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路径选择【完整版】

    时间:2022-10-05 10:25: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路径选择【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路径选择【完整版】

    “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路径选择5篇

    第1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路径选择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1]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 

    用    处: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国际形势

    特点:世界多极化等倡    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目录

    1 提出背景

    2 理念内涵

    ▪ 国际权力观

    ▪ 共同利益观

    ▪ 可持续发展观

    ▪ 全球治理观

    3 各方观点

    提出背景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2] 

    理念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国际权力观

    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为争夺国际权力发生了数不清的战争与冲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技术、信息、人员跨国流动,国家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一国经济目标能否实现与别国的经济波动有重大关联。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形成了一种利益纽带,要实现自身利益就必须维护这种纽带,即现存的国际秩序。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未必要像过去那样通过战争等极端手段来实现,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各国可以通过国际体系和机制来维持、规范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维护共同利益。

    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共识。国际社会发生的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事件,使相互依存现象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发生的危机通过全球化机制的传导,可以迅速波及全球,危及国际社会整体。面对这些危机,国际社会只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把握其宏观经济政策以帮助东盟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出现,都是国家之间在相互依存中通过国际机制建设应对国际危机的例证。可以设想,如果国家之间互不合作、以邻为壑、危机外嫁,这些危机完全可能像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危机一样,引发冲突甚至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灾难。[2] 

    共同利益观

    “共同利益”的概念并非从来就有。欧洲君主制时期,国家利益就是君主个人或家族的利益。进入20世纪,国际社会的利益关系曾被描述为一种排他的零和关系,因此利益争夺引发战争是无法避免的。

    经济全球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瞬间万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传导机制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中断。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则饥民将大规模涌向别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为难民潮的流动提供了可能,而人道理念的进步又使拒难民于国门之外面临很大道义压力。互联网把各国空前紧密地连在一起,在世界任何一点发动网络攻击,看似无声无息,但给对象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失却有可能不亚于一场战争。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融化、降水失调、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不仅给小岛国带来灭顶之灾,也将给世界数十个沿海发达城市造成极大危害。资源能源短缺涉及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环境污染导致怪病多发并跨境流行。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国家要想自己发展,必须让别人发展;
    要想自己安全,必须让别人安全;
    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须让别人活得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共同利益也有了新的认识。既然人类已经处在“地球村”中,那么各国公民同时也就是地球公民,全球的利益同时也就是自己的利益,一个国家采取有利于全球利益的举措,也就同时服务了自身利益。

    [2] 

    可持续发展观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接踵而至的环境污染和极端事故也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酸雾事件、20世纪50年代日本水俣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件等恶性环境污染事件,均造成大面积污染和大量民众伤病死亡。这些事故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1972年,以研究环境和发展问题著称的“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报告,提出“若世界按照现在的人口和经济增长以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趋势继续发展下去,那么我们这个星球迟早将达到极限进而崩溃”,引起国际社会极大争论。同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研讨会,会上首次有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进行专题研究。该委员会1987年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正式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文件,被称为《地球宪章》。2002年,联合国又在南非召开“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2012年,各国首脑再次聚会里约热内卢,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峰会,重申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探讨在此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发表了《我们憧憬的未来》成果文件。

    中国从斯德哥尔摩会议开始就参加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历次重要国际会议,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制度建设、发展援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1994年中国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1996年,可持续发展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之一。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里约峰会上指出,中国过去3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贫困人口减少2亿多,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
    中国用占全球不到10%的耕地和人均仅有世界平均水平28%的水资源,养活了占全球1/5的人口;
    过去6年中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1%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左右。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约300亿元人民币债务,对38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了超过60%的产品零关税待遇,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000多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这些数据说明,可持续发展不仅已经从理念变成了中国政府的行动纲领和具体计划,而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 

    全球治理观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支持成立了由28位国际知名人士组成的“全球治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于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发表《我们天涯成比邻》报告,其对全球治理概念的定义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全球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由于全球化导致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由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以形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比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的二十国集团,协调各国应对危机,使世界经济摆脱了陷入20世纪20—30年代全球大萧条的境地。国际上各种协调磋商机制非常活跃,推动国际社会朝着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前进。

