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9-27 13:20: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成小丽

    参与式教学是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推进课堂教学进度,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课堂中开展参与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全面理解并有效地运用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是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有力措施。

    一、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是实现参与式教学的常见方法。根据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教师充分了解班级每名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认知特点与思维发展情况,将班级学生划分为2~3个不同的思维层次,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解决问题获取课程知识或者尝试运用知识。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关注教师的问题,主动研究问题,此时学生会产生一系列的思考、交流与尝试行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为:(1)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小数计算能力;
    (3)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小数,培养学生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考虑到班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计算”方面的知识,教师对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得到学情结论: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良好,能够主动学习未知知识,且在以往的生活中存在“计算小数部分”的情况;
    个别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接触过小数的计算,具有一定基础;
    另有少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且对新知识接触较慢,需要以基础知识引导。基于此,教师设置参与式学习条件为:铅笔盒6.8元,书包25.8元,练习本2.6元,橡皮擦0.5元,卷笔刀0.8元,铅笔0.6元,水彩笔1.2元,提出递进式问题:(1)1个卷笔刀和1支铅笔,一共多少钱?(2)根据卷笔刀与铅笔的总价,你们是如何计算小数的?是怎样想的?(3)对比一下,以角为单位计算与以元为单位计算,两种方法差别在哪里?哪种更加便捷?(4)在生活中有哪些“小数计算”的现象,请大家举例说明,且尝试计算。

    教师提出問题之后,让班级学生自由交流,无拘于同桌、小组,学生纷纷思考问题,且班级中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够发现一项符合自己学习能力的问题,自己思考问题,将自己的思考所得与同学交流,形成一系列参与行为。

    可以看出,在上述以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中,教师提出的多层次问题是班级各个能力水平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契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寻找自己的问题—思考问题—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所思所想,这是学生做出的参与行为。且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最终解决问题,形成对统计类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进一步获得参与成果,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参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提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学习任务,促使学生以团体的形式参与到学习中。相较于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模式着重发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不同能力的学生能够互相帮助、相互交流,在多名学生你来我往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研究数学问题,达成数学任务,形成合作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学习能力,进一步发挥参与式学习应用价值。

    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的课堂参与活动为例。学生已经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获取了统计方法,且对统计表的数据分析形成一定的理解;
    之后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进入小组合作活动中,更深层次的参与课堂学习。为了达到更好的参与式学习效果,教师设置合作问题,包括:(1)整理与归纳数学、语文、英语学科成绩,获取数据分析;
    (2)得到每科的最高分、最低分与平均分,对比分析,简单说一说;
    (3)说一说统计分析之后,班级成绩分析发生了何种变化,相较于以往的成绩分析,统计分析的优势是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方向为:研究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方法、优势。一组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如下。

    学生1:我们可以每人制作一个学科的统计表,第四个人负责汇总三科表格。

    学生2:那怎么分析数据呢?

    学生3:可以先计算最高分、最低分与平均分,对比每科的最高分、最低分与平均分三项,这样就可以知道我们班级哪一科的成绩更高,有多少差距了。

    经过本小组三名学生的合作学习与研究,形成了学科统计表与三科汇总表,得到参与式学习结论为:(1)班级中,英语成绩数据总分最高,数学、语文学科的单科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距较大。(2)英语的平均分最低。(3)相较于以往的成绩分析,这种统计表数据分析的方式更加明显,且每一项分析都有数据依据,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成绩的变化。(4)统计表分析的优势在于能够发现数据中的规律,且简单、明确。

    可以发现,学生经过小组合作之后,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明显提高,且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分工协作,大大提升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是一种有效的参与式学习方法。

    三、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参与,增强学生知识理解成果

    参与式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经历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发展数学素养。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知识内容,设计相应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参与实践活动,自己解决面对数学分析、分析数学条件,最终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

    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为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与计算”形成理解。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理解成果,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发展各种数学能力与素养,教师设置实践活动题目为:班级组织文艺阅读节,购买92本连环画,若每个小组30本,可以分给几个小组?请大家估算可以分给几个小组,如何想的?此时教师已经为学生构建出了“班级文艺阅读节”的实践活动空间,学生纷纷参与其中,每三人为一小组,分别让5~10数字的小组进场领取书本,发现:若小组为3、5、6、10个,就可以准确分开这些书本。

    虽然面对同一题目,但是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其所选择的参与行为也有所不同。因此,无论学生是何种思维模式,教师提出实践活动之后,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强化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凸显参与式学习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参与式学习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契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将其运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在今后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需求,合理设置参与式学习形式,以问题引导学生参与交流,既能够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交流互动的机会,主动接受数学知识,形成能力与素养,促进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责任编辑张妤)6510A994-04A6-4F93-8B10-1B089139C7A9

    猜你喜欢 小数数学知识班级 班级“无课日”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失踪的小数数学大王·中高年级(2019年9期)2019-10-09数学知识在于应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24期)2017-12-06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中学生博览(2016年11期)2017-01-06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2期)2015-01-14以牙还牙小樱桃·童年阅读(2014年10期)2014-11-03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今日中学生(初一版)(2013年11期)2014-01-23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大世界·初中生辅导版(2010年2期)2010-03-08小数精灵成长记数学大王·中高年级(2009年5期)2009-05-31数轴上的小数数学大王·中高年级(2009年5期)2009-05-31
    相关热词搜索: 有效途径 促进学生 参与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