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创新——关系契约理论视角

    时间:2022-12-06 21:20:0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袁天荣,王 霞,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2.济南大学 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逐渐提升,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内涵式增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每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创新排名逐年上升,2020年排名第14位,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创新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微观实体企业是国家创新的主体力量,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而且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从而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保驾护航。因此,研究企业创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锁定企业创新水平提升路径,不仅具有学术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加快企业创新进程、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现实价值。

    创新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决策,董事会作为战略决策机构与公司治理核心,其内部运作机制必然对企业创新产生深远影响。社会学理论认为,任何群体决策都会受到层级的影响,该层级既可以是正式层级,也可以是非正式层级。董事会决策形式为会议决策,决策内容具有概要性和模糊性,难以通过正式协调机制进行有效引导,当内部出现矛盾分歧时,依靠正式层级进行协调的难度较大。在该制度环境下,非正式层级在董事会决策中将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是依据董事成员社会资本和声望地位所形成的隐性、非正式等级次序[1,2]。董事成员社会资本越丰富,为企业提供信息和资源的能力越强,以此为依托受到其他董事的尊重与认可程度就越高,从而处于较高层级。依据关系契约理论,基于信任和尊重建立起来的非正式制度关系更具监督与协调功能,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可以为董事会提供有序交流合作的隐性机制,增强董事会资源整合能力并提升沟通效率,以此提升董事会决策效率与监督效力。因此,从理论上看,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影响企业创新水平。

    目前,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边际贡献如下:第一,基于关系契约理论视角开展董事会结构与企业创新研究。现有研究大多将董事会内部成员看作影响力同质化个体,却忽视了董事会成员社会资本和社会声望带来的地位差异。本文基于董事成员间的社会资本和声望地位差异,研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将丰富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经济后果和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第二,突破董事会静态研究视角,基于董事会动态交互视角,揭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通过降低企业环境不确定性和抑制管理层短视,提升企业创新水平的作用机理。同时,验证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水平,为企业优化董事会结构、提高创新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与证据支持。第三,现有经济后果研究大多基于兼职数量指标与政治关联数量指标构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代理变量,本文将反映社会声望地位的媒体关注度指标纳入代理变量构建过程,可以更准确地对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加以衡量,使研究结论更加可靠。

    1.1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的经济后果

    近年来,有研究关注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在董事会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Magee&Galinsky[3]研究认为,在任一社会群体中,个体会自发对群体成员的能力和影响力进行理性判断,从而形成一致性预期。基于上述一致性预期,群体层面会形成一种非正式秩序,以此指导团队成员完成组织决策。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对企业重大战略问题作出集体决策[4]。《公司法》规定,董事会对企业议案进行表决时,要遵循一人一票的投票表决制,故董事会内部决策并不存在正式制度下的层级次序[5]。由于董事会成员所掌握的资源、对公司的贡献及个人特征差异,其成员在董事会群体中存在预期地位差异[6-7],进而产生非正式层级。He&Huang[1]首次明确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的定义,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是在董事会群体内部形成的隐性、非正式的层次结构,该结构可以促使董事会内部互动更加有序。

    现有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经济后果研究主要集中在董事会决策和企业行为两个方面。在董事会决策方面,武立东等(2018)研究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会降低董事会决策中的程序理性,进而增加政治行为;
    陈仕华和张瑞彬[2]基于预期地位理论,利用董事会投票表决数据研究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可以降低董事会成员提出异议的概率。在企业行为方面,张耀伟等[8]研究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正向影响企业绩效,而盈利压力、国有产权和股权集中在上述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王凯和常维[9]研究认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促进企业战略变革,业绩压力对上述过程起正向调节作用;
    Jebran等[10]研究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会增加股价崩盘风险,原因在于非正式层级带来的协调作用有助于企业隐藏“坏消息”;
    王晓亮和邓可斌[11]研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资本结构决策效率的影响发现,非正式层级越清晰,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快,偏离度越低;
    何瑛和马添翼[12]研究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通过约束管理层自利与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并购绩效;
    张耀伟等[13]认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是董事会成员间的冲突协调机制,能够调整董事会断层给投资效率带来的负向影响。

