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生命不息旋律不辍|齐白石生命不息笔不辍

    时间:2019-05-12 03:19: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满目是残垣断壁,满耳是枪声炮鸣,就是在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严峻现实中,废墟里透射出隐约的琴声,这迷人的声音不仅取悦了观众,同时,它还降服了魔鬼,使其放下屠刀,皈依人性。音乐的目的是引人向善,引领那些四处漂泊的灵魂归于圣地。古希腊毕达哥拉斯自认识音乐起,就将它视为治疗人精神类疾病的良药,影片《钢琴家》所诠释的要义全在于此,琴声所及,直逼人心,使那些中魔的、遇邪的、精神迷幻者苏醒了过来,恢复人性,复归自然。基于此,我们得感谢音乐给人类所带来的一切。
      [关键词]《钢琴家》;人性回归;音乐魅力;电影艺术;审美愉悦
      一
      1831年,肖邦因祖国沦陷被迫逃亡法国。时隔一百年的1939年,德国纳粹再度将战火烧到波兰,钢琴家史标曼(艾德里安·布洛迪Adrien Brody饰)这次没有被迫离开祖国,而是坚强地与波兰抵抗运动组织站在一起,他刚毅倔强,羸弱的身躯透射出英雄的气魄。在德国飞机狂轰滥炸的那些日子里,波兰的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史标曼拖着病态的身躯在废墟中穿行,那种求生的欲望,誓与波兰共存亡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亿万电影观众。四处躲藏的音乐家最后还是被发现了,德国军官韦恩询问完毕史标曼后,允许他弹奏一曲钢琴。于是,在破烂的房间内,善良与邪恶展开了一场生死的较量。在不清楚对方意图的情况下,史标曼坚毅地坐在了琴凳上,他怀着对祖国美好未来无限憧憬的愿望,抱着对德国纳粹无比仇恨的心情,在生命行将结束的最后一刻,不假思索地弹奏起肖邦的《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以音乐捍卫了波兰人民的尊严。《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取材于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这是关于反抗的题材,是一首人人知晓的爱国主义钢琴曲,那个懂得钢琴韵律的德国军官韦恩未必不清楚。他来自文化厚重的德国,那里有歌德的华丽诗篇,有贝多芬、巴赫音乐艺术对人性的赞美,有康德、黑格尔深邃的思想鸣响……当史标曼钢琴演奏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后,音乐家屏住了呼吸,等着命运的裁决。韦恩没有立即枪毙他的意思,反而转身下楼取了一些食物给他。不仅如此,临走时还把身上的大衣脱下给了音乐家。音乐能使血腥味浓郁的纳粹转意,能够激起人类内心最原始的善良,这是本片最值得夸炫的地方。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不像文学,以文字符号达意;更非绘画,将鲜艳多变的色彩用着舒展其艺术。电影是融音乐、美术、文学、摄影、舞蹈、灯光、音响效果、自然环境为一体的艺术,它能够借助世间一切要素来表达电影美学的内涵,用最准确的语意来描写人内心的感受。在《钢琴家》这部电影里,导演置音乐于艺术的高地,将音乐放置到一个显赫的位置,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电影的内涵,还在电影讲故事的剧情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音乐社会评论家约瑟夫·埃格尔这样描写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当声音的效果对电影剧情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时候,声音的剧作意义就变得更深刻、更重要了。这时,声音不仅出现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并且还进而影响着整个过程。”①观众的音乐审美和文化品相是体现在那个时代、社会最明显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的标志。当一个文明的群族深明社会对他们总体的文化导向,并在正确的导向中表现出积极的行动时,这个国家一定是一个富有生气、厚积薄发的国家。
