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直面谬误 回归本真]回归谬误

    时间:2019-02-19 03:24:5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由来已久。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人们进行了不少的探讨,也提出了很多解决的办法。可是至今仍然无法彻底改变这一现象的泛滥。看看我们现在的中、高考作文,依然大量充斥着虚情假意、大话套话。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大一新生的一次座谈会上,同学们透露作文得高分的“三诀”:一“套”――考试之前苦背数篇不同类型的范文,考场套用必有好处;二“凑”――用名言警句来凑字数、加大深度定然管用;三“编”――只要情节打动人,编造“家破人亡”“四肢残疾”也很有用。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几乎没有自己真实的东西了,说的不是自己想的,写的也不是自己的文字。究竟是什么导致学生作文不能“我写我思”“我抒我感”呢?我以为,是作文教学的观念、手段、评价整个体系都在迫使或者诱导学生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
      首先,错误的“文以载道”观念迫使学生说大话。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直提倡“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要求学生作文思想健康,反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中学作文教学而言,我认为这里的“道”应该是指作者的真思想、真感受,而“思想健康”也应该是指心口一致、言行统一,能够说真话、抒真情。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道”看成是“道德”;把“思想健康”看成是品德高尚;把“文以载道”看成文章是用来宣扬道德的工具,或者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情操。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没“道”编“道”,没“高尚”就伪装“高尚”了。写老师的不足,就被斥责为没有礼貌;写对同学的不满,就被评定为“小肚鸡肠”……他们还怎么敢说真话呢?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面的引导,而是说对学生在文章中出现的不太正确的想法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文品低下,甚至人品低下。
      文章的好坏并不能说明作者人品的高下,一个出色的作家也并不一定是个大写的人。正如虚伪的“真理”比真实的谬误更可怕,文章里虚伪的道德情感也比真实的幼稚无知要可怕得多。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把文章的“立意”看成重中之重。为了所谓的“立意深刻”,不惜说大话,说假话。为了“立意深刻”,就要从柳芽看出生命希望,从小草想到意志坚强;从妈妈的唠叨看到母爱的伟大,从同学的举动感受心灵的崇高……世间万物,人情琐事,几乎没有什么不戴着神圣的光环。而作文,就是要学生去发现这种“神圣”,歌颂这种“神圣”。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外显。作为中学生,他的思想里有些幼稚甚至谬误都是难免的,他们作文里表现出这种幼稚、错误也是必然的。我们不能为了“立意深刻”而抹杀他们真实的感受,不能为了“思想健康”而让孩子的文章虚假地承载起成人的“道”。写“奉献”,就要写环卫工人、白衣天使、人民教师;写树根、树叶;写蜡烛、粉笔;写小草、土地……事实上学生所接触的“白衣天使”可能疾言厉色、面目可憎;环卫工人也可能只是迫于生计,对工作敷衍了事;人民教师也不见得个个都在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学生本没有真切的感受,只是为了迎合所谓的“思想健康、积极向上”而虚假地歌颂,岂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封建时代的“八股文”是“为圣人代言”,我们难道还要走这样的老路么?
      对于中学生来说,幼稚天真本就是他们最本真的美丽。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要让孩子用虚假的“文”载虚假的“道”。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它是不那么高尚的;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惟恐它是肤浅、片面的;不愿用自己的语言,惟恐它太幼稚、不成熟、不深刻……到头来,学生只能无可奈何地说大话假话了。
      其次,“优秀作文”的示范教学引导学生说假话。我们的作文教学基本上就是写法指点、佳作示范。就佳作示范来说,我们往往选择中、高考的满分作文,各种竞赛的获奖作文作为范例,告诉学生什么才是“优秀作文”,什么才是写作该达到的目标。那么,什么才是“优秀作文”呢?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例1 《秋,梧桐叶落的季节》
      站在街道中央,看两旁一片片飘落的梧桐树叶,倾听它们的细语:“虽然凋零的命运我们无法摆脱,但在落下的一刹那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会跳出美丽的舞蹈,这是我们所能掌握的。”……我走到梧桐树下,仰望,一片叶子打着旋儿,像在跳芭蕾,随风飘摇,像天鹅的羽毛,那是四小天鹅吗?这变幻的舞姿让我惊叹,这软弱的、枯黄的、易碎的生命演出了最美的一场舞蹈。那柔情中也蕴含着刚强,像是在极力让我相信,这样的优美,它是办得到的,这种辉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这一叶叶、一声声,终于让我不再怀疑:即使失去再多,但有一点是我们可以掌握的,那就是自己的价值。
      