    尽管全球治理仍存争议,比如怎样处理全球治理与主权独立的关系等。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可以推动全球治理朝更加公平合理、“包容发展、权责共担”的方向发展,可以利用全球治理形成的倒逼机制促进中国国内改革,中国也可以从全球治理中获得更多的和平发展机遇,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又形成了有力的“正能量”。十八大报告总结的外交工作新成就中,就包括了“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开放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十八大报告还强调要积极参加多边事务,并特别提到要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基础。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观与全球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和谐世界观包括五个维度,即政治多极、经济均衡、文化多样、安全互信、环境可续。政治多极的内涵是,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各大力量中心之间应有一个相互制约的力量框架和多边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世界事务。经济均衡的内涵是,只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获得共同发展,世界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因此解决发展问题是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文化多样的内涵是保持文化多元,保持人类思维活力,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更多答案。安全互信的内涵是,安全是共同的,只有别人安全,自己才有安全,保障安全的有效手段不是冷战式的同盟加威慑,而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环境可续意味着各国必须携手合作,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国际社会存在的各种价值观仍主要服务于不同国家的现实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仍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如果各国政治家能真正从全人类长远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从短期国内政治需求出发来制定政策,一个更高程度的、走向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全是可以建成的。[2] 

    各方观点

    全球190多个国家、约70亿人口,我们因何而紧密相连、为何不该一意孤行,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给出的“中国答案”。

    从国与国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年多时间里,国家主席习近平60多次谈及“命运共同体”,深入思考事关人类命运的宏大课题,展现出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判断……同外界其他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新时期,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追求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关于命运共同体的传统理念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经济全球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社会信息化让世界越来越平。不同国家和地区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必须摒弃,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从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不断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也门撤侨行动,再到尼泊尔强震救援……中国不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更敞开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快车”、共享发展机遇,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有人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3] 

    第2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路径选择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问题探究:传递出什么的信息呀

    答:传递出了中国对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期待,指出了一条合作共赢的道路。摒弃“零和”、倡导共赢,是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鲜明特色。

    一方面注重本国的利益和谋求本国的生存发展,推动中国的伟大复兴; 另一方面,还需兼顾他国的利益,和世界其他国家共谋发展之道,构建和谐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内涵

    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要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过去人类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状态、当今世界面临着哪些国际难题以及如何有效应对这些国际难题,从而使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等事关人类前途与命运的重大问题。

    概而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 21 世纪由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的、并被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充实和推动的一种解决当前国际难题的国际关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可以分为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三个层次的基本内涵。(1) 利益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2)价值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导向;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

    (3)责任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保障。

    问题探究:“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有什么关联

    答:“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成了无缝连接的同心圆结构,它们层层关联、层层递进,并且各有侧重。在推动其建设同时,更要注重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这也是促进“三体并进”、形成正向合力的基础。

    (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与“亚洲命运共同体”

    “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延伸。“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与“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利益相关、命运相连”的“共生存在”,中国的发展进步需要亚洲周边成员的协助,亚洲的繁荣昌盛同样需要中国的参与。面对当下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国坚持践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向亚洲其他国家学习,努力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推动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亚洲”。

    (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呼吁各民族同胞“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即共同面对瞬息万变的困难形势、共担民族命运、共同营造全人类幸福生活的大环境,开创中国乃至亚洲全新的未来,而且也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铺路世界的和平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稳定保驾护航。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中国提供了发展进步的空间、繁衍滋润的土壤和茁壮成长的温室环境。

    和平安稳的世界环境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本,发展繁荣之基,也是中国伟大复兴的起航之港。

    (三) “亚洲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亚洲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中国命运”向“人类命运”的过渡。

    “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可产生“1+ 1 > 2”的溢出效应,甚至是“2 + 2 > 4 ”的乘法效应。“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建立,无疑也会带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三者之间关系: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构建了“一体同心”的同心圆结构,呈现出地域上扩展、思想上升华的特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为“亚洲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
    “亚洲命运共同体”是联系“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牢固纽带;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理想和升华。

    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最终汇于实现人类未来美满生活的长河之中,三者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
    实现民族间的相亲相爱、国与国的合作共享、区域间的互利共生,促进世界的繁荣发展,构建人类发展命运的美好蓝图。

