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引用典故诗文扮靓高考作文】高考作文素材

    时间:2019-03-14 03:29:4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典故诗文,往往闪烁着智慧的光彩,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文质兼美。考生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典故诗文,高考考场上倘若善于援引或化用,则可扮靓自己的作文!可以说高考作文中多用一处典故诗文,就可多一个亮点,多一分文采,多一点展示文学底蕴的机会,进而使文章大大增色,在总成绩的天平上添一枚重重的砝码。
      方法如下:
      
      1.引用诗文,巧拟题目
      题好一半文。拟题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引用和化用诗词名句,便能扮靓美目,为文章增添第一个亮点。
      如2009年考生拟写的妙题:
      “柳暗花明又一村”(2009年全国卷Ⅱ)“诚信,直叫人生死相许”(2009年宁夏卷)“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009年天津卷)“各领风骚数百年”(2009年天津卷)“90后,欲语泪先流”(2009年天津卷)。
      用名句拟题,不仅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和文化气息,还体现出考生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2.引用诗文,巧设题记
      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巧妙地设置题记,既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又能揭示文章内容,暗示文章主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作品锦上添花。而恰当引用古诗文作题记,不仅可使文章意蕴隽永,还能使读者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语言修养。
      如2009年福建卷高考优秀作文《这也是一种幸福》的题记:
      不是每一份爱都许得起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誓言;不是每一份情都需要经受“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的生离死别;涸辙之鱼,相濡以沫,这也是一种幸福。
      此题记以优美的语言,飘逸的诗情,能使读者深受感染,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3.引用诗文,打造凤头
      高尔基曾说:“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写的,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灵感。”引用诗文则是解决写文章开头难的好方法。若引用古诗文佳词丽句作全文的总领,不仅能使文章透出厚重的文化气息,而且还能先声夺人,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如2010年北京一考生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一文的开头:
      仰望星空,需要“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豪气,需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需要“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决心和魄力。而脚踏实地则讲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唯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方能从容前行,走向成功。
      引用古诗文开头,不仅简洁地表明了观点,而且为全文立下了纲领,在增强文章理论色彩的同时,也平添了几分文采和气势。喷珠溅玉般的绚丽凤头,自然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4.引用诗文,搭建框架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 好文章要求结构严谨内在逻辑清楚。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构, 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而且还能给人以典雅美丽之感, 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打动阅卷老师。
      湖南高考范文《诗意地生活》中,作者借用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个诗句,分别隐喻诗意生活的三个境界――理想,奋斗,收获,形成了文章的整体框架,然后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此处引用名句,搭建文章框架,显现了考生宽阔的视野,立意脱俗,说理自然,且有厚实凝重之感。
      
      5.引用诗文,亮丽语言
      融会贯通化用诗文名句,能给文章添辉增彩,更好地彰显考生语言的独特魅力。
      如2010年一考生《犹忆书香》中的片段: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采莲歌女,绕过长桥,浅笑顾盼;“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晖,孑然一人!
      作者善用诗词佳句,信手拈来,使得文章语言亮丽,富有诗风雅韵,如缕缕茶香沁人心脾,让人心荡神驰;也使文章思想因渗入古典情节而愈显厚重。较好地体现了考生的文学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从而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
      
      6.引用诗文,彰显诗意之美
      诗歌的语言非常精练,往往一句诗就是一幅画面,蕴涵着一片深情。借诗入文,不仅能增添作品的诗情画意,还能给人美的享受。
      如江苏考生《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中的片段:
      南京,长江南岸的明珠,是苏浙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给了明珠最灵动的光泽。抬眼望,“秦淮水榭花开早”,回首瞧,“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那里的“六朝旧事如流水”,那里的“夜船吹笛雨潇潇”。南京用那上天赋予的水,勾勒出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好江南”。……西安无言,南京无言,一个背靠秦岭,一个脚踏长江,却一起“面朝大海”,霎时“春暖花开”。
      此段文字妙在扣合题意而又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文化积淀,使文章充实而又灵动。作者将哲理与诗情、历史与现实,完美地与诗文名句融合,不露斧凿之痕。结尾化用海子的名句,并赋予其新的含义,贴切自然。
      
      7.引用诗文,引发情感共鸣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情感是文章的血液。“心”明才能“眼”亮,情真方可动人。灵活运用古诗文,既能巧妙揭示文章中心,又能恰当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如江苏盐城一考生《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中的片段:
      如果你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我愿飞奔在漫天黄沙里;如果你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淼长江,我愿遨游于猛浪湍流中;如果你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山丛林,我愿跋涉在荆棘小道上。啊,语文,美丽如你,叫我爱不释手。
      作者活用古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语文的赞美之情,优美的语言营造出诗画般的意境,很容易引发读者情感的共鸣。
      
      8.引用诗文,造就坚实豹尾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好的文章结尾,不是文章的终结,而是全文内容的归纳和深化。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 回味无穷。
      如2004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那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引用李白和曾国藩的诗句作结,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也留给读者无尽的反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名句无疑是使我们语言之渠清凉如许的活水。恰当地引用诗文名句,定能扮靓你的高考作文。
      

    相关热词搜索: 诗文 典故 扮靓 高考作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