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与中华文化传播] 对外汉语 中华文化传播

    时间:2019-05-12 03:28:1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是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对外汉语教师是实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主体,他们直接面对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不仅承担着汉语教学任务,而且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担当着民间外交家的角色。美国教育家乔治·贝雷迪(G.Bereday)曾说:“一个教育系统之优劣,必然是大大地依赖于在这个系统中服务的教师。”加强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外汉语教师队伍能力、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着汉语国际推广的成效,更直接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笔者从自身工作经历出发,阐述了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能力素质,分析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对外汉语教师准入制度和专职教师队伍、完善考评体系、加强教师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中华文化传播客观上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
      随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与世界的依存度进一步加深。一方面,世界各国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等越来越关注,了解我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学习汉语的热情越来越高,希望了解、熟悉中国情况的群体急剧扩大,汉语人才的需求迅速攀升;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外部的市场、资源,中国人不断走向世界。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加大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度,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接受中国、认同中国。
      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很多种,网络、广播、电视、电影、报刊杂志、友好往来等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但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推广是文化传播工作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吕必松教授认为:“人们学习语言,必须同时学习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必须同时进行跟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有密切关系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中华文化传播的新形势,使汉语国际推广工作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对外汉语教师是汉语国际推广的具体实施者,中华文化传播的使命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实际上,对外汉语教师直接面对国外的汉语学习者,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他们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着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的成效。国家汉办2007年发布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作出明确规范。笔者通过十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亲身感受到,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仅应是合格的汉语教学者,而且也应是出色的活动组织者。
      首先,国际上汉语学习人数的急剧增长,客观上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据国家汉办消息,目前世界上有4000多万人,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队伍,另外,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长,也急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笔者所在的武汉市为例,高等留学生人数过万人,专、兼职汉语教师(含退休返聘教师)不过140多人,大部分是在职博士、研究生带课,专任教师远不能满足需要。
      其次,汉语学习者需求的多元化,客观上要求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许多汉语学习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学习语言,掌握语言。有的想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关经济政策、相关的法律和民族、宗教政策等,有的想学习中国武术,有的对中国音乐、书法感兴趣等。汉语学习者需求的广泛性,要求我们的汉语教学者不仅能提供汉语教学的专门知识,还要有其需求相匹配的其他知识和技能。
      再次,为适应汉语国际教育的需要,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汉语国际教育的对象是世界各国的汉语学习者,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学习先进的国际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变中国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要了解不同国别的教学习惯,吸取各国教学之所长,为已所用,提高教学实效。
      最后,中国需要被世界认同、了解的客观现实,也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随着经济的调整发展及影响力的提升,我国与一些国家在能源、资源、市场上存在竞争,还有一些国家对我国的发展心存顾虑,“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在世界上还有“市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会上指出,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这些外部环境变化和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的客观现实,需要我们尽快地将中华和谐文化、和平理念传播出去,需要我们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取得世界人民的了解和认同。
      二、我国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现状不能满足中华文化传播的需要
      新中国自1950年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以来,广大对外汉语教师付出了辛勤劳动,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许多到中国留学的学生,已成为所在国的重要领导人、企业家和专家学者。据报道,在广西桂林求学的越南学生中,曾有5位担任过越共政治局委员,22位担任部级领导,更多的则成为了知名企业家和学者。对外汉语,从单纯的语言传授变为一门科学,王力先生曾说:“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一门新型学科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配套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但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对外汉语教师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需要。主要体现在:没有一支数量充裕的专职对外汉语教学队伍;现有教师水平良莠不齐,有相当一部分不是汉语专业出身,其本身的汉语基础不扎实;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强,将教学当成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教学理念和方式落后,难以适当国际化教学的需要;一些教师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不深厚,难以适应文化传播的需要等。其原因主要是:
      1.对外汉语教学管理体制多样。以笔者所在武汉高校为例,管理体制就有三种形式:其一,成立国际教育学院,配备专任教师,如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其二,虽成立国际教育学院,但教学由中文系负责,骨干教师由中文系派出,如华中科技大学等;其三,没成立专门的机构,其教学、管理工作委托中文系、外语系,其教师也由两个系教师兼职。如此管理体制多头,专职教师编制不足,高层次人才难以留下。另外兼职教师数量庞大,且流动性又较大,素质提高难以实现。
