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以问题引导读书,由语言领悟文旨】中班语言教案《微笑》

    时间:2019-04-15 03:21:0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教材浅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我最好的老师》,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所作。课文讲述科学老师怀特森第一次上科学课时,给同学们讲授“猫猬兽”这种动物,同学们认真做课堂笔记,并根据课堂笔记解答随堂测试题,竟都得了零分。原来,关于“猫猬兽”的内容是怀特森老师为让同学们吸取盲从的教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而编造的,表明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教学个性鲜明、教学方法独特的人。
      文章结构清晰简洁,先详细描写怀特森老师执教一堂科学课的经过,接着简要叙述此后的科学课成了一种“冒险”,最后表达“我”对怀特森老师的感激和赞扬。同时,文章着重抓住怀特森老师的语言来叙述事情经过,表现怀特森老师的个性特点。
      教学思考:
      教学本课须考虑以下一些因素:其一,本届学生即将小学毕业,识字能力、语言文字理解能力都已初步具备。同时,本课处于单元末尾,且是略读课文,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精读实践,学生应该比较熟悉阅读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阅读技能,故学习本课可让学生以自读自悟为主,理解语言文字,达成阅读目标。其二,本单元课文是为学生接受科学精神启蒙教育和熏陶而编排的,教学时应贯穿科学精神,依托本课适度向前回溯已学课文的题旨、向外延伸相关题旨的素材,进而使科学精神深入学生心灵,同时,本单元课文旨在重点训练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阅读技能和学会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教学时应着力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读写实践。
      教学过程:
      基于上述思考,本课可采用“问题导读”方法展开教学,着重引导学生研读怀特森老师的语言,据此深入理解课文题旨,深刻认识人物特点。具体建议如下:
      一、问题设计:串珠成线,牵动语言
      问题,是引发思考的动因,对于阅读课文、理解语言文字具有引领作用,对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也很有好处。为了给学生指出一条感知和理解课文的思路,使其思维活动很快进入轨道,我们可以设计两组导读问题——
      第一组问题:
      1?郾课文告诉我们怀特森老师有着怎样的特点?(找出文中的语句加以概括)
      2?郾课文通过哪件事来表现怀特森老师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郾这件事对“我们”的学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根据有关的语段概括)
      本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同时,根据问题顺序理解文章条理,把握文章各部分大意。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研读人物语言。
      第二组问题:
      4?郾课文着重抓住怀特森老师哪些方面的表现来叙述事情的?
      5?郾找出课文叙述怀特森老师语言的内容,转换为他的自述。
      6?郾研读怀特森老师的语言,仔细体会怀特森老师的个性品质。
      本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重点阅读理解怀特森老师第一堂科学课的经过,抓住怀特森老师的教学语言来体会他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的特点,感受他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求真品质,据此悟出科学精神的深邃内涵,懂得科学探究应持正确态度。
      二、问题探究:圈画批注,自悟语言
      探究,是理解课文的必经之路,而自读探究则是略读课文应该采用的有效方式。在学生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之后,课堂教学展开的第一环节就安排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问题,遵循问题提示的思路,进行自读探究。
      这是纯粹由学生自学的环节,教师须巡视课堂,随时掌握学生自读探究的总体进程,及时发现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问题,应特别关注难以推进读书进程的少数学困生。其中,对学生自读解决的第一组导读问题,应该注意其概括是否简洁,关键词的把握是否准确;对学生自读解决的第二组导读问题,应该注意提示学生运用圈、画、评点等方式精细研读,特别是要将课文中叙述怀特森老师语言的内容(6个句子)找齐全,它们有——
      ①他说这种动物一般在夜间活动,因为不能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而绝种了。(第1自然段)
