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浅析金融危机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影响

    时间:2020-12-10 08:05: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内蒙古财经学院 旅游管理系,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摘 要:文章从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着眼,分析了金融危 机对于内蒙古旅游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危机形势下促进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
    旅游业;
    影响;
    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F590(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10)02—0043—03
    1 金融危机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影响

    2008年以来,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席卷各国,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中国在这场危机中,由于各种原 因,相对其他地区和国家受直接损失比较小,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危机对各行各 业带来的影响正日渐显现,旅游业也无法独善其身。
    1.1 在入境旅游方面

    金融危机出现后,人们会削减非生活必需品,作为一种消费行为, 旅游不像日常生活用品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在人们为了生存而奋斗之时,“旅游”的地位只 能暂时排在生活必需品之后,从而导致入境旅游人数大幅度下降,入境游市场迅速萎缩。最 新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1月~12月,中国入境旅游的外国人人数为2 432.53万人次,同比 下 降7%;
    2009年1月~3月,中国入境旅游的外国人人数为482.71万人次,同比下降29%。在 这样一 个 低迷的大环境下,内蒙古的旅游业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强烈影响。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1月 ~12月,内蒙古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为154.93万人次,同比增长3.67%;
    2009年1月~2月,内 蒙古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为10.35万人次,同比下降45.81%。这说明,作为一个内陆偏远省份 , 经济危机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影响虽然会发生迟延现象,但是这种影响却还是会逐渐显现。
    1.2 在国内旅游方面

    预计国内游规模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有所放慢。过去几年中,国 内游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随着2008年以来多起大型自然灾害及经济危机的发生, 旅 游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短期内甚至出现下滑现象。但从长远角度看, 中国旅游市 场经过多年培育,社会大众已经将旅游休闲作为生活必需品,且逐步从城市向农村扩大,越 来越多的人口或家庭每年进行一次或多次旅游活动。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1月~12月,中 国 国内游预计全年国内旅游可达17亿人次,增长约6%;
    国内旅游收入8 700亿元,增长约 12%。其中,内蒙古在2008年1月~12月,国内旅游人数3 198.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
    国内 旅 游收入429.5亿元,增长22.4%。以上数据表明,无论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是从内蒙古范围来 看,尽管入境旅游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但是这不会对国内旅游市场造成太大影响 。普遍的观点认为,当金融危机发生时,旅游作为可选消费品,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大, 特别是作为高端旅游消费,受到的影响和冲击就更大,2008年~2009年我国及内蒙古地区入 境旅 游人数的大幅度下降已经说明了这种情况。但与此同时,也有些观点认为,由于旅游可以给 繁忙工作中的人以最大限度的放松,因此即使出现经济大幅度的衰退,旅游需求下降的速度 也远小于此,2008年~2009年国内游规模的持续增长也验证了这一观点。
    2 金融危机形势下内蒙古旅游业依然面临着诸多机遇

    旅游业是一个非常敏感和相当脆弱的行业,无论自然灾害,还是突发事件及气候环境都会对 旅游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这次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旅游业无疑会造成严重冲击。但是历 史经验也证明,全球每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带动经济回暖的都是旅游、休闲、培训、教 育等服务产业。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的大萧条时期,最先复苏的不是制造业,而是旅游、休 闲等服务业。21世纪初,美国网络新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也是服务业连续11个月的增长,把 整 个经济带向回升。旅游消费是恢复能力强的消费,是关联作用大的消费。据统计,旅游业关 联我国国民经济的109个产业、行业和39个部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旅游业都有不同程度的 促进作用,同时这些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 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专家认为,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 对当前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具有独特的作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旅 游业造成重大打击。但是东南亚各国把振兴旅游业作为刺激经济恢复的重要手段,纷纷采取 了应对策略和措施,并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旅游业在危机中率先复苏,并在当年东南亚国 家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总体战略中“独树一帜”,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拉动产业。去 年年底泰国发生社会动荡,经济一蹶不振。泰国政府首先考虑的也是恢复旅游业,要求酒店 和航空公司下调旺季资费,通过优惠价格吸引游客,并把旅游宣传口号从“神奇泰国”变为 “神奇泰国,神奇价格”。

