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镜花缘 论《镜花缘》对儒家文化教育体制的消解

    时间:2019-05-14 03:17:1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从童蒙学塾,到官方经典,再到选拔体制,《镜花缘》在戏谑和游戏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消解。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和推动力并非完全来源于西风东渐,也是自晚明以降中国社会思想渐变的结果。
      关键词:《镜花缘》 戏谑与游戏 消解 传统文化教育体制
      
      在《镜花缘》俄文译本的“译后记”里,苏联学者费施曼称《镜花缘》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巨著”①,可见其体例的特别和内容的驳杂。本文想从较受忽视的塾师笑话、戏谑酒令入手,发现《镜花缘》中隐隐显露出的对于儒家文化制度自下而上的彻底消解。并想以此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和推动力并非完全来源于西风东渐,也是自晚明以降中国社会思想渐变的结果。但作为单篇论文,本文无意也无力对此主题做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证明,只能将《镜花缘》做一个案研究,发现它在中国的封建制度大厦将倾的时间,作为众声喧哗的送葬曲的一支声部,是如何发出了它的声音的。
      一、学馆与塾师的笑话
      唐敖一行路过白民国学塾,听到塾师在教学生学经,大声朗读着“切吾切,以反人之切”、“永之兴,柳兴之兴”等奇异的句子,茫然不知所云,因为在黑齿国的教训,以为是什么闻所未闻的“秘经”而佩服得大气也不敢出,后来偷看其书,才发现竟然分别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求之与,抑与之与”。原来塾师把字全念错了。也是在这个塾师桌上,还有一本“破题”,其题目为“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学生做的破题为“闻其声焉,所以不忍食其肉也”;而“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也”,破题则为“一倾之壤,能致力焉,则四双人丁,庶几有饭吃焉!”令人捧腹。在晚明以降,此类塾师笑话非常多,一方面反映了社会上一般人看不起没有能力考取功名、只好狼狈地到各处混馆糊口的落魄书生的社会风气,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童蒙塾师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在教学中错漏百出的真实情况。其实塾师读白字,也从侧面反映了汉字(尤其是繁体汉字)认读的困难。西文多是表音文字,见其形就会读其音,也易识其义。汉字的造字方式有象形、形声、指示、会意、假借、转注等多种,到后来,许多字音、形、意已经完全脱节,能准确地读出其音并释出其意已经是学者们衡量彼此学问的标尺,普通人难免张冠李戴,如坠云雾。而中国的童蒙教育,本来就以背为主,圣人都说可以“读书不求甚解”,何况塾师顽童乎!不管意思如何,死记硬背能够成诵即可,难怪白字先生可以安居塾师之位,谬之千里而不自知。正因为这种只讲究背诵,不讲解含义的教学,使得学生无法了解文句的含义,只好胡乱破题,或照搬原文,或生解词句了。
      晚明及清朝还有不少戏谑塾师曲解儒家经典的笑话。在明人殷启圣辑录的《尧天乐》里,记述了这么一则塾师笑话:
      宰予昼寝
      昔一师喜昼睡,弟子曰:“宰予昼寝之意,何解?”师曰:“我不讲,你怎的晓得?宰者,杀也;予者,我也;昼者,昼时也;寝者,睡一觉也。合而言之,便杀我定要昼时睡一觉也。”②
      如此曲解人所熟知的儒家经典,自然构成了对塾师极大的讽刺和嘲弄。但也许是塾师明知学生问此句时所隐含的揶揄意味,于是故意曲解经典,反戈一击,使学生哑口无言。笑话自然是夸张的,但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即使是饱学之士,也不敢说自己对经典的解读就是完美无缺的。或是碍于记录和保存方面的不易,中国古代典籍本来就用词简洁、惜墨如金,而写作者和记录者又多推崇《春秋》微言大义,再加上古代单音节词过多,代代传习下来,难免以讹传讹,人们越来越难以明确它们本来的含义。中国传统本来就厚古而薄今,科举考试制度更加深了这一倾向,使得读书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创作,使用的文字、句法都完全与时代的口语脱节,那么,对于经典的误读,无论是读音错误、破题乖张,还是解读荒谬,都是不可避免了。塾师以误读的内容教育学生,学生以误读的方式理解儒家经典,这样的教育难免走入死胡同。正因为如此,反对使用“死去的语言”,提倡“吾手写吾口”的文学革命才会在神州大地上兴起。
