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健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价值意蕴、基本遵循和策略路径

    时间:2022-11-05 12:05: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张博卡 何秋燕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如果党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群众的支持,从根本上失去先进性,以致最终失去执政资格。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新时代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制度化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作风建设全过程的必然要求。当前,“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交织,‘四风’成为腐败滋长的温床”,必须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决整治脱离群众的“四风”问题,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指通过一系列具体制度的规范、指引、调节功能,调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积极性,规范直接联系群众的程序,推动直接联系群众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有效应对风险挑战,保持长期执政,必须健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的刚性防范脱离群众的风险。

    1.实现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的中国共产党,有别于以资本最大化为逻辑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过去“打土豪,分田地”“赶走日本侵略者”“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是为人民;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是为人民;
    今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 是为人民。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如一。在市场由基础性作用向决定性作用转变的过程中,“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于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健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正是为了防范这一风险,正是中国共产党倾听民声、传达民意、回应民求、实现民需的重要制度安排。通过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输入”到党的工作安排中,经过党员干部、党组织“输出”的解决方案,带领群众解决问题。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从“输入”和“输出”两端保证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保证为人民谋幸福“永远在路上”。

    2.实现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制度化的内在要求。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党派的显著标志。过去依靠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靠整风、整党、反对形形色色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现在我们靠推进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保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更大的成就。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实现,需要借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这个载体。特别是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网格员”的作风对健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至关重要,他们是落实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基层党支部在组织上的稳定性可以应对群众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基层党支部的监督作用可以督促党员“网格员”密切联系群众,而党组织的稳定性和监督作用需要制度的刚性作支撑和保证。没有制度的约束,党员“网格员”联系群众的作风就会出现盲目、敷衍、疲沓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突破口,打虎、拍蝇、猎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出台《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纠正党内存在的脱离群众的工作方法,就是为了将党的制度建设贯穿于作风建设全过程,从制度上防范脱离群众的风险,使党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有效抓手。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一切决议、决定的执行都要走群众路线,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我们党探索出的践行群众路线的一种科学形式。从联系方式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直接联系占据的分量更重;
    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全国性执政党,间接联系占据的比重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存在间接式联系,也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乃至新时代不存在直接式联系。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局部执政阶段,建立苏维埃政权、边区政府等都是间接联系群众的表现。而在后几个时期,坚持调查研究、蹲点、建立联系点等则是直接式联系的表现。从部门层面看,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体部门的事情;
    不单是纪委监委处理影响党群关系案件的问题,也不单是组织部门教育党员的问题,而是每个部门围绕中心工作、落实任务安排的有效途径。

    遵循性是实现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的基本要求。不同的遵循规范会产出不同的制度要素。遵循科学规范将使制度的建构保持在科学的轨道上,将使制度的执行保持在求实的路径上。

    1.要明确联系的对象及其内涵的动态性。一方面,直接联系的对象是“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物”。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以资本为逻辑、以赢得选举为目的的间歇性联系,完全是一种虚假的联系,选举期间给予群众的承诺,往往在上台后不能兑现。而中国共产党的直接联系制度从制度设计到制度执行始终围绕着“现实的人” 来展开,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群众的利益,制度设计的过程坚持“从群众中来”,汲取群众智慧,反映群众需求,制度的执行坚持“到群众中去”,真正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另一方面,直接联系的对象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过程,具有动态性。比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游击队员“只包括工人、农民的成分”;
    而到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游击队员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但也包括各阶层中的抗日分子,党通过与不同成分群众的直接联系,壮大党的游击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党领导下的游击战争本质上就是一种直接联系群众式的群众运动。当下,直接联系群众的对象主要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此外,要把握住群众需求的多层、多样、差异化特性,注重对群众多元利益的尊重、表达和满足。

    2.要明确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定位。对本质的不同界定会产生不同的建构逻辑。若将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单独界定为一种“作风”,就会降低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制度”含量,使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不能够有效发挥;
    若将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单独界定为党的制度建设的一部分,就会造成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相抵牾,使其在逻辑上不能自洽。最佳的方法应是将其界定为党内的一项法规,这样既突出了“制度”含量,也不会造成逻辑上与作风建设上相冲突的情形,又呈现了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对党群关系新发展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看,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党内法规定位应该是党的制度建设贯穿于作风建设全过程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而在实践上,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时就明确提出“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的要求,2014 年印发的《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 更是将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作为一项党内法规来部署,这些实际动作为明确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党内法规定位提供了实践依据。