    1.2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创新

    基于董事会成员个体特征视角,陈险峰等[14]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非执行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非执行董事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同时非执行董事发挥的治理作用受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权力制约;
    林雁等(2019)研究发现,异地独董对企业创新具有负向影响,而董事会文化多样性程度越高,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就越显著,这是由于异地独董虽然带来了多样化信息,但也引入了董事冲突,从而削弱董事会对企业创新的监督效应;
    程新生和赵旸[15]研究发现,权威董事的专业性通过影响管理层激励的有效性提升企业创新活跃度,能够显著促进实质性创新,从而提升企业创新效率;
    李井林和阳镇[16]研究发现,女性董事占比越高,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越强,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能够抑制董事会性别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且这一状况在东部地区更显著;
    周建和李小青(2012)研究董事会成员背景对企业创新战略的影响发现,职能背景异质性对企业创新战略具有促进作用,董事会成员行业背景异质性与企业创新战略之间无显著关系。

    基于董事会整体特征视角,Tuggle等[17]认为,群体断裂带抑制群体成员沟通与协作,对创新具有负向影响;
    袁春生和李琛毅[18]基于断裂带理论研究董事断裂带对企业创新战略的影响发现,浅层次生理特征断裂带因阻碍信息交流而抑制创新战略实施,深层次任务相关断裂带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战略实施;
    牛建波和李维安(2020)基于上市公司问卷调查数据研究董事会程序理性与政治过程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发现相比于探索性创新,董事会决策程序理性和政治过程对企业开发性创新的影响更显著;
    周雪峰等[19]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发现,董事会网络位置会影响企业双元创新,网络中心度与企业探索式创新呈倒U型关系,与开发式创新呈正U型关系,且市场化进程在上述过程中发挥调节效应;
    顾海峰和卞雨晨[20]将董事会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相融合研究发现,董事会资本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
    李胜楠等[21]认为,董事会能力(专业能力、协同能力)越强,企业越倾向于制定综合型双元创新战略。

    1.3 文献述评

    学者们在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董事会特征与企业创新关系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借鉴。然而,现有相关文献关注董事会静态特征,忽视了董事成员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大多将董事会内部看作影响力同质化的个体而忽视了董事会成员之间的地位差异。由于董事成员之间存在社会资本和声望地位差异,在董事会内部由权威特征聚合而成的纵向整合机制能够引导董事会内部运作,可为董事会特征与企业创新研究提供新的动态视角。现有文献鲜少基于上述视角深入探讨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及机理。因此,本文基于关系契约理论,分析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更多理论贡献和经验支撑。

    2.1 关系契约理论

    关系契约理论指出,相比于正式制度安排,基于信任和尊重建立起来的非正式制度关系更容易产生监督与协调机制,更有利于维持长久、复杂的关系[22]。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是董事会特征的重要方面,可以反映董事成员声望地位的等级次序,是一种引导董事会内部运行的非正式机制。董事成员社会资源越丰富,从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的治理经验越多,能够为董事会提供的资源和信息越多,在董事会中拥有越高的地位[3],就越有能力作出正确的决策,使低位成员对其产生越强的期待和依赖,这种期待和依赖能够转换为信任与尊重[1]。根据该理论,社会资本嵌入组织管理并通过关系规则发挥作用的过程可称为关系治理,关系治理实质是一种协调机制,能够促进信息与资源共享[23]。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可通过关系治理发挥作用,具体关系规则可拆解为成员间的支持、团结与共享,表现为高层级董事和低层级董事之间的双向支持,既体现为低层级董事对高层级董事的配合,又体现为高层级董事对低层级董事好的提议“背书”[8]。因此,在董事会内部形成的隐性互动协调机制能够促使成员在有限时间内针对重要问题开展建设性对话,对董事会正式制度起补充作用,使董事会决策兼具民主与效率。同样地,当董事会内部出现矛盾分歧时,清晰的非正式层级有利于高层级董事基于个人权威进行协调整合,从而提高董事会运行效率。基于信任和尊重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有助于增进团结[24],团结产生于高层级和低层级董事双向支持的正强化,有利于增强董事会凝聚力,使其更好地完成团队任务。高层级董事为维持自身声望地位、回应低位董事的期待、获取更多认同感,会付出更多努力履行职责,低层级董事通过提供更好的建议、信息和资源赢得尊重与信任。共享是指董事会内部信息共享,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有助于在董事会内部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促进董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经验共享。