      例2 《风――可以穿越荆棘》
      生如风。一个亘古的比喻。你也许感慨于它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着一丝痕迹。我却跋山涉水,在时空里淘尽沙砾,找到了这个比喻的真谛:惟有风,可以穿越荆棘。狄金森把人生描绘成篱笆墙的内外,我们一层又一层地爬过。事实上,这层层篱笆缀满荆棘,我们通过时,往往遍体鳞伤,身心俱毁。这时,你看到,风在墙外千萦百折,不屈地呼啸而过,空气中凝结下壮观的痕迹。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烈日暴雨来过,飞沙走石来过,我们布满伤痕,还要面对一片片荆棘的丛林。
      梭罗说:“这儿可以听到河流的喧声。那失去名字的远古的风,飒飒吹过我们的树林。”或许垂问远古,能把生命如风的真谛领悟。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惟有忘记。
      ……
      这两段文字分别是中、高考满分作文(选段),可以说是“优秀作文”的代表。其实这样的文章类似于王荣生教授所说的“小文人语篇”,是“散文的习作”。它们写景抒情则辞藻“优美”,笔墨“精彩”,句式多有排比倾向;发议论,则往往联系人生,感悟哲理;形式上常常不拘一格、花样繁多。概括地说,这类“优秀作文”的特点就是:形式新,有文采,有哲理,有学识。这样的文章不是不好,把它评为满分作文、获奖作文,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把这样的文章作为给学生模仿的范例,把这样的“优秀”标准作为我们作文教学的目标,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样的作文不是大多数学生所能掌握的,即使通过所谓的“作文辅导”也很难达到。学生为了向这样的“优秀作文”靠拢,就只得凑一些辞藻华丽的语句显示文采;发一些“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感悟提高立意;列几句名言,排几个典故,写几行诗词展示学识。也正因为这样的“优秀作文”的标准,南开大学文学院大一新生所说的作文得高分的“三诀”自然也就成了许多学生和老师的共同看法了。
      看看那些获奖作文、满分作文,大量的都是“形式创新”“文采横溢”“博闻广识”。而我们呢,也以为这就体现了学生的文字能力、语文素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以为写作文就是要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学识、才华、积累”塞进文章里。拿起笔,想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开头用题记呢,还是用格言?是开门见山呢,还是借景抒情?是用日记体还是书信体或演讲稿……严重违背了作文的本真。不少老师让学生在考试前背诵“格式”“范文”“名言”“佳句”等等,原因也就在于此。
      “语言”可以背,可以凑;形式可以编,可以造。那“哲理”呢?作为中学生,阅历不多,体验不深,要有“人生感悟”“深刻哲理”本就不容易。可是看我们的那些“优秀作文”,都闪烁着“真知灼见”:从烧水泡茶感悟人生浮沉,由雨后彩虹联想生活真谛……许多学生没有真切的感受,为了模仿,只好“为赋新词强说愁”。于是,文章里到处可见人云亦云、无病呻吟、苍老蹩脚的“哲人”面孔了。
      第三,中学作文教学目标和作文实际评价的错位是导致学生作文“假、大、空”的根源。以初中作文教学为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对学生写作能力有如下概括: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初中段的具体目标有这么几点: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显然,《标准》对“写作目标”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写作能力”。即会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二是要求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这是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说,初中阶段作文教学应该达到这样的要求;而且达到这样的要求了,也就是合格的、优秀的作文了。
      中、高考的作文评分标准也主要强调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美观、符合文体要求、符合题意。这是显性的标准,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隐性的标准”来实施作文评价的。从上述“优秀作文”的特点来看,这“隐性的标准”就是“文学审美倾向”。语文老师基本上都经过良好的文学熏陶,自然形成了比较高的欣赏品位。在评价学生作文时,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欣赏品位带进来。看那些高分作文,几乎都有“文学化”的倾向。因为考试评价这样要求,在教学中,我们也就会用“文学创作”的要求来观照学生作文。“文学创作”是和个人的生活体验、个性而娴熟的语言能力分不开的,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显然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的教学和评价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具有“文学天赋”的人。中学作文教学的任务也只是培养“能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中学生,而不是培养“文学家”。更何况,“文学作品”大多也是真情率性之作,何必让我们的学生矫情造作呢?
      国外小学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能够写像模像样的研究报告、小论文,而我们的大学生可能直到毕业也没学会基本的论文规范。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着眼于“实用化”“生活化”,而是着眼于“文学化”。作文为了向“文学”看齐而严重脱离生活需要,到最后,连开会讲话稿都要用“春光明媚,景色宜人”“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等等莫名其妙的文字来开头了。这实在是作文教学的悲哀。
      就目前来说,作文评价最主要的手段是各类考试。从作文考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想要考核的方向。下面是2004年的几个高考作文题目:“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江苏)、“平凡与自豪”(辽宁)、“包容”(北京)。这些题目不是“充满哲理”就是崇高,命题者对山、水的感受,对价值观的认识本已经给学生限制好了,还说什么“感情真挚,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呢?学生没有真切感受,就只好在内容上形式上挖空心思“套、凑、编”了。同时,这样的作文题目究竟想考学生的什么?是考学生的思想境界,还是语言才华?作文是为了“适应实际的需要”,而这样的题目很难看得出和实际需要有多大联系。下面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入学考试的几个作文试题:①你认为什么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请简要说明。②假如你得到一年的时间为别人提供自己的服务,你将选择干什么?为什么?③什么是你曾经不得不做出的最困难的决定?你是怎么做出的?④直至你目前的生活,你的什么具体的成功给了你最大的满足?(《中国青年报》2003.10.15,黄全愈《近看美国高考(下)》)这些题目,没有命题者的观点指向,答题者不必费尽心思揣摩立意、修饰语言。学生“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虽然上面的例子仅仅是个别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中外对作文能力考核的巨大差异。作文,其实只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考试,也只要考这个就够了。
      正因为作文评价(试题及实际操作的评分标准)严重脱离大多数学生实际需要和实际能力,必然使他们无所适从。面对题目,往往无话可说。即使有话说,但想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又怕立意不高、语言不美、形式不新;想要模仿那些“优秀作文”,可又力不能及。最终只有“套、凑、编”,满篇大话、假话了。
      学生作文的“假、大、空”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有什么“灵丹妙药”能给以立竿见影的救治。只有彻底从作文观念、教学方式、评价取向的错误中走出来,才能真正使学生“要写、可写、能写”,才能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才能回归本真――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
      浙江慈溪锦纶中学 315301

    相关热词搜索: 本真 谬误 直面 回归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