      “对课”也是传统童蒙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塾师利用对子来考察和训练学生的写作基本功。《镜花缘》中有林之洋在淑士国书馆“对课”的趣事:
      ……俺见有两个小学生在那里对对子:先生出的是“云中雁”,一个对“水上鸥”,一个对“水底鱼”。……俺道:“鸟枪打。”他们听了,都发愣不懂,求俺下个注解。俺道:“难为你们还是生童,连这意思也不懂?你们只知‘云中雁’拿那‘水上鸥’、‘水底鱼’来对,请教这些字面与那‘云中雁’有甚爪葛?俺对的这个‘鸟枪打’,却从‘云中雁’生出的。”他们又问:“这三字为何从‘云中雁’生发的?倒要请教。”俺道:“一抬头看见云中雁,随即就用鸟枪打,如何不从云中雁生出的?”他们听了,这才明白,都道:“果然用意甚奇,无怪他说诸子百家都读过,据这意思,只怕还从《庄子》‘见弹而求 炙’套出来的。”③
      明明是胸无点墨的商人林之洋信口胡诌,塾师和学生们却信以为真,大加佩服,以为正合《庄子》风旨,真可谓胶柱鼓瑟、迂腐拘泥了。
      《镜花缘》中写有新科才女们的斗草游戏,其实也属于“对课”中的一种——就近取物入对,这种形式虽然有眼前事物,容易启发联想,不过内容仅限制在植物名称上,不但要考察参与者的才思,更要求其有广博的植物学知识,反而更难一些。对课虽然是创作古典诗词、骈文等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但塾师只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却忘了为诗为文更重要的是内容和情感的表达,而只孜孜于形式,可谓舍本求末。有一则流传甚广的关于塾师“对课”过分死板的笑话:纪晓岚(一说是蒲松龄)幼时读私塾,偷养家雀塞进墙洞里,再用砖头把洞堵上,其塾师石先生发现这个秘密,怪其淘气顽劣,便偷偷将家雀摔死又放入洞中,然后在堵洞口的砖上戏题一上联:“细羽家禽砖后死”,纪晓岚下课又去喂家雀,见墨迹未干而家雀已死,知是石先生所为,一气之下在旁边续对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石先生看到续联大为恼火,手持教鞭责问纪晓岚,怎敢大胆辱骂先生?纪晓岚不慌不忙答辩说:“我是按先生的上联续对的下联。请看,粗对细,毛对羽,野对家,兽对禽,石对砖,先对后,生对死。哪里错了,请先生指教。”石先生无言对答,只好拂袖而去。④这些以学馆、私塾为背景的笑话,正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内容都出现的痼疾,它们嘲弄的对象看似是迂腐庸碌的塾师,但他们是传统教育的执行者,是传统文化教育制度的基础。《镜花缘》以及流行于那一时期的这类笑话,以戏谑的手法完成了对传统教育在根基上的消解。
      二、灯谜和酒令
      以儒家经典或官方经典入灯谜和酒令,也是流行在当时文人阶层的一种时尚。这类雅谑不仅要考察参与者的机智灵敏,更要考验其对于经典的熟悉程度。《镜花缘》中多次写到灯谜游戏,比如唐敖在智佳国,见一家门首贴着一个纸条,上写“春社候教”字样,便是一家学馆举行灯谜游戏。曾在幼时饱读诗书的唐敖和多九公一时兴起,猜到不少灯谜。商人林之洋读书不精,在猜对了几个用戏曲俗文如“腿儿相压”、“脸儿相偎”之类作谜面的灯谜后,兴致勃发,在与经典有关的灯谜面前大出其丑:不但把谜面“永锡难老”读作“永赐难老”,更是杜撰经典,使唐敖等人狼狈不堪,只好迅速逃出学馆。《镜花缘》中另一次集中写灯谜游戏则是在众才女科举得中,雅集游园之时,这一次众人现场制打灯谜,全部与经典相关,可见这类“雅谜”已成当时文人聚会中交游玩乐、炫才斗智的一项极为平常的游戏。《镜花缘》一书中的灯谜与中国传统典籍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谜面、谜底均为五经或儒家典籍、经典辞章中的字句:
      “红旗报捷” 打《孟子》一句——克告于君
      “斯已而已矣” 打《孟子》一句——可以止则止
      “无人不道看花回” 打《论语》一句——言游过矣
      2.谜面为戏曲词句、俗物、俗语甚至不雅语句,谜底为五经或儒家典籍、经典辞章中的字句:
      “游方僧” 打《孟子》五字——所过者化
      “直把官场作戏场” 打《论语》一句——仕而优
      “嫁个丈夫是乌龟” 打《论语》一句——适蔡
      3.省略

    相关热词搜索: 消解 教育体制 儒家文化 镜花缘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