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战略思路

    时间:2022-12-04 13:40: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 文/姚 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进行了清晰界定,主要建设目标是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使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逐渐向新型化方向发展,这样做的好处便是使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与城乡发展做到良好互动与有机协调,进而更好地使我国的区域发展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当然,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是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蕴含着科学而严谨的顶层设计理念。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告诉人们,要以运动和变化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全方位的视角纵览,进而在治国理政等政策方面做到披荆斩棘,无往而不胜。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合理空间布局兼顾了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现状,同时又对出现的具体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完全契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工作条件与生活环境等状况有没有得到相应改善等层面。对于我国的具体国情而言,由于人口众多,发展单一的超大型城市集群并不适宜;
    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一座超大型城市的封闭势必会对当地的医疗条件、生活物资运输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走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调整的路子,将会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这就显示出了创建更多的新型城镇的现实意义所在。新型城镇化是为了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能使人们足不出镇便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使人们在家门口便可以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从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的城镇化率总体高于中部,而中部又略强于西部,这种不均衡状态的出现源于历史层面的政策支持,亦与当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资源配置等条件息息相关。控制开发东部的城镇化率将会注重人均的资源占有量;
    合理开发中部的城镇化率将会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大众直接受益;
    大力提升西部的城镇化率将会对东部与中部的人员流动起到一定的吸引和促进作用,从而使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资源利用率方面做到科学布局与高效运作。

    生态环境的良好治理将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新的生命力,可以反向促进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过度的资源开发将会对资源环境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而构建城镇化空间的合理布局与配置,将会约束无序开发以及各种政策漏洞进行及时而科学的修正,直接目的就是使各种资源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运行,并营造生机盎然的社会发展局面,对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合理开发以及新型城镇化空间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坚持以人为本,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之路是绿色发展之路,区别于以往的资源无序开发等破坏路径,取而代之的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其目的是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使其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照应。所以说,新型城镇化是一条崭新之路,区别于以往的政策和资源开路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红利的释放下,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秉持的均衡与科学化发展对待。

    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助推特色小镇的蓬勃发展。2016年7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多个部门共同下发了重要文件——《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目的是了先期做好特色城镇的培育工作。一个月后,该部门又发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标志着该工作进入到实质运行阶段。同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在随后的工作推动下,又公布了中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上述系列政策的出台,可以从侧面看出新型城镇化发展已经从政策层面走向实质运营层面,并有力地促使全国各地兴起了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情和高潮。“与大城市中心区相比,特色小(城)镇同样处在网络化的交通体系之中,没有大城市中心区的雾霾和拥堵,却具有更低的土地成本和更亲近自然的生态环境,对于初创期的创新型产业,是很有吸引力的区位选择。”总的来看,特色城镇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带动周围的村民就业,还可以带动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各具特色的小镇建设亦是一张张靓丽的名片,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文化与精神上的养料。总之,中国新型城镇化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中国城乡的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

