针对学生课外负担,出台一系列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和规范措施,切实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参加课外活动,强身健体;
    体验劳动、阅读、玩耍等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双减”政策的两个针对不仅回答了“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还落实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帮助义务教育回归育人初心。

    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应为学生未来美好人生奠定基础,促进其健康成长。然而,过重的学业和课外负担,使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教师也只注重成绩而无暇顾及其他,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甚至产生不良情绪和心理,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的减轻负担,以及随之提出的“五项管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减轻压力,增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探索发现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当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课余空闲,无论是参加兴趣培训,还是回归天性,都变成了一种可能。课外时间,学生可以自由玩耍,在玩耍中体验友情,释放压力,为童年创造幸福的回忆;
    也可以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和体育运动,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培养积极开朗的性格,提高身体素质;
    还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会思考,修身养性,成就更好的人生。“双减”让义务教育真正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健康自由成长。

    3.减轻家长双重负担

    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视。对于如何帮助学生提升成绩,家长也承受着巨大的双重负担。一方面,家长需要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并批改,承受辅导负担;
    另一方面,面对激烈的竞争,家长竞相将孩子送往校外培训机构,承担高昂的校外教育支出[4]。“双减”政策在要求学校减轻学生作业量的同时,提出不得让家长代工批改作业,家长的“陪学”“监督”现状也得到改善,家长不用再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孩子的作业批改与监督上,而是将大量时间用在陪伴孩子成长上,不仅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还有利于家庭和谐。同时,校外培训机构在“双减”政策下也纷纷被叫停,家长因恐慌不送孩子上辅导机构就会落后的心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逐渐由盲从回归理性,将孩子的教育交回学校。总之,“双减”政策减轻了家长辅导作业和课外支出压力,使家长的时间和精力得到释放,缓解教育焦虑,减轻双重负担,回归应有角色,同时也为建设良好的家庭关系、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创造了机会。

    “双减”的基本逻辑是强化学校教育的作用,通过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校外培训的治理,实现为学生减负的目标[5]。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产生了学校教育能否提质增效、校外培训能否源头治理、配套工作能否建立健全等诸多难点,如何积极应对这些难点有待进一步探索。

    1.学校教育能否提质增效

    “双减”政策使得学生回归课堂这个主阵地,学校教育质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为此,学校必须提高育人质量,提升教学效率,做好落实“双减”相关工作。当前,中小学校间教学水平、育人质量参差不齐,如何使中小学校都能够做到科学、合理地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同时切实提高质量、稳步落实“双减”政策,使教育教学“提质增效”须积极解决。中小学校必须切实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等教学方式,真正做到课堂教学发挥教师创造力,激发学生活力,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基础上提高教育质量。这就要求中小学校要增强改革的意识,加大落实的力度,苦下功夫,做好相关保障工作,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作业设计、做好课后服务,解决好学生在学校“吃不饱”“消化不了”等问题,这些对于中小学校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6]。学校教育能否提质增效,学生在校能否学好学足是当下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双减”政策的一个重要难点。

    2.校外培训能否源头治理

    校外培训的治理成效直接影响着教育的主导权能否回归学校,校外培训能否源头治理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双减”政策的重中之重。在市场监管力度不到位、教学评价不科学、市场供需不平衡的影响下,作为学校教育补充的校外培训乱象丛生,破坏教育生态,加剧了教育“内卷”,影响学校教育的发展,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为此“双减”政策提出对学科类的校外培训进行严厉打击,把教学还给课堂主阵地。但在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过程中发现,取消和转型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工作有些只是表面有成效,一些培训转为“地下”,假借“高端家政”打擦边球,假装转型打“游击战”,难以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加之“好成绩决定好未来”是大部分家长一直以来秉承的观念,部分家长仍不完全相信学校的教学质量,甚至对“双减”政策未能充分、全面了解。因而,有些家庭对于落实“双减”政策还处于观望状态,为孩子请一对一的私教、私下攒班请老师授课等,为“地下”校外培训提供了可乘之机,加大了校外培训治理和落实“双减”政策的难度。