    问题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西方社群主义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答: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与共同体的一种内在精神的有机联系和组合,是对现实生活人的诸种精神的全面关照和人文价值的整体建构。

    人类命运共同体批判了西方虚幻共同体和社群主义的思想,纠偏了从个体利益和自由权利来建构共同体的谬误,同时吸收了其关于共同体理论建构与伦理要义的优秀成果,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的人文精神,以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为理论指导,改造虚幻共同体和社群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肤色的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实现共商、共建、共赢、共生,这既凸显了对个体生命的攸关性和至上性,又展示了对“现实的人”的精神呵护和人文关照。

    第3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路径选择

    2009年第6期 兰州学刊 
    No.6 20o9 总第189期 
    Lan zhou xlle kan 
    Genera1.No.189 

    政治学研究・ 
    以“自由人的联合体’’看改革开放 
    张春贵 李兴伟 
    (1.清华大学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2.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摘要] “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规定,“重建个人所有制”则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 社会的制度构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这两个方面强调的是,如何建立一个共同体,能够保证所有人的自由。“自由人的 
    联合体”思想不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很强的 
    实践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某种程度上讲,其秘密就在于我们社会向着“自由人的联合 
    体”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关键词] 自由;
    自由人的联合体;
    个人所有制;
    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I)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09)06—0053—04[收稿日期]2009—02—05 
    [作者简介]张春贵,男,山东临沂人,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李兴伟,男, 安徽明光人,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发表。 
    出版自由——他认为这是人类自由的最为重要的部分。作 在这部不朽的经典中,他们豪迈又肯定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 为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强调精神、理性的作用。他赞美自 指明了方向:“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 由报刊就是国家精神,自由报刊“是观念的世界,它不断地从 
    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 现实世界中涌出,而又作为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唤起新的生 

    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时隔数十年后,有人请恩格斯 
    机,流回现实世界。” 4 因此他想通过理论批判,使作为“绝 
    用一段简明扼要的话概括社会主义新纪元的本质,恩格斯认 对精神的体现”(黑格尔语)的普鲁士国家合理化,实现自 为,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他再也找不出更合适的 由。但现实无情地击碎了马克思的幻想:理论批判不仅没有 了。[。] 改变现实,普鲁士专制政府反倒把《莱茵报》查封了。 
    但这一极为重要的论述,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未能得到 离开《莱茵报》,马克思“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重新研 足够的重视。人们在阐述共产主义的特征时,常常有意无意 究哲学。在这一时期写下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 地忽略这一点。由于忽略了这一点,马克思的与此密切相关 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政治解放还不是人的解放的最后 的另一个关于共产主义构想——重建个人所有制,也在一定 形式,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共同体)并不能保障自由,甚至在 程度上被后人误解。 一
    定程度上成为了自由的障碍。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了资产 
    近年来,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及 阶级国家的政治实践和人权理论的矛盾:“在理论上,政治生 “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关注越来越多。笔者认为,对“自 活只是人权、个人权利的保证,因此,它一旦同自己的目的即 
    由人的联合体”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 同这些人权发生矛盾,就必定被抛弃”;
    但在现实中,却发生 
    的是它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我 了大量的政治生活侵犯人权的现象,导致“自由这一人权一 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秘密就在于我们的社 旦同政治生活发生冲突,就不再是权利。” 会向着“自由人的联合体”所指示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马克思开始考虑如何超越政治解放,实现彻底的人的解 


    “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心目中的共产主义社会 放。他认为,“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 “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亦即人类未来 并且作为个人……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 理想社会的本质规定。从最初接触共产主义理念到提出这 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 

    表述,马克思经过了很多年的思考。 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l6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潮,那时他对 人的解放才能完成。他希望找到一种新的共同体,在这种共 于共产主义还不甚了解,正如后来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 同体中,作为类存在物的个人既能保持其独立性,又不失其 序言中所说,“我以往的研究还不容许我对法兰西思潮的内 类的本质;
    既要和所有人结合,又要避免这种结合形成的力 容本身妄加评判。” 其实那时他的兴趣主要在于争取新闻 量反过来同个人对立。 
    53 

