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雨果卡布里特的秘密 《雨果》的中国“秘密”

    时间:2019-05-07 03:25:2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获得第84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3D电影《雨果》(Hugo),有相当一部分特效是在中国的PIXOMONDO工作室中制作完成的      第84届奥斯卡奖,中国元素出现在了最意外的领域: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雨果》(Hugo)——这部3D电影中有相当一部分特效是在中国的PIXOMONDO工作室中制作完成的。
      从德国起步的PIXOMONDO是近年来少数保持了快速发展与规模化扩张的国际特效公司。在中国,PIXOMONDO于北京、上海开设分公司已有两三年的时间,目前运转良好,已能参与好莱坞大制作项目。
      
      小金人的铸就
      北京,朝外SOHO,在PIXOMONDO北京工作室的前台,门口的显眼处摆着一个小小的易拉宝庆祝海报,与奥斯卡的首次亲密接触显然让这家成立刚两年半的新公司上下备感兴奋。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奥斯卡颁奖晚会上代表《雨果》领奖的 PIXOMONDO视觉特效总监Ben Grossmann近期也计划带着小金人走访公司在中国的工作室。
      《雨果》是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首次执导3D电影,该片也是 PIXOMONDO第一次参加如此规模的3D电影项目,其亚洲区的首席运营官、北京分公司负责人寒洋(Jan Heinze)介绍说,公司之前虽然接手过3D项目,“但都是一些工作量较小或是局部技术处理的项目”,而《雨果》的任务和挑战要大得多。作为该片的主导特效公司,PIXOMONDO总共为《雨果》完成了800多个镜头的特效制作。就具体工作量而言,他列举了一系列数字:“410万帧素材影像、152734 帧立体影像、35.4万天的渲染时长、19.5万天的总制作时间、28195 个镜头版本⋯⋯”
      相比传统的2D电影,3D电影的CG特效制作耗费更多,“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好的设备和更精密的分工合作”,负责《雨果》北京部分的特效制片Christopher Zollinger表示,“光是开场那两个运动长镜头的特效,就差不多相当于50个人一年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相比技术上的复杂,项目管理难度也很大。作为特效总监,Christopher Zollinger需要负责管理北京这边各种资源的分配,以及最为重要的周期、成本控制,其下属又有专门部门负责具体的工作安排和协调。
      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各地工作室之间的协同合作。寒洋介绍说,多工作室协作是PIXOMONDO承接电影项目时的常态,“不过以往一个项目也就四五个工作室参与,而《雨果》动员了我们当时11个工作室中的10个,总共450多人参于其中”。该片也成就了PIXOMONDO内部空前紧密的合作, “影片中比较复杂的镜头都是各地团队携手合作的成果。” 其中作为新军的北京、上海工作室也有突出贡献,“上海那边的主要任务是三维场景,他们大约参与了整个项目1/3的三维场景制作,而北京工作室则在影片进入后期前3个月就开始了筹备,总共参与了600多个特效镜头的处理工作,《雨果》的成片中大约有20%的部分是在这边进行最终合成的”。
       最终,一樽奥斯卡奖成为对PIXOMONDO上下最好的肯定,虽然相比对导演、演员的影响,小金人对特效公司等幕后团队的实质帮助有限,“这有利于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吸引未来客户”,不过对于PIXOMONDO这样的新兴特效企业来说,第一个奥斯卡奖更多的意义还在于鼓励,“尤其是对于中国这边的新团队”。
      
