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试论同源词构词法提出的合理性:对学校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

    时间:2019-05-14 03:15:0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前言   一般认为并列式复合构词法中的两个语素之间是同义或者反义关系,如开关、光明、是非、建设等等。我们认为其实这种构词法中还暗含了另一小类的构词法或者说是将一些词的构词方法错误地归到了这一类中。我们把由两个同源词通用构成新词的方法叫做同源词构词法。这种构词法是在古汉语双音化的大背景出现的。下面以“存在”一词的形成演变过程来论证这种构词法提出的合理性。
      二、论证“在”和“存”是同源关系
      《说文解字》和《说文解字注》对“在”和“存”两个词的释义是这样的:
      在 《说文解字》:“在,存也。从土才声。昨代切。”
      存 《说文解字注》:“存,恤问也。恤,𢝊也,收也。《尔雅》曰:‘在,存也。在,存,省,士,察也。’今人于在、存字皆不得其本义。”
      由此可以看到,二者的本义是相同的,都来自同一语源。
      我们再来看二者的关系。
      二者都从“才”得声,引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在和存(之文通转)。《淮南子·原道》:“则无所不在。”注:“在,存也。”《大戴礼·曾子立事》:“存往者,在来者。”注:“在,存也。”《尔雅·释训》:“存,存在也。”注:“存即在。”《公羊传·隐三年》:“有天子存。”注:“存,在也。”《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注:“存,在也。”《离娄下》:“以其存心也。”注:“存,在也。”。
      由上可知,“在”和“存”属同源关系是可以确证了,并且从王力先生考证二者是同源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词最相通的是“存在”这个义项。
      三、“存在”一词出现的主要动因——双音化大趋势的影响
      (一)一般认为双音化的动因由两个方面的原因构成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际需求越来越纷繁复杂,需要表示的事物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语言也必须随之变化。新的时期,词汇必然会对自身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变化。为了满足交际需要,汉语词汇突破原有的单音节的桎梏,向双音化方向发展,这样便有效地解决了有限词形与无限词义的矛盾,使得语言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其次,古汉语以单音节为主,存在着两大弱点,这是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部原因。
      1.同音词的大量存在,给语言的运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利用已有的单音词作为语素来组成双音节词语,这样就可以明确地表示出不同的概念,不会造成语言运用的混淆。
      2.一词多义的普遍存在,大大降低了语言交际的效率。一种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无限的新事物与有限的音节的矛盾,除了大量增加同音词以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让已有的单音词一个个兼含多项词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现象,但是在以单音节词语为主的古代汉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给语言的交际带来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的影响,古汉语单音节语素开始双音化。
      (二)“存在”的产生不仅有其社会因素,还是为了解决一词多义现象
      在《汉语大词典》中,“在”一共有23个义项,而“存”一共有15个义项。虽然二者义项众多,但都含有“存在”这个义项。二者到底在什么时候表示“存在”含义,这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得到答案。如:
      1.在:存在
      (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论语·学而》)
      (2)“无所不充,无所不在。”(《淮南子·原道训》)
      2.存:存在
      (3)“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系辞下》)
      (4)“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孟子·公孙丑上》)
      (5)“先父任衡州同知。不幸父母双亡。父亲存日,曾与本处张公弼指腹成亲。”(《倩女离魂》)
      从上述文献用例中可以看到,“存”和“在”虽然都有“存在”这个义项,但是二者的词义内部特点还是不太相同的,“存”更侧重于“存留”义,而“在”更侧重于客观出现事物的一种状态,可能这与“在”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与“才”同形,借用的是“才”这个字形,通常将“在”的产生看作是“才”的假借有关,所以我们觉得“在”和“才”在意义上应该也有相通之处。
