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初探

    时间:2020-08-31 08:09: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初探

     【摘 要】历史学科是学生上了初中后新增的科目,历史除了具有生动、趣味的特点外,还具有容量大、难以记忆的特点。如果不明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没有掌握历史学科学习方法,是很难学好历史的。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才能不断创新,顺利地完成初中学业,并为今后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学生;历史学习方法;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初中历史的内容繁多,事件错综复杂,跨越历史的幅度很大,学生不易掌握,因此,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一些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它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与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追求的是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氛围。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应该为创设这样一种氛围不断改变自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们的,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而是教他建筑。”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教学时要抓住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针对结合点设计活动题,要尽可能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探究式、研究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的合作学习,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和交往能力的培养搭建舞台。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课堂上,仅靠教材中的材料是不够的。教师要想办法向学生提供一些与教材有关联、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新材料,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去产生新的思维。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是很多的:如设问情境法、故事情境法、谜语情境法、音乐配合情境法、角色表演情境法、直观实物演示情境法、多媒体播放情境法等等。课前要精心选用好情境资料,比如影片、图片、古诗、漫画、故事等,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例如:在去年听我校初二教师讲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任课教师首先通过询问班里有多少共青团员,然后与学生齐唱中国共青团团歌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当讲解到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时,同学们义愤填膺,课堂气氛高涨。老师抓住时机询问询问:“同学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热血儿女,中国到底应该怎么办?”“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北洋政府!”“还我山东”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喊出几乎与当年青年学生一样的爱国口号……通过这些方式,成功地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了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理清学习思路,把握教材重点

      在梳理好历史线索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授课重点掌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学生可从以下四方面去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意义;第二,属于“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的内容;第三,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内容。但凡在以上三点要求内的课程部分,就是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就是考试中出现率极高的内容。

      四、指导阅读教材,提高读史能力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或课堂阅读时,教师就要给学生提出阅读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教材,边学习边思考,对疑难的地方要求作上符号,以便在听课中加以解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和质疑答问中,主动学习和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讲《沙俄侵略东北和日俄争夺东北战争》这一节时,教师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看课文,要求学生思考:1、沙俄单独出兵侵略中国东北有哪些暴行?(要求掌握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海兰泡大屠杀惨案,强行霸占江东六十四屯,屠杀当地居民,沙俄侵略军十七万多人,大举入侵中国东北)2、日俄战争起止何年?它的起因和结果怎样?战后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还要求学生结合读图,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思维的能力。又如读《1900年沙俄侵略中国东北的形势》图时,即要求学生掌握沙俄入侵路线和制造惨案地点、时间,并要求做填图练习。这样做,学生有了阅读和思考的机会。再通过教师作画龙点睛的讲解,边讲边问,就能帮助学生掌握和深化历史知识,提高了学生读史能力。

      五、适当布置练习,加深知识理解

      作业是学生对知识基本理解后,验证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业练习一定要在尝试回忆、阅读教科书之后进行,作业要独立完成,做作业时,不要照书抄,要尽量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答案,确实写不出来,再看看书。为督促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在一两个单元讲完之后,要及时进行检测。检测时题型可以多样,但要突出重点知识,不必出一些难题、怪题。当发下试卷时,应首先纠正错误,并帮学生弄清为什么错了,力争减少以后在这些题上再出错误。最后,为扩充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这样就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布置一些课外练习,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我们特别强调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历史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力图使学生通过历史教学,逐渐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成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鲁玲,例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群文天地,2009,(1)

      2、杜凤英,初中历史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J],科教纵横,2010,(10)

      3、郑亚春,关注初中历史课堂中生成性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8期

     5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