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中国与新加坡教科书栏目的比较及建议] 新加坡数学教科书

    时间:2019-01-26 03:31:4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栏目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同时其又是课程观的载体,栏目的内容、形式等都体现着深层次的教育理念,所以教科书编写应重视栏目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和挖掘其丰富的教育性因素. 本文就根据新加坡2007年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于2007年出版的最新的新加坡数学教材《MATHEMATICS》(第六版)出发,以“方程”内容为例,结合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浙教版》)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人教版》),从教科书栏目出发进行比较,期望能对我国的教材编写和使用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1 栏目的比较
      
      三套教科书都设计了丰富的栏目,符合国际中学教科书发展的趋势. 不同的栏目发挥着其特有的功能,提高了教科书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遵循将功能相似的栏目横向排列,按“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的章节顺序分册统计,详见下表(表1):
      
      我们对《MATHEMATICS》中的栏目加以介绍:(1)标注(Notes):对解题过程中的注意点进行强调,集中体现在对方程根的检验过程,完全平方法、配方法解方程的具体步骤的补充等. (2)注意(Your Attention):对解题中的关键点加以强调说明,比如对方程根的检验是保证获得正确答案必不可少的步骤,检验要代回原式,方程两边不可随意约去未知数x等. (3)探究(Explorations):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引导其动脑的栏目,让学生们自己探究数学,而不是单靠阅读、听讲去学数学. 仅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章节中出现一处,关于应用题中列两条方程解三个未知数的所有可能解的情况. (4)知识扩展(For Your Information):用于扩展学生知识面,仅在一元二次方程章节中出现两处,关于介绍“一元二次方程”术语的来源和《九章算术》中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现实问题. (5)思考(Thinking Time):题后反思,仅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章节中出现三处,关于一题多解的方法或是错解分析. (6)问题解决技巧(Problem Solving Tips):强调解题技巧. 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章节中出现两处,关于消元的技巧和用替代法解非线性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技巧. 在一元二次方程章节中出现一处,关于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因式分解法优于配方法的原则. (7)开心一刻(Just For Fun):选取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趣题,增加教科书的趣味性. 比如悖论问题、小马过河的最优化问题、岁数问题等.
      对《浙教版》和《人教版》的栏目就不再详细介绍.
      从上表可见,《MATHEMATICS》和《浙教版》在栏目的种类数和栏目数上相差无几,而《MATHEMATICS》更是存在栏目分布不均衡的现象. 譬如,标注(Notes)最多,几乎占了总栏目数的一半,“探究”栏目最少,三个章节总共才出现1次. 而《人教版》共计11种栏目,且栏目数高达108个. 栏目的数量太少起不到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但是栏目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栏目不仅破坏了教科书的流畅性,而且还会干扰学习者的思维. 我们首先分析设置栏目最多的《人教版》中存在的问题.
      
      2 《人教版》栏目设置存在的问题
      
      (1)不少栏目之间边界模糊,栏目的目的不明确. 《人教版》的“思考”和“问号型问题”在不少场合可以互换. 比如在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第69页“思考”栏目:“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在同册第87页“思考”栏目:“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样解?”,而在七年级(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14页例题旁有个“问号型问题”:“你还能设计其他种植方案吗?”这两个问题的类型相似,难度相仿,却隶属于两个不同的栏目.
      《人教版》在“讨论”和“数学活动”上也存在类似问题,比如在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第97页“讨论”栏目:采用何种方法使用照明灯省钱和在同册第102页“数学活动”栏目的活动1:如何购买笔记本省钱,题型相似却又是隶属于两个不同的栏目,令人费解. 所以,到底什么样的内容适合于“思考”,什么样的内容适合于“问号型问题”,什么样的问题用来“讨论”,什么样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还需要进行精细的研究.
      另外,《人教版》设置的栏目种类多,却也出现了交叉重叠的地方. 比如“探究”、“观察”、“数学活动”三个栏目. 我们注意到,这里的探究属于数学活动,观察也是属于数学活动,而探究又往往包含着观察,所以这三个栏目从逻辑上讲是从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注意.
      (2)栏目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人教版》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章节第35页“思考”栏目:“如何解方程(2x-1)2=5”和第37页的“思考”栏目:“怎样解x2+6x-16=0”,第43页的“思考”栏目:“除配方法或公式法外,能否找到更简单的方法解10x-4.9x2=0”. 本来这三处安排的初衷都是让学生思考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但教科书中的“思考”完全是编写者的自说自话. 问题的答案在下一行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和盘托出了,一点悬念都没有留下,学生的“思考”还有什么意义?所以,要想使“思考”栏目真正发挥它的功能,最佳的做法是就是不告诉答案,留下空白.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人教版》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第38页,在教科书讲解完x2+6x-16=0的具体步骤之后,设置了“讨论”栏目:“以上解法中,为什么在方程x2+6x=16两边加9?加其他数行吗?”而在此“讨论”之前,文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将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形式!这样的“讨论”完全是画蛇添足,令人�舌. 还有部分栏目中的提问值得争议,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04页的“观察”栏目:“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以及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第48页“问号型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你对类似的传播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新认识吗?”如此问题,令人匪夷所思,让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形同虚设.
      (3)栏目的要求与其名称不相符. 《人教版》七年级(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01页“探究”栏目,要求学生将满足x+y=22,且符合实际意义的x,y填入表中. 这样一个低水平的问题居然冠之以“探究”,显然是不合适的,而类似的问题在《浙教版》中只是出现在了最基础的“做一做”中. 同样的问题出现在同册第107页的“讨论”栏目:例题在解一个方程组的时候,先消去y,而要学生“讨论”能否先消去x. 这样的问题没有太多的技巧,完全可以通过学生个人完成,无须拔高到“讨论”,因此如果改做“思考”栏目可能会更加合适.
      
