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改革开放的思考_内陆开放型经济分析思考

    时间:2020-02-11 11:51:5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地处西部内陆腹地的**,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者,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任,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开放的思维发展壮大自身实力,才能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发展开放型经济,既有内陆地理区位的局限,更有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的优势。只要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找准自身定位,依托西部腹地市场,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新路。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中国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世界经济格局当中。我国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已经处于比较高的发展水平,但对于广大的内陆地区来说,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原因,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近年来,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金融危机给全球实体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内需不足、外需下降、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给我们带来严峻考验,我国的开放型经济面临着重大转折。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实践证明,**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根本出路在扩大开放,最大动力也在扩大开放。在新的形势下,全球资本寻求安全性和收益性较高的投资场所更为迫切,必须把握**吸引外资的良好机遇,实现**的跨越式发展。

      2008年7月,中共**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作出了《扩大开放的决定》,薄熙来书记提出要“汇集资源、扩大开放,将**建设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西部的开放高地”的要求。如何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统筹好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使**成为全国开放程度较高、发展活力较强、富有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是当前**市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开放型经济、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界定及主要特征
      (一)定义。
      对于特定的经济体而言,其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属于“开放型”或“封闭型”,主要差异在于外部经济联系、交换及影响的密切程度。一般意义上的开放型经济,是指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程度较深入,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跨国界流动较为自由,自身经济体制与外部经济体制融合度较高的一种经济模式。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和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境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开放型经济与传统意义的外向型经济不同,外向型经济体系以出口导向为主,更多地表述为在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和利用上;
    而开放型经济是以降低制度壁垒(如国家之间的经济制度、贸易保护、关税壁垒;
    地区之间的行政性分割、税费差异等)和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自由度为主,表现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开放和充分利用上。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策略,以及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才奠定了当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形成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雏形。

      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开放型经济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其特点在于,内陆地区区位的差异,必将导致与近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不同。内陆地区远离出海口,在资源与市场的选择、物流方式等方面应当具备自身鲜明的特点,不应简单复制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

      (二)开放型经济的主要衡量标准

      1.外贸依存度。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把外贸依存度作为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开放度的重要指标。外贸依存度是一国(地区)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用于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2.外商直接投资比率。该指标是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用于衡量国际投资的开放程度。

      3.综合指标。如果要从总体上衡量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则可以根据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比率等量化指标,并结合其经济制度的开放性、人才流动的自由度等来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上述指标的重要性决定其权数,计算它们的加权平均数,来综合衡量特定地区的对外开放度。该比率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其值越高,开放程度越高。

      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迫切性

      2007年,胡锦涛主席为**未来发展定向导航,提出了“314”总体部署:即要将**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但是要实现“314”发展目标,**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地区增长极效应不够突出。增长极具有“极化”和“扩散”两种效应,极化效应就是各种生产要素快速聚集,扩散效应就是生产要素向周边扩散,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要打造成为区域性的增长极,必须具备较大的经济规模和较快的发展速度,才能增强对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但从经济总量上看,**只有4千亿元,与东中部地区上万亿的省市存在明细差距。仅在西部比较,**的经济规模也不具备明显优势。如果与其他三个直辖市比较,2007年**GDP相当于北京的46%、天津的81%、上海的34%。从发展速度来看,1997年到2006年的十年,**市GDP年均增速为10.2%,在西部地区列第8位;
    近五年GDP的年均增速为12.6%,居西部的第6位,处于中游水平。因此,目前**离西部“增长极”仍有较大差距。

