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中共党史心得

    时间:2022-09-23 16:25:1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共党史心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共党史心得

    中共党史心得5篇

    【篇1】中共党史心得

    学习党史 廉洁自律 永葆先进

    讲 稿

    中共赤水市委党校 廖红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跟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党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第94周年,94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辉煌而又艰辛的历程。

    94年前的7月23日,在上海的法租界望志路的一座阁楼里,正在进行着一次秘密会议,出席会议的只有以李达、董必武、毛泽东等为代表的13人。外界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会议,更没有谁能预测这样一个小会议,会对我们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当时会议闭幕之后,国内的媒体也并没有做太多的报道,一切仿佛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着。然而就是在不受人瞩目,在无声无息中建立起来的党,由最初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8000多万的党员。这样一个党引领着我们十几亿的人口,进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今天我们重温党的历史,汲取其中的精神力量,对于我们从思想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好的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是很有帮助的。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用90来年的汗水和鲜血谱写的篇章,今天我只能提纲性地概括说一下它的历史过程。

    一、学习党史的意义

    (一)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古人“以史鉴今”之说,江泽民同志也强调用党史“资政育人”。党史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党的建设的经验、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执政的经验、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等,以及经受挫折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学习党史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

    通过学习必将增强我们对党的感情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

    龚自珍《古史钩沉论》里有一句: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意思是说:想要明白高明的治国方式,必须先反观历史;
    如果想要毁灭一个国家,必须先毁掉这个国家的历史,也就是说让这个国家的人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

    习近平2010年7月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就是从否定共产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打开缺口的。这是共产党应该永远铭记的历史教训。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求学时期就曾说过:读史,是智慧的事。就是说:你要增加智慧吗?史书是不可不读的。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一贯倡导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要善于运用历史知识。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944年,在中国革命迅速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在望的时候,他高度评价郭沫若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要求在解放区重印这篇文章,目的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多次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学习历史的号召,强调要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特别要了解和懂得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邓小平同志也十分重视学习历史和借鉴历史经验。1990年4月7日,邓小平会见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等人时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一九○○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他强调,新中国建立和发展的历史事实说明,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制裁是不管用的,“中国是垮不了的,而且还要更加发展起来。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由此,他精辟地指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他把了解和懂得历史看作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明确指出“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反复强调“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领导全党总结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整套方针政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为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江泽民同志同样高度重视历史和历史经验的学习与运用,多次强调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读史,高级干部尤其要带头这样做。他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对重视学习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有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他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胡锦涛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正确地对待历史,善于总结经验,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熟知历史,尤其是我党的历史。

    回顾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记述了前人积累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记述了他们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与智慧,记述了他们经历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学习和了解这些历史上的文化知识、思想智慧、经验教训,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结合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或者吸取应用,或者作为借鉴,或者引为警戒,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改进我们的工作,是会大有助益的。我们的领导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要求领导干部学习多方面知识,其中历史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不少领导干部,基本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知识和基本的文化知识、工作经验都是具备的,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和中外历史知识还缺乏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对历史的学习。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使自己的领导工作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二)强修养 增智慧

    古老的中华文明早已闻名于世,它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巴比伦)、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埃及、两河、印度三个地方的古代文明后来都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几千年来,我国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丰富和完备的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这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所处的岗位职责不同,对中国历史的学习会有不同的具体需求,但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的道理都应该懂得,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自觉地学习历。二、中国共产党光辉的94年

    翻开中国共产党94年的历史画卷,是风雨兼程的94年,是波澜壮阔的94年,是自强奋进的94年,是积极进取、不断自我完善并逐步走向成熟的94年。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历史地成为,中国人民走向富裕安康,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繁荣昌盛的中流砥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读懂它,记住了三点,就总体上把握了90多年。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鸦片战争是1840年6月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它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的清政府向侵略者屈膝投降,于1842年8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控制和掠夺,使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逐步解体,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我们常说,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不是一句空话。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尝试过许多救亡图存之路,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旧式农民起义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最后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成功了。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和心声,顺应了历史的规律。路走对了,结束百年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顺理成章了。

    (二)、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旧中国留下了一个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烂摊子,就拿号称“现代工业脊梁”的钢铁来说,1950 年,全国钢产量只有61 万吨,不及现在一个小钢铁厂的产量。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前景充满怀疑。共产党能够建立新中国,能够建设好新中国吗?中国共产党不信邪,硬是顶住各种压力,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具备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国家。这就告诉我们,尽管有曲折、有困难,尽管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充满着探索和艰辛,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好新中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必由之路

