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品一品那些有意味的语言] 那些有意味的语言

    时间:2019-01-26 03:36:2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我与地坛》一二部分选人教材,一般的教学关注文章的主题――第一部分的“重生”与第二部分的母爱。但在最近的重读中,发现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什么聪明的比喻,但是妥帖异常,独具匠心。试举几例探讨。
      
      1.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疑问: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放在一起是否有些�嗦?
      解释:这两句话表面上的差异是坐标的差异,前句以“我家”为坐标,后者以“地坛”为坐标。“地坛离我家很近”,这是我常到地坛去的原因,如果地坛里我家很远,残疾的史铁生不可能常去地坛,因此作者这样说;但是另一方面,我家是可以移动的,而地坛是不可移动的,所以“我家离地坛很近”,照应了下文提到的作者的家搬来搬去。因而两句必不可少。
      
      2.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
      
      疑问:本句的常规表述为:地坛建成了有四百多年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述?
      解释:拉近了“我”与“地坛”之间的距离。地坛的建造实际上与我没有丝毫关系,但是根据作者的表述,我与地坛似乎冥冥中有了某种联系,所以作者用“缘分”“宿命”“等我”来形容,强化了这种联系。
      
      3.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疑问:这句话常规表述为:它(地坛)的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剥蚀了,它的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它的一段段高墙坍圮了,它的玉砌雕栏又散落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述?
      解释:常规表述实际上是个被动句,“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是被风吹雨打而破败的;而原句是个主动句,似乎是地坛自己主动剥蚀了琉璃、淡褪了朱红、坍圮了高墙、散落了玉砌雕栏。而被动句式更符合生活常态。
      那么作者为什么选择主动句式?仅仅是为语言的新奇?仅仅为了拟人化的修辞?我的理解有二:
      (1)暗含着“我”与“地坛”的对应性。上文有一句:“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残废了双腿。而我们通常的表述是:我的双腿残废了。这个关于“我”的表达方式与关于“地坛”的表达方式是一致的,仔细对照,发现作者有意地写出两者的对应性:“我残废了双腿”对应着“地坛剥蚀了古殿檐头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我的“狂妄”又对应着地坛的“浮夸”“炫耀”。强化了两者的“宿命”。因而残废的我到了荒芜的地坛有一种同病柑冷的味道。同样,我的重生与我意识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有密切关联。
      (2)有意疏离,还原生命的本真。主动旬式,有意疏离地坛与“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的关系,不再把这些东西当作地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也疏离了我与双腿之间的关系,把双腿当做外在于自己生命的一个物件。达到这种境界,也就表明了作者已经正视自己双腿残废的现实。地坛去掉“浮夸”“炫耀”,正像作者去掉“狂妄”,这样地坛、我回归到自己本真的状态。
      
      4.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疑问:此句的常规表述为: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人。作者为什么将主语“母亲”改为“她”?
      解释:“母亲”比“她”显得更亲切。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对母亲的疏远,而是在母亲去世多年后追忆母亲因为理性而对自己感情的抑制。纵观全文,作者追思母亲,情感浓郁而含蓄,不是直露奔放式的。比如,在第二段作者避讳用“自杀”这个词眼,而用“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不要自杀)”,都显示了作者对自己情感的压制。
      另外,用“她”字,推远了我与母亲之间的客观距离,有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5.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l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
      疑问:(1)四个“又”字开头表示时间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2)将“又是”改为“在”,意思有没有改变?(3)将“雾罩的”“骄阳高悬的”“处处虫鸣的”“鸟儿归巢的”四个形容词分别改为“美丽的”“炎热的”“吵闹的”“寂静的”,表达效果是否一样?
      解释:(1)采用互文修辞。(2)“又”表示重复,表明作者故地重游,风景依旧,而母亲永远地离开了,又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味道,写出了作者心中的遗憾。(3)原文四个写景性词语描绘了地坛的四个场景,画面感很强;而修改的四个形容词是印象式的概括,没有形象性,显得虚空。
      
      6.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
      疑问:这句话显得�嗦,不如改为“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在那不眠的黑夜”?
      解释:哕嗦的往往重复,但重复不一定是�嗦,也有可能是强调。原文的重复,有一种循环轮回的味道,“白天”“黑夜”往返重复,无休无止,写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的空虚与无所依凭。类似的句子还有,比如:“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加点字部分“她”“我”密集出现,念起来拗口,但正是这样频繁,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感的纠结。

    相关热词搜索: 一品 意味 语言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