      (二)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二元化现象比较严重。作为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并存的直辖市,** “小马拉大车”短期内难以改变。全市城镇建成区810平方公里,农村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9%。农村户籍人口2300万人,占了全市户籍人口的73%,是京津沪三市农业人口总和的2.7倍。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直辖之初的3.1:1提高到2007年的3.9:1,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而同期北京、天津、上海、四川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2.3:1、1.9:1、2.3:1、3.1:1。2007年**的人均GDP是14622元,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第三位,而渝东南、渝东北的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54%。从城乡贫困面和贫困深度来看,全市还有14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仍占有一定比例。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完成城乡统筹试点的任务,是**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经济开放程度不够高,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97年直辖以来至2007年,**对外开放水平有所提高,进出口总额从15.9亿美元增加到了74.5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从2.2亿美元增加到了10.9亿美元;
    但与国内发达地区比,甚至与部分西部地区兄弟省市比,无论进出口规模、吸引外资数量,还是城市的开放程度,都有较大差距。2007年,**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分别为13.8%和8.4%,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3.2、29.3个百分点,在全国位于第20位和第17位;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仅占全国的1.5%,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排在全国第22位,在西部仅列第四。只有将**置身整个中国、整个世界,**才能对自己的开放经济发展水平作出准确客观的判断。

      总体上看,**经济仍处于西部的中等水平。不论是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和开放水平,不论是和京津沪比还是和全国计划单列市比,或者和其他西部省份比,**仍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要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要真正实现胡锦涛总书记的 “314”发展目标,**仍有很大差距。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东莞、苏州、义乌等地的无数成功案例,无疑验证了开放和发展、大开放和大发展的因果关系。只有开放,**才能有效汇聚全国和全世界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经济要素,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迅速提高经济竞争实力,分享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无疑是当前**市面临的紧迫任务。通过统筹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统筹出口与进口,统筹出口与内销,分享全球、全国市场,才能使**成为全国开放程度较高、发展活力较强、富有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从**自身来看,在历经直辖十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在资源要素等方面也面临日益明显的瓶颈制约。因此,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在充分挖掘内部资源潜力的同时,必须寻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增长路径。

      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与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经济全球化的生产一体化、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消费全球化,需要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体打破壁垒,整合生产资源、深化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也为经济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有利于充分利用海内外市场和资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拓展更大的空间。经济全球化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具体表现为经济的开放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谁能更多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谁的竞争力就强;
    相反地,其发展就有“边缘化”的危机。

      三、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国外经验的启示和借鉴

      严格地说,开放型经济的基本内涵无论对沿海地区或内陆地区其本质是一致的,主要在于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推进开放型经济的进程中,存在不同的区位差异。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阶段,是缓解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顺应国际产业分工新趋势的新思路。内陆城市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它所面临的时空条件、主要问题以及发展道路的选择,不仅与沿海、沿边城市有很大不同,内陆城市之间相比也各具特色、不尽相同。正因如此,内陆城市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在发展策略上,必将经历一个学习借鉴、客观评估、准确定位、“量身打造”以及科学规划的过程。在学习国外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经验方面,美国芝加哥、印度班加罗尔和德国鲁尔区等三个内陆地区的发展模式具备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芝加哥: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心

      芝加哥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东北部、美国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西南岸,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是美国中西部地区最大城市,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交通运输业发达,芝加哥是美国最重要的铁路、航空枢纽。美国中北部30多条铁路线在此集结,城市铁路线总长1.24万多公里,年货运量5.12亿吨,均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芝加哥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飞机流量、旅客人数、货物吨位均位于美国乃至世界的前列。芝加哥也是美国主要的金融、期货、制造业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有33家、美国《福布斯》500强企业中有47家在此落户。芝加哥是仅次于纽约的美国第二大金融中心,拥有300多家美国银行、40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6家保险公司,金融资产总额居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管区的第三位。芝加哥是全球最大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心,2003年占全美期货和期权交易总量的63%。

      (二)班加罗尔

      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六十年代,印度中央政府把重点国防和通讯研究机构,如科学研究所、国家航空研究所、雷达电子发展公司等设在该市,使该市的信息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它已经变成印度的科学和技术中心。班加罗尔也是印政府工业投资的重点地区之一。有印度主要的飞机制造厂,电器、通讯设备、机床、汽车制造、制药等工厂。  班加罗尔是印度最富裕和最有活力的城市,是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印度的硅谷”,有131家国际大型IT公司在此落户。

