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美感效应 [比例原则的美感效应]

    时间:2019-02-19 03:23: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比例是把握美感造型形式、框架的关键要求,是甄别艺术作品初步印象的主要内容,比例尺度的把握是奠定艺术造型之美的重要手段。在专业教育的课堂上,仍然存在缺乏重视对比例尺度的训练,不注重比例尺度在审美法则中的重要作用,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学的质量和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美术设计 比例 尺度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199-02
      
      诸多的审美原则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形式美法则是促成各种和谐形态造型“度”的要求,包含着各方面的规则和要求,每一项都是不允许缺少和偏废的指标。适度的比例形成美的形状、形体、空间、色彩关系和材质效果,比例原则中的尺度是艺术工作者创作和授课中回避不了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长期的基础理论教学中,我们经常使这一组审美法则淡化或概念化,有些教科书在形式美法则中甚至忽视“比例”这一审美要求也反映出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对比例手法的忽视现象及潜在的不利因素。
      
      1 比例造就的美感效应
      
      经过二十余年美术专业的创作,笔者近期开始研究形式美法则中的理论,用实际经验来对照审美原则,对比例法则的了解愈加全面,领悟到各个法则之间共性的规律和联系,深深的意识到:审美法则的理论教学和掌握审美法则的状况决定着创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准,甚至发展前景。
      强调对比元素和强调比例关系的反差同样形成特定的视觉效应,两者都是营造美感形态的有效方法。形式美感特征被康德称为:“不以对象的概念为前提”的形式特征构成的美感,是为自身而存在的自由之美或最纯粹的美。实际应用之中,各专业特点和审美的特定要求,促使各专业对形式美法则的内容各有侧重。例如,在衡量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时要求比例与尺度、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稳定与技巧、比拟与联想、主从与重点、过度与呼应、同一与变化、单纯与风格等审美原则。而衡量雕塑艺术设计的审美时则强调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单纯与经济、节奏与韵律、比例与习惯、联想与意境、多样与统一、稳定与轻巧等审美原则。不同的设计、创作针对或满足不同的要求和艺术品味,符合特定专业的特殊需求,也是显示专业间差异的前提条件。
      任何的造型实体和空间都是可以度量的,这可供测量的数据就是比例关系中各个元素的尺度。造型的各个局部之间和局部与整体之间比例的关系就是艺术创作时需要把握的内容。从事纯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通常不习惯深究数据化比例尺度的细致差异,而是擅长凭经验化的感觉、印象去把控造型中的各种比例关系,从美术理论上研究比例关系及其规律。
      适度的比例组合,会使物体的形象具有严谨、精炼的美感并为多数人接受。反之,比例失调则会出现残缺、畸形,缺乏美感元素的比例搭配,更多的是要面向丑感化造型。我国古代木工制作中有“周三径一,方五斜七”祖传口诀是数千年经验的总结,就像数学中比例的黄金分割和数列类的比例数值,均是固定的比例组合,同时被固定的还有它们所具有的美感效应。
      当然,比例的审美法则也并非铁板一块的刻板,如果因错觉、透视和环境视角影响正常的欣赏效果时,同样是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在建造大型雕塑或建筑物时,须考虑到因透视引起的比例问题,需要适当强化或放大上半部尺度的造型,缓解因高度差距引发的视觉反差的问题,这就是创新中随机调整比例关系的要求。有经验的艺术家往往会主观地改动原定的比例数据,修正客观存在问题,巧妙的获得符合正常欣赏的审美比例和效果。
      
