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中西悲剧差异 [浅析哈姆雷特人物性格及中西悲剧差异]

    时间:2019-05-14 03:28:4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通过论析哈姆雷特“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以及他的悲剧性格特点来深入剖析莎士比亚笔下的这一人物形象,并且通过《哈姆雷特》与《窦娥冤》的对比浅析中西悲剧差异,提出中西悲剧之差异源于民族文化心理不同,同时批驳西方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没有悲剧的论断。
      关键词:人文主义者;悲剧性格;中西悲剧差异;民族文化心理;
      一、典型的人文主义者形象
      哈姆雷特身上集合着矛盾的两个方面,他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个典型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他的性格中体现出两种思想的尖锐的碰撞,首先他作为封建的贵族,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他不可能相信群众,更不可能紧密地团结群众,发动身边群众将封建的毒瘤连根铲除。
      但是他已经开始接受了威登堡大学的一些新鲜的思想,接触到了人文主义思想,同时对这样一种先进的思想表示认可,所以在他的身上就体现出来两种思想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他相信天命,就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讲他的复仇除害,却也成为了“害人之事”。情人的父亲被自己误杀,情人落水而亡间接来说也是因为自己,加之之前自己的父亲被谋杀,母亲又改嫁给自己的叔叔等一系列的事情,让他开始困惑,他不明白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因而将这些全部归结为天命。另一方面,这也与自己性格中的两种思想的矛盾冲突有很大的关系。封建神学思想的思想让他在无法用新思想解释自己所承受的打击的时候找寻到了自身思想的寄托。这使得他不至于走向崩溃。
      二、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
      哈姆雷特被莎士比亚塑造成为了一个性格丰满,有血有肉的形象,所以他的形象才能够屹立在文学的殿堂中久而不衰。他有正义、勇敢的一面 ,同时也有多疑、优柔寡断的一面。其多疑的性格特点其实是他在承受了一系列的打击之后形成的。他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叔父篡位……一系列的事件让他觉得没有什么是值得自己信任的。他的多疑在剧本中得到了彰显,如第一幕中,他以连讽带刺的口吻来面对新国王与王后的问候:
      王:哈姆雷特,我的侄儿,我的儿———
      哈:亲上加亲,越亲越不相亲!
      王:为什么愁云依然笼罩在你身上?
      哈: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多疑的性格愈演愈烈,他不相信一切,由于他内心中封建主义思想与资本主义思想的相互交锋,使得他不愿意发动群众。他单打独斗,企图用一己之力来复仇,来完成自己的事业。事实证明,他的决断是错误的。
      他的优柔寡断的性格同样在剧本中表露无疑。杀父之仇让他咬牙切齿,发誓要为父亲报仇,要拯救乾坤。
      “朋友们,我以满怀的热情,信赖着你们两位;要是在哈姆雷特的微弱的能力以内,能够有可以向你们表示他的友情之处,上帝在上,我一定不会有负你们。让我们一同进去;请你们记着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守口如瓶。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来,我们一块儿去吧。”
      但是在很多次绝佳时机面前,他却有了自己的顾虑,迟迟不能动手。一方面,想着为父报仇,另一方面陷入了对生命的思考。这样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最终的悲剧命运。
      三、从《哈姆雷特》与《窦娥冤》的悲剧对比中浅析中西悲剧差异
      哈姆雷特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抑或说是一个人,一个英雄的悲剧。所有的读者在读到结尾的时候无不为英雄的悲剧命运所扼腕。所有的读者都会仰视着英雄,看着英雄的死去而产生一种震撼的感觉,从而达到心灵的洗礼。但是我们对比中国的古典戏剧《窦娥冤》,其中的悲剧主人公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她在堂上受冤,她在法场与婆婆的诀别都让读者产生一种心酸的感觉,其实就是读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悲情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女子的命运悲剧。让读者在同情之中受到洗礼,体会“善”与“恶”的交锋。让每一名看官在看过戏剧之后都收到道德的教化。
      同时《哈姆雷特》的结尾是主人公全部死去,是确确实实的“悲剧”也就是西方人所认为的悲剧应该的模式。但是《窦娥冤》的结尾却是三桩誓愿全部实现,最后窦娥的父亲为窦娥平反昭雪。这样悲剧之后的团圆结局是中国戏剧所普遍存在的。比如《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祝英台》的双蝶齐飞等等。这也一直为西方人所诟病,他们认为中国没有悲剧。
      在我看来,中国只是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悲剧”,我们的悲剧之所以以大团圆作结,是因为我们的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使然。
      中国文明是农耕文明,由此构成了长期存在在中国大地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使得中国的社会稳定之极,无论是否改朝换代,都没有能够对它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所以中国人在此基础上,主要融合儒释道思想形成了稳定的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
      首先来说,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对中国人影响极深。中国人愿意温文尔雅的行动,不愿意走极端,一切都要“中和”,一切都不要过分,所有的矛盾对立要达到和谐的统一。中国的戏剧在教化百姓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它也遵循着中和之道,达到“悲”与“喜”的和谐统一。
      另一方面,无论儒释道都强调“爱”与“善”。劝人向善、劝人爱人是三家学说共同之处。儒家讲求修齐治平,首先就是修身;道家也说“上善若水,水利善万物而不争”;佛家更是以因果报应等思想主张行善积德。戏剧本身就肩负着教化的作用,所以它自觉的承担起劝人向善的使命。在《窦娥冤》等戏剧中,“善”最终能够战胜“恶”正是教化人们邪不能胜正,从而达到人心向善的教化作用。
      也就是说,中国的悲剧希望通过大团圆的结局强调“善”一定能够战胜“恶”来劝人向善,起到道德的教化作用。西方的悲剧,却是让人们看着有价值,有尊严的东西被摧毁而内心震撼,从而收到洗礼。
      故而,我认为,虽然中西悲剧有着差别,但是这都是基于民族文化心理的区别。不能因此否定中国的悲剧。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中西 人物性格 悲剧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