    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有了更为全面的和深刻的认识。 “在自由竞争情况下,自由的并不是个人,而是资本。”L1叫因 
    他把自己关于自由、共同体、私有财产等问题的思考与对共 此人的解放不应局限于政治解放,应该在政治解放的基础 产主义的研究结合起来,赋予共产主义新的内涵。他认为, 上,变革经济制度,扬弃私有财产。这是马克思超越西方近 资产阶级国家不能保障自由的原因在于私有财产制。私有 代自由主义者和空想共产主义者的不同之处。 财产导致了人的异化,导致人的类本质——自由——的丧 
    “自由人的联合体”涉及个体和联合体两个方面,个人自 

    由是其重点。个人自由与联合体(真正的共同体)的关系是: 学语言回顾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发展,否定了 方面,个人自由的实现离不开联合体,个人自由只能在联 粗陋的共产主义和要求扬弃政治异化、废除国家的共产主 合体中才能实现;
    另一方面,实现每个人的自由既是建立联 
    失。在{t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用费尔巴哈式的哲 
    义。他认为,真正的共产主义应该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 合体的目的,又是保持联合体存在、发展的先决条件。两相 
    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 比较,个人自由在逻辑上还是要优先于联合体的,这与马克 
    的真正占有;
    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 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 
    富的范围内生成的。”l 这里,共产主义代表了人类生存的 一
    种新的状态,是真正摆脱了私有财产带来的异化状态的社 会形式。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确立的标 志。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个 人自由)的实现离不开共同体。但共同体有真假之分。他把 以往的阶级社会称为“冒充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在 这种共同体中,“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 
    展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这种共同体 不仅是虚幻的,还是一种新的桎梏。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 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 由。” 马克思认为,只有保证每个人都能通过共同体获得 自己的自由的共同体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共同体。 “真正的共同体”和“虚假的共同体”的区别还在于,“在 真正的共同体中,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这样的 一
    种联合,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 们的控制下。”l9 真正的共同体可以通过个人间的联合来控 
    制涉及人的全面的发展的条件,确保人的自由。而在虚假的 共同体中,对“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的控制是受偶 然性支配的,不能真正确保人的自由的实现。 马克思对于“真正的共同体”,也就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的构想是:它既能保证每个人的自由的实现,又能避免共同 体像资产阶级国家那样反过来对个人自由的实现产生的妨 碍。这种构想在《共产党宣言》里得到了更为明确的表述,即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 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 发展的条件。”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的形成和他对自由的思 
    考是分不开的。自由是马克思哲学探索的一个主线。马克 
    思最初追求的是普遍的自由,但他很快发现,自由的问题不 在于自由存不存在,而在于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自由。因 此,马克思对自由的思考转为如何实现“每个人的自由”。马 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导致人们不能普遍地享受自由的原 因。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虽然实现了政治自由,但由于资产 阶级所有制的存在,自由落实为“贸易自由”、“自由竞争”, 54 
    思一贯重视个人的立场是一致的。 
    《共产党宣言》的绝大多数篇幅,是在论述废除资产阶级 所有制、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 国家(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这些内容,而“自由人的联 合体”这一表述强调的是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不涉及具体 的制度安排,也没有提及私有财产的扬弃。这就容易使人过 多地关注具体的制度构想方面的内容,而忽视马克思恩格斯 
    对于共产主义的价值规定。
     二、“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实现:重建个人所有制 如果说《共产党宣言》以简练、概括的语言指出了人类社 
    会发展的趋势,那么马克思付出毕生心血写成的《资本论》则 
    是对于这一趋势的详细的论证,以及对如何实现“自由人的 联合体”从经济基础的角度进行的理论探索。 在《资本论》第一卷的总结《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中,马克思提出要“重建个人所有制”。他说:“这种否定不 
    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 
    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_】 马克思在1877年写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又 
    提到这个问题,说“实际上已经以一种集体生产方式为基础 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只能转变为社会所有制。”并且说,“在这 个地方我并没有提出任何论证,理由很简单,这个论断本身 
    只不过是概括地总结了我过去关于资本主义生产的那几章 所作的详细阐明。”一- 但具体应该采取什么形式重建个人所有制,个人所有和 
    共同占有各应包括哪些内容,马克思并没有说得很明确。这 在后来成为学者们聚讼不已的话题,甚至被称为“经济学的 哥德巴赫猜想”。同时代的杜林就曾这样说:“马克思先生安 于他那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所有制的混沌世界,却让他的 信徒们自己去解这个深奥的辩证法之迷。” 】3j 
    恩格斯对此的回答是,“社会所有制涉及土地和其他生 
    产资料,
    个人所有制涉及产品,那就是涉及消费品。”¨ 这或 许就是后来生产资料公有和生活资料个人分配的两分法的 源头。这种解释简单明确,有力地反驳了杜林的“混沌世界” 
    的责难,而且在《资本论》中也能找到这样划分的依据。但 
    是,这种简单的两分法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后来的社会主 义实践中,都产生了悖论。 