    中国要发展、生活要小康,就要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013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52万亿元人民币,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跨越。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和回答了这个重大课题。

    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阶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四阶段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一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是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从民元到民六,其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杂志,犹如黑夜中的一道闪电,掀起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狂飆。这场运动,正是新的革命风暴到来的前奏。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为主要思想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通过批判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冲破了遏制新思想的罗网,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革命的思想解放潮流。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也发生过片面性的缺点,夸大了东方文化的落后性,甚至把某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糟粕一概加以否定。这种偏向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一方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会议不顾属于战胜国一方的中国的权益,规定战败的德国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地开始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把它当作单纯的学理来探讨,而是把它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积极投身到现实斗争中去,注意同工人群众结合,同中国实际结合。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具有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7.23-7.31, 地点:上海、嘉兴南湖出席代表:13人,上海李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王烬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日本东京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13)。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可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代表全国53位党员。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开端,她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了。

    其次,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有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再次,有了发动群众的好方法。有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一切革命人民的战略和策略。

    最后,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

    通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都以主要精力从事工人运动。在党组织的发动和领导下,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很快得到提高,工人运动开始出现蓬勃兴起的局面。

    从1921年下半年开始,上海、武汉、广东、湖南、直隶等省市和航运、铁路、采矿等行业相继爆发工人的罢工斗争。1922年1月,长沙华实纱厂2000多工人在黄爱、庞人铨的领导下举行罢工,遭到湖南反动军阀赵恒惕的镇压,黄爱、庞人铨被逮捕杀害。黄爱、庞人铨曾经信仰无政府主义,在党的教育下,于1921年底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们是全国最早被军阀残杀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他们的英勇牺牲,在社会上激起强烈的反响。湖南党组织为此发起驱逐赵恒惕运动,得到湖南人民和全国各地群众的广泛支持。

    从1922年1月开始,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在此期间,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党组织或党领导的工会组织直接发动的。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锻炼了工人阶级队伍,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政治影响。这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香港海员大罢工。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2.7.16-23 地点:上海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有一名代表姓名不详),代表全国195名党员。这些代表是:中央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上海的杨明斋,北京的罗章龙,山东的王尽美,湖北的许白昊,湖南的蔡和森,广州的谭平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代表李震瀛,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代表施存统。”二大”采取了较为严格的保密措施。大会决定以小型的分组会为主,尽量减少全体会议的次数,每次会议都要更换地址。大会共进行了8天,举行了三次全体会议。陈独秀主持大会。

    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讨论了党的任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等9个决议案。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邓中夏、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另选出三名候补执行委员。陈独秀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蔡和森、张国焘分别负责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党的最高纲领。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大会提出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这就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报告。大会的主要议程有三项:一、讨论党纲草案;
    二、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三、选举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

    党积极帮助国民党改组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1924年1月12日在广州开幕。

    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等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成为革命高涨的起点。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1.11—22,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代表党员994人。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大会总结了一年来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开展群众运动的计划,并决定在全国积极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以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大会选出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为总书记。党的“四大”为革命斗争的新高涨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五)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大革命的失败

    北伐战争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结出的丰硕成果。在北伐过程中,国共两党之间虽存在矛盾,但基本上是团结的,仍能集中力量共同对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作战中舍生忘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叶挺领导的独立团,成为赢得“铁军”称号的第四军中英勇善战的一支部队。共产党人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使北伐军的许多指战员有着明确的革命目标和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革命精神。共产党人还在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使北伐军所到之处,都能得到广大工人、农民和其他革命群众的直接支援。此外,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未能遏制革命阵营内部的危机。蒋介石进一步加紧对军队和政权的控制,实力迅速膨胀。帝国主义列强认定蒋介石等所代表的势力同样是反共的力量,开始对他们进行拉拢。不少原来属于北洋军阀或地方军阀的军队纷纷接受蒋介石的改编,一批批政客、官僚也投靠到蒋介石身边。

    曾经造成很大声势并取得重大成果的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这场大革命,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千百万工农群众开始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党还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尤其是通过革命胜利和失败的反复,党经受了深刻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所有这一切,为党领导人民把革命斗争推向新的阶段准备了条件。