      ②“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因此,你们记在笔记本上的,全部是错误的信息。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第3自然段)
      ③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第5自然段)
      ④他告诉我们,当时他让我们传看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并且,就在那堂课上他还提醒过我们: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动物的痕迹——那么这个头盖骨是从哪儿来的呢?当时我们中间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出疑问。(第5自然段)
      ⑤“其实我的破绽还有很多。其中包括猫猬兽这个古怪的名字,你们却都深信不疑。”(第5自然段)
      ⑥为此他特别强调,本次测验的零分纪录都将写进每个人的成绩报告单。同时,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第5自然段)
      三、问题讨论:碰撞互补,共解语言
      这一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两组导读问题有序展开讨论。这种集体讨论对学生而言,是自读效果的反馈,是语言表达的实践,更是彼此思维的碰撞,须随时提醒和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专心聆听,不断补充,大胆质疑;教师则须随时调控讨论走向,确保话题集中,同时适时适度进行点拨、引导、归纳、提升。应深入体会的要点有:
      1?郾凸现“有个性”、“独特”、“出人意料”。
      2?郾通过怀特森老师上第一节科学课来表现他的特点。
      3?郾影响之一,以后科学课成了一种“冒险”,让我们逐渐增长了知识,逐渐懂得了如何接近真理。抓住“貌似正确”、“饶有趣味”、“充满刺激”等理解“冒险”,印证怀特森老师“有个性”。影响之二,从科学课的教训,明白了“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的道理。
      4?郾课文写了怀特森老师的行动:传看颅骨,给我们随堂测验打零分;着重写了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共有6处(详见上文)。
      5?郾将转述式语言变换为直述式语言,然后转入对下一问题的讨论。
      6?郾每处语言都可启发学生多元解读,各抒己见。需要弄明白:
      句①铺垫下文的“故意编造”。
      句②呼应上文对“猫猬兽”的叙述,指出此为错误信息,以反问强调不能得分——这里具体说明怀特森老师教学方法独特,同时孕伏下文的科学课是一种“冒险”。
      句③告诫学生应该独立判断真伪,应该敢于怀疑——这里从怀特森老师崇尚并启迪学生发扬科学精神的角度表现他很有个性。
      句④、句⑤提醒学生反思老师授课中的破绽,指出学生应该质疑却没有质疑,是对学生的警示——这里追述之前授课内容为怀特森老师所刻意设计,借以表现他教学方法独特。
      句⑥“总结陈词”:本次测验的零分没有推翻的理由。再次告诫:要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这里整体照应前文申述给零分的充分理由,说明怀特森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借以表现其鲜明的教学个性。
      四、问题整合:拓展延伸,内化语言
      经过对怀特森老师教学语言的深度探究,本环节的教学可以这样展开:
      一是引导学生寻找作者情感变化的轨迹(词语),体会这种变化对怀特森老师形象的衬托作用,同时抓住“终身受益”、“不,你的看法错了”等词语,明白作者对怀特森先生的感激和敬意。
      二是引导学生回读,体味怀特森老师的语言,选择感触最深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并且要求学生将其作为警句背诵下来,视情况进行运用练习,实现语言的内化。
      三是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表现科学精神的故事,表达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借以丰富科学精神的内涵。这里提供《舍莱恩和他的一堂课》,供同仁教学时参考:
      这是一堂大学生实验课,舍莱恩手托两只装着透明液体的玻璃杯,小心翼翼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好奇地打量着他。
      舍莱恩放下玻璃杯,一字一句地说:“作为一名医生,有很多品质是必须具备的。比如,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有勇气,不苛求清洁。这里两只杯子里装的是尿液,现在我做一下示范。”
      说完,他一只手指浸到杯子里,然后放到嘴里舔了舔。接着,其他同学也陆续上去演示这个动作。
      舍莱恩看着学生完成这些动作,意味深长地说:“你们的勇气值得称赞,但你们都忽视了一个细节:刚才我放到杯子里的是食指,而舔的却是无名指。对此,你们有何感想呢?”话音未落,下面便传来一片唏嘘声。
      责任编辑:刘岭南

    相关热词搜索: 领悟 引导 语言 读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