    综上所述,根据关系契约理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通过引入关系规则产生关系治理效应,可以为董事会提供有序交流合作的隐性机制,提升董事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和沟通效率,从而提升董事会运行效率。

    2.2 研究假设

    董事会是企业战略决策机构,既是企业创新的主导者和决策者,也是管理者责任履行的监督者,企业创新决策必然受到董事会特征的影响,而非正式层级作为董事会特征会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

    (1)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提高董事会决策效率,从而提升企业创新水平。董事会进行创新决策时,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决策内容为企业重大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短时间内作出有效决策;
    二是实行投票决议制度,没有设置正式程序和规则指导其决策。因此,非正式层级对董事会创新决策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一方面,基于契约关系理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通过引入关系治理对董事成员间的交流合作进行协调与引导。He&Huang[1]研究发现,依托非正式层级建立起来的等级秩序能够为董事会内部决策提供隐性程序和规则,如与谁交流、何时交流、如何交流等问题。这种基于信任与尊重建立起来的关系契约能够避免矛盾与冲突内耗,使群体内部交流更加顺畅,促使董事会在有限时间内关注重要问题,作出较好的创新决策。另一方面,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引入的关系契约能够引发董事对声誉的关注,高位董事为维护自身声誉会更好地履职,将自身信息优势转化为创新资源优势。社会资本丰富的高位董事能够从社会关系网络中接触到更多创新信息与资源,拥有前沿创新认知,进而能够作出正确的创新投资决策,降低创新失败风险。根据关系契约理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越清晰,关系规则发挥的作用越强,低层级董事给予高层级董事的支持就越多,进一步为创新战略实施提供保障。武立东等(2016)、陈仕华和张瑞彬[2]认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沟通秩序,避免无效矛盾与纷争,既有利于激励高位者维持层级地位,又有利于引导低位者积极配合,从而提升内部交流合作的有效性。综上,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保证董事会能够就创新投资决策展开深入有效的探讨,使得有价值的信息在董事会内部有序流动,提高董事会创新投资决策的有效性,降低创新不确定性风险,最终提升企业创新水平。

    (2)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强化董事会对管理者责任的监督效力,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创新是一种投入高、期限长、风险大的投资项目,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管理者存在短视行为,导致其具有较低的创新意愿,进而抑制企业创新,损害企业价值。而通过董事会行使监督职能可以缓解管理层第一类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制度安排。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强化董事会对管理者责任的监督效力,促进企业创新。根据关系契约理论,一方面,清晰的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通过一系列关系规则促使信息在董事会内部有效流动,不仅可以督促董事会在有限时间内作出有效的创新决策,而且通过降低信息沟通成本使董事会充分掌握管理者创新行为信息,从而提高董事会对管理者的监督能力。另一方面,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可以通过关系治理增强群体团结和凝聚力,有助于提升董事会的独立性,通过增加管理者与董事成员的合谋成本增强董事会监督意愿。若董事会层级较为模糊,董事会内部缺乏对成员间对抗与竞争、矛盾与分歧的协调者,则既不利于董事成员间的相互制衡,也不利于团队凝聚力培育[25],极易导致董事会被管理者“俘获”与“控制”,丧失董事会独立性,最终降低董事会监督效力。综上,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强化董事会对管理者的监督作用,减少管理者自利行为,增强管理者创新意愿,督促其积极创新,从而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基于关系契约理论,构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图1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创新关系理论模型Fig.1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ard informal hierarchy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H1: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越清晰,企业创新水平越高。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作用会受到股权结构的影响。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成员由股东投票推选,代表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当股权结构较分散时,董事成员的经历和认知差异较大,所代表的利益群体不同,因观点差异而产生内部分歧和意见冲突的可能性提升。再加上,股权结构分散,受大股东控制的影响较小,董事会独立性较强,更有可能充分发表专业意见。根据关系契约理论,清晰的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通过关系治理规则能够有效整合董事会内部意见,形成董事经验与信息内部分享机制,引导董事会有序交流,激发董事成员合作意愿,进而提升决策参与度与董事会凝聚力,最终提升决策效率。因此,在股权较为分散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显著。当股权较为集中时,大股东可以利用投票权安排更多代表其利益的董事,董事会决策很大程度上代表大股东的诉求,董事会独立性受到干预,成为大股东的代言人。因此,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中,董事会受制于大股东,虽然可以减少董事会冲突和异议,但却是通过抑制董事会多元化意见表达的负面结果。在上述情境中,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难以发挥作用。综上所述,股权集中度负向调节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当股权集中度较高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创新水平的正相关关系会被削弱。