      2 几种不同的比例要求
      
      认知审美法则中比例要求和方法的前提是学习审美的基础知识,造型设计中有哪些要注意的比例关系,必须明确,平面、立体和包含时间元素的作品常常交织在同一件作品中,由此增加比例尺度把握的难度,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各类造型设计时的比例类型。
      2.1 考虑功能要求的比例
      设计原则强调在不同经济状况下,对功能、经济、审美的比例、顺序提出了要求。经济发达阶段,选择审美、功能、经济的优先比例排序;经济欠发达阶段,则要强调经济、功能、审美的比例排序。各按所需,否则首先违反的是经济市场中确定的和谐标准。
      产品设计中的功能属性决定了产品的存在价值与相同要求。功能性的雕塑、宣传画、海报……,这些带有明确功能作用的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应用的非常之多,各具形态,各有特色,各有相应的比例尺度要求。具备使用功能的造型更需细致的推敲其中的比例关系,具备美感造型招揽更多的关注者和使用人。相反,些许的不足都会被细心的消费者观察出来。在不削弱使用功能的要求下,尽量考虑形态的美感,其中首先决定的因素就是比例关系的对比与协调。流线性的汽车造型不仅体现了曲线和弧度面的优美形态,同时还具有风阻小、节约能源的效应;瓶类造型适合装盛流动的液态物质,如水、酒、油等,控制较小的瓶颈口径,防止物质外溢、便于封口和抓握,瓶身与瓶颈之间存在明显的比例关系,过长的瓶颈可能具有优雅的外形,但容易促成容量狭小的问题,比例和结构的造型最终都应是完美综合体。
      2.2 审美所强调的比例
      美的创造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有着可以归纳的规律,比例包含在同一物态或两个以上造型内的尺度比较,包括高度与宽度;上部与下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尺度、形态、份量、面积、色彩、材质肌理的量化对照。展示形式美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具有美感的形式造型。美术创作以审美为中心,发挥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方面的鉴赏功能,满足造型艺术的各项条件。需要用比例去斟酌的内容非常多,包括各种对比性元素量的定额,逐类划分可以展示出丰富的美感“末梢”,如面积比例的大小、厚薄、位置、方向、色相、明度、形状、曲直、材质;体量比例的大小、色相、明度、形态、方圆、轻重、肌理、加工工艺、刚柔;线形造型的比例包括线形比例的长短、粗细、多少、大小、位置、方向、色彩、形状、曲直、材质;专业设计造型的比例包括功能与审美的分配,整体与局部、局部之局的形态、尺度、色彩、材质的分配;美术作品包含内容与形式、对象的主次刻画、主观与客观表现的比例分配,它所表现的线条、形体、色彩、材质等,在时间、空间上的搭配、排列、组合,构成艺术化效果。
      2.3 材料工艺的比例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增加,在衡量比例关系中愈加注重材质美对比的运用。不同材料之间能形成材质、色彩、肌理的对比,选择不同材料及材料的数量时,同样存在一个比例数量的搭配,材料之间的比例对比能形成特有的视觉美感。此外,与材料相关的加工工艺也是实现美感效应的方法,加工多大程度、如何加工会牵扯到一个比例的问题。在什么环境下需要展露何种效果的光泽、色泽、纹理,需要选择木材、石材、化工等不同材料间的比例数量。就陶瓷来说,它必须经过高温烧成等工艺过程,原料在高温烧成过程中有一个熔融的阶段,如果原料配方的比例不合理,就会出现变形甚至倒塌、毁坏的情况发生。
      2.4 约定俗成的造型比例
      比例的美感符合人们长期总结的欣赏习惯,比例美的标准在不同时代、地区也是各有差异的。人类在长年的生活中,总结和积累一些大家约定俗成的比例的样式,其中不仅包含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黄金分割等具有明确数据的比例,还包括了许多经验性的比例数值,中国传统绘画中有“丈山尺树,寸马分人”、 “三庭五眼”、“立七、坐五、盘三半”的口诀,道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对比例数据的研究。这些大致的比例关系,极大的帮助中国早期的画家们快速成材,准确表现,顺利继承、沿袭了中国传统美术中的宝贵养分。
      3比例尺度的审美在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适度为美”就是准确把握尺度要求的精炼诠释,把握、遵循好“度” 的要求,作品就有美感和生命力。美术作品中处处都可能需要考虑比例尺度的要求,明确造型中的比例关系是美术作品创作前期的关键工作,无论是设计实用功能的造型还是设计纯艺术造型的审美,都必须面对解决比例与尺度的问题。解决造型的前后左右、主体与附饰、整体与局部的尺寸关系,根据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习惯去寻找公认的美感比例模式,把握好比例中度的标准。
      针对比例尺度在审美中的重要地位,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艺术家都对比例在艺术创作中的功效作一过精彩的形容。尹定邦先生在图形与意义一书中论述:“…天平的意义大量地储存在我们的思想中,需要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思考把它们展现出来…形象的塑造更需要经验与技巧,物质天平如此,精神天平也如此”;古罗马思想家圣・奥古斯丁说的一句话:“美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一种悦目的颜色”,他几乎把美的一半成因归附于对比例的适度把控。
      比例是单个物体之内或多个物体之间同类元素的权衡对比,表明各种相对面间的相对度量关系。尺度反映着艺术家的识别与判断能力的综合,通常不涉及具体尺寸数据,全凭艺术家个人的修为来把握。比较而言,桂林市区内的建筑规划、管理的较为成功,严格限制高层建筑物的措施,极大的保护了自然山水景观的原有外貌不被遮掩或喧宾夺主。同样的情况,增添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环境景观产生不良的影响。上海浦东的建设规划彻底改变了黄浦江在人们心中的传统印象,东方明珠高塔和众多高楼的矗立使得往日宽阔的黄浦江失去了原有的雄壮,在更具气派建筑群的映衬下,依然涌动的江面显得窄小了许多,这正是比例效应被逆用的状况。
      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之间同样存在比例分配的选择。侧重内容的表现还是偏重形式的表现。通常的经验显明,再现型艺术偏重内容,表现型艺术偏重形式。如果美术专业教育缺乏对“比例尺度”的理解和重视,整体教学活动的质量可能因此受损,学生成材的周期也必然要加倍延缓,可见审美法则中掌握好比例尺度原则在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优秀的美术作品首先都具备了形式美的达标要求,愈是趋向精炼的作品,其比例关系越是被推敲至恰到好处,其美感效应愈加耐人寻味。对比例关系的把握与否,决定着艺术创作中美感效应的成败。熟练地应用、把握住适度的比例关系,不仅反映着一名艺术家稳定的创作水平,同时也可以显示出他在审美理论上的修为程度。对形式美法则的学习,仅仅靠从课堂上吸收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反反复复,不断的实践、验证;再实践、再验证。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针对性的训练和经验总结,课程教育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实践证明,对形式美法则的基础教学是决定学习者是否顺利掌握正确的审美方法,是否能够少走弯路的决定环节。确切的分析,对比例尺度的掌握,起步阶段应该依靠教师引导,实践、验证阶段靠学习者自律完成,两者的前提是必须知道比例尺度无所不及,否则就会出现无主次知识供传授和无重点内容择学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主编,芦影编著.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2] 尹定邦.图形与意义.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年7月.
      [3] 江冰主编.图案设计技法.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年5月.

    相关热词搜索: 美感 效应 比例 原则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