    3.配套工作能否建立健全

    “双减”政策提出要有效推行课后服务,优化作业设计等配套工作,这些新的工作如何建立健全成为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双减”政策的另一大难点。一方面,课后服务工作是对中小学校提出的一个新任务,中小学校如何做好课后服务,规范服务标准,惠及更多学生和家庭,开展有特色、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亟须中小学校着力解决。另一方面,作业设计的优化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题海战术”,探索科学、合理、精湛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达到练习巩固的目的,这就对教师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虽然“双减”政策淡化了考试评价,强调素质教育,但与之配套的教育评价体系还不完整。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面对“中考”“高考”两座大山,只是简单地降低学科难度、改变应试的教学策略、摒弃考试单一评价是否具有可行性,如何积极转变教师思维、家长观念、学生学习方式,探索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仍是建立健全配套工作的一大难题。

    “双减”政策对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家庭三者的功能进行了重构,学校如何创新思路、社会培训机构如何科学治理、相关工作如何健全,将直接关系到“双减”政策实施的效果[7]。义务教育阶段面对落实“双减”政策的难点,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公平而有质量;
    加强监督管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做好配套工作,健全相关服务制度体系。

    1.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公平而有质量

    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双减”政策,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教学机制体制,促进学校教育公平而有质量。首先,学校要回归理性的教育,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恢复和重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模式,推进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将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将知识灌输的课堂变成学生参与的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其次,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使用率。加强学校间合作,推进“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让优质教育资源扩大覆盖面。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线上教学资源开发,将优质资源通过多媒体传播到各地,扩大优质资源的使用率,推进学校教育公平。最后,要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的教学智慧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离不开教师教学智慧和境界的提升。为此,必须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职业生命成长潜能,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培养教师主动关照课堂教学细微环节的能力,帮助教师实行精细化教学,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学校教育公平而有质量贡献力量。

    2.加强监督管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双减”政策不仅需要做好校内“提质”工作,更要做好校外“减负”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一方面,要落实政策法规,帮助校外培训机构积极转型。各地要帮助各机构全面了解政策,明确相关规定,按规定办学,做到“有法必依”,严格按照“双减”政策中针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提出的要求全面整改。在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支持和指导,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一批公益性、科学化的培训机构,使异化为逐利产业的校外培训机构回归为公益产业,弥补学校教育缺口。另一方面,要细化管理办法,杜绝违规培训。各地应根据“双减”要求,细化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办学各项条件,构建校外培训机构的长效治理机制,对现有校外培训机构实行常态治理、分类管理,不搞一刀切。还要严格监管各培训机构的实际办学行为,设置举报有奖等制度,严禁“地下”学科培训、“游击战”学科培训等行为。学校要做好对教师、学生、家长的监督宣传工作,积极帮助家长转变观念,理性看待校外培训。

    3.做好配套工作,健全相关服务制度体系

    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课后服务因材施教、作业设计提高质量,教学评价适应发展也至关重要。首先,课后服务要优化形式、创新内容,为学校教育改革服务。学校要以课后服务为载体,建立相关制度和规范,为学生打造拓展综合素质的路径,提供展示风采、发挥特长的平台,创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空间。教师组织课外活动时也需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展现自己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提供因材施教的课后服务。其次,作业设计方面,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升作业质量,教师必须增加作业的创新度和适宜度,探索 “计划—实施—反思”的作业改进闭环;
    教研组要加强教研,探讨“标准+”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学校要完善机制,加强作业统筹管理,共同推进作业设计,提高质量[8]。最后,健全评价体系,要将纵向的学习过程评价与横向的素质发展评价综合起来,做到注重过程、综合发展、探索增值、弱化结果的全面科学评价。简言之,在评价上要破除“唯分数”的结果导向评价,要将过程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与结果评价充分结合起来,同时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探索学生增值评价,并以合理的比例纳入评价体系之中。

    “双减”政策根本在于推动教育回归育人初心、促进学生健康自由成长以及减轻家长双重负担,旨在从价值观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着手构建一个新的教育生态。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既是贯彻新时期教育新理念的一项长期政治使命,也是一项开启基础教育整体变革的现实任务。因此,必须切实把握落实“双减”任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挑战与难点,从学校教育、校外培训、相关配套工作等各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并增强学校间优质资源的共享,做好对校外培训的治理工作和对“双减”政策相关配套制度的落实工作,让义务阶段教育回归理性,让学生和家长相信学校教育及其质量,同时学校、教师、家长、社会也要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义务教育良好生态。“双减”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之需,必须严格落实,迎难而上。

    猜你喜欢 双减育人政策 政策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政策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21年8期)2021-07-19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助企政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2020年2期)2020-03-08“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相关热词搜索: 难点 义务教育阶段 落实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