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换个角度看过来_换个角度看问题

    时间:2019-01-16 03:43: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即作者是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记叙的。通常使用的人称主要是第一、第三人称,关于第二人称的使用至今还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大家也应慎重使用。人称与视角密切相关。当使用第一人称时,叙述者同时也是事件里的人物(即使转述故事,也是第二层故事人物),他的立足点在事件内部,所以采用的也必然是有限视角;当使用第三人称时,作者则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叙述事件,其视角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全知的。
      记叙文的视角就是叙述事件的角度。叙述角度大致可分为两种:全知叙述视角和有限叙述视角。全知叙述视角和有限叙述视角的“全知”或“有限”主要是针对文中的叙述者而言,即叙述人是对事件内情完全了解,还是只知道一部分。适当运用全知视角,通过他人之口、之心,与文中人物交流,与读者交流;控制全知视角的“度”,不能认为自己对事件了如指掌就不分轻重地铺叙、描写、议论,甚至搞得文体不明。常有这类句子,“列位看官,你道那是谁?却原来是……”即作者模拟某个叙述角色,这个角色对事件所有内容和细节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有限视角即指叙述人只知道事件的一部分。中国古代一些白话小说都是全知叙述视角。有限视角叙述在《红楼梦》里开始大量呈现。典型的是薛宝钗,其举止言谈“淡极始知花更艳”,内心世界一直让人琢磨不透。宝玉睡梦中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不觉怔了”,反应只一“怔”字。这位有着大家闺秀气度的冷美人,对宝玉究竟是否有情?听了宝玉的梦话,她是尴尬、惊异还是失望委屈?书中一字不提。这种半明半暗的描写使人物和事件在客观的视觉中留下了意味深长的空白点。
      腔调可以反映出叙述人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特征。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腔调,但是,同一个作者的腔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有些文章里,有时作者可以将自己惯用的腔调隐藏起来,换成文中人物的口吻来说话。
      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文章现有的水平,同时,认准努力的方向,我们可以参看下面的记叙文人称、视角和腔调发展性评价量表:
      ●C级:(1)缺乏人称、视角运用的意识,人称、视角运用混乱。(2)叙述腔调混乱不一致,呈低幼化。
      ●B级:(1)自然状态下运用人称、视角,有些地方禁不住推敲。(2)作者的叙述腔调学生腔比较严重,文中人物腔调与人物身份不太一致。
      ●A级:(1)人称、视角运用对主题、情感表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叙述腔调符合叙述人身份,文中人物言语腔调大致符合人物身份。
      ●A+级:(1)根据主题、情感表达的最佳需要,选用恰当的人称、视角。(2)叙述腔调有个性特色,切合叙述人身份。
      名家示例
      你要是真想听我讲,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我倒霉的童年是怎样度过,我父母在生我之前干些什么,以及诸如此类的大卫・科波菲尔式废话,可我老实告诉你,我无意告诉你这一切。首先,这类事情叫我腻烦;其次,我要是细谈我父母的个人私事,他们俩准会大发脾气。我想告诉你的只是我在去年圣诞节前所过的那段荒唐生活,后来我的身体整个儿垮了,不得不离家到这儿来休养一阵。
      (选自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把整个故事的讲述空间完全留给了这个纽约少年,作者模仿少年的语气,用夸张的词汇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句子短小,有些地方还存有语病。从这个少年几句口头语里,我们感受到叙述人对现实强烈的不满、又不失天真单纯的个性。这部小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种独特腔调的运用。
      习作示例
      我叫小淘,淘气的“淘”。旁边的这位便是陶老师。来点掌声嘛!人如其名,他长得像陶瓷般细腻,脾气像陶瓷般温润。
      哎,别走呀,陶老师!唉,他这个人总这样,一听到我夸他,就脸红,又不是我丢他的脸,只能怪他脸皮太薄了。但,始终记着这一点,他是一个有尊严的男人,我也是。
      来了!来了!听见没,哥们儿又找我踢球了,不多说,我先闪了。
      你怎么还跟着我,好吧!好吧!要听陶老师的故事,我就讲一个吧,这就要从我的“身世”说起了。
      (选自学生习作《淘得尊严》)
      这是全文的开头,作者以一种全新的叙述方式来刻画人物并引出下文,从名字的介绍便可对全文的两大主要人物“小淘”和“陶老师”的形象有大体的了解,并使读者对后文产生一种期待。通过作者的叙述腔调可看出,作者有明确的读者意识,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以达到“迎合”读者胃口的目的。作者明确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赞美师生之间真挚的友情,因此对主题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参照评价量表,确定为A级。
      责任编辑/心 欣

    相关热词搜索: 换个 角度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