      (三)鲁尔区:新兴产业样本

      鲁尔区位于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的中部,拥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它同时也是全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鲁尔区原本以生产煤和钢铁为主,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这里先后遭遇“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使鲁尔区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矿区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基于这些问题,德国开始了对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工作。德国政府制订了多个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方案,而且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清理改造传统产业,初步完善基础设施,吸引资金和技术,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在政府和社会政策、资金和技术等的扶持下,经过30多年的努力,鲁尔区目前已从“炼钢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炼钢等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四)启示

      从芝加哥、班加罗尔以及德国鲁尔区的发展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内陆地区也可以打造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关键要能在产业发展方面独具特色,能够集聚生产要素,实现产业集中,而且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的范围要能够超出地理范围的制约,而这些都离不开发展开放型经济。由于经济制度和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差异,我们不能照搬上述地区的发展模式,但有几方面的共同点值得借鉴:

      1.找准定位,突出差异化,扬长避短,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芝加哥的发展农产品期货等金融产业、班加罗尔发展信息产业、德国鲁尔区发展高技术制造业都跳出了传统上区域发展的窠臼。

      2.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印度政府在班加罗尔信息技术产业和服务贸易方面,统一调动资源,不断优化配置,积极引导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聚集,使传统意义上的内陆地区结出丰硕的开放型经济果实。

      3.抓住历史机遇。在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中善于抓住历史机遇,这对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特别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应当在发展服务贸易、开拓内需市场、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等领域乘势而上。

      4.打造功能完整的基础设施体系。芝加哥、班加罗尔、莱茵河流域城市经过不懈努力,在自然禀赋的基础上,发挥出良好的交通枢纽作用,优越的水陆空运输条件使其发展如虎添翼。**拥有完备的水陆空交通,应当进一步完善枢纽功能,降低物流成本,为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5.优化市场环境。自由、公平、法制完备的市场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而许多内陆地区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因此如果能够克服在上述方面的劣势,创造制度和市场环境的比较优势,就能为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6.构建开放的人文环境。人才的聚集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与国际化竞争合作的意识以及不断开放创新的意识,是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条件之一。**应当借鉴先进经验,成为内陆地区人才高地,并不断注入开拓、创新、合作的人文内涵。

      应该说,**在上述方面都已经或正在努力争取实现自身的比较优势,因此也具备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外需减少、内需不足、经济下滑风险显现的背景下,国家正加大促进内需、拉动经济的力度。**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借鉴上述城市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吸引全球资源,形成一系列有竞争力和发展特色的产业链,兼顾国内外市场和资源,成为内陆地区重要的开放型经济试验地区。同时,应在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独辟蹊径,争取在打造生产性服务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方面取得成效。

      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优劣势分析

      (一)地理位置的优劣势分析

      1、劣势。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最大的劣势就是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带来的物流成本高昂。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由于自身创新型的不足,外向型经济仍然是以低附加值的产业为主。外向型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就是以承接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制衣、制鞋、玩具等轻工产业而发展起来的。这些行业往往“两头在外”,即生产原料从境外来,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又销往境外。从事这类加工行业,由于生产者获得的附加值非常低,所以对物流成本非常敏感。对于这些产业,沿海地区利用海运作为物流的主要手段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海路运输的运费比铁路、公路运输要低。据统计,海运运费一般约为铁路运费的五分之一,更远低于公路运输的费用。海路运输的通过能力大。海上运输利用天然航道四通八达,可根据环境、政治、经济、军事等条件的变化,随时改变航线驶往有利于装卸的目的港。海路运输的承载量大。船舶是运输能力最大的运输工具。现代的大型油轮都有50万~70万吨承载量,普通散装船也有16万~17万吨的承载量,而一列普通火车的承载量只有大约3000多吨。相较内河而言,其运载能力也是大得惊人。因此,发展附加值不大的外向型产业,沿海地区拥有最好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在沿海地区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作用下,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迁移。但对于像**这样地处内陆腹地的区域来说,尽管这里的土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是那些外向型的轻工业产品是不大可能把生产基地迁移到此地的。原因很简单,物流费用的高低对这类产品的成本至关重要,所以物流费用高昂是内陆地区最大的发展障碍之一。