    3.要明确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考核机制。一是制定落实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和责任清单,明确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明确考核的内容、时限、方式。二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将贯彻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情况纳入党员干部考核清单,选拔任用贯彻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有方法、出实效、见实绩的党员干部,制定惩处未完成、完成得不好责任清单的方式方法,提升纪律保障作用。三是健全督促执行机制。有了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并不等于万事大吉,还要靠党员干部的制度执行能力。如果不执行,制度就会成为摆设。要健全定期检查机制,鼓励采取领导干部口头告知、书面督促、身边党员提醒、短信通知等形式,督促党员干部切实有效贯彻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4.要明确健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面临的突出问题。突出问题是问题链条上勾连甚深的关键性问题。解决了突出问题,其他一般性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同群众生活在一起、干在一起,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相对好做,同群众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在全国执政以后,党的地位的变化,使我们做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条件更好了,但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不愿、不会、不能自觉地去做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相比革命战争年代,现在直接联系群众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直接联系群众的难度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有的党员干部忘记了初心,作决策是“拍脑袋”式的,直接同群众接触并了解群众意见的情况少见了;
    有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是“造假式”的、“安排式”的、“作秀式”的,工作方法粗糙,扭曲了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内涵。如此,就听不到群众的大实话、真心话,作出的决策就远离群众生活,形成的决议文件就不能真切地反映群众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的严峻现实,“党中央决定雷厉风行抓作风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这里”。总之,要遵循问题导向,弄清楚问题的成因、类型和解决次序,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抓手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

    直接联系群众是一项理论和实际贴合性很强的实践性活动。当前,仍然存在着围绕中心工作、业务工作贯彻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不够细致、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直接联系的对象不具广泛代表性、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急需从围绕中心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制度体系等方面加码加力。

    1.大政方针的制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都要经过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大政方针在治国理政中处于统领地位。其科学性有赖于意识活动的计划性和创造性,而计划性和创造性产生于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因此,在大政方针的制定、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的全过程中,都需要有群众智慧的介入,都需要经过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部署不走偏。要借助各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各有关方面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网络征求意见等形式,直接听取群言群声、汲取群众智慧,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

    2.各地方各部门各方面中心业务的贯彻都要经过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各地方各部门各方面是贯彻党的大政方针、传达民情民声、直接服务群众的 “要害部位”,都有各自特殊的业务,但业务的完成不只是靠党员干部,还要靠群众自己动手。“离开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离开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任何少数人的领导都不会是正确的、有效的和巩固的。”比如,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教育部门建立的教育对口帮扶机制,将贫困家庭、贫困户、贫困学生的教育需求与教育部门内设的相关职能部门对接起来,既建立了与贫困群众的直接联系,又通过贫困群众的努力使部门业务工作的完成出了实效、见了实绩。

    3.以党中央带动全党、以领导干部带动全体党员、以老干部带动新干部都去做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一方面,“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因此,必须发挥党中央的中枢和大脑作用,以党中央的示范,引领各级党组织都去做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正是循着这样的逻辑,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各位同志分别建立各自的省级、县级联系点,全程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发挥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制度执行能力的培养,以领导干部践行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效,以老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好作风、好方法帮助新干部做好直接联系群众的工作,推动全体党员都去做直接联系群众的工作。

    4.健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内容体系。“内容为王”不仅是传媒行业的金科玉律,也是健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不二法则。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内容体系主要由调查研究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基层挂职任职制度、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与干部群众谈心制度、征集群众意见制度、党员承诺践诺制度、市县党代会代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下访制度、基层办公制度等构成。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大发展的大环境下,应围绕技术赋能拓展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内容体系,比如,建立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健全群众网上意见收集处置机制、创新“互联网+联系群众”的具体载体和平台等。

    5.健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运行体系。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运行既是各项具体制度要素间内在耦合、协同相成的过程,也是运行主体、运行对象、运行环境相适恰的过程。既要总结各要素运行流程、运行程序、运行规范的经验,又要依照法治化程序搭建运行主体、运行对象、运行环境平稳、有序、高效的保障机制,提升运行主体的科学执行能力,尊重运行对象的运行规律,营造有利于运行的氛围环境,推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在运行上成势、高效、科学。

    猜你喜欢 作风党员干部群众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北京支部生活(2022年4期)2022-05-25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上海人大月刊(2022年4期)2022-04-14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廉政文化研究(2019年6期)2019-03-27“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杂文月刊(选刊版)(2018年9期)2018-05-14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意林·少年版(2017年7期)2017-05-08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延河(2016年6期)2016-08-04作风建设要“攻坚战”与“持久战”统一党的生活(黑龙江)(2014年12期)2014-12-15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党的生活(黑龙江)(2014年12期)2014-12-15作风建设贵在“抓到位”党的生活(黑龙江)(2014年12期)2014-12-15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7期)2008-12-19
    相关热词搜索: 意蕴 路径 健全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