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时间:2019-06-02 03:20:5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思维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实践活动情境,设计开放性的实践问题,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地获取数学知识和研究数学的方法,学会用数学思想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带入探索性实践中,让学生亲自探求新知识,经历数学家们经历过的创造性的探索实践过程,成为一个个发现者。
      一、注重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学生参与方式。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总结发言;有时也可采用同桌交流的方式。这样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小结,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他们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便能正确地概括,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
      注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数学的眼睛,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精心设计案例,创设学习情境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学生学不好有自身和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而最关键的是学生不能参与课堂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思维的。而大部分后进生正是因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真正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课一团糟,不专心听,反而提心吊胆地怕教师提问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课堂表现,及时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案例,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生受益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成功的教学案例在于:1.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产生生成性问题的空间和释放生成性问题的机会;2.教师将生成性问题提升为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研究的内容;3.研究的内容来自学生的需求,必然要引起学生极大的研究兴趣,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随着生成性问题的不断出现更加浓厚。
      三、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要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明确了小学实践活动“做数学”的内涵,我们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结合所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之后进行的实践活动“我去买东西”,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不管是书上的,还是师生自行设计的,这样的实践活动的特点都是时间短、见效快,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性不可能完全相同,由此便产生了不同的特点。活动便是使个性外显的一种方式,有个性才可能有创造。在数学课中,教师应将“钥匙”交给学生,创造性地教,要解放学生,让学生创造性地学。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课堂,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在此活动中,我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拓展思维的空间和思维发散的可能性,为学生营造自然放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同中求异,异中求优。在活动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创造性,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书本,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指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作为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组织学生动手,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提供讨论、合作交流的空间。要让学生主动思考,首先教师要提炼自己的语言,不能讲得太多,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否则,学生被动接受,每节课只听最后的结论,而没有掌握方法,还觉得自己什么都清楚,认为学习没有挑战性,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轻视学习。教师设计教学时,应该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设置问题,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提出疑问,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能体验成功,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敢于向难度更高的问题挑战,产生探索的欲望,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能被5整除数的特征教学上,我分成以下几个步骤:(1)找规律,发现归纳特征;(2)判断能否被5整除;(3)填写数字,满足特征;(4)写出较大数,发现简便方法。通过这样几个步骤,层层递进,学生不断应用知识,获得知识,学习效果较好。
      五、注重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亲其师,信其道”。大部分学生是喜欢老师进而喜欢其所任教的学科的,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他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要让学生喜欢、愿意,就要让学生与你亲近,而不是你找他或看到你他才知道学习。有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道理,苦口婆心,谆谆教导,恨铁不成钢;而对学生而言却恰恰相反,带来的是学生更多的厌烦。这时就应避免正面教育,可以投其所好,让学习的其他因素影响学生,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有责任从自身努力,树立以“活动促进发展”的新型教育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克服传统教育“偏重书本知识,轻视能力;偏重理论,轻视实践”的弊端,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关热词搜索: 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课中 培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