      2.优势。**位于中国大陆中心,承东启西,南北传递,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交通通讯发达,是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水、陆、空交通发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寸滩港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深水港,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100万标箱。全国六大铁路枢纽之一,铁路通车里程1200公里。**在西部地区最早建成城市轨道交通线,“九线一环”轨道交通规划总里程51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路网密度西部第一。**江北国际机场是全国十大枢纽机场之一,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基本建成覆盖全市、以光缆为主的大容量高速率电信基础传输网络,网络出口总带宽和电话普及率位居西部前列,2010年将建成长江上游信息中心和通信枢纽。因此,**在内陆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水路物流成本相对较低。随着铁路、公路、航空的进一步发展,**将成为辐射西部、中部以及甚至中亚、东南亚的区域中心城市。

      2008年9月26日,横跨甘川渝三省市的兰渝铁路开工建设。

    兰渝线沟通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穿越西部资源富集区,横越两个西部大省和一个直辖市,是西北到西南出海口距离最短、最便捷的通道。兰渝铁路建成后,兰州与**的铁路运输距离将由现在1466公里,缩短至820公里,客车运行时间由现在的22小时缩短为6.5小时。经铁路部门初步测算,兰渝铁路建成后,兰州至**的铁路运费将降低约三分之一,而时间缩短约三分之二,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也增强了**的交通枢纽地位,极大地缩短**通过陆路经中亚至欧洲的时间。正是由于交通环境改善等因素,惠普公司将软件、信息服务及电脑制造等项目投向了**。

      在发展金融产业方面,在西部设立重要金融市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目前,我国重要金融市场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如:上海有上海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外汇市场,大连有期货交易所,深圳有深圳证券交易所,而整个西部尚无一家重要金融市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目前都是中国的战略大后方,在**设立重要金融市场、发展金融产业,有利于分散风险,提高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的应急能力。

      (二)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产业门类齐全,但产业集群发展程度较低。

      对于广阔的内陆地区来说,工业化程度较低、产业发展水平滞后是一个普遍现象。相较而言,**等内陆大都市由于“三线”建设等因素所赐,拥有内陆地区比较少见的工业化基础和产业配套能力。

      **目前的产业链脱胎于军工行业。嘉陵、建设、长安等原军工企业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在部分生产能力转向民用工业以后,在本地迅速崛起了一股强大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使**成为世界摩托车之都。

      但是,这样的优势产业并没有发挥出它对于地方经济应有的拉动作用。支柱产业本地配套协作不够,产业链打造处于低层次。以汽摩产业为例,2005年**共生产摩托车420.84万辆,产量占全国的24.7%,出口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在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中,几大主要摩托车整车厂本地零部件采购率平均只有43%左右,相当多的关键零部件产品,需要从江浙等地采购。另外,**的产业集群程度较低,工业园区产业规划不明晰,产业体系较零乱,不利于产业链的打造,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合力。

      (三)人力资源的优劣势分析

      人力资源是一个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内陆地区劳动力数量充裕,但无需讳言,其受教育程度较低,在人力资源的素质上处于劣势地位。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进行的测算,2000年我国全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已经达到7.10年,而大多数内陆省市(包括**)都在这个平均数以下。

      随着大批知名软件企业落户**,高级研发和管理型软件人才匮乏的现象越发突出,高级人才特别是系统架构师和项目总设计师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市软件业发展的瓶颈。**市信产局介绍,目前我市软件信息服务产业从业人员仅3万人左右,缺口高达9万人,尤其缺乏高层次的系统架构师和项目总设计师。

      另一方面,**又是内陆地区相对的人才聚集高地,这里聚集有二十几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数十万人,有大量的专业科研机构,使得**成为内陆地区难得的优质人力资源库。

