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仰望一座高山

    时间:2019-04-11 03:16:3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1946年11月17日,刘大军先生诞生在北川县通口场一个农商兼营的小康家庭。这对于四川、对于中国、对于地球而言,的确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大禹故里、对于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乃至于整个羌族而言,却是一件几千年来不曾有过的大事。
      北川多山,奇秀险竣。而在我的心目中,最壮美的高山,莫过于大军先生。这座高山,以人格魅力为骨,以文化基因为肉,以数百万个汉字的艺术组合,展现出丰姿绰约、倾城倾国的无限风光。
      对于北川,他是界定两个时代的坐标
      考古资料证实,北川是绵阳文明的发祥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认为,1980年代在甘溪乡金宝村的黄土中采集到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①可见,大约两万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县境内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并以溶洞为家,做男欢女爱那一档子事……涪城边堆山遗址证实,大约五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已从山谷迁到坝区,“过着定居生活,以农业为主,兼以渔猎”②。也就是这个时代,县境内现禹里乡诞生了中华文明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水利专家、第一个国家政权的缔造者——大禹③。根据这一史实推断,当时北川及其周边地区的文明,很可能在全川乃至全国位居前列。
      大禹治水,是创造性的举措;大禹兴国,是划时代的贡献。由此,偏远的北川与多年以后的国学,与中国第一部散文总集《书经》、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都有了一些牵扯。《书经》中有《禹贡》《禹谟》等篇颂扬大禹,《诗经》中也有若干礼赞大禹的诗作。可见,当年圣人梦里的那个“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黄金时代,就其地理范畴而言,很可能就包括现北川县管辖的区域。
      但是,岁月无情,这一切都被吹散了、吹化了。究其原因,正如学界指出,华夏文明西兴东渐,文明重心渐由西部转移到了中原。因为中原地区更有利于发展农业,更有利于建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有利于控制全国局势。而北川地处西蜀,山高天远,气候、环境虽有利于原始人类在此逍遥,但要发展高度的农耕文明,那就太不现实了。对此,即便是被大清奉为“名宦”的姜炳璋,也只得无奈地哀叹:“我无鞭石鞭,鞭去恶山恶水成桑田。我无凿山凿,凿去溪头立石为平川。”④可见,最迟始于秦灭巴蜀,直至“文革”,县境内的文明,都基本上处于停滞的态势。科举制度兴起以后,北川没有出过状元,进士和举人屈指可数,就不要说什么作家了⑤。北川历代县志均设有“艺文志”,但所志之诗,所录之文,绝大多数都是宦游北川的官吏所作,很少有本地作者的作品传世。
      然而,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因为灾后重建,北川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一步就跨上了信息化、全球化的快车。北川人由此懂得:地球已经成了村庄,遥远也不再是距离。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信息管道,无处不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人文素养,不断提高;新人新作,日渐增多……种种迹象表明,北川复兴本土文化,振兴文学艺术事业,已不再是一枕黄粱。
      大军先生在艰难的成长岁月,必然性地经历了农耕文明走向没落的大动乱、大变革。“文革”时期,他在北川率先开始创作,奠定深厚的文字功底;改革开放伊始,油然迸发激情,相继推出《那里有灯光》《天生我材》《岁月留痕》等文集;震后,又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创作出长篇小说《山高天远》。他的人生及其创作成就,正是界定北川文明由衰落走向复兴的文化坐标。
      对于绵阳,他是回报这片沃土的楷模
      大军先生从民国末年出发,穿越“大跃进”,淌过红海洋,历尽沧桑。然而,在古称石泉的家乡,在史称绵州的故园,他仍然享受到了优厚待遇:乡情给了他温馨,校园了给他智慧,生活给了他勇气,远方给了他梦想……所以,当他一旦有了机会,便以鲁迅那种“吃草挤血”的方式,践行“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
      大军先生在绵阳文化艺术界耕耘40余年,当过编剧、编辑,副馆长、馆长,主编、主席。有点烟瘾,没有官瘾,除此之外,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便是从青年时代种地直到年过花甲退休,都一直保持着狂热的创作欲望和工作激情。这种欲望,或许源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冲动;这种激情,必定源于回报母土、回报社会的理念。