    二、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和坚强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南昌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起点,它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后来我军许多领导人都来自南昌起义的主要部队。从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便翻开了新的一页。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8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高举党的旗帜,高举人民的旗帜,牢记使命,英勇奋战,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开创了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它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式的城市中心道路,这意味着当时我党工作重心仍在城市。三大起义的失败,说明中国走城市中心道路行不通,这就为必须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得出的最重要的教训。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

    1933年9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反对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的战役开始。从1933年9月25日至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这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最后于1934年10月仓促命令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日本帝国主义蓄谋侵略中国,由来已久 。

    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华北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

    毛泽东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发出了《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明确地提出逼蒋抗日的方针

    与东北军、西北军实际上达成联合抗日的协议

    西安事变

    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项要求,四项保证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它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敌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熟时期,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大发展,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4)中国的抗战,促进了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斗争经验。

    四、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一)争取和平的努力和内战的爆发

    重庆谈判

    政治协商会议

    (二)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和土地制度的改革

    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它旗帜鲜明地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近9000万农民分得了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9年到1957年,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剧烈变动的8年。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和人民顶住西方国家的压力,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民心振奋,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并成功制定和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而为中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奠定了体系较为完备的工业基础。同时,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1949年:“四面八方”政策 1950年:土地改革政策 1953年:“一化三改”政策 备选:1953年:统购统销;
    1955年:加快农业合作化政策 1956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1957年:“一五”计划的评估

    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一)在徘徊中前进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二)建国后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三)改革开放的起步和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开展,这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此外,中国也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二、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强调指出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成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十三大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即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即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和党的十四大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贡献了新的重要论点,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三)“一国两制”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大会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第四阶段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曾受过无数来自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和来自外部的挑战与威胁,如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王朝更替、外部入侵等等,但中华民族却一次次战胜灾难,一次次渡过难关,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不断巩固和发展。究其内在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产生和形成了为整个民族共同认可、普遍接受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良传统。比如崇尚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中国先贤在对待民族、邦国的关系上,倡导以“协和万邦”即和平共处为邦交原则,以“天下大同”即共同社会理想为追求目标。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之间有矛盾冲突更有交流融合,在冲突和融合中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

    我们学习中国历史,就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们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丰富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的深刻教训以及由乱到治的经验智慧;
    既有当事者对时势的分析陈述,也有后人对前人得失的评论总结。可以说,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学习历史,要结合我们正在干的事业和正在做的事情,善于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比如,中国历史上,很多人主张“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主张思想教育手段要和法制处治手段并用。法是他律,德是自律。治理国家和社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规划。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古人这方面的治理思想与经验。又比如,中国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视人才问题。他们深深懂得“为政之道,任人为先”的道理,在选人用人方面留下了很多可取的思想和经验,诸如知人善任、选贤任能,才兼文武、德才兼备,敬贤敬能、礼贤下士,访求俊彦、唯贤是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避其所短、用其所长,勤于教养、百年树人等等。还有孟子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韩非子说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其意是说优秀的治国理政人才,必须经过艰苦条件的磨炼,必须具有起于社会基层的实际经验,这些认识都说明了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我们强调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这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有历史经验的借鉴。再比如,我国历史上经过科举制等途径,探索出了把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分为两类:通才与专才。在治国理政中,通才任用于政务工作方面,专才则任用于事务工作方面。人才的培养任用应该分为政务、事务两大类,并且应有不同的标准、要求和职责,培养、选拔的途径和任用、考核的办法也应不同。这个选人用人的历史经验,今天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我们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我们学习历史,就要学习和吸取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思想财富,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防止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作出自己的贡献。

    【篇2】中共党史心得

    中共党史讲稿提纲

    主讲人:阮明扩

    一、中共党史基本线索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至今已走过80多年的历程。在这80多年中,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党史上被称作“新民主主义时期”。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中间经过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年9月至1923年5月)、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至192年7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五个历史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其间经历了从大革命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大的历史性转变。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

    (二)社会主义时期(上)

    从1949牛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6年10月粉碎 “四人帮”,中国共产党又经历了27年的历程。

    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这27年里,在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 会主义的过渡,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 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这27年的历程并不一帆风顺,充满了艰辛、坎坷和曲折。从1957年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左”倾错误绵延了20年,尤其是“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的发生,导致中国社会长时间实际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