      二
      由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钢琴家》,根据英国剧作家及编剧家罗德·哈伍德的一部自传性小说,剧本的原型人物为史瓦拉迪斯罗·斯皮曼,一个二战时期的犹太幸存者。细析影片《钢琴家》的成功奥诀,它至少从三个层面,满足了观众的审美要求。首先,满足了一个人求生的基本愿望,影片自始至终围绕生与死作了紧张精彩的表现。德国人入城后,将华沙变成了一座地狱,尸横遍野,寒骨裸露,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史标曼一家被集中在一个露天广场,德国人正准备用火车将其运送到波兰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史标曼的左邻右舍和家人全部都在此。正当在快上火车的时候,一位崇拜他钢琴艺术的波兰地方警察认出了他,并将他放走。史标曼经历了与父亲、母亲及家人分别的痛苦,逃过了法西斯的魔掌,生命在险境中再度得到延续。当史标曼回到旧日曾演出的酒店,昔日的喧嚣与热闹已经不复存在,酒吧的桌椅板凳东歪西斜,酒杯、碟盘被砸碎的碎片洒落在地面,此时音乐响起,仿佛又重新回到那热闹喧哗的昔日,美妙的乐声与眼前残败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音乐家从他演奏的那台三角钢琴的夹层里面,找到酒店的老板,两人后来去了由德国人把守的街头工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德国人将那些不顺眼的或老弱病残的人拉出队伍,就地执行枪决。这触目惊心的场面,令在场的人魂消意绝,那生与死、存与亡的主题,再次被涂上了一层昏暗的色彩。史标曼虽然在侥幸中得以存活,但他深知那脆弱的生命不知何时也会随之终结,影片给观众所留下的是担忧和惶恐。影片最精彩的生死演绎是德国军官韦恩在废墟中发现多日躲藏的史标曼,他战战兢兢走出小阁楼,此时,韦恩本想送他去犹太人集中营,但知道他的钢琴家身份后,让他演奏。抑或,这是最后的生命之歌,是史标曼表现是生还是去死的独白书。史标曼没有去演奏那些华丽的音乐,没有丁点儿向德国人求生的意愿,他意念已决,在落满灰尘的钢琴上演奏出肖邦当年那曲反对外域入侵的《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他精湛的演技不仅捍卫了一个人本有的爱国本质,还将处于危难险境的自己,从死神的牢狱中挣脱而逃,使其生命之花绽放出绚丽的色彩。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取代电影的审美功能,在这种强大的功能下,人的情感、思想、行为完全被统领,被占有。不过,电影审美是需要欣赏者有一定的文化修为和艺术涵养,电影艺术是人借以表达对社会评判的一种态度,是人认知社会,超越感情的一种工具。奥地利音乐教育家曾经说过:“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多元审美作为一种拥有完整含义的术语,是用来描述一种复杂生活体验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对各种维度感官感知,以及体验拥有系统的了解。它具体表现为空间的维度(文化跨越)、时间维度(时代精神)、社会维度(民族文化)、科学维度(对电影艺术语言的读解能力)、艺术维度(个人的修为)等。”②言语所表,说明人对艺术的感知是建立在多层面基础上的。
      三
      电影的审美要求在流动的影像中,抓住转瞬即逝的图像与声音,在旋转的镜头间捕捉美的要义。影片《钢琴家》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满足了观众听觉上的愉悦,影片精美的乐声萦绕于耳,给人带来听觉上的审美的快感。影片《钢琴家》中的音乐都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钢琴诗人肖邦的《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玛祖卡》《波兰舞曲》等。