      (四)重要生产要素的优劣势分析

      我国沿海地区开发程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土地资源已经相当匮乏,土地成本大幅上涨,再加上能源紧缺,给工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相较而言,内陆地区在这些生产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

      2006年底,**城市化率达到46.7%,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是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发现矿产75种,初步探明的矿产40多种,探明矿藏产地353处,储量矿产潜在价值3882亿元。优势矿产有煤、天然气、锰、汞、铝、锶等。西南铝业集团煤探明储量33亿吨,是我国南方煤炭生产的重要基地。天然气探明储量3200亿立方米,其中垫江卧龙河气田开采量居全国第一。锶矿是**最具特色的优势矿种,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锰矿探明储量3700万吨,居全国第二。钒、钼、钡储量居全国第三。分布在秀山、酉阳的汞矿是全国罕见的特大型矿床,已探明储量1.9万吨。此外还有岩盐、重晶石、莹石、石灰石、硅等非金属矿产。**境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水能蕴藏量巨大,极具开发潜力。以600余公里长江干流为线,汇集嘉陵江、渠江、涪江、乌江、大宁河等五大支流及上百条小河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在5000亿立方米左右,每平方公里水面积全国第一,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438.28万千瓦,可开发量750万千瓦,全市每平方公里拥有可开发水电总装机容量是全国平均数的3倍,水能资源开发量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此外,还有丰富的地下热能和饮用矿泉水,开发潜力巨大。这些自然资源和能源与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给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五)政策优势和市场环境优劣势分析

      **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突破地区,享受三峡库区和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具备“直辖市”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体制优势,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内陆保税港区。加上胡锦涛主席“314”总体部署,反映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的特殊政策倾斜和扶持。

      (六)市场环境分析

      传统上,**作为西部最早开埠的城市,工商业在西部十分发达,抗战和三线建设为**奠定了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自然形成的市场辐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背靠西南地区广大的市场空间,加上对全球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完全可以在西部这个宽广的舞台上找到施展的空间。

      西部属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部将逐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释放出愈来愈大的市场空间。据统计,2007年浙江省已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当年,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6214亿元,全省社会可支配收入总额为10410亿元,消费收入比为60%左右(广东、江苏、上海为63%)。预计2020年,我国将达到普遍的小康水平,届时,以小康社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估算,西部十二省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3.1万亿元,给**企业的扩张带来极大的空间。

      五、**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外商直接投资(FDI)

      1. 概况

      截至2007年底,**实有外商投资企业4451户。其中,法人企业1519户,投资总额197.74亿美元,注册资本104.77亿美元,外方认缴76.15亿美元(占72%)。

      另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外资法人企业户数、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外方认缴总额与上一年底比较,分别增长3.23%、11.81%、12.61%、13.76%,而我市的增幅分别是全国平均数的2.48倍、7.99倍、7.3倍和9倍。对比部分省市的2007年度增长状况,我们进一步发现,除上海外,传统的外商投资强势地区增幅普遍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而我市外商投资企业超常发展,总量(除户数外)已超越成都、西安甚至陕西,形成追赶西部老大---四川之势,表明产业转移浪潮来势迅猛。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有93家入驻**,其中46家在**投资注册82家子公司,47家在**设立分公司、办事处、代表处。霍尼韦尔(中国)高科技有限公司、利宝互助保险有限公司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区总部先后顺利落户我市,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区总部实现零突破。**作为老工业基地,区域优势明显,汽车、摩托车生产加工成为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领域。近年,随着商贸、金融等限制外商投资领域的放开,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百安居等零售业巨头纷纷抢滩**市场,丰业、汇丰、荷兰等国际知名银行陆续来渝设立分行。