    (三)社会主义时期(下)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结束。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1976年10月至1978年11月,是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界线而分为前后两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个大的历史阶段从1978年至1991年,是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逐步展开的阶段,这一阶段历史的主要内容有两大方面:一是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正确评价毛泽东,实现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一任务到1982年即完成了。二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全向展开,这又可分为三个小的阶段:从1978年至1984年,是经济调整和改革起步的阶段;
    从1984年至1988年,是全面改革、经济飞跃的阶段;
    从1988年至1991年,是治理整顿、保持稳定的阶段。第二个大的历史阶段,是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二、中共党史十大转折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

    (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军队的开始。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

    (三)扭转危局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四)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的确立,从而使全党达到思想上的高度一致,极大地加强了党的战斗力,促进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

    (五)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战乱频仍的局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独立、统一的新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六)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它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实现了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奠定了中国进步和发展的良好基础。

    (七)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九)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国新世纪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

    “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必将对未来中国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12人,代表党员50多人。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中共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12人,代表党员195人。

    中共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出席代表30余人,代表党员420人。

    中共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20人,代表党员994人。

    中共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出席代表80多人,代表党员57900多人。

    中共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的共有142人,代表党员4万多人。

    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出席代表755人,代表党员121万人。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中共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1026人,代表党员1073万。

    中共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1512人,代表党员2200万。

    中共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1249人,代表党员2800万。

    中共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1510人,代表党员3500多万。

    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1690人,代表党员3965万。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1936人,代表党员4600多万。

    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1989人,代表党员5100万。

    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2074人,代表党员5900多万。大会通过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2114人,代表党员6600多万。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通过决议,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大会提出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篇3】中共党史心得

    中共党史

    【篇4】中共党史心得

    中共党史

    中共党史考点透视1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单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八七会议
    评析:此题主要考查民主革命纲领制定的时间。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就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都是在中共二大上制定的。这一点要牢固掌握,所以B为正确答案。
    ◆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多选)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关于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下列阐述不正确的是(  )。
    A.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彻底摆脱了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
    B.我国社会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C.我们的小康还是比较低水平的小康
    D.目前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E.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是毛泽东提出来的
    评析:此题主要是考查有关小康社会的知识。十六大上作出了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但是,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并未彻底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存在一个不平衡的现象,有些地区发展很快,但是还有些地方仍非常地落后,要客观看待。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最早是由邓小平提出来的。所以正确答案为AE。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
    (多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主要决定有( )。
    A.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重新确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
    评析:此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历史功绩。要求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有准确地理解。“文化大革命”在1976年就已经结束了,所以A选项肯定错误。BCD都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上作出的主要决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必须牢固掌握。
    ◆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
    判断: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
    评析:此题主要是考查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要注意中国的民主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就开始了,五四运动之后,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时代背景,所以说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因此该判断是错误的。
    ◆十五大的主题、灵魂与突出贡献
    党的十五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评析:十五大报告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而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为在十五大上才开始确立了其指导地位。此题是一道时政题目,要求记住十五大报告的主题。所以此论断是错误的。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简答: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1935年月,在长征途中,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为急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其具体内容有:①总结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的教训,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重新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多次取得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原则的正确。②会上改组了中共中央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随后根据会议精神,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组成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小组,作为领导军队的最高统帅部。
    遵义会议具有伟大意义:①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列主义的轨道上来,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②它在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使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完成了长征,并奠定了后来战胜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和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③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因此,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评析:此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意义。要解答此题需要对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的具体内容和会议的意义等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这些基础知识要求牢固掌握。
    ◆“七大”的历史功绩和地位
    简答: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1)1945年4月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会上,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会议最后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委员会。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最完满、最盛大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大会总结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彻底胜利的马列主义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展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条路线,是争取中华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胜利的指南。
    (3)七大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全党紧密地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这更体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一致。
    (4)七大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坚强的、得到全党一致拥护的新的中央委员会。这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坚强核心。
    (5)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评析:此题主要考查“七大”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功绩。此题也是关于会议的历史意义的,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对会议召开的背景、会议的内容和会议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等等都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说明它的历史意义。“七大”的召开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委员会,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空前的团结一致,总之,“七大”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起了关键的作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
    辨析:延安整风主要的是反对宗派主义与整顿党风。
    答:错误。延安整风主要还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因为,在党的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左”、右倾错误,从思想根源来讲都是主观主义,都表现为理论和实际相脱离、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这些错误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或从主观愿望出发,或照搬外国经验,其结果是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的危害,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事业。毛泽东特别指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种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所以,必须打倒主观主义。
    评析:此题主要考查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只对延安整风的内容了解还不够,还要知道主要内容及原因才行。因此解答此题目关键就在于对原因的阐述。结合延安整风前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后得知这次整风主要是整顿学风。
    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反帝反封建。(X )
    2.最早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向中国人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陈独秀。( X )
    3.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是在党的一大上。( )
    4.正式确定每年的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日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X )
    5.新文化运动已经超出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X)
    6.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中,党对富农的经济政策是保护富农经济。( )
    7.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的。( )
    8.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同意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主要是因为孙中山具有共产主义思想。(X )
    9.毛泽东提出今后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是在“八七”会议。( )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但并不消灭一般的资本主义。( )
    1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
    12.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X )
    13.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对富农的政策是:彻底消灭富农。( X )
    14.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主要教训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X )
    15.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表现为对抗性质。( )
    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X )
    17.不结盟是新中国的一贯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没有与任何国家以任何形式结盟。( X )
    18.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胜利,事实证明,中国革命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X )
    19.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事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X )
    20.党的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