    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旅游被定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国内已有26个省市将旅游作 为支柱型产业。2008年经济寒流袭来时,广东、北京等省市相继召开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北 京市还提出要把旅游产业培育成“首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北京建成“国际一流旅游 城 市”。同时,许多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出台相关规定定位各自旅游产业,给予资金、人才 等方面的倾斜。内蒙古旅游局也已多次召集旅游行业代表开会,研究借鉴东南亚国家旅游业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
    研究如何重新定位和开拓目标市场;
    研究如何开发新旅游资源, 推出新旅游项目;
    研究如何刺激旅游消费,加强国际旅游合作等。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 要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首先旅游业自身必须尽快恢复。分析人士认为,2009年内蒙古 旅游经济要实现率先复苏,是存在机遇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拉动内需”将刺激旅游投入   

    面对金融危机严峻的形势,中央一再强调要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其中调整结构重 要的内容就是放手发展服务业,而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调整产业机构的 关键一环。在此背景下,中央扩大投资的重要举措也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2009年, 内蒙古旅游局积极落实中央方针,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投入很多,努力把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 成为内蒙古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2 “低价旅游”将刺激旅游需求

    众所周知,旅游是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必然会产生的一种需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旅游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环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越来越多 的大众加入到了旅游的行列。但是许多中国人在旅游时恪守着这样的一个观念,就是旅游第 一要省钱,第二要安全,第三要省心。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节俭惯了,一次性花费太多接受 不了。2008年底到2009年,国家先后出台了许多措施,包括: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的取消, 成品油价格的下调,汽车税费改革……这些都降低了人们出行的交通费用。同时酒店取消中 午12点和下午6点之前退房的标准,让人们花和以前一样的钱享受到了更多的服务。这样 的降价优惠让人们享受到了旅游带来的快乐,刺激了他们对旅游的需求。
    2.3 “确保就业”提升旅游地位

    2009年,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2 000多万农民工和600多万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安 置 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而旅游业的覆盖面广,在危机时刻,应该发挥优势,担当起社会责任 ,帮助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在“十一五”期间加大发展旅游促进就业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 力 度,落实对全国10万到岗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再就业培训,保证每年新增50万个就业岗位, 这样一来旅游业不但自己得到了发展,而且把自己的利益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使得旅游不 仅仅是经济产业更重要的是成为了民生产业。为了应对危机,内蒙古旅游局推出新政策,保 证旅行社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减薪、不裁员,由此提升了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4 后奥运会效应仍在延续

    北京奥运会的筹办经历了7年时间,在这7年里,我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 交通秩序、旅游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 ,进一步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所以在奥运会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至中国来参观 这个古老历史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大国,内蒙古有必要抓住未来几年长期存在的“奥运效应 ”,重组旅游线路,带动旅游全面发展。
    3 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建议及对策
    3.1 政府制定政策,扶持旅游发展         

    内蒙古政府要充分了解金融危机给北京市旅游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及时监测经济形势的走势 ,有针对性的出台专门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和政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在保 证入境游不出现大的波动前提下,把国内旅游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以此来帮助旅 行社应对危机。将政府的集体的利益与旅游企业的个人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扶持旅游企业, 使旅游业少受危机影响,从而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3.2 提高服务质量,企业携手共渡难关

    质量是永恒的主题。现在中国的旅游服务质量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 以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如今面对危机,正是旅游企业调整内部结构,建立 充满生机和活力体制和机制的大好时机。不同的旅游企业服务的对象也有所不同,各个旅游 企业在发展中都有自己的优势,所以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各旅游企业要经常交流旅游信息, 搞好旅游信息共享,同时也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实现旅游消费市场的“双赢”。如为了应 对危机给内蒙古旅游带来的冲击,2009年8月11日,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呼和浩 特市旅游局承办的第21届全国旅游城市(部分)旅游局长协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市拉开帷幕, 旨在通过此次旅游协作会议,加强城市旅游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拓宽城市旅游合作领域,提 高城市旅游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由此可达到抱团取暖,共同发展,企业携手共渡难关的效果 。
    3.3 做好危机沟通,帮助旅游业恢复信心