    CEO是企业最高管理者,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作用同样会受到CEO所在层级的影响。当CEO位居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最高位时,很可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干预董事会决策,董事会被CEO所代表的管理层所“俘获”,导致代理问题严重。此时,董事会很难有效发挥治理作用,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会受到显著限制。进一步地,CEO处于非正式层级最高位时,代表CEO在董事会具有最高地位和权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非正式制度干预董事会决策,非正式层级的关系治理很难发挥作用,进而影响董事会对CEO监督职能的履行,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被削弱。相反,当CEO未处于非正式层级最高位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可以正常发挥作用,能够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抑制管理层在企业创新方面的代理问题,从而提升企业创新水平。综上所述,CEO处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最高位时,能够负向调节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CEO位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最高位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创新水平的正相关关系会被削弱。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并对初始样本进行如下处理:①鉴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较为特殊,将金融业上市公司从样本中剔除;
    ②鉴于“特别处理”的公司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剔除ST和*ST公司样本;
    ③删除每个变量的缺失值;
    ④为过滤掉异常值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对观测值进行上下1%的Winsorize处理。进行以上处理后,得到20 799个观测值。相关数据均来源于CSMAR、Wind、Resset数据库及证券交易网站。

    3.2 变量选取

    (1)企业创新(INNO)。借鉴孟庆斌等(2019)的研究方法,选用专利申请数量(APPLY)和专利授权数量(GRANT)两种指标衡量企业创新水平。专利申请数量能够准确反映创新年份,而专利授权数量存在一定的滞后期。相比于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得到国家机构权威认证,更能准确反映企业创新质量,故本文同时选用上述两种指标。

    (2)董事会非正式层级(GINI)。借鉴陈仕华等[2]的研究方法,采用基于董事成员相对地位确定的等级排序程度衡量非正式层级。首先,选择以下3种基础测量指标:①董事成员兼职数量,对兼职数量进行对数化处理;
    ②董事成员政治关联,具有中央政府政治关联取值为2,地方政府政治关联取值为1,其它取值为0;
    ③董事成员媒体关注度,选取中国证券报、中国经营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新闻报道等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媒体,统计董事正面和负面报道数量并进行对数化处理。其次,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以上3个基础测量指标进行合成以获得董事会地位指标。最后,借鉴武立东等(2016)的研究方法,使用基尼系数测量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具体计算如模型(1)所示。

    (1)

    (3)控制变量。参照朱冰等(2018)的研究成果,选取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比例、总资产利润率、现金持有、高管薪酬、高管持股作为控制变量,同时控制行业和年度效应。变量定义与说明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与说明Tab.1 Variable definitions and description

    3.3 模型设计

    为验证H1,构建以企业创新(INNO)为因变量,以董事会非正式层级(GINI)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INNOi,t=α0+α1GINIi,t+∑Controls+∑IND+∑YEAR+εi,t

    (2)

    为验证H2,构建股权集中度和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交乘项(SHARE1×GINI)与企业创新(INNO)关系模型如下:

    INNOi,t=α0+α1GINIi,t+α2SHARE1i,t+α3GINIi,t×SHARE1i,t+∑Controls+∑IND+∑YEAR+εi,t

    (3)

    为验证H3,构建CEO层级高位和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交乘项(CEOR×GINI)与企业创新(INNO)关系模型如下:

    INNOi,t=α0+α1GINIi,t+α2CEORi,t+α3GINIi,t×CEORi,t+∑Controls+∑IND+∑YEAR+εi,t

    (4)

    其中,α0为常数项,α1-α3为回归系数,Controls为控制变量,同表1中的控制变量,IND是行业虚拟变量,YEAR为年度虚拟变量,εi,t是误差项,i代表企业,t代表年度。

    4.1 描述性统计

    主要变量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申请专利数量和授权专利数量的均值分别为1.461、1.299,最小值均为0,最大值分别为6.028和5.805,说明上市公司间的创新水平存在差距。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和0.546,均值、中位数分别为0.224和0.230,表明不同公司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存在差异,但样本不存在显著偏移问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值为34.967%,最小值为8.770%,最大值为74.960%。CEO层级高位均值为0.324,中位数为0,表明有32.4%的样本公司CEO处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的最高位。其它变量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此外,变量相关性检验系数均低于0.5,且VIF值均小于5,表明变量间不存在明显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Tab.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4.2 回归结果分析

    为验证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股权集中度、CEO层级高位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第(1)列是模型(2)的回归结果。当以专利申请数量(APPLY)作为创新水平代理变量时,非正式层级系数为0.232且在1%的置信水平显著(P<0.01),当以专利授权数量(GRANT)衡量创新水平时,非正式层级系数为0.261并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P<0.01),表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同时,说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越高,董事会运行质量越高,越能促进企业创新决策效率提升,进而对管理层产生有效监督,从而有利于企业创新水平提升。由此,H1得到样本数据支持。

    表3 模型回归结果Tab.3 Model regression results

    表3第(2)列是对模型(3)的回归结果。当以专利申请数量(APPLY)作为创新水平代理变量时,股权集中度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交乘项(GINI×SHARE1)系数为-0.010,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P<0.1),当以专利授权数量(GRANT)衡量创新水平时,交乘项(GINI×SHARE1)系数为-0.009,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P<0.1),表明股权集中度越高,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程度越低。结果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通过关系治理规则发挥的作用越小,其对董事决策效率的积极作用降低,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效应削减,即股权集中度在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由此,H2得到验证。

    表3第(3)列是模型(4)的回归结果。当以专利申请数量(APPLY)作为创新水平代理变量时,CEO层级高位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交乘项(GINI×CEOR)系数为-0.469,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P<0.01),当以专利授权数量(GRANT)衡量创新水平时,交乘项(GINI×CEOR)系数为-0.498,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P<0.01),表明CEO处于非正式层级最高位时,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创新水平之间的敏感度变低。结果说明,当CEO处于层级高位时,管理层通过非正式层级对董事会施加影响,不利于董事会发挥管理监督职能,进而抑制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决策效率的提升作用,即CEO处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高位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创新水平的正相关关系被削弱。由此,H3得到验证。

    4.3 稳健性检验

    4.3.1 倾向得分匹配(PSM)

    为控制自我选择导致的潜在内生性问题,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稳健性检验。首先,借鉴何瑛和马添翼[12]的研究方法,以分行业分年度计算的董事会非正式层级(GINI)中位数为标准,分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高(处理组)和非正式层级清晰度低(控制组)组,采用1∶1无放回的最近邻匹配方法对匹配后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下:当以APPLY衡量企业创新水平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GINI)系数为0.247,T值为3.318,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P<0.01);
    当以GRANT衡量企业创新水平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GINI)的系数为0.262,T值为3.780,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P<0.01)。上述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研究结论。

    4.3.2 更换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代理变量

    更换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代理变量进行重复检验。由于独立董事兼职具有特殊性,现将独立董事纳入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指标重新进行回归分析。主要回归结果如下:当以APPLY衡量企业创新水平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GINI)系数为0.094,T值为1.685,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P<0.1);
    当以GRANT衡量企业创新水平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GINI)系数为0.160,T值为3.095,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P<0.01)。上述结果表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支持本文研究结论。