    中共党史考点透视2

    1.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一批专门供工人阅读的刊物有( )。
    A.《劳动音》 B.《劳动界》
    C.《劳动者》 D.《劳动与妇女》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局成员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张国焘 D.李达
    3.下列各项中,与周恩来有关的有( )。
    A.发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B.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C.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D.组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4.20世纪20年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政治主张,主要有( )。
    A.“省自治” B.“联省自治”
    C.“制宪救国” D.“废督裁兵”
    5.“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有( )。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B.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第一批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D.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6.1920年底,挑起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人是( )。
    A.胡适 B.梁启超
    C.黄凌霜 D.张东荪
    7.下列情况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有( )。
    A.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B.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C.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 D.“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8.根据中国国情,从理论上说明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文献是( )。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井冈山的斗争》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9.五四运动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出现,其中有( )。
    A.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B.俄罗斯研究会
    C.觉悟社 D.工读互助团
    10.关于“五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又一次奋斗
    B.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争取中间势力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CD )。
    A.有充足的力量 B.对他们的动摇性进行坚决的斗争
    C.尊重他们的利益 D.对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取得胜利
    12.1940年3月12日,毛泽东全面地阐述中国共产党坚持国共长期合作方针和斗争策略的重要著作有( )。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C.《论政策》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3.下列事件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或推动的是( )。
    A.东北抗日联军组成 B.“一·二八”上海抗战
    C.西安事变 D.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进步势力包括( )。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八路军、新四军
    15.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 )。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16.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有(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外国垄断资本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17.抗战胜利后新成立的民主党派有( )。
    A.中国农工民主党 B.九三学社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民主建国会
    18.中国共产党制定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的文件有( )。
    A.《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 B.《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C.《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D.《三个月总结》
    19.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主要报告是( )。
    A.《论联合政府》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解放区战场》 D.《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20.中共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会议有( )。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七大 D.北平和谈
    参考答案:
     1.ABCD  2.BCD   3.BD   4.ABCD  5.AD
     6.BD    7.ABCD  8.BCD  9.ABC  10.BCD
    11.ACD  12.BC   13.AC  14.ABCD 15.BCD
    16.ABD  17.BCD  18.BC  19.ACD  20.CD

    中共党史考点透视3

    1.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专门供工人阅读的刊物是( )。
    A.《劳动界》 B.《劳动者》
    C.《工人月刊》 D.《劳动周刊》
    2.陈独秀在共产国际代表( )的帮助下,经过酝酿,于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A.越飞 B.鲍罗廷
    C.维辛斯基 D.李德
    3.在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第一人是( )。
    A.孙中山 B.蔡和森
    C.李大钊 D.毛泽东
    4.中共一大选举( )为党的书记。
    A.李大钊 B.张国焘
    C.毛泽东 D.陈独秀
    5.中国最早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是( )。
    A.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B.俄罗斯研究会
    C.利群书社 D.觉悟社
    6.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陈独秀被捕 B.北大校长蔡元培辞职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7.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B.“兼容并包”方针的提出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8.标志着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失败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的失败 B.二次革命的失败
    C.第一次护法斗争的失败 D.第二次护法斗争的失败
    9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达到( )人左右。
    A.10万 B.50万
    C.100万 D.200万
    10.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运动中,李大钊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是( )。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俄法革命之比较观》
    C.《庶民的胜利》 D.《Bolshevism的胜利》
    11.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之下的根本原则的确定是在( )。
    A.八七会议上 B.中共六大上
    C.古田会议上 D.遵义会议上
    12.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从中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
    ①要掌握革命武装 ②要制定彻底的革命纲领
    ③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④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13.1930年1月,毛泽东写的基本确立以“乡村为中心”思想代表作品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4.中国共产党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解放战争时期的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文件是( )。
    A.《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15.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6.抗战期间,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的重点由对外抗日逐渐转向对内反共的标志是( )。
    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B.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
    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D.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
    17.1938年5月,毛泽东全面阐述中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这一抗战理论的重要文献是( )。
    A.《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B.《论持久战》
    C《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战争和战略问题》
    18.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
    B.共产党员、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C.共产党、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
    19.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 )。
    A.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0.1930年8月,将“第三党”名称正式定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是( )。
    A.邓演达 B.宋庆龄
    C.陈友仁 D.谭平山
    答案:1-5.ACCDA 6-10. CCDDA 11-15. CBCBD 15-20. CBCDA