      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产品配套能力强,因此,制造业一直是吸引外商投资的优势领域。庆铃五十铃发动机、上汽菲亚特等超大装备制造类项目企业顺利落户我市,进一步促进了我市汽车及其相关配件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拓展了产业链。渝德科技(台湾茂德八英寸项目)、华元半导体等高科技电子设备制造业入驻西永微电子工业园,有力地推进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提速上档。

      2007年新增金融、保险、证券企业27户(含分支机构),货运代理类企业16户(含分支机构)。服务业的加速发展表明,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势头的加速,我市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明显成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存在的问题

      2007年我市外资企业实现跨越式增长,标志着开放型经济高地建设迈出重要一步,但总体上外资企业仍未摆脱户数少、总量小、资本投向窄的西部特征和老工业基地特征。

      拥有众多跨国公司的欧美发达国家来渝投资规模偏小,反映出我市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优势不明显,过分依赖于以台、港、澳、新为代表的华商投资圈,投资渠道相对狭窄,亟需拓宽。“新特区”的具体政策与其他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不突出,势必产生边际效应递减的问题,影响外商投资增长的持续性、稳定性。此外,外商投资以政府招商为主,成效显著,但招商模式单一,民间招商及自主来渝投资量小质弱。这既反映了我市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也反映出我市市场和非政府组织(NGO)发育成熟度低的问题。

      世界五百强企业来渝投资主要局限于我市传统优势产业,IT、物流、商务咨询等高端服务业少有进入。这与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有关,且互为因果。出资方式单一,工业产权占比甚微。投资者出资方式依然沿袭传统,多以现金、实物出资,而以技术(专利及非专利技术)、注册商标等工业产权出资偏少。

      (二)进出口贸易状况

      据海关统计,2005年至2007年,**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值172.1亿美元,年外贸增量分别为4.9亿、11.8亿、19.7亿美元,年均增长25.1%。其中,出口累计103.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29.7%;
    进口累计68.3亿美元,年均增长19.2%。外贸进出口发展步伐逐年加快,2007年的进出口值由2005年的42.9亿美元发展至74.5亿美元,是2005年的1.7倍,发展速度较2005年13%的增幅提升了23个百分点,实现了36%的大幅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势强劲,汽摩产品出口主打地位突出。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市累计出口机电产品68.5亿美元,年均增长35.7%,占同期**市出口总值的66%。其中,摩托车及摩托车零件累计出口28.2亿美元,汽车及汽车零件累计出口5.6亿美元,二者合计占同期**市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49.3%。三年间,纺织纱线及服装出口6.9亿美元,农产品出口3.7亿美元。

      从以上的数据来看,**的进出口贸易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发展是建立在自身基数极低的基础之上的。对比经济发达省市,2007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6340.5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出口3692.5亿美元,增长22.2%;进口2648亿美元,增长17.5%。从2005年以来3年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连跨4000亿、5000亿、6000亿美元大关,相当于一年实现千亿美元的增长。

      (三)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指标,也是反映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的标准。对外贸易分为出口和进口两部分,相应地外贸依存度又可细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额高达11547.4亿美元,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政策优势等方面的因素,我国地区间外贸依存度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从东、中、西三大区域来看,东部12个省外贸依存度约为75%,中部9省和西部10省约为10%。2007年,**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分别为13.8%和8.4%,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少53.2和29.3个百分点,在全国位于第20位和17位。

      **外贸依存度略高于西部平均水平,但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的高外贸依存度主要受地处沿海自然条件、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影响。**的外贸依存度水平较低,一方面显示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空间较大,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经济以内需拉动为主,对外部的依赖程度较低,有利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

      (四)对外投资情况

      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从直辖前1996年的人均GDP不到500美元,增加到2007年人均GDP的2000美元以上。对外投资额从2001年的693万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3666万美元。截至2007年底,累计对外投资额达到19289万美元。显然,直辖以来,**人均GDP与对外投资额均呈现了同步上扬的趋势。依据邓宁等对外投资的阶段理论,**2007年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处于对外投资的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换时期。通过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不断提高**的竞争优势与竞争能力,形成优势产业走出去的发展格局,这既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按照目前**经济发展的增长趋势来看,预计2012年将超过4000美元,因此对外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六、**市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沿海的外向型经济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进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因势利导,而在内陆地区,寄望于市场自身的发育,通过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并进而建成外向型经济的高地是不现实的,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特殊国情下,政府仍具有重大的资源配置作用,**市的九大投融资平台的成功运作是最好的证明。同时,芝加哥、班加罗尔、莱茵河流域等开放型经济高度发展的城市的成功经验也表明了这一点。