    从理论上讲,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本是源与流的关系。 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而“重建个人所有制”则是实现共产主 只有占有了生产资料才会有生活资料的占有权。如果没有 义的路径。重建个人所有制,亦即通过重新建立个人对生产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生活资料的所有权也就无从谈起。马克 资料的所有权,保障个人的独立地位,从而保证“自由个性” 思曾指出,在资本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剥夺个人的生产资料, 
    以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辩证法的应用而言,马克思是 结果是“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广大人民 把“个人私有制”当成起点的,并认为“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 群众被剥夺土地、生活资料、劳动工具——人民群众遭受的 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 这种可怕的残酷的剥夺。”_l 也正是“劳动能力由于被剥夺 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 只是由于这种生产 了劳动资料即被剥夺了通过劳动占有自然因素所需的对象 方式“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 的条件,它也就被剥夺了生活资料”,¨刮这是工人阶级贫困 程内部的分工,排斥对自然的社会统治和社会调节,排斥社 
    使“个人的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积聚的生产资料”, 
    的原因。因此,无论社会所有制或个人所有制强调的都不应 该仅仅是劳动者对生活资料的占有,还要包括对生产资料的 占有。 在前苏联、东欧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我们看到了这种 简单的两分法的严重后果。国家占有了几乎所有的生产资 料,个人仅拥有基本的生活资料——结果是什么呢?国家利 益、集体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尽管在高度集中的经济 体制下,可以集中力量办许多大事,但那是以对财富的压抑, 从而对创造财富的个体的人的压抑为代价的,其更进一步的 后果就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压制。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 思在说到“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之后,紧接着强调的 就是“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如常识所言,对某人的生活有控制权,等于对其意志有 了控制权。当国家控制了所有人的谋生手段时,所有人就都 
    成了国家的附庸。这样的结果就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失去了 思想和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整个社会的活力也就失 去了。 所以,如果把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解为在生产资料——亦 即人们谋生的手段——由国家控制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生活 资料的分配的话,那难免会造成个人对联合体(或共同体)的 依赖,这恰恰是马克思最不愿看到的,也是与“自由人的联合 体”的宗旨不符的。 
    有人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对于股份制的论 
    述,提出股份制就是马克思要重建的个人所有制。诚然,股 份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所有制的要求:既保持了社会 
    化大生产和大规模的协作,又能保证每个人对生产资料的权 利。在马克思的时代,它是一种新生事物,因此马克思对于 股份制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把它当作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 新社会因素的萌芽。但是,股份制毕竟只是一种纯经济的组 织方式,到今天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和适用的经济制度 了。把它当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基础,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 
    当然,把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解为重新建立个人私有制, 
    或把马克思宣布为“个人本位”的人道主义,就像近年来有些 人理解的那样,更是误读。对于这两种倾向的否定,在马克 思的论述中是非常明确的,在此不再赘述。 
    笔者认为,对于马克思所说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应该 结合“自由人的联合体”来理解。“自由人的联合体”提出了 
    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_1 因此必然被能体现这些要求的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这是第一个否定。在否定的否定环 节,建立起来的是一种综合了前两者长处的一种制度:既要 
    保持生产资料的积聚——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以及分 工、协作、社会调节等,以保证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也要 保证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且这种所有权一定要体 
    现出个人独立于联合体的特征,否则也不成其为“重建个人 所有制”。 如果说原初的个人私有制与“重建的个人所有制”相差 甚远的话,那么在没有真正实现工人阶级(或劳动阶级)在社 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在工人阶级对集中起来的生产资料没 有所有权的时候,生产资料彻底地归国家所有的公有制离马 
    克思的理想更远。 
    至于具体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方式,笔者认为,我们不 
    应该苛求生活在蒸汽机时代的经典作家给处在信息化时代 的我们提供那么具体的发展规划。现实生活永远比思想家 的思维丰富,我们应该尊重现实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建设与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持, 应该是对于马克思所确立的崇高目标的坚持:建立一个“自 
    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对于自由的基础即 
    对生产资料都拥有所有权,以保证“每个人的自由”的实现。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成功就在于我们 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这个原则。 
    三、以“自由人的联合体”看改革开放 
    建国后,始于1953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1957年取 
    得了圆满成功。在1957年的国民收入中,社会主义性质的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公私合 营经济占到97%。以“斯大林模式”(即社会主义=单一公 
    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无产阶级专政+一元 化意识形态)为样板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也意味着国家 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种(通过颇具中国特色的单位制度达到的)严密控制, 
    客观上需要严格的人身控制和思想禁锢,同时它也为人身控 制和思想禁锢提供了基础。此后的二十余年间,偌大国家, 以“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左思潮和个人崇拜盛行。人们发展 
    生产力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压制,全社会呈现出普遍贫穷的 面貌。而从战争年代沿袭下来的群众运动式的社会管理体 
    55 