    危机管理是指个人或组织为了预防危机的发生,减轻危机所造成的损害,尽早从危机中恢复 过来,而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和已经发生的危机采取管理行为。当金融危机来临时,旅游危 机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沟通可以缓解游客的恐惧心理,也可以恢复旅游市场的信心。同 时,在沟通方面一定要坚持诚实和透明,不要施加新闻管制,信息需要被人们理解的尽可能 准 确和可信,不能因试图鼓励人们旅游而使信息受到扭曲。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内蒙古旅游 局在与公众的沟通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政府通过权威媒体发布旅游信息,宣传国家对旅游的 政策,吸引游客对旅游的关注,及时打消人们出行的顾虑。
    3.4 加快产业重组步伐

    由于中国旅游业市场集中度过低和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缺位,使得我国旅游业在发展中存在 着发展模式单一,产业形态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利润率微薄等一系列深层次结构问题。面 对金融危机,内蒙古有一些中小型旅游企业无力支撑,只好逐步退出旅游市场,这对于大型 旅游企业而言正是进行扩张和产业兼并重组的大好时机,因为这时成本最低,效益却最高, 所以大型旅游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快产业重组步伐。
    3.5 做好旅游宣传,进行强力促销

    加大旅游的宣传力度必将会使旅游者显著增加,旅游消费大幅提高,这样使旅游服务各环节 都有较大发展,从而来健全整个旅游产业链,促使旅游企业档次提升,种类更加丰富。在宣 传的同时一定要进行强力促销:最大限度的加强国内市场促销,制定科学可行的营销计划来 帮助消费者恢复信心。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内蒙古积极组织开展了旅游宣传促销工 作。①以“弘扬奥运精神,展示内蒙古风采”为主题,进行了多渠道、多形式的旅游宣传。

    分 别在央视几大频道及《中国旅游报》作了内蒙古旅游形象宣传;
    链接了全国37家新闻网,进 行了内蒙古旅游综合宣传等。②认真抓了与北京市的旅游合作对接。参加了北京9+10区域 旅游协作会议,与北京市旅游局共同签署了联合促销、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合作协议。组织全 区70多家旅游管理机构、企业和8家媒体,共130多人专程到北京,举办了内蒙古奥运旅游推 介会,推出8类26条奥运线路。
    3.6 合理控制成本,大力开发新产品

    受经济危机影响,旅游业的经营具有不确定性,这就意味着旅游收入的不确定。所以内蒙古 的各旅游企业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要合理控制成本,该节省的地方一定要节省,要充分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网络营销,集中人力和财力,提高竞争力。同时旅游企业也要在创新 方面多下力气,将内蒙古奥运产品、历史民俗产品与现代大都市产品进行重新组合,同时要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产品,使产品可长可短,能贵能贱,薄利多销,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 游客。

    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及其脆弱且敏感的产业。虽然金融危机持续的 时间不会太长,但它在未来的一两年时间里对旅游业的影响却是相当巨大且全面的 。因此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一定要冷静地处理,努力把正面影响扩大化,负面影响最小化,使内 蒙古的旅游业发展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 威廉·瑟厄波德著,张广瑞等译.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2] 梁仁君.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J].聊城师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2004,(1):15~20.
    [3] 何光玮.加强合作,迎接挑战,努力实现旅游业的振兴与发展[J].旅游调研 ,2003,(9):4~5.
    [4] 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J].中国软科学,2 003,(4):6~12.

    相关热词搜索: 蒙古 对内 浅析 旅游业 金融危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