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城市居民消费【城市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19-05-07 03:14: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为提振经济,改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国家正实施大力拉动内需的指导政策。但当前经济持续低迷,通货膨胀严重,劳动分配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大部分城市居民收入普遍偏低,有效需求不足,加上各方面消费主观因素影响,致使城市居民消费仍然不容乐观。本文从主客观方面,探寻城市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城市居民消费 城市居民收入 经济低迷 通货膨胀 消费观念 拉动内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大发展,物质文化空前繁荣,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国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放眼全球的经济形势却不容乐观: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大萧条的迷雾依然笼罩着世界,各国都陷入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主权债务危机,我国经济也不可避免的经受着通货膨胀的困扰。在国际贸易出口、国内市场投资低迷的国际形势下,要继续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增长,就要充分挖掘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居民消费市场。在我国,虽然城镇居民2011年人均总收入高达21810元,但是居民消费严重不足,此文就此探究城市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
      影响城市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的客观方面
      影响城市居民消费客观方面,主要集中于消费市场中的大环境,如经济发展状况、物价水平、各方面社会保障措施及相关金融市场服务。理清城市居民消费的客观影响因素,有助于把握消费市场的现状,有助于政府积极干预消费市场,促进市场经济保持较高的活跃度,促使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带动国民经济齐头并进。
      (一)经济形势低迷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美、欧债务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形势趋于复杂,影响我国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进而影响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受此次经济衰退影响较大的人群是城市居民,而该类人群消费主要是集中在工业产品、食品类,因此实体经济的好坏直接关系城市中低收入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实体经济不振的环境中,据《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资料显示(见图1),2006年至2010年失业率有所上升;同时结合对沿海城市就业形势的调查,就业机会难寻,失业率居高不下,城市居民总收入减少,进而降低了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使其日常的消费开支收窄。
      (二)通货膨胀严重且物价较高
      为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政府制定出台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和加紧对经济市场的宏观调控。一方面,在4万亿刺激方案实施的几年里,保证了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下的稳定,使我国在众多国家中超前走出危机的泥潭;同时,近两年政府的宏观调控更是保证了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向好的作用。另一方面来看,应对金融危机而带来的流动性过剩仍然导致社会通货膨胀空前严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屡创新高(见图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1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逐月攀升,同比涨幅从1月份的4.9%,到5月份的5.5%,再到7月份的6.5%,创下了37个月涨幅新高。8月份虽然略有下降,但仍处于高位。在居高不下的通胀水平和物价水平,严重的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消费也受到极大的制约。
      (三)劳动分配收入差距过大且贫富悬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财富的蛋糕越做越大,但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相关文献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从0.28上升到了近几年的0.5左右。这个系数早已经超过了0.4的基尼系数警戒线,这说明了少数人掌握着大部分的财富。
      从目前调研资料来看,首先,城市居民中等收入者比重过低以及大量的低收入者存在,不太充裕的可支配收入使城市居民消费倾向降低、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消费结构断层、持续发展受阻,同时还会造成社会的畸形分层,致使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其次,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关系没有理顺,初次分配差距扩大;而垄断性国有企业依靠政府所赋予的垄断权力获取垄断利润,这些高额利润绝大部分往往留在企业供其支配。再次,劳动法令执行不力,很多劳动保护法令在现实中得不到有效执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影响了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最后,与资本相比,劳动者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如果缺乏法律保护,本该由劳动者享有的收入就会被资本侵蚀,进一步挤榨了城市居民劳动收入。
      收入差距过大不仅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扩大内需与转变增长动力的瓶颈和障碍,使城市居民消费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四)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积极调动社会各方资源,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来保障社会成员在生育、年老、患病、工伤、失业、遭遇灾害等情况下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由于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国家投入不够,管理体制分散,立法工作滞后,覆盖面较小,使得城市居民储蓄大部分可支配收入以备不时之需,进而导致城市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消费热情降低。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都是城市居民最头疼的社会问题之一。城市居民中大部分的人收入不高,来源不广,一旦患病就医总花费就超过了家庭支付能力,造成“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其实质是疾病的经济负担过重而缺乏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政府虽然出台相关医疗改革政策,仍然无法满足城市居民中广大中低收入者的迫切需要。城市居民去除基本的生活开支后,就需要积累储蓄防病防老,用于日常其他消费的资金相对较少,呈现出城市居民消费不振的社会现象。