      总结起来,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积极争取中央政府支持,大力构建政策体系,形成“洼地效应”,吸引投资;
    二是营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软环境方面,要加快向服务型政府、法制型政府转型,营造公平竞争、进出自由的市场环境,硬环境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降低物流成本,打造“五大**“——“宜居**”、“森林**”、“畅通**”、“平安**”、“健康**”。在空港建设、国际航线开辟等改善市场环境的关键举措上,实施必要的前期补贴;
    三是打破地区封锁,着力拓展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所必需的市场空间,冲破狭小的8.24万平方公里,当前的途径是加强区域合作,聚合优势,增强**的辐射能力;
    四是发挥杠杆作用,利用掌握的国有资源,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拉动投资,形成乘数效应;
    五是健全、完善支撑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功能区,如保税港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试验区,实施政策倾斜;
    六是大力构建开放型文化,努力发掘开埠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的内涵,形成开放的兼容并包的社会心态,形成自觉接受国际准则、国际惯例的社会意识,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二)明确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起点低,单一产业不足以支撑**打造开放型经济高地,只有当产业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并经国际市场的反复淘洗,不断聚集优势,才会呈现出类似芝加哥、班加罗尔的产业特色。因此,政府应密切关注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的变化,做好产业规划。

      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路径——以“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业为主,即原料和销售都在国外,赚取中间的加工费。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沿海地区利用自身优越的区位优势,采用这种模式积累了初始的资金、技术、经验等“第一桶金“。但是,在当前外需下降、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出现危机。

      近年来,随着三峡工程的完工、基础设施的完善,使**的交通效率得到极大改善,但对低附加值的产品,其物流成本仍然高昂,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加工产品的出口前景,各种因素的限制使我们不能走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老路,而应该依托西部市场,以占领国内市场、兼顾海外市场为战略目标,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形成高科技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合理分布的产业结构。

      (三)大力催化产业集群

      1.产业集群概念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它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它不仅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而且也成为提高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力量。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

         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即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这种合作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在产业集群内部,许多单个的、与大企业相比毫无竞争力的小企业一旦用发达的区域网络联系起来,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全新的集群竞争力。

         2.政府在集群创导中的作用。

      虽然产业集群大都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但是,在引导产业集群合理有序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以及防止产业集群退化甚至走向衰退等方面,政府政策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对产业集群的这种“干预”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取市场机制而代之,这样只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政府在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集群产生的时期,如果没有政府的有效帮助,集群的产生就会很艰难,甚至有可能出现夭折。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产业的升级和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集群外部的市场环境建设均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摆在政府面前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帮助创业者向专业化发展,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企业间的劳动分工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如何通过区域市场营销发展产业集群等。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制度创新,包括政策创新及其服务创新,优化创新环境,为产业集群、科技进步与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对一个区域来说,产业的有效升级一般有两条路径:一是沿着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即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演进,这是众所周知的产业升级路径。二是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即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的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集群创新升级模式。由于产业集群能够获得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报酬递增、企业间的互动学习和合作创新等优势,从而成为具有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升级模式,进而促进区域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由于区域和全球化的联系日益增强,区域创新体系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要与其它地区和全球产业价值体系相融合,使创新要素在跨区域和全球流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必须与全球产业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只有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地方产业集群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地方政府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时,要积极实施科技开放互动战略,开展跨区域科技合作和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业集群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

