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当代初中生逆反心理初探_初中生逆反心理表现

    时间:2019-04-01 03:37: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认为逆反心理是表现为对一切外力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关键词】初中生;逆反心理;初探
      The contemporary junior high pupil at the beginning of rebellious attitude searches
      Tan Yongxue
      【Abstract】The rebellious attitude is refers to between people each other is the maintenance self-respect, but has the opposite manner and the words and deeds one kind of psychology to opposite party request.The psychology thought the rebellious attitude is the performance for consciousness and the behavior tendency which repels to all external forces.
      【Key words】Junior high pupil; Rebellious attitude; Initially searches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认为逆反心理是表现为对一切外力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教育心理学家把逆反心理描述为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势与特定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矛盾,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初中时期是一个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一个人的个性心理、性格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认真研究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积极的疏导方法,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下面就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到初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一些成因及教育的策略阐述如下:
      1 逆反心理的成因
      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为此,我对历届所教班级的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它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1 客观因素
      (1)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他们希望孩子在学校学习成绩拔尖,每门功课考试都名列前茅。这种期望一但与孩子自身的实际水平不相适应,与孩子的发展潜能不相一致,那么随着期望值的不断攀升,实现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当孩子已经努力也达不到家长要求时,于是便出现厌学情绪,对抗家长的期望值,产生逆反心理。
      (2)对孩子的限制过多。家长与教师对孩子都有自己的设想,他们往往从自己的设想出发,给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做出了详尽的规划。在父母和教师划定的条条框框里,孩子处于被动屈从的地位,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狭窄,对于加在自己身上的过多限定深为反感,于是他们便用犯错这种方式来换回本该属于自己的自由。这种行为也是初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
      (3)对孩子的关爱不够。当今社会关注的教育对象——留守儿童,因缺乏亲情,管理缺位,孩子无法享受完整家庭正常的教育和关爱,得不到家庭中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基于这种情况,孩子出现了不良习气、行为偏差、性格扭曲等现象,形成怪僻的个性,与正常家庭儿童相比有一定的抑郁心理,往往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1.2 主观因素
      (1)好奇心浓,探究欲旺。初中生对任何事情都想探个究竟,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想去试一试,特别是家长和教师明令禁止的事情更是兴趣倍增,非要试试逾越雷池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也是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
      (2)自尊心强,猜疑心重。有些孩子看问题易走极端,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自尊心很强。但有时又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尤其当他们屡遭挫折失败后便会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猜疑。有时还会把教育者的劝说、告诫看成是对自己的“管、卡、压”,看成是吹毛求疵,看成是嘲弄自己,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于是就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3)主观性强,虚荣心大。初中生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他们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活动的能力逐渐增强,于是他们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甚至出现攀比的虚荣心理,他们对是非的判断只凭主观意识,未能做到客观公正。如果不了解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一味地强求,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1.3 教育不当
      (1)处理方法不得当。比如: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不从实际出发,只凭主观臆测就作处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类似的教育方法,甚至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不辨是非曲直,采取过激的措施,这种处理方法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容易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2)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对自身不进行分析,对学生不加以引导,就会使学生产生对立,形成逆反心理。
      (3)教师言行不一致。教师把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教给学生,就其本身来说应做到言传身教。如果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自己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这就很难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出现这种矛盾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导致学生对一些正面教育产生对立。
      2 疏导方法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具有双重性,作为教育者,不作简单的指责与否定,既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又要千方百计化解其消极因素。只要我们措施得力,处理恰当,采取疏导的方法就能抑弊兴利,转消极为积极,从而改变初中生的逆反心理。   2.1 正面教育,正确引导:正面教育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正面运用积极的手段和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以肯定为主的心理诱导,从而消除学生狂妄、悲观、错误的思想和态度,以激发学生学习、创造的欲望,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使学生身心获得健康成长的教育。教育的工作要坚持说服,反对压服,即使学生一时想不通,坚持错误看法,也不要急躁,而要耐心地教育和等待,正面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认知,提高是非判断能力,给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想通了自然会转变,自然而然消除逆反心理。
      2.2 培养自尊,树立自信:自尊是学生进步的动力,自信是学生成功的法宝。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不要加以指责,更不要挖苦讽刺,应该注意并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表扬,培养自尊,树立自信,避免产生对立情绪。
      2.3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面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训责呵斥,反而会更加拉大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犯了错误的学生大多数都想得到潜藏在教师内心深处的信任和尊重。那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应该当众点名批评,而应采取个别劝告的方式,用鼓励的语言去评价,持和蔼的态度去亲近,主动和他们谈心,向其讲清道理,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其心悦诚服。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使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听从告诫,化解对立。
      2.4 施以宽容,给以师爱:宽容是一种教育机智,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得到教师的宽容和爱抚,是初中生普遍的心理需求。宽容能起到“以柔克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爱抚能使教师与学生达到感情相通,心理相容的人际关系。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施以宽容,给以师爱,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总之,矫正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应采取以疏导为主,阻止为辅的教育方法。初中学生的心理尚未定型,还有一定的可塑性,只要教师善于疏导,耐心引导,他们的逆反心理就能纠正。当然,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不能期望一蹴而就,欲速则不达,需要我们全面细致地分析他们特殊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二十一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重视和加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初中教师不容忽视的一项艰巨工作。只要我们善于留心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就能够培养出时代需要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当代青少年。

    相关热词搜索: 逆反心理 初中生 初探 当代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