      综上所述,二者都有“存在”这个义项,并且在词义的内部特点上也有不同之处,将二者结合不仅可以分清多义词,也可以表达比较丰富的含义,所以二者在历史语言演变的过程中结合到了一起。
      四、“存在”一词演变的历史进程——重新分析机制的应用
      (一)重新分析机制
      重新分析是语法化与词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机制,任何语法化的过程都必须有重新分析机制的参与,所以,对语法化的研究来说,重新分析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重新分析是一种“再分析”,也就是说,这种分析改变了原来传统的分析模式,把语言进行了重新切分、重新理解。即由 A(BC)发展为了(AB)C。不止是语法化,词汇化也要用到重新分析体制,而且汉字也可以用重新分析来理解。
      (二)重新分析机制在“存在”的历史演变进程中的作用
      起初,“存”和“在”的结合不一定表示“存在”义,这在一些历史文献用例中得到了证明。如:
      1.先秦时期
      (6)国之亡也,大不足恃,道之行也,小不可轻,故存在得道,不在于小,亡在失道,不在于大。(《文子》)
      很显然,例(6)中的“存在”是两个词。
      西汉只找到一例,此例与《文子》是一样的:
      (7)由此观之,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也;亡在失道,而不于小也。(《淮南子》)
      以上例句中的“存在”很显然与今天的“存在”不是一个意思,“存”和“亡”意思是相对的。“存”和“在”很显然还是两个词,结合得也不紧密。在演变过程中,必然经历了一个重新分析的过程。
      2.魏晋南北朝时期
      (8)达今犹存在索寺也,斋戒愈坚,禅诵弥固。(《古小说钩沈下》)
      这里的“存在”既可当两个词解释,也可当作一个词解释。既可以说是“存留”,也可以说是“存在”,这应该是正在经历重新分析时的“存在”。
      3.隋唐五代时期
      这一时期“存在”一词的使用开始增多。
      如《敦煌变文》中就出现了5例,《全唐文》中出现了6例。
      (9)自东汉长岑长济北相代擅雕龙之美,济北一代至晋大司农客观存在。(《全唐文》)
      (10)亡,谓身为国事亡在外。存,谓存在于国内。(《礼记正义》)
      这两例中的“存在”已经不能分开了,是一个词语。例(10)中的“在”不能与后面的“于”构成“在于”一词,因为如果这样,文义就扭曲了。至此“存在”完成了重新分析的过程,变成了由两个同源词构成的新词。
      4.宋元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存在”一词的应用更为普遍了。如:
      (11)既不可常存在胸中以为悔,又不可不悔。(《朱子语类》)
      (12)惟愿存在的人间寿高,亡化的天上逍遥。(《全元曲》)
      (13)袭人因说:“天气甚好,你且出去逛逛,省得丢下饭碗就睡,存在心里。(《红楼梦》)
      到现代,“存在”一词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通用的词汇了。如:
      (14)一天,我会混出个人样来的。北京真不错,能容忍我们这样一帮人存在,在别的任何一个城市我们都可能会被赶出去。(《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15)没有人会觉得他们的存在也是一种新闻,我认为圆明园画家村与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通过对“存在”在各个时期具体语境中的分析,可以看到“存在”在演变过程中的确经历了重新分析的过程,从两个同源词的看似偶然其实有其深刻的内在因素的组合变成了一个新的词语。
      五、同源词构词法的合理性
      王宁《古代汉语》认为,同源词是“由同一源头派生出来、具有历史渊源关系因而音近义通的一组词”。同义词是“在一定条件下意义相同,而语音不相关的词,互为同义词”。由此可以看出,由同源词构成的新词和由同义词构成的新词是不同的。二者不能混淆,因此提出同源词的构词法也是有一定意义的。如果能按照分析“存在”一词形成演变的历程的方法分析由同源词通用构成的词语,无疑可以为我们理解这些词语的来源,同时也为构词法注入新的解释提供更广阔的视角。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3.
      [4]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王宁.古代汉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7]梁光华.试论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形成原因[J].湖北大学学报,1996,(2).
      [8]刘丹青.重新分析的无标化解释[J].世界汉语教学,2008,(1).
      [9]朱新军.语法化中的重新分析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2008.
      [10]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基本古籍库[Z].合肥:黄山书社,2005.
      [1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检索系统[Z].北京:北京大学,2009.
      
      (王翔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00875)

    相关热词搜索: 构词法 同源 合理性 试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