    第4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路径选择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自由人联合体的继承和发展
    张广妹

    【期刊名称】《《青春岁月》》【年(卷,期】2019(000026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基于人类命运前途和时代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基于整个人类的全面而自由的解放提出的世界方案.本文从二者的价值旨归,向前与向后的统一、天与地的统一等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揭示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自由人联合体的继承和发展.【总页数】1页(380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继承与发展【作者】张广妹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湖南湘潭41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相关文献】
    1."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自由人联合体"的继承与创新[J],郑向东2.“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自由人联合体”的继承与创新[J],郑向东3.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人联合体理论关系新论[J],桑建泉;陈锡喜
    4.浅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之间的联系[J],柳玉琳5."自由人的联合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J],王娅卜;薛柏才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5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路径选择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
    用处: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国际形势
    特点:世界多极化等目录
    1提出背景
    2理念内涵
    ▪国际权力观
    ▪共同利益观
    ▪可持续发展观
    ▪全球治理观
    3各方观点提出背景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
    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
    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
    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2]理念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国际权力观
    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为争夺国际权力发生了数不清的战争与冲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技术、
    信息、人员跨国流动,国家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一国经济目标能否实现与别国的经济波动有重大关联。
    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形成了一种利益纽带,要实现自身利益就必须维护这种纽带,即现存的国际秩序。国家之间的
    权力分配未必要像过去那样通过战争等极端手段来实现,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
    各国可以通过国际体系和机制来维持、规范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维护共同利益。
    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共识。国际社会发生的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事件,使相互依存现象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发生的危机通过全球化机制的传导,
    可以迅速波及全球,危及国际社会整体。面对这些危机,国际社会只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把握其宏观经济政策以帮助东盟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出现,都是国家之间在相互依存中通过国际机制建设应对国际危机的例证。可以设想,如果国家之间互不合作、以邻为壑、危机外嫁,这些
    危机完全可能像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危机一样,引发冲突甚至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灾难。[2]
    共同利益观
    “共同利益”的概念并非从来就有。欧洲君主制时期,国家利益就是君主个人或家族的利益。进入20世纪,国际社会的利益关系曾被描述为一种排他的零和关系,因此利益争夺引发战争是无法避免的。
    经济全球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瞬间万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传导机制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
    成了“地球村”,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中断。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则饥民将大规模涌向别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为难民潮的流动提
    供了可能,而人道理念的进步又使拒难民于国门之外面临很大道义压力。互联网把各国空前紧密地连在一起,在
    世界任何一点发动网络攻击,看似无声无息,但给对象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失却有可能不亚于一场战争。气候变
    化带来的冰川融化、降水失调、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不仅给小岛国带来灭顶之灾,也将给世界数十个沿海发达城
    市造成极大危害。资源能源短缺涉及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环境污染导致怪病多发并跨境流行。面对越来越多的
    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国家要想自己发展,必须让别人发展;
    要想自己安全,必须让别
    人安全;
    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须让别人活得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共同利益也有了新的认识。既然人类已经处在“地球村”中,那么各国公民同时也就是地球公民,全球的利益同时也就是自己的利益,一个国家采取有利于全球利益的举措,也就同时服务了自身利益。[2]
    可持续发展观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接踵而至的环境污染和极端事故也给人类造
    成巨大灾难。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酸雾事件、20世纪50年代日本水俣事件、1984年印