    2.1 县级地方政府追求的“短、平、快”现象

    随着新型城镇化在全国各地的建设狂潮中,一些县级政府出现了为了追求速度而出现了一些不要质量的“短、平、快”之路。“短”就是短视,“平”即一刀切,“快”则是一窝蜂。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个别地方政府没有正确地审视自身形势,往往会为了出政绩而出现违背科学的做法,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一味突出城关镇政府的立场,通过规划和土地指标分配限制其他乡镇的发展,将城关镇的人口规模尽可能做大,抬高城关镇的房价,还可能采取拆并学校、强化学区房等措施激发农民进城的诉求”。当然,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还与缺乏有效的科学监管有关;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外,还应该从思想观念上武装县级领导层的大脑,使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能真切领悟到科学发展与绿色发展的内核,进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2 全国各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由于全国各地区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现象,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和负面现象;
    基于此,应该给予重视而不是逃避。“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各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以及省域内部城镇化水平差距过大,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严重失衡,从长远看会引发一系列经济与社会问题,从而影响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存在,这就容易导致东部的城镇在经济规模上要明显强于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城镇发展;
    面对这一问题的突显,需要国家财政部门对中西部经济不太发达的新型城镇化培育示范镇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使其有资金进行全方位的支出与供给,进而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上走的更远。政策的出台一定要与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相契合,要真正体现基层百姓的需求。此外,在全国各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新城镇化发展理念的提出,将会以宏阔的视野向世人展现未来中国城镇化的高效空间布局,具有极强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2.3 矿产资源和人口数量分布不均衡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资源的合理配置。环顾全国各地区历史上的经济发展状况便会发现,传统视野下的矿产资源和人口数量分布不均衡都会直接影响当地城镇化的长远发展。一般来说,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均势必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直接的冲击,而人口资源的匮乏带来的则是间接的负面影响。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一些地区可以快速运输一定的外来矿产资源,但缺乏矿产资源的地方往往又是那些人口匮乏的区域;
    人口数量的减少也会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带来相应影响。此外,一些地区人口数量的减少也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例如东北地区的酷寒以及西部地区的荒凉多山,都可以视为人口数量少的原因所在。一些高原和丘陵地带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补给线,虽然一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不能实现快捷运输,进而导致发展落后。当然,我国北方还有大量的沙漠和丘陵地带,由于缺水以及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保持既有的原始发展水平。由此可见,矿产资源和人口数量的不均衡,必定会影响到相应的社会发展。

    3.1 教育资源引领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调整

    教育资源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快慢的衡量砝码,还对这一地区的顶层设计产生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之路牵涉到人口与产业的集聚,而如何使其产生均衡发展的效应外显,其中的教育元素便承担了把控关键性位置的智慧所在。“教育空间布局的调整优化,要适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并积极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优化城镇内部的教育布局结构,也要优化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布局结构,使学校布点更加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更利于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教育的发展进步将会直接对人的认知产生影响力,而人的知识储备与更新又会通过思维碰撞的模式去假存真。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还可以稳定更多的人群来此处定居和生活,以至于提升消费能力、稳定高学历群体、扩大消费需求等层面都会得到相应改善。需要指出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优化教育空间布局,而教育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还要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发展需要而设立;
    两者相辅相成,在各自的领域实现资源和实力的最大化呈现。

    3.2 需要走区域协调发展的互补之路

    受自然环境与矿产资源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上面对着许多不可控的资源匮乏现象,这就需要各个地区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各领域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征程中,除了有科学高效的人力投入外,资金的强有力支持往往占据着重要位置。由于东部地区的商业发达,相应的新型城镇建设拥有大量的资金来源渠道,而中部和西部在这一方面就略显单薄。从自然资源以及矿产资源来看,中部与西部地区则较东部丰富,这也说明了上海等大型工业城市往往会从中部或者西部地区运回大量的矿产资源进行加工创造。由此可见,为了使全国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得到均衡发展,势必需要各地区之间进行互补发展。

    3.3 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方向指引,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亦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十四五’期间,伴随着更多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落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获得更多动能。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城镇已成为承载人口和经济的主要平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优化国土空间的关键之举,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我国当下社会中的低收入人群还有很多,如何使他们走上富裕之路将会是考验当地政府政治智慧的关键一环;
    所以说,走新型城镇化之路可以使当地人们不用外出打工便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是基于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期盼所体现出来的政策指引与战略目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空间布局优化调整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空间布局优化配置将直接影响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奔小康的远景目标,原因在于只有从宏观视角把握其内涵,才是真正从实际出发,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在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上,人们要正视出现的相应问题:县级地方政府追求的“短、平、快”现象,将直接影响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有时候过度追求速度,势必会影响人际间的公平;
    全国各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现象的产生,将会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矿产资源和人口数量分布不均衡,亦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清晰的角度去审视顶层设计中的优化配置。从新型城镇化路径分析和探究的角度来看,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将会有效引领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调整;
    此外,走区域协调发展的互补之路,也是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益补充;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更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配置走向成功的必胜法宝。

    猜你喜欢 空间布局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9期)2022-05-17浅谈通信基础设施(传输部分)空间布局规划科技信息·学术版(2022年8期)2022-02-2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20期)2021-11-20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保障房建设更快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中国文化遗产(2016年5期)2016-12-14自然与建筑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10期)2016-12-12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农家书屋(2016年9期)2016-05-14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城镇化 思路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