      (五)国家财政收入赋税增长
      众所周知,国家财政收入主要集中在对国民强制征收的各种赋税上。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从2006年至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和各项税收大幅增长(见图3)。全国财政收入和各项赋税近几年基本保持两位数高位增长,似乎印证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市场依然活跃;但反观现实,受全球经济低迷和我国的宏观调控影响,以城市居民为纳税主体的收入增长停滞,同时各类显性隐性赋税推高城市居民生活物价水平,各种社会保障体系诸多漏洞,城市居民有效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造成商品市场交易走低,商品消费低迷。
      (六)金融体系有待完善且个人金融投资理财困难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同时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金融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和统一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形成了保证金融机构各项业务和金融市场安全有效运行的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体系。但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相比,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金融机构经营的同质化现象仍然突出,金融工具偏少,金融细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无法为城市居民个人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使得城市居民投资理财困难,难以满足个人财富的增值需要。股票、基金、保险、国债、期货、黄金、外汇等各类金融理财产品,在完善的金融系统和周到的金融服务中,可以实现个人财富增值。只有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才能促使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参阅欧美发达国家多方面全方位的个人金融服务可以引导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这对促进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影响城市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的主观方面
      第一,我国传统“节俭”思想,消费观念保守。崇尚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在古代社会里,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物质财富匮乏。提倡“节俭”,抑制消费和享受欲望有利于缓解社会消费需求和物资短缺的矛盾,可保证社会安定和发展。随着新中国成立,实施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大幅增长,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社会物质财富不断积累,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基本解决了城市居民生活供需的突出矛盾。
      回顾历史,在大明王朝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以陆楫代表的提倡消费的经济思想家提出“崇奢黜俭,奢能致富”的观点。他认为个人或个别家庭崇尚节俭,是有利于财富的积累,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奢侈却是最有利的。奢侈之风可以带来更多的消费,借此带动商品市场的活跃,带来商品经济的繁荣。然而,城市居民受传统的“节俭”思想影响,消费观念趋于保守,无法成为商品经济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反观现实,城市居民的“节俭”思想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阻碍消费市场的扩大,这也是城市居民无法成为商品经济消费的主力军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促进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迫在眉睫。
      第二,持币动机增强,对未来不确定性支出的预期。全球经济低迷,通货膨胀严重,物价过快上涨是抑制城市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居民为应对高企的生活压力,对未来不确定性支出的预期,增强了对现金货币的持有动机,谨慎的消费。一方面,在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下,通常投资实物是最保值、最有效的理财创富的手段,碍于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工具无法为城市居民提高方便周到的理财服务,使得城市居民对金融投资消费热情降低,持币观望,大量现金货币无法投入金融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以前主要由政府或企业以实物形式供给的住房、医疗、教育等消费所需费用,转而由城市居民个人承担,而住房、医疗、教育等费用上涨速度之快超过多数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增长速度,城市居民的支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住房市场化,用去了许多人半生的积蓄。而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到位则促使人们在考虑收入支出时更为谨慎,以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支出,预防性的心态成了储蓄存款的最大诱因。
      结论
      综上所述,影响城市居民消费的因素既有来自经济形势、国家政策、社会保障、金融体系等客观方面的,同时也有来自城市居民个人如节俭的消费观念,对现金货币的态度,对未来不确定性支出的预期等主观方面。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矛盾之中,要理清城市居民消费的内在矛盾,既要从社会层面分析,又要从个人层面着手。只有国家加强对国内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城市居民消费的鼓励政策制定,加强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切实做好城市居民增收的引导性工作,为城市居民消费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挖掘出城市居民庞大的消费市场,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参考文献:
      1.樊血志,董继华.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07(5)
      2.曹燕南.城市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相关热词搜索: 居民消费 因素 影响 分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