      3 对《浙教版》栏目设置的建议
      
      《浙教版》在栏目设置的种类上是三套教科书中最少的,通常一节也仅有三四个栏目来辅助说明,显得太过单薄. 这样导致一方面正文的使用重点不突出,另一方面很难将正文的难点分散实施,难以体现编者的意图. 我们结合《MATHEMATICS》和《人教版》中《浙教版》欠缺的栏目,对《浙教版》的栏目设置提出些建议:
      (1)增设“归纳”、“问题解决”栏目,适当增加“注意”栏目的数量. 这里仅以“一元一次方程”章节为例加以说明,在“一元一次方程”章节第110页中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程序”,第113页有“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第120页有“问题解决的四个基本步骤”,这些可借鉴《人教版》,设置“归纳”栏目,突显其重要性.
      同样,在第105页“尝试检验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第116页提出的“列表分析数量关系”和第117页提出的“用示意图来分析数量关系”等处都可增设类似《MATHEMATICS》中的“问题解决”栏目,强调解题的重要方法.
      我们注意到,在第105页的例题旁有“注意”栏目:“对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检验过程一般可以省略不写”,而同类型、出现在第115页的“解题中的检验对确保答案的正确和合理很有帮助,但具体过程可以省略不写”,以及第122页的“为了简捷起见,我们往往把某些具体的思考过程省略不写”却未设置,其实它们都应当归入“注意”栏目. (2)节前语应起着统领全节的作用. 《浙教版》在节前设置“节前语”是颇具新意的,《MATHEMATICS》和《人教版》都没有这个栏目. 综观三个章节的节前语,主要有以下几类:体现数学文化,开阔学生视野的,如“二元一次方程”的节前语是关于邮票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节前语是关于2002釜山亚运会会徽的,如此设计是为随后的应用题分别涉及到邮票及亚运会做准备;将数学史中的历史名题作为节前引入的,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节前语是关于《孙子算经》中鸡兔同笼问题的;将数学问题作为节前引入的,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节前语是关于树高的问题等,这类型所占比重最大;设置得最不恰当的当属某些节前语毫无情境关联,无法起到引导的作用,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节前语是关于2002年国内旅游人数及人均花费,这类节前语既无法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与正文毫无关联,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栏目名称不够恰当. 栏目名称要名副其实,不宜太大,比如《人教版》的“探究”,《MATHEMATICS》的探究(Explorations),这样的名称过于笼统,有点文过饰非,不能起到指导学生学习运用科学过程技能的作用. 另外,栏目名称要具有亲和力,诸如《浙教版》的“探究活动”、“合作学习”,《人教版》的“数学活动”等栏目名称显得有点不温不火,缺乏感召力. 教科书使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科书应该想方设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MATHEMATICS》的有些栏目值得我们借鉴,如注意(Your Attention),知识扩展(For Your Information),开心一刻(Just For Fun),仿佛是教科书与学生的对话,也体现了教科书编制者对学生的尊重.
      
      参考文献
      [1] Teh Keng Seng BSc.MATHEMATICS (6thEdition) [M]. Singapore:Shing Lee Publishers PteLtd, 2007.
      [2] 范良火.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3] 林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
      [4] 《中小学教科书评价研究》课题组.关于中小学教材评价标准的初步研究[J].教育学报,2005,1(4):46-50.
      [5] 丁朝蓬.教科书结构分析与内容质量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8):62-63.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 新加坡 教科书 中国 栏目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