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有内涵的爱情故事_我国大学生爱情故事的内涵及特点

    时间:2019-05-11 03:20: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爱情是大学生人格发展与成熟阶段的重要内容,对其人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探索大学生的爱情本质对于帮助其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爱情类型学的角度探索出了大学生的27种爱情故事类型、核心内涵及其特征,并进行了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回答了“爱情的三大疑问”,从中对大学生的爱情本质特征做了较全面、深刻的分析,有助于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者更加科学地认识爱情、理解爱情,提升心理咨询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爱情故事 比较研究 认知
      分类号:B844
      1 问题提出
      爱情作为一种高级情感是人在成长中所必经的过程,尤其处于青春期发展中后阶段的大学生,他们的性机能迅速成熟,男女情感上的吸引力大大强化,产生了相互倾慕、热烈的爱情。随着性观念趋向开放,目前在高等院校中,大学生恋爱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恋爱行为也已逐渐趋向公开化。人们对当前大学生恋爱行为表现出较大宽容的同时,其心理问题以及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行为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调查表明,2000年前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有关爱情的占到68.7%;2000年后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因恋爱导致的心理问题上升到了70%-90%。
      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的爱情心理,对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开展科学健康的恋爱观教育,排除不良心理困扰,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引导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爱情本质的复杂性,国外心理学家普遍选择了通过研究爱情的类型来间接探究其本质,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爱情故事类型研究成为更有效,也更科学的研究范式,能够更深刻、全面地构念个体对爱情的自我解释,更好地呈现爱情的本质特征,并指导其健康的爱情行为。
      美国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博士、著名心理学家Robert J.Steinberg开创了爱情故事研究的先河,并发现了西方文化背景下的26种“爱情故事类型”。本研究拟以“质”与“量”相整合的思想方法为指导,借鉴Steinberg的研究方法探索、挖掘我国大学生的爱情故事内涵,揭示当代大学生爱情心理特征,以利于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者更加科学、深刻地认知爱情。
      2 研究方法
      2.1 开放式问题设计
      为尽可能多地搜集关于爱情的项目,设计了开放式题目:(1)如果爱情可以比作“事件”,您认为她是什么?(2)请描述您对他人(熟人、好友等)的爱情的理解或看法;(3)请描述您对中外文学作品(或历史)中的爱情的看法或评价。
      对他人、历史、或者文学作品中爱情的理解和看法,能够“投射”出被试的自我心理特征,避免其回答问题时的回避和阻抗心理,问题2、3是对问题1的必要补充。
      2.2 个案文本资料的收集
      调取了3所大学10名心理咨询师保留的2005年9月-2010年7月来访学生关于爱情的咨询案例,结果得到1-4年级共19名大学生的爱情资料(遵循保密原则,由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信息等进行去个体化处理)。
      2.3 关于爱情故事类型的统计
      制定规则对所有搜集到的有效材料进行“故事类型”的归类:
      ①完全同义者合并;②意义相同或近似的,依据权重原则进行“大并小”,即量多者收录量少者;③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独立信息的以所传达的信息点为独立单位分别列类;等等。
      2.4 关于爱情故事类型的确立与分类
      将由开放式和个案文本资料调查得到的“爱情事件”、Sternberg提出的26种“爱情故事类型”标明具体含义后进行汇总。
      请中(外)文系、心理系各4名研究生进行归类,方式是每1名中(外)文系研究生与1名心理系研究生为一组,互相协商后对汇总的“爱情事件”进行归类,并对每一特征归属于所在类型的重要度进行判断,不能协商一致的单独成组。
      2.5 研究对象
      在浙江省、山东省7所大学的1-4年级以1:1:1:1的比例发放问卷113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有效回收率为78.60%。其中大一212份,大二197份,大三169份,大四152份,信息缺失56人;男256人,女459人,性别信息缺失71人;文科449人,理科287人,文理信息缺失50人;城市277人,乡镇482人,城乡信息缺失27人。
      2.6 研究方法
      为进一步探究大学生心目中的爱情结构和爱情故事类型的作用力特征,研究者继续抽取另外300名大学生,要求被试根据自我理解从爱情作用力(即该故事类型若有利于凝聚、培育爱情,则归类于爱情“向心力”一组;若该故事类型会消解、离散爱情,则归类于爱情“离心力”一组;若被试认为该故事类型在两种力的方向上均存在作用,且很难区分偏重于哪一种力,则归类于“混合力”一组)的角度对27种爱情故事类型及各自所包含的核心特征进行分类,并判断每一爱情故事类型、核心词对于该类的重要度(即假如该故事类型及其所包含的核心特征属于“向心力”,请根据自我理解判断其在多大程度上属于该类,其中最高分为7,最低分为1;属于“离心力”一组的以对应的负数计分;属于“混合力”一组的需分别给出在“向心力”、“离心力”上的得分)。
      3 研究结果
      3.1 爱情故事类型及其核心内涵
      大学生的爱情故事类型共有27种;大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爱情故事类型是牺牲、幻想、戏剧、商业关系;最不重要的爱情故事类型是艺术、收藏和食谱;西方文化传统下的旅行、食谱、收藏、艺术等爱情故事类型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微弱(详见表1、表2)。
      
      
      3.2 中国大学生爱情故事类型的作用力类型(方向)分析
      27种爱情故事类型可进一步分离为爱情的向心力、离心力和混合力三个基本大类:牺牲、承诺、成瘾等构成爱情的向心力;商业关系、间谍等构成爱情的离心力;战争、戏剧等不单独归属于上述两种力量,而是与向心力、离心力都有相关,且称之为混合力。排除战争、戏剧等分类的双牵性,两大基本类的相关系数r=0.51-0.68,各个类型归属于所在大类的重要度都在0.01-0.05水平上,分类信度较好(详见表3)。
      