    4.3.3 更换企业创新代理变量

    更换企业创新代理变量进行重复检验。将企业创新代理变量取滞后一期即(t+1)期,重新进行回归,主要回归结果如下:当以APPLY(t+1期)衡量企业创新水平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GINI)系数为0.388,T值为4.926,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P<0.01),当以GRANT(t+1期)衡量企业创新水平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GINI)系数为0.325,T值为4.348,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P<0.01)。上述结果表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水平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支持本文研究结论。

    以上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结论具有稳健性。

    5.1 机制检验

    从企业所处环境角度看,环境不确定性是影响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大量研究均证实了这一点,环境不确定性会加大企业创新风险,抑制研发创新[26]。创新是高风险的资源配置项目,当所处经营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创新风险加大,不利于企业创新投入。根据资源依赖理论,董事会是将企业外界环境依赖和资源获取成本最小化的机制安排。董事会可以通过提供稀缺资源获取渠道、优质信息来源通道降低环境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获益。

    根据关系契约理论,清晰的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提高董事会决策效率,位于高层级的董事能够接触到更多资源和讯息,并通过非正式层级形成的协调机制在董事会内部有序共享,促进资源整合,提高董事会复杂局面应对能力,降低企业经营环境风险和不确定性。当企业不确定性风险降低时,其创新意愿增强,创新失败风险降低,从而促进其创新水平提升。因此,本文认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可以通过降低环境不确定性提升创新水平,即通过信息资源整合机制影响企业创新。

    为对该机制进行验证,借鉴申慧慧[27]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构建以下模型计算环境不确定性:

    Sale=β0+β1Year+ε

    (5)

    其中,Sale为销售收入,Year是年份。利用以上模型计算出正常销售收入,以模型残差衡量非正常销售收入,采用过去5年非正常销售收入的标准差除以年销售额的均值即为环境不确定性(EU)。

    借鉴温忠麟(2004)的中介效应模型,将环境不确定性(EU)代入进行中介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第(2)列中非正式层级系数为-0.007,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P<0.01),说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环境不确定性;
    第(3)列中,环境不确定性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P<0.01),分别为-4.054和-3.672,说明环境不确定性能够降低企业创新水平,而非正式层级系数仍然显著为正但小于第(1)列中的系数,表明环境不确定性在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实证结果验证了该路径的存在。

    表4 环境不确定性机制检验结果Tab.4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mechanism test results

    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看,企业创新水平主要受管理层短视的代理问题影响。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长期项目,管理层短视不利于企业创新。根据关系契约理论,清晰的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提升董事会的团结程度和凝聚力水平,进而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以及对管理者责任的监督效力,缓解管理层代理冲突,减少管理层短视。因此,本文认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通过减少管理层短视提升创新水平,即通过管理者监督机制影响企业创新。

    为验证该机制的存在性,借鉴虞义华等[28]的研究,选取股票换手率作为管理层短视(MM)的代理变量,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首先,验证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如表5第(1)列所示;
    其次,验证非正式层级对管理层短视的影响,如第(2)列所示;
    最后,验证非正式层级与管理层短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如第(3)列所示。

    在表5第(2)列中,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系数在1%的水平上(P<0.01)显著,为-0.510,表明非正式层级能够减少管理层短视;
    在第(3)列中,管理层短视系数分别为-0.032和-0.029,在1%的水平上(P<0.01)显著,表明管理层短视会显著降低企业创新水平,而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系数仍显著为正,但相比于第(1)列均有所降低,表明管理层短视在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验证了该路径的存在。

    表5 管理层短视机制检验结果Tab.5 Management myopia mechanism test results

    5.2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创新类型

    为更加详细地考察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将企业创新划分为策略性创新和实质性创新,参考黎文靖和郑曼妮[29]的研究成果,将实质性创新定义为有发明专利申请或授予,将策略性创新定义为有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或授予。为考察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上述两种创新类型的影响,构建以下Probit模型:

    Probit[P(INNO_Di,t=1)]=α0+α1GINIi,t+∑Controls+∑IND+∑YEAR+εi,t

    (6)

    其中,INNO_D表示策略性创新与实质性创新的虚拟变量。策略性创新的虚拟变量分别采用是否有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UD_APPLY)或授权(UD_GRANT)表示,有则取值为1,无则取值为0;
    实质性创新的虚拟变量分别采用是否有发明专利申请(I_APPLY)或授权(I_GRANT)表示,有则取值为1,无则取值为0。