    中共党史-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
    A.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B.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C,果断地停止了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2.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中央全会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届三中全会
    C.十二届五中全会D.十一届六中全会
    3.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D.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武装斗争
    5.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一切工作指针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6.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国民革命的影响
    C.党的领导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
    7.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运动中,李大钊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是( )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俄法革命之比较观》 C.《庶民的胜利》 D.《BolsheVism的胜利》
    8.《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的翻译者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李达
    9.中共一大的中心任务是( )。
    A.讨论确立党的最高纲领 B.讨论确立党的最低纲领
    C.讨论确立党的策略 D.讨论正式成立中共的问题
    10.中共二大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B.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C.通过了党加人第三国际的决议案 D.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
    二、多项选择题
    1.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是( )。
    A.孙中山 B.鲁迅 C.毛泽东 D.邓小平
    2.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问题
    C.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D,处理好农轻重比较关系的问题
    3.1960年8月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李富春 D.刘少奇
    4.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
    A.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华南、西北、西南进军,完成大陆的解放,建立地方各级人民政权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C.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管理
    D.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
    5.1942年中国共产党整风运动的方针是(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团结―批评―团结
    C.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D.批评与自我批评
    6.1928一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
    A.《井冈山的斗争》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反对本本主义》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7.导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党军的力量过于强人 B.日本帝国主义的直接干涉
    C.红军军事指挥上的单纯防御路线 D.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原则被否定
    8.五四运动中,学生们提出的中心口号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拒绝和约签字”
    C.“取消二十一条” D.“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9.1920年春,在中国最早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的是( )。
    A,周恩来 B.李大钊 C.陈独秀 D.毛泽东
    10.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进入创建工农红军新时期的武装起义是( )。
    A.南昌起义 B.黄麻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三、判断题

    1.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是在中共二大上。( )
    2.毛泽东提出今后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是在八七会议。( )
    3.标志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事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4.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5.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是党的十五大。( )
    6.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
    7.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
    8.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任务就是立即消灭资本和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9.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四、问答题
    1.简述五四运动的原因、过程及意义。
    2.简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及意义。
    3.简述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内容及其意义。
    4.简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立过程。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6.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方针和意义是什么?
    7.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9.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政治形势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10.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什么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11.试述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经历的曲折过程。
    1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13.试述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出的最新概括和系统阐
    14.简述中国共产党十五大的历史功绩。
    15.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的主题是什么?
    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B 5.D 6.A 7.A 8.C 9.D 1O.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C 3.BC 4.ABCD 5.AB 6.ABCD 7.CD 8.ABCD 9.BC 10.A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篇5】中共党史心得

    中共党史

      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

      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它研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即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一方面通过宪法和法律把它们变成国家的意志,贯彻到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方面通过其各级组织、各级干部,团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的队伍的发展、壮大,党的干部的培养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发展,党纪党规的确立和监督、检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等等。

    [编辑本段]

    中共党史划分的几个主要阶段

      根据《中国共产党简史》2001年版本资料简介,中共建党80多年来共经历了如下十个主要阶段:
    1、大革命阶段 2、土地革命阶段 3、抗战阶段 4、民主革命阶段 5、新民主主义阶段 6、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7、文化大革命阶段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10、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编辑本段]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 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三、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编辑本段]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

      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还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所以没有派代表出席)。推举的代表共12人:湖南小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刘仁静、张国焘,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陈公博,日本东京小组周佛海。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议。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编辑本段]

    中共党史简介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