      3.3 中西爱情故事类型的比较
      上述研究结果与西方研究结果(Stembeng的26种“爱情故事类型”)进行比较发现:西方文化中的被试最青睐的爱情故事依次是旅行、园艺、民主政府和历史,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最青睐的则依次为牺牲、幻想、戏剧、商业关系;西方最不喜欢的依次是恐怖、收藏、独裁式政府、游戏,而中国大学生则依次为艺术、收藏、食谱、旅行。总体上,东方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爱情故事(27种)与西方(26种)并无内涵上的显著差异(表略)。
      4 讨论
      4.1 爱情故事类型揭示了爱情的本质吗?
      27种爱情故事好比爱情的27种互相影响的元素,它们渗透于大学生个体的爱情观念中,不同的只是 这些元素在每个个体身上的比重不同,从而造就了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爱情,这也正是爱情的魅力与美妙所在。
      每一个爱情故事可能含有多个特征,但是只有故事的中心思想才是偏爱该故事类型个体的最显著的爱情特征,比如,“园艺”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一段爱情的获得就像打理花园一样,需要你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呵护它;那么,偏爱“园艺”故事个体的爱情特征就是:像园丁一样满怀热心、爱心和耐心地去关爱对方。
      爱情好比晶莹灿烂的水晶,27种爱情故事从27个切面和方向折射着爱情的本质。不同的是,每一个人爱情水晶的切面有大有小、有亮有暗;每一个人最大最亮,或者最小最暗的切面也不同。
      4.2 爱情是忠贞的吗?
      尽管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大学生的爱情是积极的,人间有真爱,但是由于“爱情元素”高达27种,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所有的“爱情元素”,差异仅仅在于有的元素量多,有的元素量少。换言之,即每个人都拥有12种爱情的“向心力”、6种“离心力”、9种“混合力”;同时,每个人对这三种“合力”的拥有量都不相同。
      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爱情“向心力”的合力大于“离心力”的合力,这种爱情关系就是忠贞不变的,小于等于“离心力”的合力就会毁灭爱情。
      爱情的27种元素并不是爱情的27个“股东”,哪一个股东投入量大就拥有控股权。整个爱情关系的控股权受到个体性格、道德以及各种情境因素的制约,特殊的条件,或者“机缘”、“机遇”都可能使得小股东变成爱情的“董事长”。因此,即使一个爱情“向心力”占极大优势的个体,也有可能背叛爱情,同样,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个容易背叛爱情的个体也可能成长为忠贞者;二者的不同就在于,前者转变的几率小,后者转变的几率更小。
      4.3 爱情匹配的原则是“相似说”还是“互补说”?
      社会心理学中的相似说认为,个体倾向于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另一半;而互补说则认为,人们更倾向于寻找一个与自己在各个方面能形成有效互补的伴侣。那么,爱情伴侣选择和匹配的原则究竟是什么呢?
      对30名被试的回访研究发现,大学生被试的爱情匹配原则与西方被试惊人的相似,即个体更倾向于寻找与自己“共享故事”的人,或至少与自己的故事大致相似的人,而不是总去寻找正如自己的人。个体寻找的那些人,从一个层面看与自己是相似的,从另一个层面看与自己又是有差异的。因此,爱情的选择和匹配原则不是单纯的相似说,或者互补说,而是由个体自身内在的“爱情图式”来决定的。个体基于对自身所偏好的爱情故事特点和自身所缺失的爱情故事特点来选择另一半,同时,个体所偏好的爱情故事特点存在若干层次,缺失的爱情故事特点也存在若干层次。
      个体在选择伴侣时,依据自身爱情故事的若干(特点)层次,从对方身上与自己相似的爱情故事特点中有选择地(只能是有选择地,因为对方不可能具备个体所需要的全部爱情故事特点)选择出M个“相似点”,同时,从自身缺失而对方拥有的若干爱情故事特点中有选择地(虽然自身缺乏该故事特点,但即使是对方独特的爱情故事特点,个体也不一定全部喜欢)选择出N个“互补点”,于是个体最终所选择的理想伴侣就具备了“M+N”个爱情故事特点的另一半;这个完全由爱情“剧中人”有选择地选择和主动匹配的“另一半”,在“局外人”看来就成了既像自己又不像自己的人,这或许正是爱情的魅力所在。
      5 结论
      (1)大学生的爱情故事类型共有幻想、戏剧、牺牲等27种;其中牺牲、幻想、戏剧等是大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爱情故事类型;艺术、收藏和食谱等是最不重要的爱情故事类型。
      (2)当代大学生的27种爱情故事类型分离为爱情的向心力、离心力和混合力三个基本大类:牺牲、承诺、成瘾等构成爱情的向心力;商业关系、间谍等构成爱情的离心力;战争、戏剧等不单独归属于上述两种力量,但与向心力、离心力都有相关,成为爱情混合力。其中,各个类型归属于所在大类的重要度都在0.01-0.05水平上,分类信度较好。
      (3)爱情受文化的影响显著:西方文化中的被试最青睐的爱情故事依次是旅行、园艺、民主政府和历史,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最青睐的则依次为牺牲、幻想、戏剧、商业关系;西方最不喜欢的依次是恐怖、收藏、独裁式政府、游戏,而中国大学生则依次为艺术、收藏、食谱、旅行。总体上,东方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爱情故事(27种)与西方(26种)并无内涵上的显著差异。

    相关热词搜索: 爱情故事 内涵 我国 大学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