    对Probit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表6第(1)列是对企业策略性创新的Probit回归结果,董事会非正式层级(GINI)回归系数分别为0.046和0.123,且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表6第(2)列是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Probit回归结果,董事会非正式层级(GINI)回归系数分别为0.152和0.214,分别在10%(P<0.1)和1%(P<0.01)的水平上显著。回归结果说明,相比于策略性创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概率,进一步为本研究假设提供经验证据。

    5.3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价值

    清晰的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提升董事会决策效率和监督效力,从而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水平。较高的企业创新水平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获取竞争优势,最终提升企业价值。因此,本文就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检验。借鉴邵帅和吕长江(2019)的研究成果,采用托宾Q比率(股权市场价值与负债账面价值之和除以总资产账面价值,TBQ)衡量企业价值,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第(3)列所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P<0.01)为正,说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价值。

    表6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创新类型、企业价值Tab.6 Board informal hierarchy and the types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value

    6.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全样本数据,实证研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创新水平的关系。现有研究大多基于董事会中观层面展开,较少探讨董事成员之间基于声望地位产生的关系治理因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以关系契约理论为基础,系统考察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结论:

    (1)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可以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企业创新决策受董事会内部运作机制的影响,非正式层级可以为董事会信息交流提供隐性秩序,降低信息沟通成本,有利于整合董事会内部资源,提升董事会运行质量,使其更好地进行创新决策并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降低管理层在创新中的代理冲突水平,从而对企业创新产生正向影响。

    (2)股权集中度、CEO位于非正式层级最高位对二者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当股权集中度较高时,董事会内部多元化意见减少,非正式层级作为差异整合机制,对创新决策的作用有限。当CEO位于层级最高位时,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效力减弱,管理层代理问题凸显,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减弱。

    (3)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通过降低企业环境不确定性和抑制管理层短视两条路径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一方面,创新作为高风险投资,当企业面临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时,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降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通过沟通交流可以有效掌握更多决策信息,降低企业环境不确定性,从而提升创新水平。另一方面,管理层短视的代理问题会削弱企业创新意愿,非正式层级可以增强董事会对管理者责任的监督效力,抑制管理层短视,从而促进创新。

    (4)相比于策略性创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实施概率,进一步说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提升企业创新质量。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通过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显著增加企业价值。

    6.2 研究启示

    (1)正确认识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在董事会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引入关系治理机制,为董事会内部交流与合作提供隐性秩序,为董事会正常运行提供支持。应正视董事会群体中的非正式层级,重视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潜在影响。企业在董事会内部可引入影响力大的董事,培育个人地位与权威具有差异化的董事会团队,在董事会内部形成非正式层级,提升董事会决策效率和治理效力,从而促进企业创新。

    (2)关注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的微观结构,构建合理的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非正式层级的微观结构会影响非正式层级作用的发挥,本研究发现,当CEO处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最高位时,会给企业创新带来不利影响,难以有效抑制管理层的代理问题。因此,为尽可能发挥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应优化非正式层级微观结构,构建合理的董事会非正式层级。

    (3)合理运用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抑制管理层短视与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当管理层短视的代理冲突较为严重且所处环境不确定性的水平较高时,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降低,为缓解管理层短视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企业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丰富的高声望董事,适当提升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利用董事会非正式制度带来的治理效力和决策优势取得更高的创新水平,从而提升企业价值。

    猜你喜欢 层级董事董事会 独立董事制度、公司治理与国有企业治理文化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9期)2022-10-25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中国机械工程(2022年18期)2022-10-08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3期)2022-05-10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中华养生保健(2021年18期)2021-02-13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廉政瞭望(2019年5期)2019-06-10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与改进建议财讯(2018年22期)2018-05-14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财会学习(2018年11期)2018-04-282014—2016贵州英语学考、高考学生认知水平分析学习导刊(2017年8期)2017-11-02拉赞助吐鲁番(2011年3期)2011-08-15
    相关热词搜索: 层级 契约 董事会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