肖邦钢琴音乐以抒情见长,其主要音乐创作体裁为:练习曲、前奏曲、玛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还有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肖邦音乐注满悲情,凄迷谐婉,悲凉激越,融千军怒吼于琴键之中,泄万般激情于千里之外,是乐坛不可复制的音乐大牌人物,世间罕见的稀有珍宝。他对琴法的驾驭和完美的精彩演技,可与李斯特比肩;对乐曲创作的熟练和所涉音乐体裁的广博,能同柴可夫斯基论道;性格独具,个性突出,爱恨有别,重情守道,可谓:谦谦君子——奉女流妇人为上,与乔治·桑的情恋和私人故事,演绎别样的音响;堂堂丈夫——敬同僚伙伴为尊,从不在舆论前践踏他人的尊严,同钢琴大师李斯特保持着永恒的友谊。因之,肖邦在乐坛是受爱戴的,受到最高荣誉的尊称——“钢琴诗人”。影片《钢琴家》中引用了许许多多让人激动的肖邦名曲,那些耳熟能详的乐曲,撩拨起了听者潜藏的激情,与观众呼吸同拍,心跳一致。
      获多项奥斯卡奖的《钢琴家》之所以博得观众厚爱的第三个原由是,影片充满人情的温暖,在风雨飘摇的人生路程间,还留有情爱的痕迹。男主人公在酒吧演奏时,一名崇拜音乐、名叫Dorota(多罗塔)的姑娘,在他生命最危急的时候救助了他,当史标曼满脸污垢、衣冠不整地出现在多罗塔的面前时,多罗塔与史标曼热情相拥,她是喜欢他的钢琴艺术,还是看重史标曼这个从危难中存活下来的犹太人本身呢?电影给观众以无比美的遐想与感受。第二次在逃难中,多罗塔家庭再次伸出热情之手,留史标曼在家中住宿,给他吃面包和火腿,还让史标曼在沙发上过夜。当他从梦中醒来,响起隔壁房间女主人公大提琴那悠长的琴声,在女主人公家里能够听见这美妙的琴声,这不仅是对史标曼这个逃难者心灵的慰藉,还点燃了他求生的生命之火,乐声与心声叠置,梦幻与现实交错,音乐所给人留下的美好幻觉与愿望,正是观众所需求的,那就是——超越现世,飞跃生命。
      电影是一种寄予,是人游离于生活之外的一种“奢望”,它会使人暂时脱离现实的泥潭,而置身于圣洁的高地。因为,在这个假象的幻想社会中,我们不再痛苦、不再担忧和害怕,将那些挟持我们灵魂的魔鬼赶出了精神的领域。这种梦幻般的假象一旦成为生活的希望和寄予,它必将推动人类社会朝着理想的目标进发,构建和谐与美妙,消除纷争与尔虞我诈。“电影其目的是给观众营造一个梦境,它的目的与漫游者几乎一样,所不同的是,做梦者他不知道在做梦,电影观众却知道他们在电影院里且神志清醒,这是电影梦幻与梦游者最根本的区别。”③电影的美学价值难于道明,它的社会公用和审美效应很难用一般的文字加以描述。每当那些带着梦游般的思维方式的观众从黑暗的影院出走,在明媚的、光天化日的地面上站稳时,猛回头发现自己在做梦,这梦境与夜晚一样甜蜜,耐人寻思,让人回味良久。
      四、结语
      《钢琴家》是一曲生命的战歌,是对人类罪恶灵魂的救赎,这一主题不是文字苍白的说教,而是人生切身的体验。当那悲剧隐隐从电影的胶片慢慢滑出时,音乐就随之而至,于是,悲凉的主题与欢愉的乐声在血雨弹飞的空中弥漫,渐渐散播开来。影片以战争的故事为题材,音乐家的经历为基石,肖邦的音乐为线条,让观者在乐声中品味生命的要义,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间感触人顽强的意志,那种对生命锲而不舍的精神。电影《钢琴家》展示给人们的,正是这一主题。
      注释:
      ① [美]约瑟夫·埃格尔:《一位指挥家看音乐物理和社会的变革》,王视哲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211页。
      ② [奥]沃尔夫岗·马斯特纳特:《音乐教育学导论》,余丹红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③ [德]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作者简介] 李天义(1958—),男,重庆人,成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艺术及电影艺术;颜红(1965—),女,安徽亳州人,成都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及视听文化。
      

    相关热词搜索: 不辍 不息 旋律 生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