      资料显示,大军先生前后组织讲座、笔会、改稿会、研讨会、采风和征文评奖之类文学活动达200多次。我在安县从事文学创作辅导十一年又七个月,大军先生每年都要前来指导,好多时候他还亲自出马,为活动找场地,为学员找饭钱,不厌其烦,乐此不疲。北川、安县现有省作协会员11人、市作协会员50余人,没有一人不曾受到过大军先生教诲。全市中青年作家数以百计,其中绝大多数都曾听过大军先生讲课,或由大军先生帮助他们改稿。正因为大军先生和他的同仁月月如此,年年如此,用汗水育苗,用爱心灌溉,此时此刻,绵州文坛才有了新人辈出、高手云集的壮美景象。
      大军先生长期坚持业余创作,发表作品超过200万字,出版文学专著八部。其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散文、报告文学、民间文学、杂文、随笔、戏曲和文艺评论,几乎涉及所有文学体载。文化可以创造,不可以伪造。大军先生用他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将现实生活、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其独到的见解、丰富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凝炼的文字,在绵州大地上独树一帜。他和他的同仁,更有博大的胸襟,以百花争艳为荣,视一花独放为耻。于是,绵阳州文坛逐渐变得就像这片神奇的土地,既有山地生态,又有田园牧歌,既有大江大河,又有小桥流水,岁岁春暖花开,处处山水如画。
      大军先生的又一贡献,就是抢救民间文学。他担任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绵阳市卷编委会副主编兼集成办公室主任,从1985年开始,历时三年多,在全市范围内展开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集成工作,推出《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四川省绵阳市卷》。这次搜集整理,要求“严格注意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入选作品“一定要符合‘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的原则”⑥。为此,大军先生和他的同仁深入各县各区,办班传道授业,培训基层队伍。县区资料付梓前夕,他又亲临现场,一一予以审定。为了审定安县集成,他住在安昌镇一家十余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不怕蚊虫叮咬,不怨条件不好,一呆就是一个多月。1988年5月,在全面普查、广泛搜集、编选出县区资料的基础上,绵阳市卷终于问世了。全套分上、中、下三册,“收选汉族、羌族、白马藏族民间故事502篇、歌谣594首,谚语1210条。”⑦这是绵阳人民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瑰宝,也是全市第一部民间文学总集。由于严格按照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协的意见搜集、整理、编选,所以,这部总集的认识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改革开放以前,劳动之余,讲故事的人津津乐道,听故事的人把耳朵伸得老长;迈入新世纪后,每当下班,逛网吧的人精神焕发,看电视的人把眼睛鼓得溜圆……很显然,全球化进程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就是文化遗产迅速趋于濒危,甚至于很快灭失。而今天和今后,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走进绵阳灿烂的文化宝库,还能看到这套集成,并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发现,有所惊叹……这不正是大军先生和他的同仁回报故土的厚礼,那又是什么呢!
      对于中国,他是弘扬羌族文化的丰碑
      现在,由于媒体肤浅的宣传,一般人以为羌族文化就是一群人围着一堆火转圈圈。而事实上,羌族虽然很小,只有30多万人,羌族文化却很大,说它博大精深,决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羌族文化有两种形态,一是古典羌文化,二是活态羌文化。古典羌文化散见于先秦以来的典籍之中,蕴藏于已经发现和尚未发现的相关遗迹之中,并对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学界认为,大禹是儒学之父,羌学是国学之源,这里的羌学,就是关于古典羌文化的学问。活态羌文化则仍旧活在羌区,主要存在于北川、茂县、汶川、理县及其周边地带。这一文化形态,与羌族的生命同在,与羌族的生活同在,表现在生产劳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社会风尚、婚丧嫁娶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各个方面。
      现代化进程,尤其是灾后重建,给羌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实惠。但与此同时,也使他们的活态文化面临空前危机。为了维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创造性,保护、传承和发展羌文化已在朝野形成共识。不过,人们总是说的多、做的少,到底怎么个搞,似乎缺少动作。
      大军先生作为作家,完全没必要管这一档子事。诚然,他在出道初期,对羌文化的关注,或许还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但是,过了不惑之年,却逐步上升为自觉的文化追求。他怀着深深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此劳心劳力而又无怨无悔。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后,几乎与物质家园重建同步,年过六旬的他,又创造了精神家园重建中的奇迹——在写出中篇小说《天神的女儿》、《碧血霜天——羌乡辛亥纪事》后,意外地推出了《天高山远》这部厚重的长篇小说。