      德国制造的国际牌
      PIXOMONDO成立于2001年,通过与德国本地的保时捷、贝塔斯曼等知名品牌在广告领域的合作而取得了最初的发展。2005年前后,公司开始涉足电影特效,先后参与了德国电影《红男爵》(The Red Baron)和好莱坞的《忍者刺客》(Ninja Assassin)等项目。
      2009年,PIXOMONDO参与的首部好莱坞大制作《2012》真正为公司在业界打响了招牌。随后几年里公司接手的国际项目数量大幅上升,仅在2011年,PIXOMONDO就参与了十余部好莱坞影视剧的特效制作,其中除了《雨果》,还有票房大热的《速度与激情5》(Fast Five)、斯皮尔伯格监制的《超级8》(Super 8)和科幻剧集《史前新纪元》(Terra Nova)等项目。
      与此同时,企业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张。事实上,PIXOMONDO承接项目的增多也与其大开分公司的步调同步——目前公司在全球拥有12家分公司。除了德国本地的4家,在洛杉矶、伦敦和多伦多等特效重镇也有分支机构,而在亚洲布局的2家工作室则集中于中国内地。
      相比其他知名特效企业,PIXOMONDO国际化和广泛分工的经营模式颇为独特。“公司虽然是在德国创立的,但我们现在已经没有所谓的总部了。”寒洋表示PIXOMONDO旗下各分公司的运作都是相对独立的,每分支都既有特效制作团队又有宣传、营销等部门。在具体项目的运作中,“一般项目由谁接手就由哪边负责协调和分配,其余工作室联合完成具体的工作。”例如在《雨果》中,是由PIXOMONDO的洛杉矶分公司负责与导演、片方直接对接,其他工作室则负责各自分配到的任务。 寒洋表示这样的组织模式可以保证沟通的准确和效率,“避免大家都同时跑去问导演该怎么办。”
      《2012》是PIXOMONDO首次采用这种广泛分工模式,“其实最初洛杉矶的分公司就是专门为了这个项目而创建的”,而在后续的实践中,这种模式被证明相当有效。
      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在好莱坞大片的特效制作中,竞争异常激烈,这直接导致特效企业盈利困难,“工期长、要求高,最后一算,赔钱是常事。”其实国际特效业近几年并不景气,不少北美老牌特效公司纷纷倒闭,因此PIXOMONDO的扩展幅度与速度都相当引人注目。寒洋表示,正是因为特效业普遍存在的高投入和高风险,最终促使PIXOMONDO选择了这种国际化和遍地铺开的经营模式,“很多老公司的问题在于过分依赖少数大项目,之前倒闭的公司很多其实都不是因为没活儿饿死的,而是因为在单个项目上陷得太深。”而在PIXOMONDO看来,当前特效企业“只有通过市场多元化,增加项目数量以平摊成本,才能降低整体风险。”
      此外,国际化的架构还有很多隐性好处。例如当前在欧美等地,各国政府和各类基金都有专门面向电影的减税、退税、扶持等优惠政策,其核心要求是促进本地业界的就业,而对于在全球多地都设有分公司的PIXOMONDO来说,其间存在很多机会,“比如加拿大有高达25%的减税和返还,我们就可以通过多伦多的分公司为客户争取这个实惠。”在国际特效业的成本竞争中,这也有助增强公司自身的竞争力,“我们提供的不止是单纯的技术标准或是成本节约,而是一整套的服务方案。”
      另一方面,电影项目对于特效公司来说虽然是核心业务,但未必是一切。PIXOMONDO以广告起家,目前这些领域的业务也仍占据相当比重,“其实接电影项目挣钱很难,现金流方面的贡献更多来自其他领域”。在寒洋看来,参与好莱坞大片项目有点像打广告,“《2012》之后,很多广告商都主动上门来找我们。”
      中国与未来
      对于特效企业来说,全球化和广泛分工的经营模式,前提显然是有一套统一的质量标准,“比如洛杉矶的客户不会关心你的工作是在哪儿做的,但他一定会要求活儿一样好。”这也是PIXOMONDO在全球开设分支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对此,公司自有一套体系。”寒洋介绍说。首先是基础,“那就是我们的技术Pipeline,在全球都是一致的,我们使用的都是一样的知识和工具,不会在分享中有障碍。”其次是建立标准,“我们很重视程序,有专人负责质量,另外的制片人负责工期与进度。”公司各工作室的实际水平各有不同,但基本的培训、发展套路是一样的。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PIXOMONDO在中国内地开设分公司时没有采取和本地伙伴合资的形式,“独资更能保证我们的运作风格。”
      PIXOMONDO模式在中国似乎也依然有效,其在北京的分公司成立两年多以来,已经参与了20多个电影项目的特效制作,目前正在参与《白雪公主与猎人》(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和《神奇蜘蛛侠》(The Amazing Spider-Man)两部好莱坞大片的特效制作。寒洋本人之前曾负责公司在斯图加特、慕尼黑等地分部的创立。在他看来,相比欧美,中国的客观条件并不算弱,例如在最重要的人才方面,“技术和知识其实差不多,只是专业经验上的差距比较大。”“在欧美能找到干了几十年的老人,但在中国,整个产业都很年轻。”PIXOMONDO目前也在致力于跟国内各相关专业院校合作,培养本地的新生力量“也是我们在中国想要做的事情之一”。
      近几年,凭借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内地的特效企业也取得了明显的发展。不过,对于远道而来的PIXOMONDO来说,对中国的考虑远不止这么简单,“我们来中国不是为了降低成本,说实话,北京这边的成本比德国那边还要高。”寒洋表示,PIXOMONDO选择现在来到这里是因为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这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影市场,长远来看是不可错过的。”虽然国际化是PIXOMONDO的基本理念,但就各地市场的进入而言,各分支机构则力图做到本土化,“我们不想成为一家外国公司”,寒洋介绍说目前北京分公司这边的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中已有一半左右是中国人。
      虽然看好中国的市场,但PIXOMONDO目前的业务还是以海外项目为主,北京工作室成立以来参与的项目“基本上都来自欧洲和北美”。好莱坞项目运作的规矩很多,“比如项目得非常保密,我们刚进入《钢铁侠2》(Iron Man 2)的时候,我听他们开会时老说什么‘拉斯普丁’(Rasputin,俄国著名的神秘人物),都听糊涂了,后来别人才告诉我这是《钢铁侠》这两天用的代号。”好莱坞的模式虽然严格,但其项目可控性也更高。相比之下,中国电影在制作上变数更多,本地电影人对CG等技术的理解也参差不齐,这也给公司在国内的业务开展带来了难度。
      就具体项目的运作而言,PIXOMONDO倾向于项目前期就和片方密切合作,“其实视觉效果不完全是后期的事,事前的筹备很重要,好莱坞强大其实是因为他们的那一套流程,而不单是因为有钱。”特效公司早介入能够帮助片方更好地发展项目,并寻求最好的性价比。在寒洋看来,德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的情况很像,“预算空间也差不多,在德国即使是电视电影也能做出很不错的特效,所以我们知道很多操作在中国其实是可以实现的”。
      不过,PIXOMONDO与中国电影彼此适应还需要时间,“我们前两三年都是在了解和学习中国市场,并思考我们怎么参与其中。”虽然熟悉内地环境的过程中也交了不少学费,但寒洋表示目前公司在中国的业务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从现阶段的情况看,“可能中外合拍的项目更适合我们深度参与。”不过,寒洋透露,PIXOMONDO对本地华语片的关注是持续的,公司目前也正在与3个华语片项目进行前期合作。公司未来还有很多其他考虑,包括向产业链上游的内容领域渗透,比如和特效制作具有更多技术接近性的动画电影,“当然这还只是我们的远景规划。”

    相关热词搜索: 雨果 中国 秘密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