    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件等恶性环境污染事件,均造成大面积污染和大量民众伤病死亡。这些事故引起了人们的
    思考。
    1972年,以研究环境和发展问题著称的“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报告,提出“若世界按照现在的人口和经济增长以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趋势继续发展下去,那么我们这个星球迟早将达到极限进而崩溃”,引起国际社会极大争论。同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研讨会,会上首次有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进行专题研究。该委员会1987年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正式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文件,被称为《地球宪章》。2002年,联合国又在南非召开“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2012年,各国首脑再次聚会里约热内卢,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峰会,重申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探讨在此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发表了《我们憧憬的未来》成果文件。
    中国从斯德哥尔摩会议开始就参加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历次重要国际会议,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制度建设、
    发展援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1994年中国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1996年,可持续发展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之一。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里约峰会上指出,中国过去3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贫困人口减少2亿多,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
    中国用占全球不到10%的耕地和人均仅有世界平均水平28%的水资源,养活了占全球1/5的人口;
    过去6年中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1%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左右。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约300亿元人民币债务,对38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了超过60%的产品零关税待遇,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000多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这些数据说明,可持续发展不仅已经从理念变成了中国政府的行动纲领和具体计划,而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
    全球治理观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支持成立了由28位国际知名人士组成的“全球治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于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发表《我们天涯成比邻》报告,其对全球治理概念的定义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全球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由于全球化导致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由政府、政府间
    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以形
    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比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的二十国集团,协调各国应对危机,使世界经济摆脱了陷入20世纪20—30年代全球大萧条的境地。国际上各种协调磋商机制非常活跃,推动国际社会朝着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前进。
    尽管全球治理仍存争议,比如怎样处理全球治理与主权独立的关系等。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可以推动全球治理

    朝更加公平合理、“包容发展、权责共担”的方向发展,可以利用全球治理形成的倒逼机制促进中国国内改革,中国也可以从全球治理中获得更多的和平发展机遇,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又形成了有力的“正能量”。十八大报告总结的外交工作新成就中,就包括了“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开放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十八大报告还强调要积极参加多边事务,并特别提到要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作用,推动国际秩序
    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
    基础。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观与全球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和谐世界观包括五个维度,即政治多极、经济均衡、
    文化多样、安全互信、环境可续。政治多极的内涵是,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各大力量中心之间应有一个相互制
    约的力量框架和多边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世界事务。经济均衡的内涵是,只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获得共同发展,
    世界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因此解决发展问题是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文化多样的内涵是保持文化多元,保持人类
    思维活力,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更多答案。安全互信的内涵是,安全是共同的,只有别人安全,自己才有安全,
    保障安全的有效手段不是冷战式的同盟加威慑,而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环境可续意味着各国必须携
    手合作,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国际社会存在的各种价值观仍主要服务于不同国家的现实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仍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
    折的过程。如果各国政治家能真正从全人类长远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从短期国内政治需求出发来制定政
    策,一个更高程度的、走向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全是可以建成的。[2]各方观点
    全球190多个国家、约70亿人口,我们因何而紧密相连、为何不该一意孤行,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给出的“中国答案”。
    从国与国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年多时间里,国家主席习近平60多次谈及“命运共同体”,深入思考事关人类命运的宏大课题,展现出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判断……同外界其他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新时期,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追求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
    关于命运共同体的传统理念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经济全球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社会信息化让世界越来越平。不同国家和地区已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必须摒弃,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
    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从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不断拓展全球
    伙伴关系网络,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也门撤侨行动,再到尼泊尔强震救援……中国不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更敞开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快车”、共享发展机遇,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
    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
    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有人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
    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3]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