      3.**的特色产业集群之路

      **集成电路有较好基础,2007年**集成电路的产量已达2591万块。引进的台湾茂德科技公司8英寸0.18微米芯片生产线,使**一举成为全国芯片制造业的新兴基地。2008年,又成功引进了惠普先进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生产线,并在打印成像、个人电脑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软件和解决方案等领域增强了**信息产业发展实力。

      汽车工业是前后向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国际经验看,世界十大汽车城及其周边辐射区域,均是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最集中之地。**应重点向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子等零部件领域延伸产业链,并向后延伸至汽车维修、美容、保险、融资、装潢、租赁、会展、俱乐部等业务。

        利用**及川东北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不断延伸天然气化工产业链。**是全国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基地,但目前的产品大多数属于一次或二次加工的初级产品,高附加价值产品比重较低,要重点延伸甲醇、乙炔产业链。

      利用丰富的铝土矿资源优势,发展完整的氧化铝、电解铝、铝材深加工产业链。以铝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已居**制造业的第二位,但产值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甚至低于不具有资源优势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原因在于产品初级、附加值低。要围绕铝加工,向上游延伸技术研发链,向下游重点在高精铝板、带、箔等领域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板带材、工业型材、双零铝箔等高附加值加工材比重。

      围绕粮食、畜禽、水果、蔬菜(包括榨菜)、中药材等农产品延伸加工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不断延长,有利于实现增值,带动包装、贮藏、运输、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推进金融业的超常规发展

      1.突出总部经济优势,打造金融机构集聚中心

      应充分发挥**金融核心区的优势发展总部经济,进一步吸引各类金融、中介服务和监管机构集聚,吸引投融资平台、资产管理公司等地方机构落户。利用金融业开放步伐加快的机遇,吸引外资证券和保险机构集聚。抓住外资银行法人化的契机,积极争取外资银行的独立法人公司进入。利用金融业务相对成熟的优势,支持金融中介机构全面发展,吸引各类经纪机构、评估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信息服务机构落户,增强金融核心区的综合发展能力,形成完整产业链。

      2.大力发展证券、期货、保险相关机构

      引导证券期货市场主体向**集聚,吸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上市公司管理总部(或资金和证券事务部)入驻。积极支持设立和引进新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公司及产业发展基金等证券期货市场主体。

      充分发挥我市作为西部地区保险机构第一平台的优势,在支持现有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尤其是世界500强金融企业来**设立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区域总部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再保险公司,支持保险公司在江北嘴区域设立数据中心、研发中心、资金运用中心、灾备中心、票据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后援机构,充分发挥保险总部经济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聚集、增强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 大力扶持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集聚是金融核心区的重要特征之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对金融业务流程分工专业化,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要鼓励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发展一批讲诚信、规模大、实力强的资信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公司,实现中介服务的规模化、集约化。

      4. 打造西南票据中心

      提高票据业务的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大力发展异地票据贴现和转贴现,提高资金吸纳和辐射能力。支持市级商业银行建立票据专营机构,发挥市场中介作用。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动态监测,防止发生票据风险。

      5. 打造金融人才汇集中心

      优化金融人才发展环境,吸引高素质金融人才来金融核心区发展、创业。一是研究制定金融高管人员税收优惠、户籍管理、子女教育、就医服务等相关激励制度,增强对高端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争取在金融行业推动设立企业年金、管理层持股等激励机制创新。二是推进金融核心区内的金融教育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积极引进优质金融教育资源,形成与金融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鼓励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将人才培训基地设在金融核心区,支持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金融人才培训中心。三是支持在金融核心区设立金融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强金融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四是建立金融人才储备库,探索建立金融人才交流和管理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与市、区级部门间的人才交流,支持金融人才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五是鼓励金融机构与在渝高校联合建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七、结语

      本文对**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较为粗略的建议。总的看法是,只要**把握历史机遇,力行开拓创新,立足西部市场,着力投资拉动,面向全球配置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统筹作用,就可以走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稳步迈近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目标。

    相关热词搜索: 开放型 内陆 经济分析 思考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