      2.对外汉语教师的准入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其一,自2005年停止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后,没有组织新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师能力素质没有规范标准;其二,大多数高校在聘任对外汉语教师时,也没有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没有准入制度,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无从谈起。
      3.部分高校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投入不足。例如,认为其学术价值、技术含量不高,对其教学不重视,对其教学法的研究不深入;对专职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不重视,没有给予足够的编制和经费,导致该进的人进不来,该留的人留不下。
      4.对外汉语教师的考评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相当一部分高校不考虑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将其与其他学科等同起来,对其研究课题、论文、考评等做同样要求,致使一些教师没有把教学当作第一要务,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5.轮训、培训制度没有建立。对外汉语教学飞速发展,教师队伍的急剧扩大,新进人员急剧增多,但教师的轮训、培训制度没有很好建立完善,导致国内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及时普及,不能很好地借鉴国外同行好的教学经验。
      三、加强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服务中华文化传播大局
      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客观上需要中华文化加快对外传播的步伐。中国传统的和谐、和平、儒家、道家等文化精髓,和平崛起、科学发展等理念,现行法律、政策、制度等也需要得到世界的了解、认同。吕必松教授曾指出:“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就必须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因为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因素。”做好汉语教学,关键在教师,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实现中华文化传播,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
      笔者通过十余年的对外汉语教学经历,深切感受到,好的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掌握汉语语言学知识,具备语言分析和语言比较能力,熟悉第二语言学习的基本原理、教学原则和教学法。其次,要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医、武术、戏曲、书画、舞蹈、音乐等知识,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第三,要有对国情的把握能力和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对留学生提出的关于中国的政治体制、选举制度、法律制度、计划生育制度、高考制度、科学发展观等问题予以正确的解答。第四,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通过对外汉语教师的言行,要体现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第五,要有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了解世界上其他语言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技巧,要善于运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实效。第六,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有一定的表演能力,懂一点琴、棋、书、画方面的知识。
      建立一支素质的教师队伍,笔者认为,当前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建立对外汉语教师的准入制度。要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比较科学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办法,建立完善科学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对新进入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规范;对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轮训考试,逐步淘汰不合格老师。
      2.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单位和机构设置进行规范。要在师资、机构、设施、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确标准和条件,对其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科学测定。凡不符合要求的单位,一律取消其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资格;取得教学资格的单位要规范其管理,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一支满足需要的专任教师队伍。
      3.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要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侧重于教学成效的评估,突出语言教授、文化传播这个关键来制订考核指标,让对外汉语教师把关注点放在课堂教学上来,放到学生的学习成效上来。对志愿者的考核评价,要突出教育效果,坚持考核与使用相结合。
      4.建立、完善教师轮训、培训制度。为加强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普及,学习国外先进的语言教学方法,应建立完善几个制度。其一,有计划地安排国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与国外孔子学院的教师进行轮岗,相互学习;其二,国家汉办定期分片组织对外汉语教师进行培训制度;其三,各省每年组织对外汉语教师的定期轮训、培训制度;其四,各培训单位每月组织教学教研活动。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轮训、培训和教学法的研讨,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5.组织开展国家、省级对外汉语教师技能“比武”。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对外汉语教师的职能竞赛,通过竞赛调动对外汉语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其自身教学技巧和水平,让学汉语和教汉语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6.进一步提高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质量。要根据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学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实际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备军。
      7.建立对外汉语教师的津补贴制度,适当提高专职对外汉语教师的待遇,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投身于对外汉语工作。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M](内部资料)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3]张英.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建设[J].汉语学习,2004,(01).
      [4]胡明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04).
      [5]邵敬敏.关于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反思[J].语言文字应用,1992,(02).
      [6]姚芳.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J].青海社会科学,2009,(06).
      [7]阎军,史艳岚.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4).
      
      
      
      (冶艳杰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430074)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