      这部新著以羌乡的“百年孤独”为背景,再现了从地震发生到救灾、振灾和灾后重建的整个过程。书中表现了羌人顽强不屈的性格,表现了四面八方涌来的爱心,表现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人物大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场面和细节足可以假乱真。在作家笔下,羌文化的水里照样可以溶解外来文化的糖:民主自由,在此生根;红色文化,在此结果;何万山与司徒美辰的爱情,是羌家汉子与基督信徒合唱的一曲恋歌……对于重建中的“负面因素”,作家也处理得颇为巧妙,把握得很有分寸。尤为显著的特色,便是作家撒开“天网”,从羌文化(主要是活态羌文化)的水里打捞肥美的鱼,再用网到的“鱼”——诸如羌歌羌舞、羌风羌俗、羌族服饰、羌族宗教和羌族基因……喂肥生活场景,喂肥故事情节,喂肥各色人物,喂肥作品主题……让丰厚的羌文化与作品本身成为完整的有机的生态系统,使其接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境界。
      对于民族文学进行分类,仅看作者身份,的确便于操作,但是并不科学。大军先生虽是汉族,《天高山远》却称得上是羌族长篇小说新作的标本。他为什么能够树立起这座弘扬羌族文化的丰碑?第一,善于学习,长于积累,所以,当年只有高中学历,现在并不亚于教授水平。第二,他的血管里流淌着羌族文化的血液。
      当然,学习人人都行,积累人人都会,但是,一个民族的血管中要流淌另一个民族的血液,恐怕只有大军先生才有如此“特异功能”。这是命运的安排,也是上天的恩赐——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一直泡在羌文化中——在羌山上诞生,在羌俗中成长,在羌风羌雨中从事农业生产,在羌乡羌城中从事文化活动……因而有了渗透、吸收的可能性。因此,尽管后来栖居闹市,他的整个生命仍与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风一俗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肉联系。他的心跳,就是羊皮圆圆的鼓点;他的呼吸,就是杨柳依依的羌笛。汶川特大地震当天,他又恰好在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桑梓,亲眼目睹大地抽搐、山体滑坡,亲身经历房屋坍塌、同胞罹难……
      所以,大军先生创作这部长篇,在他想象所及之处,很可能存在若干历史性的电影镜头;提笔行文,又很可能类似于画家写生,故有很强的现场感、真切感和画面感。对于活态羌文化,若不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中,必定不可能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这一点,羌区以外的作家,或许短时间内难以超越。因此,对于羌族而言,在中国新世纪的文学殿堂,大军先生这部力作,理当占有一席之地。
      面对高山,一千个游客必有一千种风景
      是的,大军先生是一座神奇的高山。山下,那个信徒挤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虔诚地仰望着。假如“一千个读者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确属艺术真理,那么,面对这座高山,一千个游客也必有一千种风景。山上,必定还有更多更美的地方,只是我的这双眼睛缺少发现美的功能。我的第六感官证实,将来,会有愈来愈多的读者——北川人、绵阳人、四川人、中国人、外国人——不仅会像我一样,站在山脚下专注地仰望,其中有人还会爬上山顶细细地看个明白。不仅这一代人会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下一代人,再下一代人,还会从中发现更多、感悟更多。而且,当其度过如此良辰美景之后,好多人都会面对这座高山深深地鞠躬、深深地致敬。
      注解
      ① 引自《绵阳简史》,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作者蒋志蒋系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
      ② 引自《绵阳简史》,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作者蒋志蒋系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
      ③ 夏商周断代工程肯定大禹确有其人,夏王朝确实存在。晋代出土于战国襄王墓中的《竹书纪年》称,“修巳背剖而生禹于石纽”,最早指明大禹诞生地在石纽。唐宋以来的文献,多明确认定石纽在石泉县(北川)。禹生汶川一说,源于北川县汉属汶山郡管辖(与李调元因行政区划调整由绵州人变成罗江人类似);其他诸说,牵强附会,没有充分依据。
      ④ 引自《石纽歌》,载乾隆版《石泉县志·艺文志》,作者姜炳璋,时任石泉(北川)县令。
      ⑤ 此说法不包含汶川特大地震后划归北川管辖的永安镇、安昌镇和黄土镇的六个村。
      ⑥ 引自《关于编辑出版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意见》,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协1984年5月28日下发。
      ⑦ 引自《中国民门文学三套集成四川省绵阳市卷·凡例》,上册,第五页。

    相关热词搜索: 高山 一座 仰望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