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判断正误 [辨别转述正误和学会转述]

    时间:2019-03-16 03:23:4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高考社科文阅读,有两种形式:一是纯客观题,像2008年全国Ⅱ卷、Ⅲ卷(海南宁夏卷)、辽宁卷、天津卷、福建卷、山东卷;二是客观题加主观题,如江苏卷、广东卷、上海卷。客观题的选项是把原文的说明论述加以转述,我们要做的是认真审读这些转述,与原文进行对比,发现转述中出现的变化和错误。对于主观题,就要学会根据原文进行准确而精练的转述。
      
      一、概括性转述和同义变式转述。
      
      转述有概括性转述、同义变式转述等。概括性转述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提炼其本质,上升到一般认识。它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较短的句子。如2008年山东卷原文1至3段分别从产生,与社会组织制度、部落氏族群体的关系等方面诠释了“图腾”这一概念,在第7小题中就对此作了概括性的转述。如C项的转述:“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制度,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制度之前,是当时用来规范人行为层次的社会组织系统。”由于这句话只是做关键词的抽取,并没有改变原意,所以是正确的。
      同义变式转述是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内容的一种转述。具体形式有因果倒置、条件与因果互换、变换主体、长短句互换等。如2008年全国卷Ⅱ,原文为“实际上,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这句话在第5小题的C 项中转述为“明代白银货币化虽然是从民间开始的,但后来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进程。”说法虽有改变,但意思并未变化。
      
      二、比较转述与原文,注意细节差别,辨别选项正误。
      
      知道了这两种转述方式,下面就要认真比较转述与原文,注意细微的差别,辨别出选项的正误来。出题人在转述时会想方设法设置干扰,而我们应该透过语言形式,认识语句的内容本质。转述正确的话应该是只改变了语言形式而没有改变本质。
      研究转述性语句时,首先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的词语:表程度或数量的词,表主体或对象的词,表时间地点场合的词,表已然未然的词,表部分整体的词,表肯定否定的词等等。
      其次要了解设置干扰项的方法。正如前文所说,既然是转述,就一定要改变说法。改变说法之后,判断这个转述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是考查考生理解与分析比较能力的重要方面。出题人会想方设法设置干扰项。分析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可以发现设置干扰项的一般规律,了解并进而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考生分辨转述语句与原文是“符合”还是“不符合”,是“正确”还是“不正确”,是否“完全符合”、“最准确”、“真正属于”等。
      1.时间上的超前滞后。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时效性,出题人可以在时间上设置一些干扰项让考生犯错。如2008年山东卷第8题D项“图腾制度形成之后,随着图腾文化的发展而日臻完善,但随即为其他社会组织制度所代替”,这一句中的“随即”一词就把原文表述中的时间提前加快了,所以这一选项是错误的。
      2.程度范围上的夸大缩小。山东卷第8题C项“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部实行图腾制度。”其中的“全部”一词,就是范围上的扩大。
      3. 概念的偷天换日。偷换概念一直是出题人的最爱,如2008年全国卷Ⅱ第7题的D项“晚明时期,中国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是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形成的根本原因”,原文是“以贵金属白银为征象,明代中国与两个历史转折的开端相联系,一个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另一个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原文中的“征象”这一概念在转述时被偷换成了“根本原因”。
      4.语句信息上的无中生有。2008年全国Ⅲ卷第3题A项“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其中的“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就是典型的无中生有。
      5.句子关系上的颠倒错乱。句子关系虽然复杂,但常见常考的却不多。比较常见的有因果关系的倒置和强加、条件关系中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错乱、因果与条件的互换等。2008年辽宁卷第7题C项说“一些民间思想,往往通过书院教育的途径来实现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目的”。原文第二段提到“民间思想”时,只有“书院中的讲学内容既包括掌教者个人的学术思想,也包括正统的儒家经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后来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是书院讲学内容的一部分,而非“通过……途径实现……目的”这一关系。
      6.判断推论上的绝对武断。所谓绝对武断,是指把“未然”、“或然”、“将然”或推想的结果,说成是“已然”、“必然”的结果,把可能的情况绝对化。如2008年上海卷第3题B项“历史文脉总是在一座城市出现的时候产生和发展的”,与原文中“历史文脉……是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相抵触。
      
      三、审读题干要求,查找原文信息,进行准确转述。
      
      社科文阅读也有部分省市试卷中出现主观题型,从2008年新课标三省市的主观题来看,是在考查考生筛选文本信息后再进行转述的能力,而且这种转述主要往往以概括性转述为主。如上海卷第5题“联系全文,概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此题要对全文有关“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方面的内容加以筛选,再分条概括性转述,得出的答案为:“国家馆采用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等传统中国元素,地区馆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整个设计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
      做这类转述题,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一是认真审读题干,弄清题干要求转述的具体内容。二是仔细查找原文的相关信息,并进行认真筛选。三是将筛选出的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经过重新组合,转述成答案。转述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简洁。准确指不要犯上述六种错误,既要把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尽可能不遗漏的组合进去,又不能出现诸如超前滞后、夸大缩小、偷换概念、强加关系之类的错误。简洁是指转述的语言要简单明了,因为既然是概括性转述,就不能只简单复述甚至是抄写原文的句子,而要把要点加以归纳整理,形成要言不烦的转述。如2008年江苏卷第l9题“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文中关于杨守敬取得学术成就的原因表述得既分散又具体,经过筛选后,把相同的方面合并,把具体的表述概括,可以得出三点来:(1)好学精神: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博览群书。(2)治学方法得当:既有考据学的基础,又能吸收新知识;既能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又不盲从。(3)广泛交游,视野开阔:结识名流学人,游学日本,多方涉猎。
      辨别转述的正误也好,学会转述也好,只有把握住一些规律,辨别或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新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小题: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在房价不断走高时,次级抵押贷款生意兴隆。即使贷款人现金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但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但那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加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一个两个借款人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借款人。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引发了这场“次贷危机”,进而波及全球经济。
      1.下列关于“次级抵押贷款”的理解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 次级抵押贷款的贷款对象主要是收入不高或信用程度较差的人群。
      B. 次级抵押贷款的贷款因为风险高,所以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
      C. 在房价升高时,贷款人即使不能偿还次级抵押贷款,银行也可以通过出售抵押的房产来收回贷款。
      D. 当房价走低,银行即使出售抵押的房产,也无法回收贷款,从而使贷款成为坏帐。
      2.下列不能作为“引发次贷危机”的原因的是:()
      A.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还款方式为,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按固定利率偿还贷款,以后按浮动利率还贷。
      B. 有大量的借款人无法还贷,银行收回抵押的房屋越来越多,这些房屋又卖不到高价,使得银行大面积亏损。
      C. 2006年后,住房价格持续走低,使购房者靠出售住房或通过抵押住房获得资金也变得非常困难。
      D. 随着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也大幅上升,靠次贷购房的人还贷的数额也大大增加。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无法贷到标准抵押贷款。
      B. 次级抵押贷款生意兴隆,一方面是因为美国贷不到标准抵押贷款的人太多,另一方面是银行认为可以通过出售房产收回贷款。
      C. 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应归咎于短期利率的提高和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
      D.美国贷款消费现象非常普遍,而且美国人购置房产很少以全额付款方式,通常的方式是采用长期贷款。
      
      参考答案
      1.选D。“无法回收贷款”错,原文为“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加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
      2.选A。这不是引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3.选B。“因为美国贷不到标准抵押贷款的人太多”属无中生有。

    相关热词搜索: 转述 正误 辨别 学会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